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親授剪紙

2020-12-13 江蘇頻道

8月9日上午,婁門街道婁江社區活動室內,蘇州著名剪紙大師、非遺傳承人吳永林正在指導一群小朋友學習剪紙。一把剪刀上下翻飛,左一剪,右一剪,很快一隻立體的「蝴蝶」露出了模樣,看得大家嘖嘖稱讚。這是姑蘇團區委主辦、婁門街道團工委承辦的一次「我來陪你過暑假」青少年傳統文化體驗活動。

吳永林是蘇州著名的剪紙大師,他的作品曾多次在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以及國際高層次的手工藝作品展上展出。吳永林的爺爺和父親都是製作燈彩的行家,七八歲時,吳永林就在父親身邊幫襯著。親朋好友家遇到婚嫁喜事,總要請他剪幾幅「囍」字。現在,吳老把更多精力放在剪紙技藝的傳承上。當了解到正在過暑假的孩子想要學習剪紙,他非常高興地表示願意教授,為他們講一講剪紙技藝。

記者在現場看到,吳老首先向孩子們展示了如何剪出一隻「蝴蝶」,從翅膀、到花紋,乃至細小的觸角,整隻蝴蝶都在吳老的剪刀下顯得栩栩如生。隨後,吳老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畫有紋路的白紙,讓孩子們將這些紙與彩紙相互重疊,照著白紙上的紋路剪掉畫好的部分,彩紙上的作品也便隨之完成了,吳老這樣精心的準備,既降低了孩子們學習剪紙的難度,同時又不減孩子們學習的樂趣,還提升了孩子們對於剪紙的熱情。經過1個小時左右的學習,孩子們都成功剪出了「囍」字、窗花以及形態各異的魚、人像等作品。

「相比於核雕這類工藝,剪刻紙作品附加值低,且又難於保存、不易收藏,因此,學剪刻紙的人越來越少,目前市面上的蘇州剪紙已不多見。」活動後,吳永林感慨道。吳老希望通過各種展示和技法教授,讓更多年輕人不但喜歡蘇派剪紙,而且會自己製作一些簡單的作品,把這門技藝發揚開去。

非遺夏令營裡學民俗

一雙精巧的草鞋是怎樣編制而成的呢?千年悠悠白洋灣山歌有多動聽?日前,金閶新城舉辦了「走進白洋灣山歌基地」非遺夏令營活動,參加夏令營的孩子們通過編草鞋、打麻包、學唱白洋灣山歌,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來了一次零距離接觸。

在金閶新城的民俗文化展示館內,一群六七十歲的老人正演繹著一幕上世紀八十年代家家戶戶編草鞋、打麻包、紡草繩的忙碌場景,孩子們站在一旁目不轉睛地觀察著。當看到一雙雙草鞋和一個個麻包從「爺爺」、「奶奶」手裡嫻熟地「誕生」,孩子們顯得格外驚奇和欣喜。有幾個孩子早已迫不及待地等在「爺爺」、「奶奶」身邊,請他們教自己做一雙自己的草鞋、一個自己的麻包。

「搖一櫓來摘一繃,跟牢前船一起行。前面就是山西白牡丹,後面跟牢個呂純陽。」孩子們來到白洋灣山歌基地,觀看白洋灣山歌紀錄片,並興致勃勃地跟著白洋灣山歌傳承人學唱山歌。白洋灣山歌是吳歌的一個分支,是白洋灣地區原生態的民族文化藝術形式,誕生於人們的生產勞動,又在日常生活中豐滿成熟。

環保

「扇畫」傳播綠色理念

日前,婁門街道官瀆社區活動室內十分安靜,20多個小朋友在扇子上聚精會神地畫著簡筆畫,仔細一看,所有繪製的扇畫都與「綠色環保」這一主題緊密聯繫。一旁的社工介紹:「小朋友們在手繪的扇子寫好了保護環境的標語,準備將扇子送給社區居民,鼓勵更多人加入到保護社區環境的隊伍。」

