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李家龍宮:世界最大的李氏族譜收藏中心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記者日前在隴西縣採訪時了解到,隴西李家龍宮目前已經成為收藏李氏族譜數量最多、史料最全的地方。隴西縣旅遊局副局長馬雲飛介紹,近年來隴西縣有關部門先後在國內聘請了30多位專家學者從事隴西李氏文化史料的搜集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先後編輯出版了《李氏文化研究》專輯9集120多萬字,出版了連環畫《風雲隴西堂》和《龍鍾傳奇》2本2000冊;研發隴西李氏名人紀念冊2套4000餘冊,編纂、整理、修正李氏譜牒724部,使李家龍宮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李氏族譜收藏研究中心。

  甘肅四大文化之一

  文化和旅遊永遠是一對形影不離的雙生姐妹。我們從近年來國內旅遊業發展的脈絡去探尋的時候,總會有一個奇怪的發現:旅遊產業的興起,往往與地方傳統文化的發展程度有很大關係。而依靠地方獨有的文化歷史資源,已經成為各地打好旅遊牌時普遍使用的「法寶」。

  隴西因在隴山以西而得名,自秦置隴西郡,漢設襄武縣以來,隴西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歷史重鎮,是隴右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以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彪炳華夏文明史冊,尤以天下李氏的「郡望」和「故裡」而名揚海內外。其文化底蘊豐富,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巍巍隴山,泱泱渭水,孕育了內涵豐富、源遠流長的隴西李氏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文化齊名的甘肅四大文化之一。(1995年,省政府原省長張吾樂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華語臺的全球頻道,向海外發表以《誠邀五洲賓朋,共同開發甘肅》為題的廣播講話時,向全世界宣布:隴西李氏文化作為優秀傳統文化,是與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文化齊名的甘肅四大文化之一)。

  「以隴西為郡望,以盛唐為旗幟的隴西李氏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代有偉人。李姓是華夏諸多家族種姓中根深葉茂、源遠流長的巨族大姓。」隴西縣旅遊局副局長馬雲飛說。而以姓氏文化為主要內涵的隴西李氏文化,眼下已經成為當地發展地方旅遊和振興區域經濟最有力的名片了。

  李姓溯源以官為氏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李姓出自嬴姓,李氏得姓,源於皋陶。皋陶為堯帝時執掌刑獄的「大理」官,子孫世襲其職為理官,以官命族,稱為「理氏」。至殷紂時,理字德靈,為翼隸中吳伯,以直道不容於紂,得罪而死。其妻陳國契和氏攜子利貞逃難於伊侯之墟(今河南安陽地區),食木子充飢維持生命,為感謝木子的保命之恩及躲避紂王追緝,同時古代「理」、「裡」、「李」同音通用之故,自利貞起改理氏為李氏,故皋陶為李姓血緣始祖,利貞為得姓始祖。春秋時期李耳著《道德經》八十一章五千言流芳百世,成為道家學派始祖,李姓始顯。下傳到九世孫李曇,李曇生四子:崇、辨、昭、璣。長子李崇仕秦被封為隴西太守,即隴西房始祖,傳下隴西李氏,隴西李氏自李崇開宗立派;四子李璣定居河北趙郡(今河北趙縣),傳下趙郡一房,為趙郡房始祖。後來隴西房又分為39房,趙郡房分為6大房。隴西李氏自此繁衍生息,建功立業,根深葉茂。漢朝飛將軍李廣、西涼武昭王李、柱國大將軍李虎、唐太宗李世民等在中國歷史上享有崇高威望,做出了傑出貢獻。

  「郡望」指魏晉至隋唐時每郡顯貴的世族,意即世居某郡為當地人所仰望(《辭海·郡望》)。李世民登基後,下詔天下欽定李姓郡望為隴西,所以南宋鄭樵輯《通志》時,便在李氏源流的結語中說:「故言李者稱隴西」。臺北出版的《李氏源流》一書中稱:「李氏族繁衍布於四方,人口之多,為各姓氏族之冠,且吾族源出於一,凡吾國各地,所有李姓無不冠『隴西郡』三字,足證李氏家族肇始於隴西,源出於同血系,殆無疑義」。由此看來,世界各地均認為李氏的「根」在隴西,共尊「隴西」為郡望,「隴西堂」為堂號。隴西作為一個宗族的共同標識和世代相襲的郡望,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地域的名稱,而成為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現象,無怪乎散居世界各地的李姓同胞,對「隴西」二字懷有如此深切的親情。

