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夜雨丨煮碗面給你吃 - 楊政

2020-12-21 上遊新聞

煮碗面給你吃

楊政

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裡頭,周星馳落魄,不論是遭誤解,還是疑似外遇,劉嘉玲都是那句話,「你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啊。」平淡而溫暖。無論疾病還是健康,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或任何其他理由,都愛他,照顧他,尊重他,接納他,永遠對他忠貞不渝直至生命盡頭——這不是煮麵版的結婚誓詞嗎?

是在哪本書上看到,作者寫他早上起來,煮一碗麵,加幾片小菜葉,鍋邊滑一雞蛋,熱熱地吃了,感覺從胃到心情就熨帖起來。這位是喜歡早上一碗麵。

我小時候放假在鄉下,白天快樂瘋玩,到了晚上,天地靜寂,只有幾聲狗叫,周圍黑黢黢的,就煤油燈一點昏黃悽涼的光,媽媽又不在跟前,心裡就不自在起來。但總在這時候會聽到祖母亮堂堂的聲音,「婆婆給你們煮夜飯囉,煎蛋下面。」

灶膛裡火哄哄地響,堂弟拉風箱,我和妹妹加柴,祖母站在大鐵鍋前,把白天從雞窩裡撿出來的雞蛋打在碗裡,咵咵地調散,再從粗瓷罐子裡舀一鍋鏟豬油在鍋裡,油熱了,蛋液倒進去,嚓的一聲,一朵泡酥酥的大黃花隨之盛開。豬油煎雞蛋的香氣撲鼻而來,守在灶邊的黑狗猛地一個噴嚏,惹得我們都笑了。

一瓢水倒進去,加上切碎的生薑,待濃白的湯滾了,下面。快起鍋時丟一把翠綠的豌豆尖,是天黑前才從菜地裡掐回來的。清香在鍋上升騰而起,挑面,起鍋。每人面前一碗噴香的面,還想啥呢,就這樣呼哧呼哧地開吃吧。

已過去很多年,但祖母的這一碗煎蛋面,永遠留在記憶裡。

蘇東坡在被貶路上吃了一碗麵,陸遊的《老學庵筆記》記載了下來。那時節,麵條叫湯餅,武大郎賣的炊餅也不是餅,是蒸著吃的麵食,即如今的饅頭。話說東坡被貶海南,蘇轍被貶雷州,哥倆在藤縣遇上了,見道旁有賣湯餅的,一起吃個面吧,無奈那面煮得實在粗陋,難以下咽,蘇轍嘆著氣放下了筷子,畢竟從前的吃麵體驗是「槐葉冷淘冰上齒,湯餅羊羹火入腹」這樣子的,東坡卻唏哩呼嚕很快把一碗麵對付完畢,然後慢悠悠對自家兄弟說,「九三郎,汝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難吃的東西還嚼個啥子,直接吞下去就行了唦。東坡先生就是這麼達觀,吃美味的河豚可以「值那一死」,湯餅不好吃,也無甚要緊。

我堂弟曾經也開了家麵店,沒錯,就是以前拉風箱那小孩,現在的職業是室內設計師。愛好烹飪,覺得自己上輩子是一名御廚也未可知,這個念頭膨脹到不能自已時,開了家麵館,店名挺樸實的,就叫小麵館。講究真材實料,油辣子一定要用新榨的菜籽油;花椒麵,海椒麵都是現打的,陳貨不用;牛肉必須新鮮,肥腸從屠戶手上直接買,凍品不要,等等。很中聽,回老家怎麼著也要去吃一碗,結果這碗面還沒吃上,店子就已轉讓,老老實實回去做他的設計師了。看來煮一碗麵的事情並不比畫一張設計圖簡單。

深圳吃米製品的人比較多,麵店自然也是有的,少些而已。前一陣子聽說附近開了家重慶小面,緊著去吃了,進店先問你「中辣?微辣?」理解,畢竟此地有不少人怕辣,繼續入鄉隨俗地問「要不要吃麻?」開什麼玩笑,不麻還叫重慶小面?面端上來,湯色淺紅,油不重,向粵菜的清淡靠攏,借鑑蘭州拉麵,煮熟的牛肉切成的片子,澆頭上舀的也不是燉好的豌豆,過油炸的。

吃著這碗改版的重慶小面,心裡想著該是這樣子才對味:走進店,只消來句重慶話:「老闆兒,一碗牛肉麵,少面多青。」這碗面,紅亮油潤,韭菜葉水面裡幾葉綠,澆上燒得軟糯入味的牛肉,撒上碧綠的芫荽,一路熱騰騰地香過來,端到你面前,不擺了,巴適慘了!

