當歷史被串聯起來的時候,一條清晰的脈絡就會逐漸的浮現,在這條脈絡上,咱們會發現很多很神奇的規律,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的治亂興衰都是有跡可循的。
比如每次的王朝更迭,基本上都是從兩個金銀角開始的,一個西北,一個東北。西北角,就是涼州;而東北角,則是幽州。這兩個角,在冥冥之中,成了咱們中華民族近兩千多年以來的興衰源頭。
而這兩個金銀角,往往又以西北角的涼州破壞力最強。
涼州安,則關中穩;關中穩,則天下定。
當年強秦出函谷而定天下,劉邦居關中而滅西楚,乃至後來董卓亂洛陽而群雄起,苻堅統北方而南進兵,關隴興隋唐而問九鼎等等等等。中華民族太多次的歷史變動,都是在神州這片西北土地上萌芽的。
所謂天下一十三州,司,冀,幽,並,涼,益,荊,交,揚,豫,徐,青,兗。這其中真正能夠成為歷史興衰焦點的,無非也就涼、幽、司、荊、揚五州而已。
隨著雲臺第六將岑彭吞併南部中國,雲臺第四將耿弇平定齊地,光武皇帝劉秀已經囊括了整個關東地區。接下來,他的目光就轉到了西北角,涼州。
涼州這個地方,從經濟實力上來看,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總量並不高。能夠養活的人口以及出產的物料資源也談不上豐富。但如果從戰略和文化角度上來看,涼州就成了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重要到幾乎沒有之一的地區。
涼州下轄八個郡,分別是:安定、隴西、天水、武都、武威、張掖、酒泉、敦煌。
這條長長的細帶,成了中華民族阻隔外族入侵的重要地區。北邊阻擋著匈奴,南邊則抵禦著西羌。由於西北連接著新疆,而新疆存在著中華民族連接世界的主幹道--絲綢之路。因此涼州成了外來文化和咱們中原文化相互交融的發酵地。
每當中華民族面臨民族危機的時候,涼州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就會成為中華文明避難的「諾亞方舟」。
而此時佔據涼州的一方霸主,就是隗囂。而隗囂最終成為劉秀一統天下最難看的骨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的根據地,是金角戰略要地最精華的部分,那就是天水、安定和隴西三郡。其中又以天水和安定為重中之重。
天水郡,為古西戎之地,這片土地也是當年大秦的龍興之地,大秦的老祖宗被周天子分封於此。天水原來屬於隴西郡,後來大漢特別劃分為天水郡。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片土地屬於隴山之中,介於雍州和梁州之間,乃涼州的第一交通樞紐。
而安定郡,本身名字就非常直白。內當隴口,關中安定就在此處。安定郡原來屬於北地郡,後來單獨劃分出來。可以說,關中安危,在安定,隴口之要,在平涼,平涼之要,在原州。
天水郡和安定郡,又常常以隴西來概括。
其主要原因,就在於那道長長的隴山山脈。
隴山山脈北起甘肅省同心縣,南至渭水接秦嶺,山勢峻險。
關中之地之所以地勢絕佳,就因為南面的秦嶺飛鳥難過,東邊的黃河波濤洶湧。北邊還有一片大高原屬於無人區,西邊則就是這道隴山了。所謂四塞之國,有兩道雄關是和隴山有關的,分別是蕭關和散關。
蕭關扼守隴山之中,散關則扼守隴山之尾。這道山脈,成為了劉秀一統天下過程中,最難以逾越的一道坎。
當年面對關東群雄,不管是第一神將鄧奉也好,還是手握天下兵王的彭寵也罷,就不用說那些劉永、秦豐,田戎,張步,董憲之流。平定整個關東地區,劉秀也就用了四年多一點的時間。
但隴西就一個隗囂,耗費了劉秀整整四年半的人生。甚至為了拿下隗囂,劉秀可以說是以全國敵一隅,動用了超豪華的陣容。在整個平定過程中,劉秀兩次御駕親徵,三農問題大將軍吳漢,平張步彭寵的耿弇,定兩京降赤眉的馮異,鯨吞南中國的岑彭,東平劉永的蓋延等等幾乎所有雲臺之光悉數登場。此外,還有東漢開國時期第一大拿來歙以及頂級降將--伏波將軍馬援。這樣的陣容,花費了四年半的時間,才最終拿下隴山四郡。
