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艾澤拉斯各地區地理特徵與地球相似地區的比較

2020-12-12 騰訊網

雖然BLZ在設計艾澤拉斯兩塊大陸各個地區的地理風光時,並沒有嚴格按照維度、洋流和陽光輻射的規律來訂製。但很多地區仍然可以自圓其說。不僅如此,東部列國和卡利姆多大陸有意無意影射著地球上的亞歐舊大陸和美洲新大陸。

艾澤拉斯的衛星圖都非常大,在這裡就不傳了,

地球植被帶的圖

一、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區位於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地區。終年處在西風帶,深受海洋氣團影響,沿岸又有暖流經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較多。

1.提瑞斯法林地、銀松森林 VS 歐洲西北部

在阿爾薩斯攻佔洛丹倫王城舊址之前,洛丹倫帝國是東部列國中無可爭議的霸主,而提瑞斯法林地是「富饒的北方」,來自南方「貧瘠的阿拉希高地」的人類紛紛移民於此。

很難把古典時代農莊加草原的西歐和今天充滿亡靈氣息的提瑞斯法林地聯繫起來。但從歷史資料來看,人類統治時期的銀松森林和提瑞斯法林地的自然景觀應該接近於今天的希爾斯布萊德丘陵北部——恰如古典時代的歐洲。

2.黑海岸 VS 北美西北海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州和美國阿拉斯加西南部海岸)

對於北美西北海岸,大多數人並沒有深刻的印象。這是一個遠離世界中心的地區,為人們熟知的城市只有西雅圖和溫哥華。北美西海岸的降水遠遠多於歐洲,因為離開海岸往內陸不遠,就是南北走向的高大的落基山脈,來自太平洋的水汽集中在沿海地區,而不像歐洲——大西洋的水汽可以穿過歐洲的大平原、俄羅斯的草原,一直抵達中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房龍的《地理》裡也提到這個地區降水極多。

雖然沿海平原狹窄、遠離舊大陸的文明中心,但是因為氣候溫和、降水豐富、森林眾多、人口較少,所以該地區其實比較富庶。法國人類學家莫斯在他那本著名的《禮物論》中,援引就是該地區的印第安民族的風俗——因為自然資源極端富饒,以至於當地人每年會在節日上暴飲暴食,以近乎瘋狂的方式消耗和摧毀一年以來積累的食物和肉類,甚至燒毀房屋、捕魚船。

黑海岸和這裡有很多相似之處——氣候溫和,但雨水極多。總體上將,這裡適合人類居住,但局限於地理位置和平原面積,並不容易成為巨大文明的中心。

二、溫帶、亞寒帶森林地區

緯度大約為北緯50°以北至55°或65°左右的地區。由於空氣中水汽含量不多,蒸發又弱,所以仍屬於溼潤氣候。降水集中於夏季是因為夏季溫度較高,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多,有氣旋雨和對流雨;冬季溫度低,水汽含量小,又受下沉的大陸反氣旋控制,所以冬季降水少。

1.亞寒帶針葉林帶:瘟疫之地、永歌森林、費伍德森林 VS 西伯利亞

這裡屬於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區,和提瑞斯法林地一樣,瘟疫之地、永歌森林和費伍德森林已經面目全非,如果按照東部王國其他地區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判斷,這裡應該是覆蓋著常綠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

2.溫帶針葉、闊葉混合林帶:灰谷 VS 加拿大中南部

灰谷和加拿大森林一樣,都是橫穿大陸的溫帶混合林帶;和加拿大森林不同的是:由於地理位置靠南,北部有海加爾山阻擋來自北方的寒冷氣流,灰谷的植被應當以落葉闊葉林為主,針葉林較少。

3.北極峽灣:嚎風峽灣 VS 挪威

這裡應該屬於亞寒帶針葉林的邊緣;嚎風峽灣簡直就是挪威峽灣林立的海岸的翻版。

4.地中海氣候:希爾斯布萊德丘陵 VS 義大利、希臘、法國南部等

地中海氣候區分布於南、北緯30~40°間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地區為典型,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少雨。多種植葡萄橄欖等。