相關焦點

  • 「天下李氏出隴西」:李家龍宮尋根祭祖之旅
    至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琉球,及至如今遍布天下。新加坡的李光耀、李顯龍(李氏一百零三世子孫),英國的李嘉誠。族譜從一世李利貞排至如今一百零三世。現今李氏族有十萬餘人都曾到隴西李家龍宮尋根問祖,包括李光耀,李肇星。龍宮中還有李光耀題刻的石碑。
  • 蘭州客運中心開通隴西李氏龍宮直通車
    7月30日,記者從蘭州旅遊交通服務中心獲悉,8月開始,客運中心站將開通至隴西李氏龍宮旅遊直通車,每周五早上8:30從蘭州發車,16:00返回,往返票價90元/人。李家龍宮(李氏祠堂)始建於唐初,是唐代宮廷式古建築群,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親書「李家龍宮」而聞名海內外。
  • 蘭州旅遊交通服務中心開通隴西李氏龍宮旅遊直通車
    7月30日,記者從蘭州旅遊交通服務中心獲悉,8月開始,客運中心站將開通至隴西李氏龍宮旅遊直通車,每周五早上8:30從蘭州發車,16:00返回,往返票價90元/人。  李家龍宮(李氏祠堂)始建於唐初,是唐代宮廷式古建築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親書「李家龍宮」而聞名海內外,是研究隴西李氏文化遺址遺蹟的重要載體和標誌性建築之一,是隴西唯一保存下來的一處古建築群,歷經一千四百年,一直是全球李氏一族追本溯源的宗祠。稿源:蘭州日報
  • 如今隴西還有李家龍宮,全世界李姓人近1億
    李世民在甘肅建李家龍宮,壯大李姓人,如今全世界有近1億人姓李據調查顯示:在世界各國有近1億人姓「李」(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大陸李姓人口多達9500餘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他們聲稱,他們的始祖發源於甘肅,甘肅隴西縣有他們的祖祠。
  • 隴西旅遊解說詞——外地的朋友來隴西自己可以當導遊啦
    我是大家這次隴西之行的導遊,我姓張,大家可以叫我小張,在這,我先代表全體的隴西人民歡迎大家來到歷史古鎮隴西遊玩。我們都知道,位於隴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隴郡是華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華李氏的發祥地。而我們的李氏文化是與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文化齊名的甘肅四大文化之一。希望大家這次在李氏故裡玩的開心,對隴西也有進一步的了解。
  • 望城驚現兩百年前嘉慶族譜 詳述尖山李氏出自李唐皇室
    李自恆與李克明兄弟倆在查閱210年前清朝嘉慶年間的尖山李氏族譜。星辰在線記者 李勇 攝尖山李氏始祖思榮公(李定昌),系「唐高祖皇帝三十二傳苗裔也原籍隴西」,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於江西樂安縣藥師衝,始遷湖南瀏陽,後徙長沙河西竹子衝(現望城區黃金鎮)。竹子衝面臨尖山,故稱尖山李氏。族人中,出類拔萃者不少,近者以被譽為「長沙才子」、1856年的進士李篁仙聞名。李篁仙系譚嗣同嶽父,為曾國藩幕僚。
  • 湖南現200百年前族譜 述尖山李氏出自李唐皇室
    湖南現200百年前族譜 述尖山李氏出自李唐皇室 這套《尖山李氏宗譜》完成於嘉慶八年(1803年)七月,詳細記敘了尖山李氏的發源、遷徙,分布等方面的信息。尖山李氏始祖榮公(李定昌),系「唐高祖皇帝三十二傳苗裔也,原籍隴西」,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於江西樂安縣藥師衝,始遷湖南瀏陽,後遷長沙河西竹子衝(現望城金山橋街道)。竹子衝面臨尖山,故稱尖山李氏。族人中,出類拔萃者不少,近者以被譽為「長沙才子」、1856年的進士李篁仙聞名。
  • 李氏族人:你值得拜祭的李氏祠堂
    甘肅隴西李家龍宮「天下李氏出隴西」,隴西李氏祠堂(李家龍宮)就是唐皇為了祭祀先人修建的祠堂。李家龍宮始建於唐初627年,是唐代宮廷式古建築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親書「李家龍宮」而聞名海內外。其主殿門前懸掛著「追本溯源」匾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書。昭告天下,李氏大唐的根源在隴西。
