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個說法叫做「南米北面」,南方家庭裡的主食大多是大米飯,北方家庭裡的主食大多是麵食。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米飯如今繁衍出來的品種繁多,可你有沒有發現在家裡煮出來的米飯就是沒有飯店裡的米飯那麼香甜?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是米不好吃還是電飯鍋不行?讓小逸帶你們來了解一下吧!
我經常在家裡樓下的一個餐館吃飯,帶著對米飯的疑問去詢問後廚才得知,飯店裡的米飯因為要控制成本,通常用的都是比較廉價,兩到三元一斤的大米,這我就感到奇怪了!我家平時用的是五常米,平均下來差不多10元一斤,怎麼口感還不如飯店的米呢?難道是電飯煲的問題?
跑到後廚一看,7個電飯煲擺在一起,看上去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大上的感覺,比家裡的電飯煲也便宜了許多,可為什麼煮出來的飯味道比家裡好呢?仔細詢問煮米飯的步驟後我才發現,原來是我自己用錯了方法來對待食材!
因為市面上的大米種類繁多,價格也不一樣,導致每一種米的特性也不同,可能這種大米吸入的水分多,那種大米需要吸入的水分少,選擇不一樣的大米用同樣的方法來煮味道也不同,只有了解到自己吃的大米特性,才能做得好吃,這就要看家裡選用的是什麼米,應該放多少水。
比如說我吃的這種五常米,米粒晶瑩透亮,倒水進去就可以發現這種大米並不怎麼吸水,所以我們應該少放一點水。我父親講究養生,常常從鄉下弄糙米回來吃,糙米表面並不光亮,反而還有一種怎麼也洗不乾淨的感覺,而且水倒進去立馬就被大米吸收了,這種米就可以多放一些水。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煮米飯到底是用熱水還是涼水,這一點後廚的大師傅告訴我,在後廚誰也不會用熱水來煮米飯,因為這樣太費事,除非是前廳急等著米飯吃,用熱水可以節約幾分鐘,但用熱水煮出來的米飯並沒有用冷水來的那麼香甜。做一種食物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他的特性,如果不了解他的特性,就比如在燉羊肉的時候放入八角,那一鍋羊肉做出來也沒那麼鮮美了,電飯煲只是一種輔助設備,只要你多試幾次自家大米吸水特性,你也能做出來香甜可口的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