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沈松柏傳授剪紙技巧。實習生熊名揚 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 安立 通訊員 李雄風)12月22日,「雕花剪紙」「楚風布畫」走進武漢工商學院國學體驗館,民間工藝美術家、非遺傳承人沈松柏、王傳芬現場傳授剪紙和布貼畫技藝。
運用平貼、鏤空技藝呈現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布貼畫《中國夢》,運用遊剪、切刀手法的雕花剪紙《黃鶴樓》……當天共展出了兩位民間工藝大師的30多幅傳統工藝作品。
雕花剪紙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湖北雕花剪紙紋樣以龍鳳、虎獸、鶴鹿和各類花鳥居多,有濃鬱的楚文化特點。其中,鳳為楚之圖騰,多用於婚俗和服飾裝飾,此外楚人喜用鶴鹿紋樣,多有「福祿(鹿)雙全」「鶴鹿同春」等吉祥圖案。被譽為「江城八怪」之一的沈松柏,作為雕花剪紙非遺傳承人,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布貼畫原名宮廷補繡,俗稱布貼畫,又叫布堆畫、布貼花、布摞花、撥花。色彩豐富鮮豔,剪貼的邊線明朗整潔,富有木刻版畫的刀木特點,是中國民間常見的手工藝術,至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被稱為「神奇的東方特有的藝術品」。
非遺傳承人王傳芬介紹「楚風布畫」特色。實習生尚斐 攝
「我平時都給老年人上課,今天看到這麼多年輕大學生對民間手工工藝感興趣,讓我感到傳承有希望。」楚風布畫非遺傳承人王傳芬告訴青年學子,要學好布貼畫,「童心、愛美之心、定心」缺一不可。
「大學生思路開闊,如果能將布貼畫和創業結合起來,也是一種傳承。」王傳芬還表示,高校可以成立布貼畫手工社團,她本人很樂意做指導老師。
沈松柏則以自己的剪紙作品「武漢風光系列」為例,向同學們講解各類剪紙技巧,並稱「剪紙是藝術和情感的完美結合」。
武漢工商學院黨委副書記孫松發表示,高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地之一,越來越多的民間藝術家、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傳授民間技藝,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們真正成為非遺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