看歷史可知興衰,這就引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公案:後世的諸葛武侯為何總是執著地繞遠出祁山,而不是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出奇兵直接攻打長安。
除了國力原因以及武都大地震導致的漢水改道原因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諸葛丞相是一位大戰略家。當初在隆中的時候,他為先主規劃的是佔據益州和荊州,以圖天下。而在關二爺失荊州以後,諸葛丞相就將戰略調整為佔據益州和涼州。
之所以這樣調整,就是因為諸葛丞相知道在兩百多年以前,涼州這片土地上曾經迸發出多麼強悍的戰鬥力。作為武廟十哲之一,八卦陣法代言人的諸葛武侯知道,兩川適合割據,但想一統天下匡扶漢室卻是個夢。四川雖然物質豐饒,但守成有餘,開拓進取不足。但如果換一個角度,從涼州下隴山衝殺,那麼就很有可能拿下關中半壁江山的。
得到涼州這個天下金角,那麼季漢就能佔據天時地利,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丞相對於出祁山情有獨鍾。當然,諸葛武侯的故事,咱還要等第五部才能說到。今天故事的主角,除了劉秀以外,就是涼州這片土地的主人--隗囂。
隗囂曾經站在命運的轉折點上,有過兩次選擇的機會。但由於自身的原因,他是成也蕭何敗蕭何般地選錯了。我親愛的小夥伴們,其實不管手裡握著什麼牌,最終的最終,也無非就是個選擇的問題。選錯了,很多時候就意味著永遠的錯過了。
隗囂的老家就是天水,他的出身就是隴右的豪族。這位小夥子學習非常好,年紀輕輕就以知書通經而聞名隴右。後來隗囂收到王莽大新國師劉歆(就是那個聽了讖語而將自己改名為劉秀的逗比)推薦,到了長安為官。在劉歆造反敗露,被王莽誅殺以後,隗囂就返回到了天水老家。
此時,王莽篡漢而來的大新帝國已經進入到倒計時的階段。公元23年,隗囂的叔父隗崔和哥哥隗義作為隴西的斧頭幫大哥,聯合了上邽(今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人楊廣、周宗等密謀起兵。
跟劉秀一樣,隗囂所面對的,都是家裡人要造反。而隗囂作為弟弟,同樣也阻止過。他對叔父和哥哥說:兵為兇事,禍及宗族!
當然,隗崔和隗義根本不拿隗囂當一回事。他們聚眾千人,攻佔了平襄(今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殺了王莽的鎮守大尹並正式宣布天水獨立。在隗崔等人揭竿而起之後,由於隗囂的名氣大,又熟讀詩書,因此他非常神奇地被推舉為上將軍。
其實準確的說,這只是他那兩位黑社會叔叔和兄弟,很不地道的一個拉他下水和作為擋箭牌的伎倆。因為從後面來看,隗囂的這位所謂的「上將軍」,說話並沒有那麼好使。
隗囂看到最終木已成舟,於是對那些拿著刀逼他上梁山的好漢們說:承蒙諸位長輩和兄弟們看得起我,但一定得聽我的,這個上將軍我才能幹。隴右的斧頭幫一致同意隗囂開堂口,當大哥。這樣,隗囂算是正式踏上了沙場徵途。
公元23年7月,隗囂拜平陵人方望為軍師。方望向隗囂建議道:你們這幫想要承天命,順民心,那就得以輔漢的藉口起事。可現在王莽還在長安,口說無憑你得趕快建立漢帝宗廟,稱臣奉祀啊!這樣既可以向百姓表態,又能在冥冥之中獲得漢朝列位先帝之靈護佑!
方望算是為這支造反隊伍設計了一個起兵的好綱領,那就是輔漢!讀過書的隗囂認可了這一政治綱領。不久以後,隗囂就立了漢室宗廟,祭祀高祖、文帝以及武帝這三位漢朝大咖。隨後,隗囂宣告神靈,並且起誓:盟誓共三十一將,一十六姓,允承天道,興兵輔佐漢室。如有心懷不軌的,神靈滅之。高祖、文帝、武帝,將他帶走,宗造兵火,族類滅亡!
