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大功七連」掌握基層工作主動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21日 14:13 來源:
熄燈號響過了,指導員張永勝屋裡的檯燈還亮著。
他正忙著在「訓練周表」和「連隊工作計劃表」上寫寫劃劃。記者一看,七連的計劃還真豐富:8月中下旬,主抓骨幹綜合素質培養;9月,抓好連隊幹部理論基礎強化;10月,部分官兵強化體能……同時,他的案頭還有不少文件和通知,都是各級各部門下發的近期工作安排,細數下來有五六個重要活動。
「你們是全旅的拳頭連隊,既要完成連隊自己的計劃,還要承擔大量計劃外的臨時任務,周轉不開時怎麼處理呢?」記者問道。
「給任務就是給信任,不管是上面布置的任務,還是連隊自己的工作計劃,都要不打折扣地落實好,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科學統籌。」他一邊仔細看一邊說。
就拿「雙大功七連」的「大功日」來講,今年就過得很特殊。
「大功日」是七連的「傳家寶」。1947年4月12日,他們在解放戰爭中率先將紅旗插到河北正定城頭,立大功一次,晉察冀野戰軍授予他們「登城先鋒連」稱號;1985年12月2日,他們又在邊疆防衛作戰中拔下了被敵軍譽為「模範陣地」的某高地,再次獲得集體一等功。每年「大功日」前後,七連總要讓大家學連史、論傳統、搞競賽,組織一系列的紀念活動。
可是今年剛一進4月份,他們就陸續接到了上級下達的4項重大任務:開展「讚頌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十七大」主題教育,參加摩步旅建制連考核,組織「學法規、用法規、守法規」活動,還要準備代表集團軍參加軍區組織的信息化條件下崗位練兵比武。不少官兵心裡犯嘀咕,覺得「大功日」活動要泡湯。
「連隊要有自己的工作節奏,臨時任務要完成好,經常性工作也不能落下。」連隊黨支部整整研究了兩個晚上,一套別致的「大功日」系列活動讓官兵更加難忘:慶功會成了建制連比武的動員大會;知識競賽在比試對傳統認識的同時,更加突出了「學法規、用法規、守法規」的內容;演講比賽的題目變成了緊扣主題教育的「我看連隊歷史與現在」……
去年四五月間的單兵分業訓練期間,七連被抽調外出擔任了一個月的警戒任務,回來後他們採取了尖子帶老兵、老兵教新兵、連隊統一驗收的「鏈條式」組訓方法,高效完成了訓練計劃。
踏好自己的「節拍」,按計劃抓落實,各項工作才能按部就班。這不,上周集團軍剛下通知要進行軍事技能抽查比武,聽說有的連隊「專門」調整了工作計劃,只為拿個好名次。可七連還是按照原先制定的工作計劃進行。
這份鎮定來源於自信,更來源於對連隊建設規律的嫻熟運用。只有踏好自己的「節拍」,才能把握連隊建設的主動權。(解放軍報濟南8月18日電)
責編: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