相關焦點

  • 這些地理特徵竟和地球驚人相似!
    導語:儘管只是土星的一個衛星,但是泰坦具有很多行星的特徵。更令人驚訝的是,它在某些地理特徵方面,幾乎和地球驚人相似,這種相似性使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懷疑其存在生命的可能。近期,一個由世界各國科學家們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發布了土衛六上獨特的海平面圖,籍此他們可以確定土衛六上碳氫化合物海洋的高度,同時土衛六越來越多的地質特徵和變化過程也得以為人所知。從圖上看,這個神秘的衛星確實與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
  • 【地理視野】高考地理中比較分析三大類巖石的特徵
    備考十餘年,篇篇皆考點    在固體地球表面,巖石是構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質基礎,也是地球上生命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②斑狀變晶結構:與巖漿巖的斑狀結構相似,在細粒的基質上分布著一些大的晶體——變斑晶。如某些片麻巖和片巖常具有這種結構。③鱗片狀變晶結構:片狀礦物(雲母、綠泥石等)定向排列,如各種片巖。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極地地區特徵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極地地區特徵,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北極地區:北緯66.5o(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地區,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的陸地和島嶼,北冰洋是世界是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   2、南極地區:南緯66.5o(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區域,包括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海洋。南極洲位於地球的最南端,跨經度360o,是經緯最高的大洲和跨徑度最廣的大洲。
  •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公轉》
    本節課在導入過程中,首先複習地球的自轉的方向、周期、特點及意義,那地球公轉是什麼樣的情況呢?這節課我們也從這四個方面來學習。我採用這種導入法的依據是地球自轉和公轉在教材結構上有相似之處,複習地球自轉既鞏固上一節課的內容,又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本節內容。本節教材第一部分內容是地球公轉的定義、方向和周期,我將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解,通過觀察動畫,讓學生回答下列問題:1.什麼是地球的公轉?
  • 冥王星才是真正地球2.0?地貌景觀與地球驚人相似
    就算是最著名的爬行生物來說,科學家經過分析也只是認為很可能與冥王星與地球極其相似的獨特地貌有關。根據新視野號2015年對冥王星飛躍所收集數據的最新分析表明,冥王星上有類似地球的雪山和甲烷冰製成的冰川的證據。我們都知道當冬季的降臨,地球的山峰也被冰雪覆蓋,而冥王星的景象看起來似乎與距離太陽32億英裡遠的地球山脈景象並無二致。
  • 我們的「地球母親」的地理特徵多樣性真的令人難以置信
    我們的地球是一個宏偉的地方,無論你走到世界的那個角落,你一定會發現那些引人入勝的美麗地方。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以及那些以地球為家的稀有生物,那裡有唇齒留香的美食,還有著無窮無盡故事的人們。從這樣來看,有那麼多迷人的東西讓我們覺著身為人類是多麼的幸運!但在這個宇宙中,我們最嚮往的是奇妙而多樣的風景。
  • NASA公布土星最大衛星全貌地質圖,科學家:與地球表面特徵相似
    科學家在發表於《自然天文學》的文章中表示:「儘管地球與泰坦的物質、氣溫與重力場有所差異,許多表面特徵卻很相似,可以解讀為相同地質作用的產物。」 科學家還表示,這顆距地球約12億公裡的衛星,其沙丘與湖泊相對年輕,而山地形成時間似乎較早。
  • 《魔獸世界:爭霸艾澤拉斯》評測 玩就完事兒了
    戰爭是《爭霸艾澤拉斯》最為核心的旋律。  戰爭之火併沒有因為兩座城池的淪陷結束,反而越燒越旺,蔓延到了整個艾澤拉斯。如何在可以預期的世界大戰中取得優勢,贏下戰爭,成了兩個陣營迫在眉睫的事項。為此,雙方開始厲兵秣馬,四處尋找戰爭的盟友,《爭霸艾澤拉斯》的故事就此展開。  首先被找到的盟友就是曾經一起抗擊軍團的破碎群島原住民們,他們以同盟種族的身份加入到了爭奪艾澤拉斯霸權的戰鬥中來。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特徵
    典型例題一:(2012·遼寧高三開學考試)讀「法國水系示意圖」(圖14)及「法國部分農業用地示意圖」 (圖15),回答下列問題(19分)(1)比較塞納河(甲)與羅訥河(乙)兩河流下遊的水文特徵。(8分)(2)根據羅納河(乙)的水系特徵判斷該河流所處地區的地質構造。(4分)(3)描述圖15中葡萄種植園景觀的分布特徵,並評價M地發展葡萄種植的條件。
  • 【綜合】驚現艾澤拉斯大陸原始地圖!