自6月以來,官瀆社區聯合安瀾社工服務中心,開展了一系列以「綠色家園,你我攜手」為主題的環保活動,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7月中旬,官瀆志願者隊伍邀請專業的綠化工作團隊走進社區,為居民修剪樹枝除隱患。工作人員利用吊車、修枝剪、修枝鋸等專業的綠化裝備,對大樹進行了全面修枝。2個小時內,共修剪了五棵大樹,一棵小樹,並及時對修剪下的樹枝進行清理,確保道路暢通。很多居民也自發加入到清理樹枝的隊伍中。如今正值暑期,社區又請來有著豐富環境教育經驗的志願者來講課,向小朋友宣傳生活中的環保小常識。此外,社區還將動員小朋友加入社區環保志願者隊伍,參與到豐富多彩的綠色文明環保活動中去。

科普

從天空鳥瞰蘇州

日前,鳳凰廣場上人頭攢動,數十位小朋友親手駕馭航拍器,從空中俯瞰蘇州古城的街巷。當天,雙塔街道第三聯合工作站邀請航拍達人郭榮榮帶領轄區孩子們踏上了一段精彩的科普旅程。

並肩佇立的雙塔,莊嚴雄偉的定慧寺,天賜莊中西合璧的民國建築,鱗次櫛比的古宅……活動現場,在郭榮榮手把手的指導下,今年9歲的黃梓洵小朋友親手「指揮」航拍器從鳳凰廣場出發,沿定慧寺巷飛臨雙塔、定慧寺上空,最後到達天賜莊上空,通過航拍器傳回的視頻,將美麗的古城蘇州盡收眼底。當天的活動中,郭榮榮還讓孩子們寫下心願條,跟隨航拍器放飛到空中,寓意放飛心願。

