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十八怪》
文/李傑
腦海中又再現了徵兵的情景:招兵的對我們說:「我們那裡山清水秀,滿山的棕櫚樹和香蕉林,想吃就自己去摘,哎呀!那可比你們北京市場上的香蕉好吃多了……」
對新生活的渴望、對原始森林的嚮往、紅色的土壤、綠色的芭蕉林,這一切,都是我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的景色。我們幾個同學一商量,就報名參了軍。
就在剛剛踏上火車的一剎那,我的心情是那樣抑制不住的興奮,這畢竟是我第一次遠離父母、遠離北京,終於可以不受家長和老師的管束,開始獨立生活了,這對一個剛滿十八歲的學生來講,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隨著南下的列車越走越遠,周邊的環境越來越陌生,我的心情也開始變得凌亂,想家的念頭就尤為強烈。據說二炮還是保密部隊,三年允許探家,五年才能復員,這三年五載的再回來,說不定喜歡的女生早就出嫁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膾炙人口的古詩我從小就會背,但從來也沒想到會在我們身上應驗。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美好的時光就像鄧麗君歌中唱的那樣,來得太遲,又去得太快。剛剛進入法定談情說愛的年齡,而我們卻要把青春芳華獻給了軍營。這娓娓動聽的歌聲,耐人尋味的歌詞,讓我對故鄉的女生產生了強烈的思念。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大家整理一下行裝,該下車了。」周排長把我們從睡夢中叫醒。「呦!排長,我們就在這兒下車嗎?這不是還沒到昆明嗎?」新兵不解地問。「在這裡換車,快點!不要多問!」快到連隊了,排長的語氣,明顯比剛上車時要嚴厲。
凌晨四點,火車在昆明東站停住了腳步,大家背起行囊走下T61次列車。天色有些黑暗,冷冷清清的站臺上,四周圍一片空曠和荒涼,一點兒也感覺不出來這就是四季如春的昆明。至於說,哪兒是東、西、南、北那就更別說了,大地仿佛還在轟轟隆隆地向前移動。
「大家排成兩列站好,不要說話!」這次是帶兵的桑連長在站臺上衝著新兵們大喊。「我們現在要去吃早飯,大家一個跟著一個向前走,不要掉隊,聽清楚了嗎?」「聽清楚了!」我們背著背包,手拿行李,緊跟著帶兵連長的後面,急匆匆地向前走去。
行軍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高原上,感覺和在北京時大不一樣,一個看似普通的小土坡,走上去每位新兵都是氣喘籲籲,頭暈眼花,在雲南高原生活的頭一天,就給我們北京來的新兵上了一課。此時,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高原。
隊伍走進了一個兵站,沒有人出來接待,地上擺放著無數口部隊行軍用的大鋼籠鍋,裡面裝滿熱氣騰騰的麵條,看了挺誘人的。「現在大家吃早飯,吃完早飯後原地待命,不能出營區。上廁所要請假,我們隨時都有可能集合出發,請大家注意聽哨聲集合。聽清楚了嗎?」「聽——清-楚-了。」
桑連長在開飯前宣布著紀律和注意事項,新兵們喘著粗氣回答著連長的訓話,一聽聲音就知道,新兵們已經累得夠嗆。周排長在各個學校中,臨時指認了幾名班長和副班長,然後就又不知去向了。
大家迫不及待地用部隊配發的軍用飯盒,到行軍鍋裡去撈熱氣騰騰的麵條。「潑!潑!唉呦喂!我操,打死他媽的賣鹽的了!」嘴急的新兵,把剛吃到嘴裡的麵條全都吐到了地上。「這他媽的也忒鹹了!讓人怎麼吃呀?」我連忙也嘗了一口麵條,果不其然,齁鹹齁鹹的,讓人無法下咽。「怪不得帶兵的都不見了呢,敢情這飯沒法兒吃!真他媽的拿新兵不當人!」老肥子憤憤的發著牢騷。
「事到如今也沒辦法?身子都掉井裡了,說什麼也晚了。將就一下對付著吃吧。人是鐵飯是鋼,出門在外畢竟和家裡不同。」韓學峰拿出班幹部的姿態,安慰著老肥子和其他人。
▲ 2019年8月,802旅通信營回建水聚會,我特地來到建水車站拍一張小火車的照片。這就是我們當年乘坐的小火車,如今它已成為歷史,目前建水縣已經有動車到達,從昆明至建水動車只用2個小時就到,比過去開車要快好幾倍,而且還安全。小火車作為歷史現在仍然保留建水至石屏仍然一段,供遊客觀光旅遊之用,每天供不應求,乘坐必須要提前預約。
吃過了一頓難忘的早飯,部隊又開始行軍,大概走了半個多小時,我們到了牛街莊火車站。「大家注意啦!我們一會兒將在這裡乘坐小火車前往開遠,大家就在這裡原地待命,不要走遠了。」桑連長向大家宣布著規定。「乘坐小火車!這火車有多小?是通往夾皮溝的那種小火車嗎?」剛剛走出校門的新兵們,對小火車產生了濃厚興趣。
