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在網上討論很多了,很多網友都說,如果把大漢和羅馬放在一起,誰更厲害。當然,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搞清楚,羅馬和大漢是不是並行的王朝?羅馬和大漢有沒有交集?
先說大漢和羅馬是不是同一時代的。先看羅馬,準確來說,羅馬帝國真正開始的時間要從屋大維稱帝開始,公元前27年,執政官屋大維稱「奧古斯都」(意即皇帝),共和制度瓦解,標誌著羅馬進入帝國時代。公元395年,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再看漢朝,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漢朝從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開始,到公元220年,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期結束。也差不多有四百年時間。
如此說來,漢朝和羅馬基本算並行的,二者重合的時間達到兩三百年。那麼,二者有交集嗎?有,但可能僅限於貿易。
歷史上記載如下,公元97年,東漢和帝年間,西域都護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大秦是漢人對羅馬帝國的稱呼。因安息西界船人的蓄意恐嚇,甘英未能渡海西行,只是窮臨西海而返。但其所到之地,「皆前世所不至,《山經》所未詳」,特別是他親臨安息都城和條枝故地,獲得有關大秦的較多資料。
事實上,如果甘英遲來18年,可能會碰上親徵帕提亞的羅馬皇帝圖拉真。不過屆時東漢在西域的勢力已開始收縮。羅馬也在三年之內放棄圖拉真所徵服的兩河流域。東西兩大帝國各自擴張至頂點時,失之交臂,未能建交。
《後漢書·西域列傳》上也有二者交集的記載,「大秦國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地方數千裡,有四百餘城。小國役屬者數十。」「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貢,並無珍異,疑傳者過焉。」
通過史料我們發現,漢朝和羅馬的交集並不是很多,並沒有直接往來,僅限於貿易和一些間接的較量。所以說,這樣來看,根本看不出二者誰更強,如果開戰,到底誰更厲害。不過一個間接的證據或者事實可以證明二者誰更強大。
那就是匈奴。匈奴說:我知道!
可能大家都奇怪,匈奴如何證明?邏輯其實很簡單。眾所周知,匈奴一直是盤踞在我國北方草原的軍事遊牧民族,他們曾經很強大,強大到差點讓劉邦小命不保,但漢武帝以及之後,大漢王朝把不可一世的匈奴從漠南一直打到漠北。後來東漢時期,大漢王朝繼續初級,又把實力雄厚的北匈奴打敗後趕出漠北,一直追擊到現在的蒙古。
最後匈奴被漢朝軍隊追得無處安身,走投無路的匈奴不得不從亞洲遷徙到遙遠的歐洲。而作為漢朝敗軍之將的匈奴在向西發展過程中,竟然橫掃歐洲,打敗了當時西方世界的霸主羅馬帝國。
這個時候,邏輯就很清楚了。大漢王朝打敗了匈奴,匈奴打敗了羅馬帝國,你說大漢王朝和羅馬帝國誰更厲害,誰更強。
問題的是關鍵是匈奴是否打敗過羅馬帝國,這個在史學界曾在爭議,我們來看看史料。
公元73年到公元155年,北匈奴在東漢和鮮卑的夾擊下,接連敗退,只好遠走他鄉,西遷。後來他們跨過了伏爾加河,進入到南俄的大片草原地帶,之後他們開始休養生息。
200年後,一個草原民族突然在東歐草原上興起,在歐洲文獻中稱之為「Huns」,即「匈人」或「匈奴人」。其實,這就是匈奴人,沒錯,他們又雄起了,之後開始狂掃歐洲大陸。
公元375年,匈奴人襲擊了東哥特人,這些東哥特人立即被徵服,公元395年,匈奴人進入了亞美尼亞,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他們向前衝去,他們不可阻擋,所有的城邦都被沿途捕獲。
公元451年,匈人王朝的首領阿提拉親率50萬大軍進攻西羅馬帝國。羅馬人被迫切斷地面尋求和平。第二年,匈奴襲擊了義大利並在羅馬的貢品和婚姻條件下接受了部隊。
不過阿提拉在新婚之夜突然去世。阿提拉去世後,匈奴失去了指揮權,失去了枷鎖並迅速垮臺。而羅馬帝國也隨後急轉直下,因為汪達爾人崛起,他們攻陷了西羅馬帝國首都,終於在476年帝國覆亡。
所以說,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與阿提拉、匈人關係極大,正是匈人壓迫下的蠻族西遷,最終瓦解了西羅馬帝國。
由此也就可以得出,羅馬和大漢王朝誰更厲害的世紀之爭,終於有了答案,當然是大漢王朝更強。這個事實足以證明。
朋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