這個時候,鄉愁啊,就是一碗麵。

(作者系潼南區作協會員)

版面欣賞

相關焦點

  • 上遊•夜雨丨黑山谷專題丨簡雲斌:黑山四季
    上遊•夜雨丨黑山谷專題丨簡雲斌:黑山四季
  • 深夜食堂丨餓不餓,煮碗面給你吃
    港劇裡若出現「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這句臺詞,證明兩人之間關係親暱。有人惦記著你,在飢腸轆轆時端上一碗熱騰騰的湯麵,把胃餵得服服帖帖。一碗麵的溫暖和滿足,遠勝一切饗宴。拉麵是最棒的夜宵,它是碳水化合物與熱湯的完美結合。
  • 我煮碗面給你吃,好不好……
    唐魯孫寫民國時吃鱔魚面,都是堂倌把鱔魚擦碎了直接澆面上吃。我們吃時沒那麼誇張,只是吃著被湯泡軟、香中帶甜的脆鱔,委實口感多姿。現在似乎少了。二是浙江奎元館的蝦爆鱔,簡直是老一代人的澆頭聖經,魂牽夢縈:據說最正宗的是鱔用油爆、蝦仁使豬油炒、面上桌前要來點小麻油,鮮香得體,鮮花著錦。所以無論杭州朋友怎麼勸「奎元館不復當年矣」,每次去杭州,走完西湖,必得去奎元館吃碗麵。
  • 當廣東人說「我煮碗面給你吃」時,吃的都是什麼面?
    當廣東人說:來,我煮碗面給你吃……別猶豫,抄起飯盆,跟他走!廣東的麵食,雖比不上北方的種類繁多,但一一拎出來品評,其口感和賣相,依然是不容小覷的。廣東人: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給你下碗竹升面竹升面的面身製作完成之後,想做成什麼美食就容易得多——老廣所熱愛的雲吞麵,蝦仔面,各式撈麵的主食原料就是竹升面,面下沸水到加料上桌,不過十來分鐘的時間。
  • 你餓不餓啊,我煮碗面給你吃?
    但,無論是螺螄粉還是重慶小面,都無法撼動一碗麵在廣東人心中的地位。這碗面就是「細蓉」,又叫「雲吞麵」。當廣州人面對各種美食無從選擇的時候,腦子裡想到的首先就是「食碗雲吞麵算啦「。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廣東人卻好像對那碗淡淡的「雲吞麵」情有獨鍾。TVB有句超級經典的臺詞「你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
  • 楊政: 文旅路上的「逆行者」
    楊政是市文廣旅體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辦公室主要負責人,在推動台州文旅發展上,他積極發揮自身的溝通協調作用,尤其在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更是堅守在防「疫」的第一線。1月21日下午,市文廣旅體局召開了年前最後一次專題學習會。在會議上,楊政得知,疫情來襲,防控布控成了全市文旅系統最要緊的事。
  • 你餓不餓啊,我煮碗面給你吃?解鎖泡麵的神仙吃法
    本期繪本:我煮碗面給你吃風格:簡筆畫還記得TVB的那句超級經典的臺詞「你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說真的,「你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下泡麵的蔬菜包、乾料包煮10秒以後下醬料包煮一會兒3、下麵餅,麵餅煮散以後下小白菜,一分鐘關火,加荷包蛋、午餐肉,出鍋酸湯肥牛泡麵(富豪版,貧窮的你可適當減少材料)材料:泡麵、肥牛、雞蛋、蒜末、蔥花、芝麻、辣椒粉、生抽、香醋、鹽、糖步驟:
  • TVB「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到底是什麼面?
    TVB經典的吃麵梗煮的既不是公仔麵,也不是出前一丁。香港最本土的煮麵原料不經油炸,不加味精,號稱健康版的方便麵。其中最受老香港人歡迎的是蝦子面。「做法比泡麵還簡單,連鹽也不用加,煮出來的麵湯金黃清澈,一滴油也沒有,大地魚、蝦籽味道濃厚。鍋邊和碗底還能看到煮麵時掉下來的蝦子。」「配料可以加青菜或者罐頭或者冰箱有啥加啥,想換口味可以幹撈,加蔥姜、蠔油或者辣椒醬。」
  • 你肚子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經典麵食推薦
    小時候看港劇,常常會有「我給你煮麵吃」的經典臺詞,下班回家,累了倦了,或者有什麼不開心的,只要聽到家裡人說「吶,我煮麵給你吃……」仿佛就忽然有了溫暖的安慰,就想放鬆在沙發上躺著,等家人的一碗麵煮好。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些經典的麵食,讓你知道,在這片中華大地上,面的吃法可不止一種哦推薦麵食1:咖喱魚蛋車仔面既然開篇提到了港劇,這裡先給大家介紹南粵的麵食:車仔面。
  • 點一份面,上來6碗……不愧是你,陝西的面!
