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雕花剪紙走進斯裡蘭卡

2020-12-26 鄂州市政府門戶網站

  國慶節前夕,應斯裡蘭卡中國文化中心邀請,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帶隊,「湖北——從長江邊走來」文化周巡展走進斯裡蘭卡,開展鄂州雕花剪紙、武漢麵塑、大冶刺繡和潛江江漢皮影等4大項目的藝術交流活動,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鄂州雕花剪紙傳承人曹小琴代表省文旅廳進行雕花剪紙項目的文化交流。

 

  踏上被稱為「印度洋上的明珠」的斯裡蘭卡的土地,藝術家們被撲面而來的異國風情和當地熱情的民眾深深吸引及感動(圖①)。大家首先來到駐斯裡蘭卡中國文化中心,4個藝展項目開始布展。曹小琴正準備動手粘貼宣傳畫,琢磨著怎樣貼得更美觀時,這時站在展板前的一位斯裡蘭卡小男孩一點也不認生,上前動手做了一個卡紙框,再認真地將宣傳畫貼在上面。「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家一點也沒有生疏感,可能是被當地民眾的熱情和友好,一下子拉近了距離吧。」曹小琴回憶道,除了被小男孩的這一舉動溫暖了,特別是他們走到哪兒都很受當地人歡迎,「就連我們坐上大巴車,車行駛在馬路上,當地民眾只要看見了我們,就會微笑著向車內揮手。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同時也感覺到中國與斯裡蘭卡的交情深厚,中國在他們心中的地位也很高。」

  當地民眾對藝展有強烈的興趣。有位父親帶著小女孩來到文化中心參觀藝展,走到剪紙展臺前就挪不動腳了。「小女孩對剪紙特別感興趣,我就手把手教她剪了一隻生肖小動物,邊教剪紙邊跟她聊中國生肖文化故事。」曹小琴說,展演現場,許多民眾手握剪刀,她親自傳授,讓外國友人感受到中國剪紙的魅力,氣氛十分熱烈。

 

  來到該國的第二天,在駐斯裡蘭卡中國文化中心的領導陪同下,藝術家一行進入國家大劇院繼續展演(圖②),這裡來往的民眾較多。「真沒想到,頭天那對父女居然又來到剪紙展臺前,令我好奇萬分,原來他們很喜歡中國文化。」後來,在小女孩父親邀請下,曹小琴十分樂意與小女孩合了個影(圖③)。

  隨後,藝術家一行還到訪斯裡蘭卡基利諾奇軍區總部,同樣受到總部熱烈歡迎,曹小琴和其他藝術家一起,現場展示了項目技藝,吸引了不少當地友人觀摩和學習。「兩國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斯裡蘭卡民眾的熱情與淳樸、印度洋海岸線的旖旎風光,無不撞擊著我的內心!感恩一切,衷心祝願世界永遠美好!」

  2017年至2018年,曹小琴分別受邀前往寮國和義大利、捷克、匈牙利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為了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剪紙,讓鄂州雕花剪紙走出國門,一直以來,曹小琴積極努力著。

