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反映,青島-長沙南G290次、榮成-上海G458次列車餐車設消費專座,乘客需花高價喝茶才能入座。澎湃新聞暗訪發現,這些茶葉還涉嫌標註虛假生產商和電話。
如今高鐵上的盒飯價位愈加平民化,普通乘客都能夠承擔得起,關鍵是價格透明。那麼這種連乘務員也不知道詳情的「最低消費」制度是從何而來的呢?高鐵上的茶葉包裝其廠家製造商等信息為何與實際不符?消費金額對乘客而言是其次,重要的是消費應是足夠透明合理的,乘客消費起來也更加信服和舒心。
今年春運「高鐵盒飯」新變化
●種類更豐富 新增4種素食套餐
據了解,2018年春運期間,生產基地將根據不同線路及沿線區域性飲食風俗習慣和旅客用餐需求,生產6個價位(10元到99元)的18種套餐。此外,還為有特殊需求的旅客提供了素食套餐。
「與以往我們理解的素菜不同,這些素食套餐中原料是植物蛋白,利用各種烹飪手段模擬各種含肉菜品的味道,不是只有米飯和青菜。」據賈濤介紹,目前素食套餐有4種,包括「宮保雞丁」、「黑椒牛柳」、「魚香肉絲」、「番茄魚排」,價格都是45元。「目前這四種素食套餐每日生產100份,還在小批量試生產階段,未來根據市場需求還會逐步加大生產量,滿足素食者的用餐需求。」賈濤說。
●飯菜量更足 加一個菜價格不變
「高鐵上的盒飯菜量太少,總是吃不飽」,相信這是旅客在高鐵列車上用過餐後的共同感受。針對旅客反映的問題,京鐵列服公司採取了「三菜變四菜,提質不提價」的應多措施。
賈濤坦言,之前的高鐵盒飯都是將米飯和菜放在一個套餐盒內,有的旅客確實可能不夠吃。而在今年春運期間,為了能充分滿足旅客的用餐需求,所有45元以上檔次的套餐中的米飯被單獨裝盒,而原先套餐盒內的空位則再增加一個菜,價格不變但是菜量增加。
他告訴記者,除了增加菜品分量外,下一步京鐵列服公司還將根據旅客的反饋情況增加套餐種類,「目前最受旅客歡迎的是『紅燒肉』、『梅菜扣肉』和『宮保雞丁』這三道菜,未來我們還將增添其他受到旅客青睞的菜品。」
●味道更可口 特殊菜餚「開小灶」
雖然「高鐵盒飯」全部採用冷鏈快餐生產工藝,但為了保證一些特殊菜品的口味,工作人員依然選擇了費時費力的傳統烹飪手法。記者在生產基地的廚房內一個小角落裡看到,有兩名廚師正在利用小鍋製作一道幹炒牛河。
「像是廣東地區旅客愛吃的幹炒牛河,以往我們也嘗試過使用機器製作,可總也做不出這道菜原本的味道,現在則採用手工煸炒,人工大火快炒,炒制之後,還要進行速冷處理,用最短的時間降到10攝氏度以內,並全程冷鏈運輸,儘可能做到原汁原味。」孫軼告訴記者,這一鍋幹炒牛河只有7、8個正常餐盤的分量,目前我們每天都是在高鐵動車上限量供應100份。
除了幹炒牛河需要手工煸炒以外,紅燒肉也採用的是非常傳統的人工炒糖色的手段,包子也全部使用手工捏褶,儘可能保證菜品的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