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喜歡聽歌,更喜歡品歌。一首歌曲的誕生,不僅僅是音樂,歌詞,還有演唱者的演繹。最後,到了聽者的耳朵,內心產生共鳴和浮想翩翩。
現在很多歌曲,都很矯情。 而70年代到90年代的香港,樂壇的崛起和鼎盛,留下了不少經典之作,經典歌曲之所以經典,是因為歌曲裡面透露出的感情,能讓人勾起回憶,有著無盡的感慨,比如這一首《獅子山下》就特別有味道。
一
獅子山,是香港的一座山,外型就像是一頭端坐於九龍塘和大圍之間的雄獅,面朝九龍西,在上億年的漫長歲月當中,靜靜俯視著腳下這顆神奇的「東方之珠」。獅子山下的人,歷經風雨挑戰洗禮,在拼搏中永不放棄,不斷創造奇蹟。
1973年,香港系列電視劇《獅子山下》,導演是徐克、許鞍華。主演是陳奕迅,萱萱。以當時的社會背景,記錄了70年代到90年代的香港。講述的獅子山下的難民們如何掙扎苦鬥、逆境自強的勵志故事,體現了香港苦難中也要掙扎著不放棄的「獅子山精神」。
電視劇不是豪華製作,但200集劇情非常寫實, 特別那首主題曲音樂響起,讓人莫名感動。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們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這首歌作詞人是黃霑,主唱是羅文,非常走心的詮釋了香江精神。 每當香港遇到困難和挑戰時,更體現的淋漓盡致:2002年,香港經濟蕭條期間,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梁錦松在宣讀他的首份預算案後,朗誦起《獅子山下》歌詞;而後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向香港市民深情吟誦起這份歌詞,號召香港人民發揚獅子山的精神,使獅子山終成為香港精神的象徵。這種精神,讓香港散發獨特的魅力,成就了數不清的輝煌。
《獅子山下》寄託了香港人民對自己的看法,他們的想像,甚至有的還建立了他們的身份,給了他們歸屬感。《獅子山下》把這一切,全部都唱出來了。它成了香港的代表歌曲,像義大利普契尼的《晴朗的一天》、英國Beatles的《Hey Jude》一樣,很大程度在於,這些歌都確認了這個地方是個怎樣的地方。
二
再來聊一下這首歌以及他的主唱:羅文。他香港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著名的實力派歌手,如果說許冠傑是第一交椅,那麼第二非羅文莫屬。並且他是香港新一代不少歌手的師傅,有「樂壇教父」之美譽,亦有人稱他為「歌聖」。
羅文論曲目、傳唱度,他都應該屬於粵語歌真正的無冕之王,基本功紮實、古典風格鮮明、活躍時間長,所以也稱得上香港第一個將流行曲高度專業化的歌手,他不僅擁有歌唱實力,還有強大的明星氣派。
1945年,一個小男孩在廣西百色出生了。他叫譚百先,後來改名羅文。
1947年,羅文跟隨全家來到廣州定居,後因政局不穩,他們一家移居到香港。1949年,羅文跟隨全家回到廣州。羅文的媽媽是個粵劇迷,所以羅文小的時候常常跟著媽媽去看粵劇。這也讓他心中產生了對音樂的喜愛和追求。
在讀初中期間他參加過青年文化宮的文工團。初中畢業以後他因為想報考粵劇學校而沒有繼續升學。
17歲的羅文離開廣州,前往香港發展。來到在香港後,為了生計,他做過裁縫、雜工、銀行見習生等,但是他沒放下自己的愛好,幾年後,組成了「羅文四步合唱團」,開始其歌唱生涯。來介紹一下這個樂隊,是香港1960年代著名的英語樂隊。成員包括了羅文、George Fung(馮文杰,吉他手)、Danny So(琴師)、Willy Han(韓仁義,低音吉他手)、Vinton Fung(鼓手)。
羅文是一個很純粹的歌手,不像其他歌手,屬於多棲型藝人,他一直在歌唱事業中發展,1972年,27歲的羅文與沈殿霞合組「情侶合唱團」,多次在海外演出,大受好評。
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時間,羅文想要個人發展,解散了組合後羅文主唱了《獅子山下》電視劇的同名主題曲《獅子山下》,可以說這首歌就是羅文的成名作品。
1974年,因為《獅子山下》,被無線相中簽約,成為無線電視臺合約歌手;積極參與多項慈善盛會,如保良局籌款、東華三院之夜、童軍總會之夜、仁濟及博愛醫院籌款等。
1975年,參加了Yomiuri電視臺舉辦的「全日本歌謠選手比賽」,連續十周位列第一名,並最終拿到總冠軍,成為第一位獲得此獎的非日本籍歌手。
1976年 主唱電視劇《錦繡前程》主題曲,在全港各電臺十大流行榜高居榜首達24周。
1977年 主唱電視劇《家變》、《小李飛刀》主題曲。《小李飛刀》一曲更風靡全球華人界,奪獎無數。同年在利舞臺舉行15場個人演唱會,為香港首位個人演唱會之藝人,從此掀起香港舉辦個人演唱會之熱潮。
在香港的男歌星中,羅文的嗓音很有特色,他的高音了不起,低音也出類拔萃。因為當時很多電視劇,或者武俠片都找他來唱主題曲,在七十年代,羅文的武俠電視主題曲被人們廣為傳唱。可以說,羅文代表了武俠之聲。
比起歌唱成就,羅文的感情史相對有點單薄。
羅文曾公開表示過欣賞電眼美人李美鳳,是羅文唯一暗戀的女藝人。
而汪明荃是極少數羅文敬佩的女演員之一,當年在羅文自資的舞臺劇《白蛇傳》中,羅文對Lisa姐愛護有佳,這對「舞臺上的好拍檔,私下的好朋友」。
他說過這樣一段話:「一來我好享受獨身的生活,我親眼見到親戚朋友結了婚未必開心。不過我經常戀愛的,只不過只是開頭,後來大都沒有結果之類。」
羅文一生未婚,但是他的一生都獻給了歌唱事業,獻給了舞臺。
當年羅文在香港樂壇極具影響力,有著極高地位的的羅文也與其他大咖一樣,此外他還帶出了很多優秀的歌唱人才, 像關淑怡,容祖兒,古天樂,鄭伊健等等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對羅文了解的粉絲都知道,他被肝病困擾好幾年,直到後來傳出肝癌,一開始,羅文還樂觀說著,是良性的(其實已經確診為肝癌了),希望大家不要過多的擔心。
然而在2002年,因慶祝生日時開心、興奮,又是對生活恢復正常後的一種期待,所以竟任性地吃起了魚生和喝起了酒,這可是肝癌病人的大忌。事後果然肝癌復發送進了醫院,直至2002年10月18日,最終救治無效逝世,享年57歲。
羅文的中國傳統式唱腔講究每個字發音都要非常清楚,讓人們豁然開朗:「原來粵語歌可以這樣大氣磅礴、美不勝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