周排長說:「這條鐵路就是著名的滇越鐵路,它是由法國人修建的,目的就是為了掠奪中國的資源。實際上這是一列中火車,在雲南現在有大、中、小三種軌制的火車。所謂大火車,就是我們來時乘坐的採用國際標準軌距的鐵路,折合公制單位大概是1.4米左右;中火車軌距為1米寬,也稱為米軌;小火車軌道距離不足一米,僅為60釐米,人們稱它為寸軌。目前,全國僅雲南的個舊、蒙自和石屏還保留著一段寸軌,這就是著名的個碧石鐵路。它全長177公裡,1910年通車,抗戰前夕,這條鐵路很繁盛,當時個舊礦業興旺,市場繁榮。錫錠由個舊運往蒙自的碧色寨,再由這裡換乘滇越鐵路運至越南海防,轉水路運往世界各地。」
初次坐上小火車感到很新鮮,火車上的一切設施都被縮小了一號,車廂裡的空間還不及公交車大,人站在車廂裡,腦袋可以頂到門框上。幾百號人坐在裡面,就像是裝進了沙丁魚罐頭,一個挨著一個動彈不得。小火車在高原上翻轉盤繞,起伏不定,顛簸的時間久了,很快我就進入了暈車狀態。說是火車,可它的速度還沒有拖拉機快呢,竟在山裡繞彎了,坐了一上午,才跑了二十公裡,這比我跑步的速度還慢。
周排長饒有興趣地告訴我們:「這就叫雲南的十八怪:火車沒有汽車快。」「排長,那是為什麼?」新兵們立刻圍住周排長,刨根問底兒向他打聽,表現出了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舉例來說吧,我們如果是坐汽車到建水,兩百多公裡路程,只需要六、七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現在乘坐小火車,由於繞彎多、站點多等因素影響。我們到達建水時間就需要一天一夜,這不就是火車沒有汽車快嗎。」
新兵問:「火車這麼慢,幹嘛要修鐵路?」「火車比汽車發明的早嘛。法國人要想把個舊的錫運出去,就鋪設了投資少見效快的小鐵路。通過鐵路,把個舊的錫先運到越南的海防,再裝船運到法國。所以說嘛,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這也是雲南的一大怪。」周排長興致勃勃地給新兵們介紹著雲南的怪現象。
「排長,雲南十八怪都有什麼呀?」新兵們繼續圍著排長提問。「那可就多嘍!六零炮當菸袋;草帽當鍋蓋;老太太上山比猴快;三個蚊子一盤菜;三個老鼠一麻袋;抱著孩子談戀愛;生了孩子背起來;雞蛋串著買;市場都用公斤做買賣;大姑娘不扎褲腰帶;車前下雨車後曬;火車沒有汽車快;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大豬小豬養在外;牛屎像鍋蓋……」排長一口氣數出了十多個怪,聽的新兵們眉開眼笑。
「排長,六零炮怎麼當菸袋?」「排長,這裡的老鼠真的那麼大嗎?」提問的新兵越來越多,周排長不厭其煩的給新兵們解釋著十八怪,那場面,就像是在開一場聯歡會,每當周排長解釋完新兵的提問,現場就會爆發出一陣歡笑。有時,周排長還故意慢條斯理的賣著關子,留下一些神秘給新兵揣摩。
「排長,您說這裡的大姑娘真的就不扎褲腰帶嗎?」個別調皮的新兵,向排長提出了尖銳問題。「我還沒有摸過,我也不知道。」排長幽默的回答,引來所有新兵們的一陣狂笑。「好了,以後你們自己去琢磨吧,我還要去其他地方看看。」排長分開了眾人,向大興新兵車廂走去。
這些怪現象,有的一聽就明白,可有些卻讓人琢磨不出來。例如:雞蛋串著買。這雞蛋怎麼就能串起來呢?那不全碎了?大姑娘不扎褲腰帶。沒有褲腰帶又怎麼了?現在很多褲子都不用系腰帶,運動褲就沒有褲腰帶,為什麼成了怪呢?看來,這確實是一塊神秘的土地,要想弄明白的事情還真多。
▲ 建水的小火車站。2019年8月拍攝。
▲ 雲南十八怪,雞蛋穿著賣。我琢磨了幾年也不明白,直到這次回雲南才看鬧明白,原來是用麥秸把雞蛋捆起來,就像北方賣大蒜一樣,越編越長,形成一辮子雞蛋,這樣就叫雞蛋穿起來賣。
▲ 雲南十八怪,老太太上樹比猴快。
▲ 雲南十八怪,六零炮當菸袋。雲南,到處都是拿著大竹筒子吸菸的人。
(未完待續)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
北京人,1964年出生,祖籍遼寧丹東。現為國家知識產權局文獻部一級調研員。1982年10月入伍,1984年10月,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1985復員。1987年入北京大學分校學習新聞,1990年在央視體育部實習,參加過亞運會的轉播工作。2005年在新浪博客上閒暇寫作、攝影、隨筆、評論等近百篇。2019年開始,在公眾號發表文章,可關注我的公眾號「遲暮齋」,謝謝。
往期精彩:
李傑|《邊陲日記3》幸福的滋味
李傑|《邊陲日記2》體面與生存
李傑|《邊陲日記1》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