    若你在陝西吃旗花面,在這個鄉裡吃到的是面片,相鄰鎮子上吃到的就可能是麵條;有的端上來是盛在一個比臉大的海碗中,有的則一次端來好幾碗。但反正不管哪種都絕對管飽~吃結實,是這裡的人對麵食的基本尊重。自己家裡做的旗花面丨豆果美食網網友木木木木de健康生活旗花面也叫七花面、奇花面,一看這個名字,就知道是按照當地人的口音習慣叫出來的。
  • 餓不餓,給你煮碗面吶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下面類似的情況呢? 馬上要吃飯了,發現還沒蒸米飯。 菜炒好了,發現煮飯鍵沒有按。 總是吃米飯、雜糧飯,想換換口味。 那我覺得,你可以煮份面吶!
  • 這是四碗拉麵試吃報告,只要煮一鍋開水我們就能吃到一樣的面
    製作方法特別簡單,做好一碗拉麵只需要5分鐘,非常適合單身的同學,如果是一家人,面可以放在一起煮,然後每個人調配不同的碗底,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吃自己喜歡的口味了。不需要廚藝,只要會煮開水,就可以吃到一樣的面哦。
  • TVB劇中,不開心的時候總要煮碗面,那麼你知道是哪種面嗎?
    TVB 劇中總有幾句臺詞是經常會說的比如:做人嘛,開心最重要了,你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啊,作為麵食愛好者,小編一直就很好奇,這碗面究竟是什麼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一下,這碗面是什麼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一下,香港人比較愛吃的幾碗面。
  • 吃遍美食:三味臺式面 碗碗好心情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家有著特色主食的臺灣小吃店,三家小店三碗招牌面,碗碗給你好心情。米苔目發現地:米苔目麵食館你聽說過米苔目嗎?從字面上理解,米苔目一定是和米相關的某種食物。米苔目是臺語,又叫米篩目,是一種臺灣傳統小吃,源於臺灣鄉間,每當稻田收割的季節,米苔目就成了最受歡迎的一道應季美食。
  • 上遊•夜雨丨筍子蟲 ​- 樊小毛
    我一氣之下,把它的腳爪扯掉,把它的長細嘴轉動一整圈,再扯掉它堅硬背殼以及翅膀,這才甩進嘴巴中,嚼起來居然「喀嚓」作響,像吃炒胡豆。那味道比吃炒胡豆香多了。筍子蟲頭黃身黑,也有黃中略帶黑斑點,身體橢圓形,拇指大小。那天天黑回到家,我把書包裡的筍子蟲倒出來,祖母的眼睛都笑眯了:「炒筍子蟲下綠豆稀飯好!」
  • 上遊夜雨丨擁抱2021丨李曉:2021,我有一座老院子
    丨擁抱2021丨2021,我有一座老院子李曉遠遠望去,老院子安臥在青山隱隱中,宛如歲月裡打下的一塊結實補丁。這塊補丁,到底打了多久,老院子裡的人誰也說不清楚。馮婆婆爾後回答記者提問,我啊,就是活一天算一天,該吃就吃,該睡就睡。後來又採訪伺候馮婆婆的李老三,問他,李叔,你為啥要伺候馮婆婆啊?李老三回答,他是報恩。是啥恩?李老三回憶,小時候嘴饞,常溜到馮婆婆家玩,馮婆婆總是塞給他一個烤熟的紅薯、玉米棒,或是一個煮熟的雞蛋、幾顆糖果、簸箕裡剛剛曬乾的花生。
  • 這碗香菇肉醬拌麵,簡單又家常,炒個醬煮個面,拌一拌就吃,方便
    今天我們來個香菇肉醬拌麵吧,別人家動不動就是秘制,家傳祖傳,大廚廚師長,在我這裡木有這些,也就是簡簡單單炒個醬,煮個面,拌一拌就吃,就是這麼的家常……就算早上現做現吃,也不需要花多少時間,很方便的。先把煮麵條的水用最小火燒上;然後旁邊灶上炒鍋熱油,有點熱度後倒入雞肉丁,翻炒至變色。倒入香菇丁,姜蒜末,一部分蔥花,翻炒出香味。
  • 上遊•夜雨丨互評丨生活是用來咀嚼的——讀《泥土之上》 - 胡雁冰
    生活是用來咀嚼的——讀《泥土之上》胡雁冰11月25日,《重慶晚報》「夜雨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夜雨丨王福梅專欄丨毗鄰而居
    小區幾個婆婆打平夥,每人從家裡帶兩個菜聚會,邊吃邊聊天。戚婆婆說起佳仁,總是抹眼淚。戚婆婆有時出門,忘記帶鑰匙,進不了屋。一時半會通知不到女兒,佳仁請她到自己家吃飯。戚婆婆家門窗和家具受白蟻災害,佳仁網上買來藥,給戚婆婆家殺白蟻。戚婆婆老家的川北涼粉是名小吃,米黃色,透明,筋道,口感細膩。每次回老家,戚婆婆都要帶豌豆粉,自己做涼粉,拌上炒豆豉,送給佳仁。
  • 上遊•互動丨融媒新時代 夜雨薈群英一一重慶晚報「群英薈」五...
    2018年年底,重慶晚報夜雨副刊納入上遊新聞頻道管理,平臺更大,空間更廣,凸顯新媒體強大優勢,得到「群英薈」一致支持與響應。座談會結束後,還舉行了黑山谷杯第三屆上遊•重慶晚報文學獎頒獎儀式。 座談會由上遊新聞悅讀頻道主編、重慶晚報副刊部主任胡萬俊主持。 現選登座談會部分發言,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