相關焦點

  • 青島市非遺傳承人王德蕊:剪紙從娃娃學起 也讓外國朋友來學習
    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辭》提到的「花黃」,就是指用金黃色的紙剪成的女性額飾,剪紙也是大家接觸較多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一項民間藝術。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臺興路社區服務中心的「德蕊剪紙藝術培訓室」,有一位72歲的王德蕊老人,她從事剪紙已有40多年,她的剪紙之路從小時候萌芽,但年過百半才開花。作為青島市非遺傳承人,她近年來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傳播剪紙和教學上,「剪紙要從娃娃抓起,提高孩子們的審美和專注力。
  • 六旬傳承人痴迷讓剪紙「立起來」 探索20餘種立體剪紙技法
    (新春走基層)六旬傳承人痴迷讓剪紙「立起來」 探索20餘種立體剪紙技法中新網石家莊2月19日電 (李曉偉)隨著剪刀飛舞,一張極為普通的彩紙正在焦存喜手中發生「蝶變」。焦存喜參加非遺展演活動。受訪者供圖這是河北省石家莊市一個「慶新春」市民活動現場的一幕。作為石家莊長安區剪紙項目非遺傳承人,焦存喜不僅精於單色剪紙、彩色剪紙等中國傳統剪紙技藝,還探索掌握了「福」字、「喜」字以及各種動植物等20多種立體剪紙的創作技法。這幾日,這位痴迷讓剪紙「立起來」的傳承人正獲邀參加該活動,為民眾展示非遺魅力。
  • 盡顯剪紙藝術魅力 百度百科舉辦剪紙非遺體驗活動
    7月30日,百度百科在北京舉辦了「點亮非遺第八期——剪紙」體驗活動。活動邀請了「蔚縣剪紙」非遺傳承人、剪紙藝術家周淑英,現場講解剪紙知識並演示剪紙藝術技巧。活動中,百度百科攜手非遺傳承人,將此次活動所有門票收入以及周淑英一幅價值數萬元的剪紙作品,全部捐給了北京彩虹橋慈善基金會,用於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救助治療,幫助他們恢復健康更好成長。作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剪紙不僅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更是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河北非遺受重視,傳承贏發展|周淑英|剪紙|內畫|剪紙藝術_網易新聞
    今天,我們就圍繞河北省內一些在非遺傳承與發展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非遺傳承人,進行詳細的介紹與展示。非遺剪紙大師周淑英——剪紙藝術與現代文化的碰撞周淑英出生於河北蔚縣剪紙世家,其父周永明是蔚縣剪紙藝術創始人王老賞唯一的嫡傳弟子,也是目前蔚縣剪紙僅有的兩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之一。
  • 非遺傳承人齊聚西安城牆共話傳承
    圖為2020西安城牆非遺文化傳承活動現場。 梅鐿瀧 攝中新網西安12月5日電 (記者 梅鐿瀧)2020西安城牆非遺文化傳承活動5日在西安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齊聚西安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內,用熾熱匠心與精湛技藝為民眾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圖為2020西安城牆非遺文化傳承活動現場。 梅鐿瀧 攝記者現場看到,由刺繡、花燈、皮影、剪紙、布糊畫、木版年畫六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構成的「非遺文化藝術迴廊」吸引了來往民眾的目光。
  • 父女剪紙聯展亮相廣東省文化館 演繹「最潮」非遺
    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汕頭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汕頭市文化館(汕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協辦,共展出高級工藝美術師、汕頭市工藝美術大師、汕頭剪紙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傳生、新銳當代藝術家陳斯嘉父女近年創作的剪紙作品與裝置藝術60餘件。
  • 感受指尖上的「非遺」雕花剪紙楚風布畫走進武漢校園
    非遺傳承人沈松柏傳授剪紙技巧。實習生熊名揚 攝荊楚網消息(記者 安立 通訊員 李雄風)12月22日,「雕花剪紙」「楚風布畫」走進武漢工商學院國學體驗館,民間工藝美術家、非遺傳承人沈松柏、王傳芬現場傳授剪紙和布貼畫技藝。
  • 【草根播報】土醫生會山草藥當選非遺傳承人 今後將獲補貼
  • 抗擊疫情 江蘇非遺傳承人傳遞戰「疫」力量
    在這個特別的春天裡,當逆行者們爭分奪秒地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時,江蘇各地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非遺傳承人積極響應省文化和旅遊廳號召,自覺行動,用歌聲、用詩句、用琴聲、用畫筆、用雙手為一線的「戰士」們打氣、加油,展現非遺力量。
  • 非遺也很好玩,暑假帶孩子學剪紙、做花燈
    巧手來剪紙。 金陵工坊供圖古老的非遺項目也可以很好玩。這個暑假,不妨帶著孩子了解幾項非遺技藝,親身體驗非遺的魅力吧。位於明故宮遺址公園內的金陵工坊集結了一批優秀的民間手工藝人,並組建了金陵工坊民間手工藝展演團,展示的項目包括剪紙、面雕、泥塑、花燈、彩編、草編等10餘種。推薦一:剪紙 張氏剪紙傳承人傳授金陵剪紙中國剪紙分為南方派、江浙派、北方派等不同派系。
  • 內蒙古非遺傳承人劉俊傑,自學立體剪紙作品,一幅5萬不賣
    為了生計先後賣過女性內衣、冷飲,後遠赴異鄉刻苦學習多層剪紙技藝。一幅作品創作半年,價值5萬元以上,但他不賣,卻把它捐給慈善事業。圖為劉俊傑在向小編介紹當時捐贈情況的情景。劉俊傑出生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豐鎮一個偏僻的農村。那時候劉俊傑家裡生活條件很差,吃飽穿暖是最高的要求和奢望。2001年7月,劉俊傑順利地考人陝西科技大學藝術學院,主修廣告設計專業。圖為劉俊傑剛考入大學時的留影。