  據了解,此次「斯裡蘭卡·中國湖北文化周」活動是2019年斯裡蘭卡中國文化中心部省合作項目之一,在這次巡展前,該文化中心已組織斯裡蘭卡藝術家赴湖北交流訪問和創作。

  記者夏陽

相關焦點

  • 雕花剪紙走近尋常百姓
    本網訊(記者王鳳玲 通訊員朱薇)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上月30日,由市群眾藝術館、華容區文化館聯合舉辦的雕花剪紙進農村、進校園活動,在華容區非遺館廣場和華容中學舉行。  上午9時,華容區非遺館前熱鬧非凡,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夏祖康及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夏義淇現場展示雕花剪紙技藝,並向村民贈送雕花剪紙作品1100份。
  • 胡小平:一脈相承雕花剪紙
    胡小平:一脈相承雕花剪紙 信息來源:鄂州政府網 日期:2019
  • 雕花剪紙傳承人曹小琴:剪出幸福期盼 雕刻吉慶豐年
    鄂州雕花剪紙是南方剪紙中最具代表的一種,說起它的產生一定出乎大家預料,鄂州雕花剪紙出自鄂州繡花工藝中的繡花底樣「老花樣」,在刺繡中,「老花樣」會被粘貼在布上作為刺繡圖案,在一針針穿插中永久地埋進線裡。本不起眼的「老花樣」隨著繡花人的減少,「老花樣」的原始作用也漸漸消退,這時「老花樣」的變體出現了,鄂州雕花剪紙誕生了。
  • 感受指尖上的「非遺」雕花剪紙楚風布畫走進武漢校園
    非遺傳承人沈松柏傳授剪紙技巧。實習生熊名揚 攝荊楚網消息(記者 安立 通訊員 李雄風)12月22日,「雕花剪紙」「楚風布畫」走進武漢工商學院國學體驗館,民間工藝美術家、非遺傳承人沈松柏、王傳芬現場傳授剪紙和布貼畫技藝。
  • 「孝感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在黃花小學掛牌
    2020年11月30日,孝南區文化和旅遊局、孝感雕花剪紙研究所在孝南區臥龍鄉黃花小學舉辦了「孝感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授牌儀式。授牌儀式上孝感雕花剪紙所和黃花路小學負責人共同表示:授牌儀式只是一個起點,雙方將攜手共建孝感雕花剪紙特色課堂,通過校內非遺教育常態化,課外延伸教學傳承,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非遺教學,讓孩子們愛上孝感雕花剪紙,讓傳統文化更好的走進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中,讓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蓬勃發展、得以傳承。
  • 雕花剪紙傳承示範鄉鎮學校花落臥龍
    11月30日上午,孝南區文化和旅遊局為臥龍鄉黃花小學授予孝感市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舉行了授牌儀式。雕花剪紙是我市傳統地方文化特色,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黃花小學是目前孝感市唯一一家雕花剪紙傳承示範鄉鎮學校。
  •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動圖報導丨麻糖米酒雕花剪紙 孝感...
    「指尖」上的非遺  ——雕花剪紙雕出瑰麗世界  情感筆下淌,事物紙上生。早在晉唐時期,雕花剪紙已在孝感成為了風俗,明清時期出現了以剪紙為生的藝人。孝感雕花剪紙以其特殊的形象語言傳遞著傳統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和藝術價值,藝術風格融合了我國北方剪紙的「粗獷古樸、渾厚純真」和南方剪紙的「雋美秀麗、玲瓏剔透」,形成了孝感雕花剪紙的獨特風韻。
  • 今天,重新認識鄂州
    >湖北的美食名片「武昌魚」原產地就在鄂州梁子湖可以說鄂州是湖北之根,武昌之源這裡的雕花剪紙走進哈薩克斯坦、寮國等國家是鄂州市首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裡的湖北省京劇二團為G20領導人德國峰會獻上國粹表演
  • 鄂州2018首屆澤林旱龍舟文化旅遊節即將開幕!門票免費送!
    但是有人卻說是因為那段永遠珍藏在記憶深處的歷史相傳戰國時期鄂州澤林是一片沼澤之地老百姓一直被瘟疫困擾這時偉大愛國詩人屈原途經鄂州多次來到澤林教給老百姓掛菖蒲、喝雄黃酒、燻煙包等方式鄂城雕花剪紙是民間傳統裝飾藝術的一種。早年的《武昌縣誌》(舊時鄂州為武昌縣)就有清光緒年間花樣剪紙的記載。
  • 中國家級非遺項目湖北鄂州澤林旱龍舟
    《楚鄉民情》 張兮 閔佳杏 湖北鄂州報導 鄂州有大小端陽之鄂州有大小端陽之光緒《武昌縣誌》卷三云:「俗謂初五日為小端陽,十五日為大端陽。」澤林村,與黃石毗鄰,歷史上先後屬武昌縣(今鄂州)和大冶縣所轄,因古時為沼澤葦林之地而得名。每年梅雨季節前後,豸毒叢生,當地百姓就扎茅船放進澤林河「送瘟神」,驅瘟闢邪,祈願平安。康熙《大冶縣誌》卷一記載:「五月五日,觀競渡之戲」,「十八日,為龍舟之會……至期迎至青龍隄火之,謂為送瘟雲。」
  • 鄂州牛小牛西餐廳愛心店慶,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到場祝賀
    2019年11月16日上午,位於鄂州鳳凰路地段的牛小牛西餐廳內嘉賓雲集,座無虛席。該店舉行店慶三周年送溫暖獻愛心文藝主題的分享會,鄂州市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以及商界和行業協會負責人也到會祝賀,音樂愛好者一首首膾炙人口歌曲,歌聲繞梁,入心入耳,會場氣氛熱烈。
