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雲南「十八怪」

2020-12-23 雲南網

  原標題:新編雲南「十八怪」

  「雲南十八怪」,是雲南特有的一個社會現象,形成於20世紀40年代。百年滄桑,過去貧窮、落後、封閉的雲南,今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十八怪」被如今變化所取代——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發展不斷加速、百姓生活越來越好。請跟隨記者的腳步進城鄉訪群眾,感悟改革開放40年來雲嶺大地的巨變。

  第一怪 春天成為大品牌

  「第一屆昆交會舉辦的時候,展館周圍還都是農田,如今這片區域已經是熱鬧之地了。」站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的旗杆前,東方環球(昆明)國際會展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展館運營公司總經理宋青松感慨萬分。

  1993年,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首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應運而生。剛剛大學畢業入職工作的宋青松與昆交會的緣分就此開始。「這是昆明第一次舉辦這樣大型的展會,從來沒見過那麼多外國參展商,也沒有見過那麼多新穎獨特的東西,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回憶起25年前的首次「相逢」,宋青松依然很興奮。他告訴記者,從1993年至今,他見證了昆交會如何一步步成為我國西南地區乃至南亞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國際經貿盛會,見證了春天如何成為昆明最響亮的品牌,也見證了雲南如何一步步擁抱世界。25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各國參展商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春城。從20世紀90年代每年只有七八個展會,慢慢增加到三四十個,一直到現在每年都有50多個展覽在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都印證著昆明四季如春的吸引力,也彰顯著七彩雲南的魅力。

  「你看現在雖然是寒冬時節,但昆明溫暖如春,所以把昆明打造成為『會議之都』是有明顯優勢的。」宋青松說,隨著會展中心周邊配套的不斷完善,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像昆交會一樣的盛事在昆明舉辦,而他也將堅守在崗位上,繼續見證「春天的故事」。  

  第二怪 億年昆蟲奧秘曬

  1984年,地質生物學家侯先光在帽天山挖到一塊寒武紀早期的無脊椎動物化石,成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同時也開啟了科學家們對帽天山的「探索與發現之旅」。2012年6月底,澄江化石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成功。玉溪澄江帽天山瞬間把世人引入5.3億年前寒武紀早期那地老天荒的神秘世界。

  「雲南這塊土地太神奇了!『雲南蟲』是脊索動物最早的祖先,他的發現是劃時代的事件。這裡,是人類祖先的起源地;這裡,可以聽到遠古生命的回聲。」30多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遊客絡繹不絕到帽天山考察、研究和探訪,一次次的發現,讓世界一次次震驚。

  近兩年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完成並實施了《雲南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啟動了《雲南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旅遊規劃》《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保護規劃》《澄江動物化石群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促進世界遺產與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目前,帽天山及周邊18平方公裡的範圍涉及雲南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澄江動物化石群省級自然保護區、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根據不同的保護要求進行有效規劃。

  即將開館的澄江化石地博物館目前已創作了澄江化石絕版木刻、陶器、瓷器、文具類、絲巾等一系列工藝產品,把澄江化石微小的個體形象變為大家身邊觸手可及的文化符號。

  第三怪 千年故事穿葉來

  12月7日,農曆大雪。乾淨得耀眼的陽光灑在騰衝銀杏村,銀杏樹燦如黃金,遊客在「盡帶黃金甲」的村子裡盡情撒歡,村裡140餘個農家樂為遊客提供休憩、餐宿服務。

  村委會旁的安泰農家樂就是遊客最喜歡落腳的地方之一。「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只要一有空,老闆陳安泰就要對遊客感嘆一番。銀杏村有百年以上銀杏樹1200餘株,500年以上銀杏樹50餘株,而村裡兩棵銀杏王至少有1000年。

