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學原理和常識「啟蒙」書法美育

2020-12-09 齊魯壹點

「近年來,教育部先後印發《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等文件,大力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取得積極成效。然而作為一種藝術形態,不同群體對於書法之美的判斷有著較大差別,一些以書法創新為噱頭的惡俗搞怪行為甚至在網絡世界引起大量圍觀。書法美育的普及已然成為十分迫切的課題,如何認識書法之美,當下書法教育有哪些突出問題,書法美育的普及有哪些可行路徑……美術文化周刊就相關話題採訪了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並約稿青年書法評論家朱中原圍繞相關話題展開分析,以期引起更廣泛、深入的探討。」

美育是一項針對全體國民的普及性工作,不是針對某一類群體。不但社會公眾需要美育,專業書法工作者也需要美育。專業書法工作者只有先具備了書法美的基本常識,才可能對全體國民進行書法美育的普及。但是目前,專業書法工作者由於缺乏專門的美學訓練,對書法美尤其是藝術美學原理還缺乏根本性認知,導致各說各話,各執一端,非此即彼,乃至互成隔膜,至為可憾。其實,美育未必需要多麼高深龐雜的知識譜系,而是需要美學原理和美學常識的啟蒙。但很多時候,認知美學原理和美學常識又最難,也最易被忽略。

之所以提出這個命題,是緣於對書壇美學現狀的觀照與反思。我們的美學思維,有時易從一個極端滑到另一個極端,要麼追求妍媚過甚,要麼追求醜拙過甚。譬如針對妍媚過甚,有人提出「審醜論」以救之,依據是傅山的「四寧四毋」(寧醜毋媚、寧拙毋巧、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姿媚過甚,則近於俗,故寧醜勿俗,這不妨可作為特定語境下拯救時弊的一種權宜主張,有其合理之處,然亦需把握其度,過猶不及。要知,傅山的「四寧四毋」是在晚明之際,針對帖學妍媚甜俗之風所倡導的一種主張,自有其美學價值,但不能就此而理解為傅山就是「審醜論」。其實,傅山「四寧四毋」中「寧」和「毋」的對象是有對比的,只是相對而言。也就是說,在妍媚、巧滑、安排過甚的情況下,寧可選擇醜拙、支離、直率,但並不等於把書法寫得醜拙支離殘缺不全就是好書法。這是古人的一種特定的漢語表達,帶有假設意味,並非就是傅山真的喜歡醜怪。但這一論斷往往被過度解讀。關於這個問題,我以為需要辯證看待,兩極化地解讀皆非傅山本意。

書法首先是一種視覺圖式和形體美學,或者是一種有意味的線條形式,不管如何解讀,它都離不開視覺層面的形的美學。正如康有為所說「書為形學」,從這個層面來說,書法美的確是一種形式美學,首先就必須遵循形式美的法則。一切違背形式美法則的書法創作,都是不美的。這個問題不解決,所有的美學討論,都將是一筆糊塗帳。所以,我以為書法美育的關鍵是,從根本上解決書法美的本質問題,也即美學原理問題。通俗點說,就是什麼樣的書法是美的?什麼樣的書法是不美的?如何認知書法的美?這不是細枝末節的問題,而是涉及美學原理的根本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不解決,所有細枝末節的討論,都缺乏理論的支撐。書法之美有其嚴格的規定性,這種規定性來自於漢字之美。這是書法不同於其他所有藝術的美學特質。把字寫得像印刷體,固然不美,那不是徒手線;把字寫得狀如算子,整齊劃一,那是館閣體,也談不上美;但是,把字寫得歪歪扭扭,支離破碎,就是美了嗎?恐怕不能得出此結論。因為缺乏美學原理支撐,邏輯上也不能自洽。