  • 鄂州華容蒲團荷花節盛大開幕!十萬人次線上線下共享花容月貌
    蒲團荷花、 花開華容、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 、走進鄂州、 相聚華容。8月7日晚19時,第五屆鄂州華容全域鄉村旅遊季蒲團荷花節正式開幕。本屆荷花節圍繞「蒲團荷花,花開華容」這一主題,線上線下精心策劃了一系列精彩活動,展示了鄂州華容的風土人情、悠久歷史和獨一無二的「荷」文化。蒲團鄉素有「鄂州糧倉」、「魚米之鄉」、「西瓜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
  • 「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 走進鄂州」活動啟動
    為加快我市旅遊業疫後重振與復甦,8月7日,「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 走進鄂州」活動啟動儀式在市融媒體中心一號演播廳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其敏出席。舉辦「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 走進鄂州」活動,是感恩回饋全國各地對湖北對鄂州戰「疫」及疫後重振傾力支持的具體舉措,是大力實施旅遊惠民,切實幫助我市旅遊企業紓困、暢通經濟循環的有力措施。
  • 「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 走進鄂州」活動啟動儀式 圓滿舉行
    8月7日下午,「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 走進鄂州」活動啟動儀式在鄂州市融媒體中心1號廳舉行,湖北長江壟上傳媒集團總編輯王小紅,湖北廣播電視臺《喜子工作室》負責人潘喜,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朱其敏,市委副秘書長邵立春,市政府副秘書長劉為民,以及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各區分管區長、各區文旅局局長參加啟動儀式
  • 鄂州公布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9個民間藝術項目上榜
    這9個民族民間藝術分別是鄂州牌子鑼、鄂州花樣剪紙、葛店蝦燈、塘角頭「活碼子」燈、樊湖硪歌、鄂州民間文學、澤林旱龍舟、鄂州玉蓮環、嵩山百節。據評選專家介紹:牌子鑼是一種民間樂種,梁子湖陳太村有相傳七代的牌子鑼世家;花樣剪紙自1916年傳入鄂城,花樣藝人憑藉長江將花樣賣到長江流域,鄂州現存的花樣全國罕見;葛店蝦燈是一種古老民間舞蹈藝術,有多年的歷史;塘角頭「活碼子」是當地人自創的一種供人觀賞的活動型花燈;樊湖硪歌是民工抬石硪築堤固基時即興唱(喊)出的歌曲,最早記載出現於明末清初;澤林旱龍舟是當地群眾紀念屈原的一種形式;鄂州玉蓮環原是鄂州牌子鑼中的一個曲牌
  • 剪紙文化主題講座走進中山社區
    剪紙講座吸引眾多社區居民。福州新聞網12月1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管澍 文/攝) 一把剪刀、一張紅紙,經過董雅萍的一雙巧手,不長時間就創作出栩栩如生的雄雞剪紙作品。11日,由福州市文聯、鼓樓區文聯、鼓樓區鼓東街道辦事處主辦的「談民間剪紙的吉祥文化」主題講座走進鼓東街道中山社區,給居民們送上了一道「非遺大餐」。有著30多年剪紙經驗的董雅萍以民間民俗剪紙為主,創作了眾多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作品。
  • 走進斯裡蘭卡:信仰滿屋
    斯裡蘭卡,全稱斯裡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舊稱錫蘭,是個熱帶島國,位於印度洋海上,大英國協成員國之一。中國古代曾經稱其為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攝影:清描淡寫)斯裡蘭卡的經濟以農業為主,而該國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是錫蘭紅茶。
  • 走進鄂州街,青山隱秘的角落
    半夜和朋友從五仲炸肉吃完夜宵出來,看向馬路對面黑黢黢的鄂州街。身後是青山最名聲在外的館子之一,燈火通明。
  • 「紙韻三晉」民間剪紙藝術展走進運城
    山西省文化惠民工程品牌—— 「紙韻三晉」民間剪紙藝術展走進運城「紙韻三晉」民間剪紙作品巡展在運城市群眾藝術館多功能廳開展。本次活動共徵集了來自全省23個縣市的424幅剪紙作品,並對268幅優秀作品進行裝裱巡展,總計參賽作者達191人,其中金獎2名、銀獎6名、銅獎8名、佳作獎13名、優秀獎160名。
  • 「中國詩歌萬裡行」走進斯裡蘭卡與印度
    人民網訊 近日,「中國詩歌萬裡行」走進斯裡蘭卡和印度,舉辦採風創作交流活動。 1月4日,由祁人、楊泥、周佔林、於國華、馬夫、太阿、羅雲芳、嚴謹、詩然等9人組成的「中國詩歌萬裡行」採風團一行飛抵科倫坡,先後走進丹不勒金寺、卡錫吉裡耶獅子巖、聖城康堤佛牙寺、加勒古堡等世界文化遺產採風,了解斯裡蘭卡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