  銀杏成林已近千年,銀杏村成景也有數百年。但銀杏村的旅遊價值直到近幾年才被發現。「改革開放初期,這裡是水尾巴、路尾巴、電尾巴『三尾巴』村,是固東鎮最窮的自然村。」陳安泰告訴記者,近幾年來,銀杏村積澱千年的旅遊資源逐漸轉變為度假休閒產業,吸引了國內外遊客。每年為銀杏村帶來了6000萬元的收入。更令人振奮的是,獨具特色的銀杏村旅遊已經走上了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發展之路。

  第四怪 大象進村不見外

  一夜醒來,掛在屋簷下的玉米和廚房的食鹽等物品,被闖進家中的野象「毫不見外」地掃蕩一空,這樣的狀況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附近的村寨,已經見慣不怪。

  景洪市大渡崗鄉關坪村委會香菸箐村民小組長馮廣林介紹,香菸箐原來位於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內,政府對香菸箐實施整體搬遷,把村寨搬遷到野象谷附近的公路邊。

  雖然搬出了保護區,但野象還是會時不時到寨子裡「轉悠」。「現在政府為我們購買了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險,我們的農作物要是被大象吃了,上報林業站後保險公司就會來理賠,所以也不用著急。」村民馮廣榮說,搬遷出來後,就曾經有野象闖進過他和幾個村民的家中吃糧食和食鹽,但他們都不驅趕。每次這些不速之客到來時,他們就關起門上樓睡覺。第二天等大象走了之後再向林業站報告。

  第五怪 山貨觸網銷四海

  李夢媛是鎮康縣大古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過去每年都要全國各地跑,自從進駐鎮康縣南傘工業園區電子商貿城以來,從電子商貿城到家,「兩點一線」成了她的日常生活。「現在我坐在店鋪裡、家裡,通過網上銷售,我的茶葉就可以銷往五湖四海。」

  同樣,鎮康縣黑森林食品有限公司的客戶覆蓋了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每天大概就有1000單到1500單左右,基本都是回頭客。」公司總經理張必孝說。他口中的回頭客就包括俄羅斯等地的客戶,每個月俄羅斯客戶都要在他這裡購買每袋約2斤的紅豆薏仁粉100至200袋。

  張必孝說,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模式,每天的訂單數量都在增加,月收入也從初期的50萬元左右上升到現在的90萬元左右,「這麼好的銷售額全都是『電商平臺』的功勞。」

  電子商務好平臺,坐在家裡全球賣。鎮康縣大力推動電子商務領域共建共享,目前,該縣已建成縣級電子商務運營中心1個,鄉鎮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7個,村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點71個。南傘工業園區電子商貿城入駐企業(個體)41戶,年內入駐電商創業孵化園內的企業(個體)線上線下銷售額將突破5000萬元。

