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知道,為何布施聖人,會有這麼大的福報

2020-12-12 正信布施大行持戒

有人不知道,為何布施聖人,會有這麼大的福報

錯就錯在,你認為聖人和你一樣是個普通人。馬雲和你是不是一樣的人?馬化騰是不是和你一樣的人?為何你創辦不了淘寶?因為他們比你努力?因為你福報不夠,好那如果一個人一直修行,修心,福報功德圓滿,心裡最小最細的分別心都寂滅了,那是不是已經遠遠超過了你的能量?

聖人並非普通人。人道除了天道下生,聖者乘願而來的之外,基本是守五戒而來:不殺生,不妄語,不邪淫,不飲酒和不偷盜。所以人道是戒律成就。(最大的五條戒律)。像你以為現在的人頭頂天腳踏地是因為什麼?因為戒律。而不是什麼進化。動物有頭頂天腳踏地的嗎?前生布施多,就富裕,布施少或者偷盜多,就貧困。你守住這些戒律看看,時間長了,你越長越端正,天方地園,貴氣十足,為何?符合人道戒律。而濫煙濫酒,亂吃亂喝則都是破壞戒律的。你看看喜愛這些東西的人35歲後的身材長相是不是離端正人形越來越遠。

有人見過龍,有人見過鬼,都是存在的。當然,神,天人,聖人,覺悟者都是存在的。聖人功德遠遠超越人道,聖人根本不僅僅持守五戒了,也不僅僅五戒十善(天道要求),而是已經到一個很高的境界了。布施聖人,福報極大。所以歐美布施基督教,中國布施孔子或者佛陀,都是極為有福的。

梁武帝布施佛像一頂鬥笠,就能夠有50年皇帝福報,是因為佛陀功德無量大,已經在佛的道上了。你能理解福報,再看佛陀就知道了,已經遠遠超過普通福報的層次。

那有人說,那為何他們還要化現為人?一個世界的確有一個世界的規則。所以佛法中專門說道法身和報身。人道的那個肉體只是報身。再生人,亞洲小男孩記得自己前世是美軍飛行員,太多了,千萬不要以為你就這一輩子。你不只這一輩子的。