書法之形好比人體之形。人體之形講究勻稱之美,這是人體原始美的本質特質,不能更改。當然,一旦進入藝術創作,則是另一回事,但不管如何表現,也還是要遵循基本的自然美法則。這就好比書法中的正書體,要講究形體上最基本的勻稱和整飭(勻稱和整飭不等於整齊劃一),隸書尤其如此,因此,隸書創作不論如何變化,都不能脫離其整飭、莊重、渾穆、開張、恣肆、華美、淵雅的基本美學氣質。但是今天很多書家卻反其道而行之,以為這樣的字不能算是藝術,於是故意把筆畫寫歪或者寫殘,追求小情調、小趣味、小感覺、小格局,並競相以此為美。書法是要求變的,但追求形體的變化和形體的殘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種藝術創造,後者是一種不和諧的破壞。可是,今天很多書家寫篆隸楷等正書體,就喜歡以破壞美而為美,這是一種反美學主張,以為這樣就好比斷臂的維納斯。但斷臂的維納斯屬於雕塑,遵循的是雕塑美學,而且屬於悲劇美學。維納斯雕塑本身不是為了要追求形體的完整,而是追求一種殘缺之美、悲壯之美,這是古希臘悲劇美學的精髓。但這與書法之美是兩回事。書法和雕塑都是追求形體之美,人本來的形體當然是完整的,但一當進入雕塑藝術創作時,則需要有變化甚至殘缺。書法以漢字形體為書寫依據,又必須要講求變化,但這種變化,是建立在不變基礎上的,也即所有書法筆畫的變化,都必須嚴格遵循漢字的基本美學規律,也即追求勻稱和整飭的美學原理,這就是一種自然美。書法之美不能僅僅停留於自然美,但一定是建立在自然美基礎上的創造美。也就是說,書法美的創造,具有嚴格的規定性。在進行書法創作時,既不能隨意斬掉某一筆,又不能隨意增加某一筆,既不能隨意拉長某一筆,又不能隨意縮短某一筆,該長的筆畫絕不能短,該短的筆畫絕不能長,該勻稱的必須勻稱,該整飭的必須整飭,該平正的不能歪斜,該疏的不能密,該密的不能疏。但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則違背了基本的漢字美學原則,也違背了書法的自然美,即使再有思想,也是胡寫。

書法的載體是漢字,而漢字本身就是美的,沒有不美的漢字。如果把本身很美的漢字寫得不美,那便失去了漢字書法的美學價值。事實上,所有的藝術創造,都是建立在美的基礎上的。可以把一個醜陋的事物刻畫美,但不能把一個美的事物刻畫醜。我們不能離開美來談藝術,也不能離開藝術來談美。沒有不美的藝術,也沒有藝術是不美的。如果一件藝術作品連美都可以不談,那它也就不是藝術了。書法美育,不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嗎?離開這個基本前提,無論怎樣談美,都缺乏理論依據。

書法創作和審美批評是一種美學活動。要開展美學活動,則必須懂美;要懂美,則必須進行美學啟蒙;要進行美學啟蒙,則必須開展美育;要開展美育,則必須進行美學原理和常識的普及。如果沒有美學原理和常識的根本啟蒙,書法美育也將成為空談。書法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養國民有關書法美的認知,從美學角度,辨別書法的審美風格與藝術品格。書法美育不僅是專業書法工作者對普通大眾的一種美學教育,也是專業書法工作者自身的一種美學活動。書法家只有先「自育」,才可能「育人」。

