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淮揚美食周揚州剪紙大師受邀製作剪紙版會徽

2020-12-25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7月30日訊(記者 聶超)7月上旬在香港舉行的「淮揚美食周」上,揚州大廚精心烹製的淮揚創新盛宴——「紅樓宴」,讓遠在香港的江蘇鄉賢品嘗到了正宗地道的家鄉美味。而活動現場安排的揚州剪紙、揚州刺繡等非遺演示則讓人大開眼界。參加非遺文化展演的大師中就有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剪紙代表性傳承人、省工藝美術名人翁文。香港江蘇社團總會相關負責人特意走到她的臺前,欣賞了剪紙設計,並希望她能為他們設計製作一套剪紙版本的會徽。目前,剪紙版會徽已製作完成。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翁文就多次受邀到各地展演。此次到香港展演,她特意帶去了四季花鳥等傳統圖案,還表演了梅花等寓意吉祥如意的剪紙技藝。看到翁文的表演,很多嘉賓對於揚州傳統剪紙技藝驚嘆不已。「香港江蘇社團總會相關負責人特意走到我的臺前,欣賞了剪紙設計,並希望我能為他們設計製作一套剪紙版本的會徽。」

  在翁文家中,記者見到了製作完成的「香港江蘇社團總會」會徽的剪紙版本。看上去,這一剪紙版會徽每部分都是按照原版製作的,但其實製作起來並不容易。翁文一邊比劃一邊解釋,考慮到分開剪在最後粘貼到紙板上時會容易滑動造成位置不準確,因此,開剪時會徽上每一部分都是相連的,絲絲相扣,製作完成後再進行分割。

  揚州剪紙一直擅長與繪畫、書法融為一體,將揚州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剪紙版會徽製作拓寬了揚州剪紙的取材範圍,「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更多人了解揚州剪紙、揚州文化,推廣揚州傳統工藝。」