  • 【打開鄉村之美 點亮富裕之光】翰墨飄香 李氏郡望孝親遊
    隴西風光  【動心瞬間】  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定西通渭  襄源隴上神泉——通渭溫泉度假區  李氏郡望——李家龍宮  秦代長城遺蹟悠久的歷史孕育出了許多燦爛的文化,源遠流長的李氏文化是與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文化齊名的甘肅四大文化之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有「隴西堂」「李家龍宮」「李賀墓」等多處李氏文化遺址遺蹟。  漳縣境內遮陽山有奇麗巖壑和巖洞構成的綺麗景觀。山勢險峻、林草豐茂、古蹟眾多、景色迷人,馳名隴上。
  • 湖南新寧四川武勝《盆溪李氏族譜》——李氏文化
    參加了3月27日舉行的「盆溪李氏文標公第13屆清明會」掛清掃墓。祭拜了文標公、發琳公墳陵。在清明會上,兩地族親代表商議:決定統一合修標公族譜。 西漢司馬遷史記中曰:譜乃家史也,史乃國之譜也,譜不立則昭穆混,淵源懵,不知祖,何異禽獸?315年前,標公家譜一統,顯家族文明,彰先祖和諧。315年的變遷,族裔分居,譜不同碟。
  • 甘肅最新10家4A級景區出爐,李家龍宮不能不逛!
    2021-01-13 19:11:34 來源: 隴西圈子 舉報
  • 鶴山客家李氏源流——李氏文化
    李氏得姓前的世系原並無確切的文字記載,現有的資料都是根據傳說記錄的,故此眾說紛紜,當然難免以訛傳訛。然而有一點是相同的,眾多的著作和族譜都記載皋陶是李氏之祖。皋陶,或曰咎繇,為東夷部族首領,活動中心在偃地,即山東曲阜,舜帝因之賜姓偃。皋陶在唐堯、虞舜時為理官,即掌管司法刑獄的長官,以善理刑獄著稱於世。
  • 第十屆國際李氏文化高端年會在全國政協禮堂隆重召開
    大會由隴西堂姓氏文化交流中心、中國信陽李氏文化研究會、北京根土國際文化藝術發展中心、《世界李氏通天總譜全書》編纂委員會、李氏網-全球最大姓氏網、李氏文化研究總會、國際李氏文化高端年會組委會、《中華祠堂聖典》編委會、《中華族譜》編纂委員會、《李氏文化》編輯部、《家風》編輯部、江淮書畫院聯合舉辦。中國戲曲學院教授。
  • 河南林州|林州西街李氏族譜
    林州西街李氏族譜【正題名】林州西街李氏族譜【責任者】李修德【撰修時間】2010年本族始祖同林州市橫水鎮鐵爐村李氏始祖李全為兄弟。族譜分八支,傳24世。一支李自新後裔,二支東姚李家廠李首都後裔,三支後寨村李連財後裔,四支東頭村李輔榮後裔,五支後寨村李福後裔,六支、七支、八支。
  • 李氏【隴西郡·澤王房】 堂號簡介
    如我李姓郡(望)號有:1、隴西郡:戰國時置郡,相當於今甘肅省東鄉以東至臨洮縣一帶隴西地區。此支李氏,開基始祖為秦司徒李曇長子李崇,堂號為「隴西堂」,因李氏望族出自隴西郡而得名;2、趙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邯鄲(古趙國轄區,都故址今河北省邯鄲市西南郊)。
  • 「喜迎藥都盛會」隴西文化旅遊景點盛裝迎客
    初秋的李家龍宮鳥語花香,一派綠意盎然。園中的月季或嬌羞低頭,或迎風擺動,紅葉李下涼風習習,遊人三五成群,細聽講解員對李家龍宮歷史的娓娓講述。第三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不日將在隴西盛大啟幕,文化旅遊行業下足繡花功夫,全新扮靚景點,盛裝迎接大會召開。
  • 望城驚現清嘉慶族譜 詳述尖山李氏出自李唐皇室
    尖山李氏部分族人在祖寢地合影。李克明向記者介紹,「譜載我尖山李氏始祖思榮公,字定昌,明洪武七年隨父從江西湖茫遷瀏陽,後遷長沙河西尖山。」湖南圖書館文獻研究所所長尋霖介紹,據可考資料證實,尖山李氏出自江西湖茫,湖茫李氏出自李唐皇室。目前,尖山李氏族人分布省內外及全球,後裔近百萬人。
  • 百家姓氏:《世界李氏族譜全書》總編纂李正老師分享十大修譜感言
    百家姓氏:《世界李氏族譜全書》總編纂李正老師分享十大修譜感言◈文 | 李正《世界李氏族譜全書》總編纂李正老師《世界李氏族譜全書》《世界李氏族譜全書》族譜封面世界李氏宗親會黃帝陵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