圖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康有為改良主義書法美學思想
    (《廣藝舟雙楫》)無論是借用「西學」探究出中國文字具有構成藝術美的「在形」特質,或是揭示出「隨時而異尚」的審美規律,以及下面所談到的「審時通變」、「新理異態」等等,這些「新」思想共同構成了康有為改良主義的書法美學。
  • 美育是心靈的教育
    又如書法,季羨林先生生前曾多次和我談到書法是中國特色的藝術,我們的中小學應該開設書法課。還有二胡。季先生說,當年他在德國留學,看見德國小學生放學了就帶一個小提琴去找老師學小提琴,我們中國的小學生不一定學小提琴,可以學二胡,二胡也非常好。有一次他在大巴車上聽播放閔惠芬拉的二胡,聽得如醉如痴,美妙極了。第二,要注重藝術經典的教育。
  • 詩劇《普及美學原理》明年初廣州首演
    信息時報訊(記者 盧雲龍 張玉琴)近日,詩劇《普及美學原理》成立後正在廣州緊鑼密鼓地開始排練與製作,編劇邱偉傑擔任本劇導演。本劇以邱偉傑的主要美學思想為內核,試圖以審美的方式提出當代中國美學的問題,並呈現一幅現代化進程中美學心路歷程的畫卷。這是第一次將學術著作搬上舞臺,第一次做關於美學的戲劇探索。
  • 《美學原理》名詞解釋+課後題答案
    美學學習的方法特性:美學學習與研究首先具有區別於實證經驗科學的哲學思維,美學的哲學思維性質首先體現在對審美本質的把握上,學習美學原理並非通俗意義的審美欣賞,哲學思維的訓練是必須的過程。其次,美學學習區別於純思辨的人文體驗描述。
  • 《美學原理》馬工程課後練習題最全盤點!按章節分!
    美學學習的方法特性:美學學習與研究首先具有區別於實證經驗科學的哲學思維,美學的哲學思維性質首先體現在對審美本質的把握上,學習美學原理並非通俗意義的審美欣賞,哲學思維的訓練是必須的過程。其次,美學學習區別於純思辨的人文體驗描述。美學作為哲學思維並不等於純思辨,在一定程度上伴隨有審美體驗的意向性描述。
  • 南昌航空大學737美學原理考研真題詳解——才聰學習網
    2021年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學院《737美學原理》考研全套緒論一、名詞解釋1審美活動答:審美活動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的活動方式,它存在於人類豐富的現實生活中。關於美的問題包括美的普遍本質,美的根源、特徵、形態及美的主客觀統一性等;美感問題包括美感的性質、特徵及影響美感產生與發展的客觀因素與心理因素等;審美活動規律包括審美經驗與審美意識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實施等,美的創造活動規律包括提高審美主體對美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包括人們如何按照美的規律進行各種藝術創作,在生活中創造美等。
  • 第一個以現代美學觀點撰寫書法美學專論,鄧以蟄的《書法之欣賞》
    中國書法史上, 第一個以現代美學觀點撰寫書法美學專論的, 是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論家鄧以蟄先生 (1892—— 1973) 。這位清代書法家鄧石如的五世孫, 與朱光潛、宗白華同為現代中國早期從事美學研究的安徽籍同鄉, 和宗白華並稱「南宗北鄧」的著名學者, 早在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 , 即擬撰寫一組總題為《書法之欣賞》的書法美學專題論文 。
  • 魏碑故裡高校翰墨香——山西大同大學加強美育建設 推動書法走進校園
    聆聽完各地專家的論壇,曾在全國書展獲獎的王澤文同學對於自己多年來捨近求遠的書法學習過程無不感嘆。大同大學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美育建設的總目標,以課堂教育為核心,以第二課堂社團活動為抓手,通過組織書法展覽和比賽影響、帶動各院系大多數學生主動參與到書法學習中,並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 《普及美學原理》普及美學的知行合一
    《普及美學原理》一書自去年12月出版以來,受疫情影響並未及時廣泛宣傳。最近,四川文藝出版社與北京市美學會在國家圖書館聯合召開相關學術研討會,拉開了推廣此書的序幕。  《普及美學原理》由邱偉傑先生著述,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 美育三義
    美育作為一種獨特的人格教育伴隨著儒學傳統延續至今,中國的美育思想最為豐富,而且這種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國美學最獨特的精神傳統。進入新世紀,美育回應時代需求,又具有了新的意義。美育作為「感性教育」美育最基本的含義就是感性教育。