相關焦點

  • 如何布施才有最大的福報?
    有些人不樂意,但又害怕因一次「缺席」佛菩薩們就會抹去自己之前所做種種的福報。所以,儘管如「綁架」一般,該攤的錢一分不能少,還必須讓家人陪同吃齋一天。那麼,這種含芥蒂的「異化」布施會有福報嗎?學佛人到底該如何行布施?《增一阿含經》上有這麼一則故事:一個叫阿那邠邸的長者來到祇樹給孤獨園禮佛。
  • 佛法:常行這七種布施,福報自然來
    學佛信佛之人,對布施一定不陌生。布施是佛家六度之首。布施眾生可以讓我們廣結善緣,去除心中的貪念,培育善根,積累福報。那麼什麼是布施呢?布施簡單的說,就是將自己的錢或者擁有的物品,去拿給別人分享,讓有需要的人獲得幫助,或者以其他形式去幫助別人。布施就是在向眾生行善,行善就是在給我們積累福報。有人也許就會說了,我自己很貧窮,幾乎一無所有,我那什麼去給別人分享呢?我是不是沒有辦法去布施了?其實這是對布施的一種誤解,分享給他人財物只是三種布施中的財布施。另外還有法布施和無畏布施。
  • 佛說的布施,為何強調「法」勝過「財」千百倍?其實有7個理由
    學佛之人都知道,布施這一行為對於修行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法布施和無相布施,幾乎可以說是覺悟之人必須要通過的大關之一。他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人受持《金剛經》中的四句偈,為他人說法,所得到的福德比任何財產(上文說的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的布施還要勝過千百倍。
  • 永離偷盜,而行布施,這個福報才是真實的
    偷盜就是不與取,這個物有主,主人沒有答應,就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據為己有,這個在佛家講就叫偷盜。也許大家覺得樹木花草是自然長出來的,無主,那就錯了。譬如一個人像人住在山上,自己要搭一個茅草篷就地取材,坎幾棵樹也不行,因為樹也有主,誰是主?天地是主。
  • 你知道嗎?佛說布施父母是大布施,探望病人是大布施,福報很大
    你知道什麼是無上布施,什麼是大布施嗎?請聽佛如是說你知道嗎?【經文】佛言:「大仙,若人有信緣於眾生,而生慈心、常心、喜心,舍物布施,彼一切淨若願解脫,如是布施則為清淨。復有五種無上布施。何等為五?一施如來則為無上,二施眾僧則為無上,三施法器則為無上,四施父母則為無上,五施王者失位貧窮則為無上,如是施者是上布施。【略解】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供養三寶即佛法僧的美德,抬眼看去許多大富大貴之人都是信佛者,都是供養三寶者。
  • 沒有福報,修行的路上會有很多障礙
    福報是很關鍵的,很多人看不起人天福報是錯誤的,如果人天福報,我們都得不到,那麼要求成佛作祖,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古人講開悟的禪師,要有九朝天子命,七代狀元才。如果人道的考驗都過不了,那麼靈界的考驗,更是過不了關。總之福報很關鍵,要有很大的福報。
  • 貧窮布施難,不一定非要財布施,布施一個笑臉都是福報
    一般人不了解,布施能夠把貧窮、慳貪舍掉;假使把慳貪布施掉了,貧窮也會跟著布施掉。一般人到廟裡拜拜,都會祈求佛菩薩、神明賜給他好運、賜給他財寶,但是要他布施卻不太容易。如果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知道今生貧窮是由於過去的慳貪、吝於布施所招感,今生即使再怎麼貧窮,也會盡力布施的。不一定非要財布施的。
  • 佛教:布施的質與量,會影響到功德和福報的大小嗎?
    佛教:布施的質與量,會影響到功德和福報的大小嗎?布施,是佛教中的經典術語。布施是一種行為,是指將自己的金錢、實物分享給別人,尤其是那些有需要的人。在大乘佛法中,布施的種類有三種,一種是財布施,一種是法布施,另外一種是無畏布施。不過,對於眾生而言,一般最常見的還是財布施。不過,在進行財布施裡,往往也有些人容易陷入這樣的誤區,認為布施的東西越多,質量越好,所得到的功德和福報也就越大。相反,功德和福報也會變小。那麼,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來看一個經典的故事吧!
  • 佛教中所說的「布施」是什麼意思?「布施」又有何功德?
    而石頭的原始主人,也就是那位天人,心裡就有感應,他用天眼觀察世間,看見有人,在準備挖他的石頭,心想:「我是因為這塊石頭,獲得升天的大福報。現在石頭要被別人挖走,我的福報,豈不是要完了嗎?」……於是,天人就下降到人間,變成了一個普通人,站在挖石頭的農民面前問他:「你要把這塊石頭挖走嗎?」
  • 佛說即使沒有一分錢,也可以修七種布施,增長自己的福報!
    很多人總認為布施都是有錢人做的事,自己本身就是窮老百姓,生活壓力已經很大,自己還不富裕,哪裡還顧得上布施幫助別人呢?其實真正的布施是在發心,跟貧富沒有多少關係。佛在《雜寶藏經》裡說,人即使窮到沒有一分錢,還可以修七種布施,增長自己的福報。
  • 想要發財一定要財布施,而財布施一定要功在平時