  • 明光非遺「流星球」舞蹈、書法剪紙進大學校園
    原標題:滁州:傳承民族文化 明光「非遺」項目走進大學校園近日,由明光市文化館精心組織的省級「非遺」項目《流星趕月》和滁州市級「非遺」項目《明光剪紙》來到滁州市技術職業學院,為大學生們展示「非遺」魅力。《流星趕月》土生土長,是明光市津裡街獨有的民間舞蹈。
  • 非遺傳承人饒寶蓮:把手藝當做一輩子的事業
    在近日舉行的「遇見·非遺」佛山非遺文化體驗活動上,記者見到了首屆「佛山·大城工匠」饒寶蓮,她現場表演佛山剪紙技藝,令各國領事館官員及家屬讚嘆不已。形神兼備的作品背後,是20多年從未間斷的辛勤付出。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東剪紙)省級代表傳承人,剪紙早已成為饒寶蓮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她認為,工匠精神就是「把手藝當做一輩子的事業,精益求精,從一而終」。好家風是人生路上的指南針饒寶蓮出生在廣東梅州。「爺爺當時是鎮長和校長,父母是知青,小時候家教很嚴格。」
  • 千陽非遺及傳承人給您拜年
    以上為廣告,廣告業務請加小編微信:qianyangshui「非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稱,根據《
  • 瀋陽非遺傳承人戰「疫」剪紙作品明信片送外國留學生
    瀋陽非遺傳承人馮元平疫情期間,以非遺剪紙藝術形式,創作剪紙作品,鍾南山院士、馳援武漢的白衣天使成為作品主角,為他們逆行向戰的大無畏精神點讚。皇姑區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將其作品以明信片形式送給留學生,將正能量帶給更多人,同時,讓外國友人切實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日前," 馮元平抗疫剪紙作品 " 明信片贈予外國留學生捐贈儀式在皇姑區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皇姑區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將 100 套 " 馮元平抗疫剪紙作品 " 明信片通過遼寧省國際文化經濟交流中心分別贈予大連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大連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留學生
  • 一把剪刀剪出紅色鳳袍 霸氣剪紙亮相2020西安城牆非遺傳承活動
    今天(12月5日)下午,西安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內,參加2020西安城牆非遺文化傳承活動的觀眾圍著西安剪紙非遺傳承人楊彩霞剪出來的紅色鳳袍拍照留念。  來自全國各地的刺繡、花燈、皮影、剪紙、布糊畫、木版年畫六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構成的「非遺文化藝術迴廊」亮相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吸引了來往市民遊客的目光。非遺傳承人用熾熱匠心與精湛技藝為市民遊客帶來了一場冬日文化盛宴。
  • 禁毒郵資明信片攜手「非遺」鳳翔泥塑、中國剪紙
    在第33個國際禁毒日前夕,由陝西省西安市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市分公司創作的「非遺」禁毒郵資明信片在西安首發。《鳳翔泥塑》、《中國剪紙》禁毒郵資明信片是西安市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繼《秦嶺四寶》郵資明信片之後,與「非遺」文化國家級傳承人攜手精心打磨的又一新作,藉此獻禮國際禁毒日。
  • 全國「非遺」傳承人新春聚北京
    全國「非遺」傳承人新春聚北京  「我們的節日——百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迎春展示活動」舉行  2.楊家埠木版年畫(山東省濰坊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楊洛書  3.徐州剪紙(江蘇省徐州市)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黃繼婷  4.慶陽剪紙(甘肅省鎮原縣)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趙星萍  5.高密剪紙(山東省高密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 「非」常時期 「遺」起防疫——江蘇非遺傳承人攜手抗疫紀實
    各級戲劇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積極創作。南京剪紙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張方林製作《待到春暖花開時》。常州金壇刻紙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楊兆群精製作《中國必勝》、孫丹丹創作作品《平安歸來》。鎮江推出「瑤瑤看非遺」線上觀展服務,以短視頻形式詳細介紹「白蛇傳傳說文化展示廳」「妙指生佛—熊崇榮剪紙展」等多個展覽。淮安在微信推出「在家看淮安非遺」「我們的節日——元宵節在家猜燈謎」活動。泰州通過微信推送「萬眾一心抗擊疫情」非遺優秀作品展示及「精彩非遺醉美泰州」專題,開展網絡觀展活動。無錫舉行年俗展、傳統剪紙文化展、元宵線上燈謎有獎競猜、助力戰「疫」藝術作品展等線上展覽。
  • 麵塑、剪紙、皮影戲……濟南非遺進校園,近百所學校設非遺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魏楚夢 10月24日,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發布,山東省濟南市非遺傳承與學校教育融合工程實踐案例榜上有名。據了解,濟南市已有近100所學校開設了麵塑、剪紙、皮影戲等非遺課程,45所「非遺傳承人校園授課」試點學校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校本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