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車比上海多400萬,卻交通順暢從不堵車
日本現在已經是中國出境旅遊的熱門選項。很多去多日本的人都會對日本國內有序的秩序和周到的服務留下深刻的印象。伴隨著物質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很多人甚至每年都會去日本旅遊一次。一般來說去日本旅遊的話,東京這座城市是必選的地方之一。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加上日本的風俗,會給人很不一樣的特殊氛圍。
說到東京這座城市,我們需要知道,它的GDP總量是可以和美國紐約市一較高下的,曾一度是全球GDP總量最高的城市,多年來從未跌出前三。2016年和2017年,紐約一直是東京的手下敗將,直到2018年紐約才以10300億美元的GDP總量得以趕超東京地區。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提到的紐約和東京都是以都市圈為單位進行比較的。
說起東京,有一組數字可以給大家做一個參考。整個東京都市圈人口大約3700萬左右,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而上海都市圈的人口大約2400萬。機動車保有量上東京已經超過了上海大約400萬輛,但是東京的面積僅僅是上海的三分之一。可想而知每天在東京路上跑著的車輛是多麼的密集。
但是近些年來,東京不堵車的新聞卻不絕於耳。這麼多的車輛,這麼小的地方。為什麼就能做到不堵車呢?其實不堵車是相對的概念,並不是說道路時時刻刻都暢行無阻。只是說相對於很多其他的地方,城市道路的通暢程度要高很多。
東京不堵車主要歸功於城市的精細化管理。首先,針對很多商鋪的配送貨車進行了統一管理,統一配送。這就解決了每天停留在各個小店門口的配送車輛佔據道路的問題。建立專門的機構針對道路的臨時維修,調整做出科學準確的分析,減輕這些活動對周邊交通的影響。
其次,東京的軌道交通和公交系統世界知名,整個東京的地下布滿了地鐵線路,人們選擇公共運輸出行會非常方便。因為京東軌道交通的設計很科學,即便需要換乘其他路線行走的時間一般也不會超過五分鐘,所以很多市民出行都願意採用公共運輸的形式。同時,整個日本的公務車輛是非常少的,這就在另一方面降低了城市交通的壓力。
最後,東京在解決停車難問題上非常成功。有一個對比數據。用同樣大小的地塊面積,在北京可以停下300輛車,在東京可以停下900輛車。停車場所的設計和立體停車場的大規模運用,讓很多汽車有正規的場所可以停靠。
在這些舉措共同發揮作用的前提下,東京的道路情況才會變得比較理想。有一些舉措也確實值得很多大城市進行學習。雖然在嚴格意義上日本是沒有首都的,天皇在哪,首都就會遷移到哪裡,但是多年來,東京已經成為所有人默認的首都了。對於東京這座城市您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別忘記點讚加關注,每天分享世界新鮮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