相關焦點

  • 鮑魚炒螃蟹——剪紙大師韓寶菊央視炒菜
    蝦肥蟹美之時,漁家女出身的黃驊剪紙大師韓寶菊走上央視,亮絕活現場剪紙「梭子蟹」,同時親手烹製家鄉美食。本報記者 張 丹「十一」假期,黃驊剪紙大師韓寶菊家的團圓飯吃得比往年更快樂。今年她家餐桌上,多了一道韓寶菊做的鮑魚炒梭子蟹。
  • 後繼有人 博士拜師河北蔚縣剪紙大師
    後繼有人 博士拜師蔚縣剪紙大師向老先生學習蔚縣剪紙是全國唯一一種以陰刻為主 陽刻為輔 重彩點染為製作工藝的民間剪紙自幼酷愛民間藝術 自學成才1973年應聘到蔚縣剪紙廠任設計師
  • 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之--剪紙藝術
    目前新一代的南京剪紙人在張方林大師的帶領下正在茁壯成長,他們中除了張方林的兒子張鈞、侄女張瀅、外甥歐堅,還不乏外姓非親的徒弟陳尤,張方林大師博大的胸懷,將自己的所學所會毫無保留的傳承給了年輕的一輩,相信南京剪紙的輝煌會在這些青年人的手中更加璀璨奪目。
  • 甘肅非遺——17.剪紙(慶陽剪紙)
    17.剪紙(慶陽剪紙)慶陽剪紙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是根植於隴東黃土高原歷史悠久的群眾性傳統民間藝術活動,具有傳承的廣泛性、抒情的隨意性、生活的實用性以及人文歷史的突出性等特徵,在內容上延襲了原始圖騰的文飾圖樣
  • 揚州春節「文化菜單」搶鮮看 非遺大師教剪紙
    陸樹嫻陸俊儉陸蔚華刺繡作品展   陸樹嫻大師(1924年-2014年)是揚州「水墨寫意繡」的創始人和開拓者。最近,揚州博物館工作人員特意根據揚州剪紙大師熊崇榮的作品準備了吉「羊」圖案的雕版版片,即日起至4月10日,市民可以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親自動手,免費體驗刷印,每天限量50張。值得一提的是,羊年春節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六期間每天100張,市民朋友們可以看完展覽,體驗印刷,屆時,刷印成品還可以帶回家留作紀念,也可以將此作為新年禮物贈送親友傳遞吉祥與祝福。
  • 鄂州雕花剪紙走進斯裡蘭卡
    國慶節前夕,應斯裡蘭卡中國文化中心邀請,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帶隊,「湖北——從長江邊走來」文化周巡展走進斯裡蘭卡,開展鄂州雕花剪紙、武漢麵塑、大冶刺繡和潛江江漢皮影等4大項目的藝術交流活動,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鄂州雕花剪紙傳承人曹小琴代表省文旅廳進行雕花剪紙項目的文化交流。
  • 錦州:博物館剪紙作品 出自中小學生之手
    錦州市博物館的剪紙展吸引了無數市民駐足觀看,當大家知道這些「大師級」的作品都是中小學生創作時,則發出了驚喜的讚嘆。  1月22日,「錦州市中小學生迎新春剪紙展」開幕,全市9個縣(市)區的中小學生近300幅作品參展。
  • 剪紙_中國國情_中國網
    唐代流行頡,其鏤花木版紋樣具有剪紙特色,如現藏日本正倉院的「對羊」,其羊的紋樣就是典型的剪紙手工藝術表現手法。唐代民間還出現了利用剪紙形式製作的漏版印花板,人們用厚紙雕刻成花版,將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非常美麗的圖案。
  • 剪紙人生,巴渝工匠
    一個人的巧總是生活中最好的寫照楊藝近年來受邀到各地講課展示剪貼畫200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楊藝開始嘗試用刻的手法來製作剪紙那時候,楊藝正在自己家開的雜貨店裡畫國畫,有一個專門搞剪紙工作的師傅來請她設計一幅作品,透露說自己可以用刻的手法來製作剪紙。楊藝疑惑:用刻的手法可以弄得出來剪紙嗎?後來,這位師傅把楊藝畫的刻出來了,還很好看,這讓楊藝產生了興趣,準備自己來設計一幅,也用刻的手法來試一試。「第一次嘗試就成功了。」楊藝說。
  • 張家口紀行:蔚縣街頭感受剪紙「衝擊波」(圖)
    極具特色的京劇臉譜剪紙,色彩豔麗的個性剪紙,仿佛在向來往賓客表白:這裡就是中國蔚縣剪紙的故鄉。  剪紙文化在蔚縣幾乎隨處可見,大到路邊的廣告牌匾,小到街道的燈箱圖案。就連記者入住酒店的走廊和就餐的房間,都懸掛著或傳統或時尚的蔚縣剪紙。蔚縣人交往的名片,也大多採用剪紙圖案。
  • 韓氏「七仙女」民間藝術家——國家級剪紙大師韓月琴和她的姐妹們
    韓氏「七仙女」民間藝術家——記國家級剪紙大師韓月琴和她的姐妹們文圖/趙香鴻說到剪紙藝術,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中國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它運用手工鏤空藝術製作的作品,視覺效果好,雅俗共賞,深受人們的喜愛。而韓氏剪紙也是源遠流長,它傳承到六姐韓月琴已經是第六代了。
