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BLZ在設計艾澤拉斯兩塊大陸各個地區的地理風光時,並沒有嚴格按照維度、洋流和陽光輻射的規律來訂製。但很多地區仍然可以自圓其說。不僅如此,東部列國和卡利姆多大陸有意無意影射著地球上的亞歐舊大陸和美洲新大陸。
艾澤拉斯的衛星圖都非常大,在這裡就不傳了,
地球植被帶的圖
一、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區位於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地區。終年處在西風帶,深受海洋氣團影響,沿岸又有暖流經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較多。
1.提瑞斯法林地、銀松森林 VS 歐洲西北部
在阿爾薩斯攻佔洛丹倫王城舊址之前,洛丹倫帝國是東部列國中無可爭議的霸主,而提瑞斯法林地是「富饒的北方」,來自南方「貧瘠的阿拉希高地」的人類紛紛移民於此。
很難把古典時代農莊加草原的西歐和今天充滿亡靈氣息的提瑞斯法林地聯繫起來。但從歷史資料來看,人類統治時期的銀松森林和提瑞斯法林地的自然景觀應該接近於今天的希爾斯布萊德丘陵北部——恰如古典時代的歐洲。
2.黑海岸 VS 北美西北海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州和美國阿拉斯加西南部海岸)
對於北美西北海岸,大多數人並沒有深刻的印象。這是一個遠離世界中心的地區,為人們熟知的城市只有西雅圖和溫哥華。北美西海岸的降水遠遠多於歐洲,因為離開海岸往內陸不遠,就是南北走向的高大的落基山脈,來自太平洋的水汽集中在沿海地區,而不像歐洲——大西洋的水汽可以穿過歐洲的大平原、俄羅斯的草原,一直抵達中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房龍的《地理》裡也提到這個地區降水極多。
雖然沿海平原狹窄、遠離舊大陸的文明中心,但是因為氣候溫和、降水豐富、森林眾多、人口較少,所以該地區其實比較富庶。法國人類學家莫斯在他那本著名的《禮物論》中,援引就是該地區的印第安民族的風俗——因為自然資源極端富饒,以至於當地人每年會在節日上暴飲暴食,以近乎瘋狂的方式消耗和摧毀一年以來積累的食物和肉類,甚至燒毀房屋、捕魚船。
黑海岸和這裡有很多相似之處——氣候溫和,但雨水極多。總體上將,這裡適合人類居住,但局限於地理位置和平原面積,並不容易成為巨大文明的中心。
二、溫帶、亞寒帶森林地區
緯度大約為北緯50°以北至55°或65°左右的地區。由於空氣中水汽含量不多,蒸發又弱,所以仍屬於溼潤氣候。降水集中於夏季是因為夏季溫度較高,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多,有氣旋雨和對流雨;冬季溫度低,水汽含量小,又受下沉的大陸反氣旋控制,所以冬季降水少。
1.亞寒帶針葉林帶:瘟疫之地、永歌森林、費伍德森林 VS 西伯利亞
這裡屬於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區,和提瑞斯法林地一樣,瘟疫之地、永歌森林和費伍德森林已經面目全非,如果按照東部王國其他地區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判斷,這裡應該是覆蓋著常綠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
2.溫帶針葉、闊葉混合林帶:灰谷 VS 加拿大中南部
灰谷和加拿大森林一樣,都是橫穿大陸的溫帶混合林帶;和加拿大森林不同的是:由於地理位置靠南,北部有海加爾山阻擋來自北方的寒冷氣流,灰谷的植被應當以落葉闊葉林為主,針葉林較少。
3.北極峽灣:嚎風峽灣 VS 挪威
這裡應該屬於亞寒帶針葉林的邊緣;嚎風峽灣簡直就是挪威峽灣林立的海岸的翻版。
4.地中海氣候:希爾斯布萊德丘陵 VS 義大利、希臘、法國南部等
地中海氣候區分布於南、北緯30~40°間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地區為典型,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少雨。多種植葡萄橄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