對於這次隴西起誓的背後,透露出來隴西豪族兩個明顯區別於關東豪族的顯著特點。
第一,隴西集團的軍師智囊,請的是關中人。這雖然看起來沒什麼,但在當時卻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現象。因為各地的豪族造反起事,像這種大政方針,隊伍走向這種高級決策,往往外人是根本插不上嘴的。
第二,隗囂剛起兵時候,革命隊伍的成分就比較複雜。僅僅天水周邊就有16個姓氏31名將領進行盟誓,這就說明至少有十多個豪族進行了參股。而集體盟誓這種情況,一般在什麼時候出現呢?那就是好多勢力,並且這些勢力的實力也相差無幾。大家的肩膀一邊齊,才會通過這種再造一個所謂的「上級領導」或者「假託神靈」的方式去統一隊伍思想。
也就是說,地處涼州南部的天水豪族,豪族化的程度卻並不深。任何一個單體的豪族規模並不大,當然文化程度也就並不高。
造成這種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地理。在這片千溝萬壑的土地上,本身可供耕種的土地就少得可憐。交通就更不必說了,自然是閉塞難通。這也最終導致了隴西豪族在這個時代有著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單體規模不大,同時文化見識不高。也只有抓住了隴西豪族的這個特點嗎,才能看清楚隴西問題背後的總邏輯。
在盟軍祭祀發誓完畢之後,隗囂向各州牧、部監、郡國發布檄文。在檄文裡,他一一列舉了王莽罪狀,表示要聯合力量共同謀伐。
不過比較悲催的是,這三十一將也許並沒有嚴肅的對待自己曾經許下的誓言。但俗話說,鬼神不可欺騙,誓言不可亂發。,既然當初在神廟前立下了輔漢的大誓,那麼就應該兌現這個諾言。如此的弘誓大願,在時間的發酵下,最終成為了隴西豪族的終極詛咒。
隗囂隨後拿下了安定、隴西、武都、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郡縣,可以說囊括了涼州全境。但沒過多久,劉玄的綠林軍打進了關中。登上皇帝位的劉玄派遣使者徵召隗囂以及隗崔、隗義等人。不過軍事方望則認為,劉玄前途未卜,勸阻隗家人再等等,以觀其變。但隗氏家族在劉玄利益的引誘下,將方望的建議當成了耳旁風。隗氏家族這幾個人,也早早就跳進了長安這座大泥潭。
這是隗囂乃至隗氏家族的第一次選錯,比較可悲的是,隴西豪族們一旦上升到全局戰略的層面上,就從來沒有選對過。
當年冬天,到了長安以後的隗崔、隗義等人,發現自己上了賊船。因此合謀準備反叛劉玄,而隗囂則迎來了自己人生之中的第一次轉折。
隗囂有意把自己叔父跟哥哥妄圖造反的密謀洩露給了玄漢政府,畢竟是讀過書的,隗囂這招簡直就是一箭三雕。
首先,他保存了實力,省的這場陰謀造反禍及自己。
其次,他通過大義滅親向玄漢政府表示了自己的忠心。也因此,他特地被劉玄提拔為了御史大夫。
最後,隗囂終於結束了自己的傀儡生涯。
就跟小可之前所說的,隗囂這個一把手,根本就是個擺設。至少在隗家,隗崔和隗義爺倆就根本沒把他當個東西。啥事都是最後一個通知隗囂,而且根本不會考慮他的想法,往往是人家爺倆內部開個小會就把事情給定了。隗囂借了劉玄的刀,拿到了自己對於隗家的實際控股權。
當然,不能說隗囂就不是個東西。因為此時此刻,他還是信守著自己當初立下的輔漢誓言。而隗崔和隗義僅僅只是背棄盟約而慘遭屠戮罷了。
不過沒多久,隗囂這個濃眉大眼的傢伙也叛變了革命。
公元25年夏天,赤眉軍入關。而劉秀也在河北地登基稱帝。隗囂建議把更始政權移交給劉秀的叔父劉良,結果劉玄同樣也拿這個建議當屁給放了。後來綠林諸將打算劫持更始皇帝劉玄向東逃竄,隗囂同樣也參與到了這個陰謀當中。
後來的故事小可已經說過了,事情敗露,玄漢內部發生火併。隗囂趁亂逃出了長安,返回了天水老家,自稱為西北上將軍,安安穩穩地當起了西北王。不過回到隴西的他發現,當初發誓效忠自己的河西五郡,也就是酒泉,張掖,敦煌,武威,金城,已經被另外一伙人給割據走了。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很有意思的遊戲。就在當年隗囂啥也沒搞清楚就火急火燎從隴山下來投奔劉玄的時候,有另外一個人卻有如洞悉未來一般,從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馬不停蹄地遠離長安。
就在這個比較有意思的時間節點上,涼州這個天下金角的命運開始發生巨變!
Kyle·Broflovski
202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