    這是那場大災變的遺蹟,也意味著一個理想時代的終結…… 摘自《艾澤拉斯正史》第七章 世界的分裂 歷史上,卡利姆多大陸因為永恆之井的爆炸,而使艾澤拉斯分裂,根據我所學的地理知識,可以把現在的艾澤拉斯分為六塊大陸板塊,分別是洛丹倫板塊,卡茲莫丹板塊,諾森德板塊,卡利姆多板塊,泰達希爾板塊以及南無盡之海板塊。
  • 初中地理《氣候基本特徵》說課稿
    本節課選自商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本節課主要講述了中國氣候的季風氣候顯著以及氣候覆雜多樣兩個典型特徵,並詳細說明了典型的氣候對我國氣溫降水的影響。本節課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章節,同時也是了解中國自然環境的重要部分,為後續綜合分析區域地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 2019初中中國地理:西北地區自然特徵與農業
    · 初中地理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 大興安嶺、賀蘭山以西,崑崙山脈、祁連山脈以北的非季風區。 青藏地區: 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脈以北,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以南。: 1.地形特徵:主要位於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 艾澤拉斯國家地理:千針石林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雖然腳男們越來越喜歡聚集在主城、要塞和副本裡,但不能否認的是,艾澤拉斯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世界,豐富的自然景觀令人印象深刻。
  • 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地理環境特徵
    (1)描述甲島的氣候特徵。(2)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分析甲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13分)(1)說出甲國西部與中、東部地區的地形類型和農業土地利用類型。(4分)(2)根據圖示信息推斷甲國人口與城市的分布特點,並說明理由。(4分)(3)描述圖中C所在丘陵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 2019初中中國地理:北方地區自然特徵與農業
    · 初中地理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 大興安嶺、賀蘭山脈、巴顏喀拉山脈以東,秦嶺、淮河以北,即我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地區。 南方地區: 東部季風區南部,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 北方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徵: 1.範圍:大興安嶺、賀蘭山脈、巴顏喀拉山脈以東,秦嶺、淮河以北,即我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地區。
  • 科學家發現已知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距離很近堪稱「地球兄弟」
    迄今為止,我們仍然只知道我們所在的地球適合生命生存,是唯一的宜居星球,然而我們的地球又只是太空中一個普通的行星,地球這樣的行星在太空中有很多很多,天文學家們估計在銀河系中就得有上千億個,難道在這麼龐大的基數面前都沒有像我們地球這樣的宜居星球嗎?說起來這又是很不可能的。
  • 中國珠江文化歷史:地理區位、格局、特徵
    這使得珠江流域在氣候上具有熱帶海洋性特徵,對農業生產極為有利,在此基礎上發育了熱作文化,對居屋、聚落、服飾、飲食文化也產生重要影響。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雨水豐沛,成為世界上的綠洲地區,與非洲、阿拉伯北回歸線附近每每成為沙漠或乾旱地帶形成鮮明對照。大自然的這種賜予,又使珠江流域到處綠野盈盈,是一種綠色文化而不是上述地區的沙漠文化。
  • 2016年旅遊地產市場需求特徵—西南地區
    2016年西南地區旅遊度假特徵  1.旅遊度假需求特徵旅遊度假頻次:在2016年西南地區中,受訪者旅遊度假次數以1-2次為主,所佔比例約為66%,其中4次及4次以上佔16%,在全國排在第一。西南地區的受訪者會在一年之內多次出遊,與其地理環境以及旅遊資源未開發到位有關。
  • 中學地理知識點:地球和地球儀
    教學要求   1.通過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大致過程,感受前人勇於探索的精神。   2.會用相關數據說明地球的大小。   3.通過製作地球儀,了解地球儀的基本構造。   4.觀察地球儀,比較和歸納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   5.熟練地利用經緯網確定某一地點的位置。
  • 中國地理七種地貌特徵與考古
    這樣獨特的地貌特徵,使得中國的世界是望向東南的。然而,中國文化史上的地理,並不只是朝一個方向看,而是四面八方各個地區都自成格局的。1.中國地理的7種地貌特徵●以沙漠、草原為主的蒙古地區。草原上的牧人逐水草而居。●以森林、山地為主的東北地區。那裡的居民靠漁獵為生。●以黃土高原、黃土平原為主的黃河中下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