  • 雪花剪紙完美版:新一波雪花福利來襲,包你過足剪紙癮
    既然大家覺得不過癮,今天就再推出一篇完美版,總有一個是你的菜。我準備了四個雪花的圖案,下面會分別介紹,雪花是六瓣,摺紙方法同樣也是六角摺疊法。1、取一張正方形彩紙,沿對角線對摺成三角形。2、把三角形的底邊180度角,均分成三份,每份60度角。
  • 唐山剪紙登上日本郵票 「龍娃」「奔羊」齊賀歲
    (紀哲 攝)   日前,玉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傳承人張建中收到了兩版日本國家郵政局發行的個性化郵票,票面的內容是他創作的剪紙作品「伴著2015年太陽飛奔的羊」和「龍娃」。  記者看到,這兩版日本國家郵政局發行的個性化郵票面值有52日元和82日元兩種,每10枚郵票一組。
  • 莒縣長嶺初中舉行剪紙和美食製作活動
    12月11日,長嶺鎮中心初級中學舉行了一場趣味橫生的剪紙和美食製作活動。根據愛好特長,七年級各班選出2名同學參賽。指導老師魯志國介紹了比賽注意事項後,學生們迫不及待地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一張張普通的彩紙,在孩子們的裁剪下,化成一幅幅精緻靈動的作品;美食製作更是生動逼真活,讓人稱讚。活動結束後,評委對學生作品進行評選和頒獎。
  • 非遺傳承人親授剪紙
    8月9日上午,婁門街道婁江社區活動室內,蘇州著名剪紙大師、非遺傳承人吳永林正在指導一群小朋友學習剪紙。一把剪刀上下翻飛,左一剪,右一剪,很快一隻立體的「蝴蝶」露出了模樣,看得大家嘖嘖稱讚。吳永林是蘇州著名的剪紙大師,他的作品曾多次在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以及國際高層次的手工藝作品展上展出。吳永林的爺爺和父親都是製作燈彩的行家,七八歲時,吳永林就在父親身邊幫襯著。親朋好友家遇到婚嫁喜事,總要請他剪幾幅「囍」字。現在,吳老把更多精力放在剪紙技藝的傳承上。當了解到正在過暑假的孩子想要學習剪紙,他非常高興地表示願意教授,為他們講一講剪紙技藝。
  • 手工剪紙:窗花的製作過程
    過年的時候,為了給家裡增添一些節日氣氛,我們可以適當製作一些手工製品,用來裝飾家居,會讓家裡變得更喜慶、更漂亮,家人的心情也因此會變得很愉快!下面,小編教大家一個手工剪紙的方法——剪制節日窗花。因為這個剪紙要折好多層,所以,每一層儘量壓得實一些。將對摺的紙沿著中線對摺,使兩個45度角重疊在一起。將兩次對摺的紙在沿著中線對摺,繼續使兩個45度角重疊在一起。再次對摺與上兩次不同,這次是將其中一個45度的角(注意是連成一起的那邊,而不是散開好幾頁那邊)對摺成兩半,這次,另一條邊是不對齊的。在稍短的那面畫上圖案,如圖所示。
  • 當青花瓷遇見剪紙
    中國古代許多藝術品的生產,大多有著十分複雜的製作過程,它不僅對設計理念、表現內容有較高要求,對器物使用材料、如何製造等,亦均有特殊要求,如瓷器、漆器、玉器、琺瑯、織繡等等,每一類藝術品的製作都相關複雜,非常人可輕易為之。與古代各類藝術品較難製作不同,剪紙工藝從材料到製作則顯得相關便捷和簡單。
  • 手工剪紙教程,漂亮的雪花的剪紙方法!
    手工剪紙教程,漂亮的雪花的剪紙方法! 喜歡動手是一種自信的表達方式,創意源於生活,細節決定品質,今天為大家分享如何剪紙製作潔白雪花的方法,步驟詳細,難度1顆星,新手看一遍也能很快學會,簡單又漂亮,大家不妨來試試哦,精彩不容錯過!還有更多有創意的內容等待你去發掘!
  • 慶陽剪紙傳人——雪秀梅
    從小學習剪紙技藝,母親和奶奶都是剪紙好手,雪秀梅從小耳濡目染,習得了這門祖傳的手藝。雪秀梅雖然只上過六年高小,剪紙技藝名不見經傳卻巧奪天工。 她的剪紙作品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美術研究》《民間文學》《剪紙報》《甘肅日報》等多家報刊雜誌上發表。
  • 河北非遺受重視,傳承贏發展|周淑英|剪紙|內畫|剪紙藝術_網易新聞
    非遺剪紙大師周淑英——剪紙藝術與現代文化的碰撞周淑英出生於河北蔚縣剪紙世家,其父周永明是蔚縣剪紙藝術創始人王老賞唯一的嫡傳弟子,也是目前蔚縣剪紙僅有的兩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之一。周淑英師從其父,練就了剪紙全套功夫,藝術風格與父親一脈相承,後憑藉自己中央美院的學習經歷和對父親技藝的傳承,開創了剪紙的6種點染新技法。作為首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剪紙」的第三代傳人,周淑英將窗花等剪紙形式,創新為收藏品、裝飾品,並融入冬奧會、民俗等多種元素,從形式、題材、技法等方面進行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