  • FAC國際少兒繪畫大賽暨「未來·我來國際少兒美育高峰論壇」舉辦
    同時,首屆「未來·我來——國際少兒美育高峰論壇」舉辦。 據了解,FAC大賽於活動當天至8月10日開放報名。作為中央美術學院承辦的「藝術中國匯」紐約系列活動的合作活動和最終展示平臺,FAC大賽由ICAA國際藝術創意聯盟、中央美術學院少兒藝術教育工作室、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教育推廣中心擔任學術指導,是近年來國內少有的超高規格少兒藝術大賽。
  • 在美的世界裡描繪燦爛人生:著名教育家、美育專家、書畫家於文書
    50餘年來,孜孜不倦、不懈奮鬥,致力於美學、美育以及中國美術史、繪畫美學等領域等的研究,對書法、繪畫、攝影、音樂、戲曲、文學都有較深的造詣。他的《宣傳美學》《藝術美論》《大學美育》《峰門問道》《春華秋實》《畫說動物精神》等10多部專著先後被人民出版社以及人民美術、上海百家等出版社出版發行。其中,「人與自然」系列叢書——《畫說動物精神》《畫說植物品格》《畫說山水情懷》,被列入全國中小學美育叢書。
  • 全國2013年10月自學考試美育基礎真題
    B.道家美學C.佛學美學 D.道教美學12.審美和藝術之所以對人生有益,是因為它們可以使人A.擺脫利害關係的束縛 B.滿足日常生活需求C.贏得較高的社會地位 D.獲得建功立業的機會13.把「按照美的規律」塑造對象世界說成是自由的人的實踐的一個特徵的是A.馬克思 B.列寧C.史達林 D.毛澤東
  • 不止關乎美育,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多多益善
    12月14日,教育部召開第五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指出全國87.6%的高校已經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八成以上的學生喜歡藝術課和藝術教師,學校美育的成果正在逐漸顯現。
  • 言恭達:文化創意中的美育傳承
    現代以降,王國維與蔡元培引進西方美學理論,又保留了中國「禮樂教化」的特點,力圖拋棄傳統「禮樂教化」的封建色彩,建設中國現代美育。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兩為」文藝方針使美育成為培養社會主義新人的重要途徑。今天進入新時代總書記提出了「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嶄新時代命題,強調培根鑄魂的新時代內涵,讓中華美育從美善出發的人文教育,開啟人對世界真理性的認知。
  • 每人一個「神奇任務單」 大學生美育課堂開進博物館
    把美育課堂開進博物館是什麼體驗?最近,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和藝術設計學院的大學生們在南京博物院開展了一堂有趣的討論課。   巴伯洛·畢卡索、安塞爾姆·基弗、馬爾庫斯·呂佩爾茲······學生們走進南京博物院的「路德維希的藝術課」特展,了解現代藝術流派等基礎藝術常識,他們正在以這種特別的方式接受美學教育。
  • 書法啟蒙教材!顏真卿楷書《多寶塔》臨摹,如何行筆是關鍵!
    書法啟蒙教材!顏真卿楷書《多寶塔》臨摹,如何行筆是關鍵! 2020-12-11 09:44 來源:小丁愛書法
  • 2020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 美育雲端直播課堂心得體會
    昨天美育雲端課堂已經進行了開幕式,在接下來的幾天會不間斷的有直播課堂,大家可以免費上網觀看。而下文中為大家分享下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書法與儒家美學思想
    「樂」求「和"是受宇宙自然之「和」的啟示和暗示,是宇宙之「和」的規律在「樂」上的體現。所以《周語》中說,最美的「樂"在於「物得其常」。有陰陽的協調,乃有萬物的自然生長。,也就是前面已經提到的「和」、「平」之為美的美學思想。
  • 英語啟蒙並不難,選對繪本,事半功倍!
    爸媽們都知道,要想娃英語好,做好啟蒙很重要。但對於英語啟蒙這件事,很多家長心中卻存著無數個困惑:什麼時候開始給寶寶做英語啟蒙?英語啟蒙怎麼做才最有效?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啟蒙讀物?爸媽只要抓住這兩個關鍵期,給孩子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工具,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其實並不難。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一套英語啟蒙繪本——《幼兒英語分級閱讀·預備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