    想要發財一定要財布施,而財布施一定要功在平時,定業一旦出來,布施是事倍功半的。這個原則,在疫情困難期,至關重要。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結合生活常識,我們也知道在倒黴的時候一般真的要結結實實倒黴一陣才會過去。
  • 一位高僧說:即使身無分文,你也可通過這7種布施,增加福報
    「我身上沒有一分錢,總在乞求別人布施。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增加我的福報?」這是上周,我在杭州聽高僧講座時,發生的一件趣事。此次高僧的講座主題是「布施得福報」,但講座沒開始幾分鐘,一直在外面乞討的一位男子,左手拿棍、右手端碗,一瘸一拐走了進來,並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 布施有什麼功德利益?
    布施,在佛教中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一個,無論是法師們的法布施,還是信眾的財布施,亦或大眾的無畏布施。可以說都是天天可以見到,可以看到。那麼布施有什麼功德利益呢?足以讓這麼多人「瘋狂」的進行布施。談到布施的功德利益的殊勝之處,有很多佛教經典都曾說過,其意也八九不離十。《大智度論》譬喻:「好施之人,為人所敬,如月初出,無不愛者……如是果報,今世所得,譬如樹華,大果無量,後世福也。」此段話的大意想必大家也懂,布施不僅能獲得人家的尊敬,不僅今世能獲得大量果報,也能給子孫後代積攢很多的福德。
  • 佛教:用這種方法去布施,福報真的會越來越多!
    布施是增加福報最快的方式之一,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少施多報,多施少報。布施也是要講究方法的,如果方法不對就會出現你布施很多,卻回報很少,若是方法對了,你布施很少但回報卻非常大。布施是獲得福報以及獲得財富最快的方式,因為布施是用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去幫助他人,這樣做不但可以去除自己的貪心,還能從中獲得很多好處。那些財富積累越多的人,越喜歡去布施。學佛人一定要知道,布施並不是布施越多越好,反而剛好相反,布施的越少福報或許會更多。
  • 佛說: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不可隨意浪費!
    就像很多人拼命掙錢,其實錢不是人掙來的,人的財,七分命、三分努力,大財靠命、中財靠德,小財靠勤。沒有那麼大的福報,再拼命也掙不到大錢。德行不好的人,財是不會主動靠近你的。我的出家師父是個非常惜福的人,她一直非常節儉,東西再多,也必定不會鋪張浪費,自己用不了的,會很大方地布施給別人,讓他人受益。
  • 什麼是布施?布施的功德有哪些
    今天我們來談談布施。下面的一些圖片呢,是之前我們客戶一起籌集了大概10萬泰銖左右的錢,麻煩阿贊毅師傅幫我們送去了附近的一個廟宇,修建新的和尚禪房,因為當時和尚的禪房已經破舊不堪,連年雨季漏雨,也因為廟裡沒有什麼錢,所以請各位善信一起幫忙捐款的。
  • 佛教:這則故事告訴你,布施給什麼人功德大,能快速得大福報!
    佛教:這則故事告訴你,布施給什麼人功德特別大,能快速得大福報!深信因果的人,今生能夠幸福,來世也能成就。信佛之人,學佛之人都知道,我們今生的命運,一切都是因果業力報應。因果報應通三世,不會因為肉體的滅亡而消失。所以,想要今生或者是來世生活幸福,福報深厚。那麼,一定要學會積累福報。那麼,福報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是不是天天燒香拜佛就可以求來福報呢?答案是否定的。佛經有云,我們世間人的福報都是前世修來的。譬如說有人出身貴族,有人出身豪門,可是也有人出身貧窮。有人可以成為赫赫有名的企業家,擁有巨大的財富。
  • 懂布施的人都知道,存錢不如存福報
    、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般若 布施,似乎並不難 為何會被放在第一個? 經常有人問,修布施一定需要錢嗎?看了上面這三種布施就會知道,並不一定。
  • 佛說有4種布施,不花一分錢,也能得大福報!
    佛教修行有多種方法,最基本的有六波羅蜜,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每一種方法各有側重的不同,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修行方法,也即包含佛教中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只要我們從一而終,堅持不懈,不斷的精進,就會有成功悟道的一天。
  • 佛教:為啥布施後還是很窮很倒黴?
    佛說越是懂得布施,福報越是很深,布施可以幫助我們消除業障,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布施以後還是會遇到諸多的不順心,還是很倒黴呢?其實大多數都是源於這個原因,布施的心不誠懇,布施的念頭不純!布施後多久能獲得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