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婚姻關係應該是水到渠成,兩個人在婚前婚後都彼此相愛。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對於婚姻都有著極大的恐懼,對於相愛的人來說,他們害怕在結婚之後,彼此之間的愛情會被消磨殆盡,因為生活的諸多矛盾而使愛情破碎;對於那些本來就是搭夥過日子的人來說,她們也擔心結婚之後會因為物質產生更多的衝突…
而關於婚姻,古人就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說「寧窮死,別娶生妻」,這是啥意思呢?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呢?
古人曾說,寧窮死,別娶生妻。其實光從這句話就能夠看得出古人的偏見。
所謂的生妻,指的是改嫁的女子。改嫁在那個思想腐朽的古代,的確會被非議,中國古代對女子貞操看的是非常重的,女子改嫁在世人的眼中是不守婦道的一種體現,就是這些腐朽的思想害了一批又一批的女人。
所謂的改嫁和寡婦再嫁不一樣。改嫁是自己的丈夫還在世的時候,因為感情不睦而結束婚姻關係,另嫁他人;而寡婦則是因為自己的丈夫死了,不得不改嫁以謀出路,本身沒了老公也怪不得女人,而且在丈夫死後改嫁,本身的體質和品行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可是在丈夫還在世的時候選擇改嫁,事情就不一樣了。中國古代雖然男子可以一夫多妻,但是原配正室的地位是很高的,這一點大家從很多古裝劇當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比如說在皇宮裡面,後宮是交由皇后來掌管的,而在普通家族裡面,小妾見到正妻是要行禮的。
古代男子的正妻一般都是門當戶對的,也為了保護正房的權益出臺了很多相關的制度。男子不能夠因為自己老婆年老色衰,就選擇休掉妻子,只有女子在生理上有重大的毛病或者是道德敗壞,才可以選擇休妻。
也是因為保護正妻的各項制度,在中國古代,但凡是改嫁的女子,都會覺得她們不是身體有問題,就是道德敗壞。
而在普通人家,男子娶妻就是為了能夠傳宗接代,讓妻子照管好家裡,自己才可以安心的外出闖事業,如果妻子連這兩項事情都不能做到的話,那娶妻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才會有這句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
這是舊社會帶有的偏見,為什么女人被賦予的責任就是傳宗接代和操持家務呢?憑什麼沒有辦法生孩子就一定是女人的責任呢?在那個男權社會裡面,女人的地位根本就得不到平等,淪為了男人的棋子,舊社會的傀儡。古代女子實在是太可憐了。
時隨事易,如今那個腐朽沒落的舊社會早就已經消失在歷史之中了,女人在這個時代也能夠自力更生,也能夠外出追求理想。所謂的婚姻不再成為了女人的唯一,傳宗接代,操持家務,更不是丈量一個女人能力的因素。
當今社會,兩個人結合之後,如果感情不睦的話,離婚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多的是那些半路夫妻,因為年輕時候不懂事,選擇了一段錯誤的婚姻,好在及時醒悟,進行了重新選擇。成長之後,這些半路夫妻也有很多能走到最後,恩愛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