相關焦點

  • 仙鶴過冬吃外賣、國外種瓜國內賣……新編雲南「十八怪」來啦!
    你說奇怪不奇怪,雲南就有十八怪四個竹鼠一麻袋,蠶豆花生數著賣袖珍小馬多能耐,背著娃娃再戀愛四季衣服同穿戴,常年能出好瓜菜摘下草帽當鍋蓋,三個蚊子一盤菜這邊下雨那邊曬雞蛋用草串著賣,火車沒有汽車快小和尚可談戀愛,有話不說歌舞代螞蚱當作下酒菜,竹筒當作水菸袋鮮花四季開不敗,腳趾常年露在外——雲南十八怪順口溜
  • 異域風情之雲南「十八怪」
    雲南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氣候狀態,多彩的民族風情和奇異的風俗習慣,也產生了不同於其它地方的奇觀異象。那麼,雲南少數民族的「十八怪」到底是什麼呢?第二怪:娃娃出門男人帶第十八怪以上雲南十八怪
  • 雲南十八怪第一怪
    說奇怪來真奇怪,雲南民間十八怪。雞蛋用草串著賣。這跟咱大雲南的地理條件有關係,咱這地方的山比較多,山路崎嶇陡峭,外出行走的時候,不是爬坡就是過砍,有種在黃土高原的感覺,這山望著那山高,可以看得見,聽得著,但走路可能走一天。要運送貨物都極為不方便,更別說原本就很脆弱的雞蛋啊。
  • 雲南十八怪你知道嗎?
    美俗系列之古今雲南十八怪(溜索過江比船快——怒江溜索)(火車沒有汽車快——紅河白河橋鐵路集市 vs 火車汽車都很快——昆明南站高鐵)每一怪都為「彩雲之南」再添異彩雲南十八怪怪得風情萬種,怪得不落窠臼怪得讓人樂而忘返-END-
  • 雲南十八怪,七樣怪在特產上
    雲南藏著十八怪,從民族特色到婚喪嫁娶,從穿衣風格到文化底蘊,從地理優劣到特產美食,無一不讓人驚嘆,原來當地是這般模樣。在這十八怪中,最怪的就是吃這一方面,光是特產,就有七樣奇怪之處,原因為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第一怪,當地把竹筒當鍋,煮飯賣。
  • 雲南十八怪,是你知道的那個版本嗎?
    雲南,位於我國西南邊陲,是我國西南的重要門戶。雲南省是全國擁有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省份,因此,雲南的風俗文化也是多種多樣,也因此造就了一個響噹噹的名號,雲南十八怪。雲南十八怪說法不一,甚至被變成了順口溜。
  • 李傑|《邊陲日記4》雲南十八怪
    周排長饒有興趣地告訴我們:「這就叫雲南的十八怪:火車沒有汽車快。」「排長,那是為什麼?」新兵們立刻圍住周排長,刨根問底兒向他打聽,表現出了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舉例來說吧,我們如果是坐汽車到建水,兩百多公裡路程,只需要六、七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現在乘坐小火車,由於繞彎多、站點多等因素影響。我們到達建水時間就需要一天一夜,這不就是火車沒有汽車快嗎。」
  • 雲南十八怪,怪怪惹人愛~
    說起雲南,除了七彩雲南的秀麗美景外,當地的習俗也是讓人嘆為觀止,這不,當地流行一雲南十八怪的傳說,你覺不覺得有點意思呢?
  • 雲南十八怪,究竟有多少怪?
    作為導遊,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被稱為雲南公主,幾乎有同事以為我是在那長住的啦!所以,對於雲南十八怪,那就是信口拈來啊!當然,雲南十八怪到底是哪十八怪呢?可以說,每個人的版本都不同,那麼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大眾比較能接受的十八怪吧!第1怪:東邊下雨西邊曬,雲南地理環境特殊,屬於雲貴高原地帶,也許山的這一邊在下雨,而山的另一邊則是豔陽高照,所以叫做東邊下雨西邊曬。
  • 昆明街頭現「雲南十八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近期,中國多地迎來高溫天氣,而昆明氣溫卻十分涼爽,有民眾甚至穿上了冬裝,雲南十八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的情景在昆明街頭隨處可見。圖為7月14日,街頭身著羽絨服的市民。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近期,中國多地迎來高溫天氣,而昆明氣溫卻十分涼爽,有民眾甚至穿上了冬裝,雲南十八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的情景在昆明街頭隨處可見。圖為7月14日,街頭身著厚外套的市民。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近期,中國多地迎來高溫天氣,而昆明氣溫卻十分涼爽,有民眾甚至穿上了冬裝,雲南十八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的情景在昆明街頭隨處可見。
  • 雲南十八怪有哪些,你能完整說出算我輸!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雲南人,更貼切的說是雲南四川各有一半血統的有志小青年,到了省會城市昆明才知道街頭巷尾的貓哆哩居然可以叫做雲南十八怪,用酸角汁做的果凍糖果可以稱作十八怪?欺負老實人?看來得好好普及一下大雲南的十八怪究竟有哪些!
  • 「雲南十八怪」的變遷,背後到底是時代的進步,還是文化的衰落?
    他們把在雲南的所見所聞冠以「怪」字,用順口溜的形式流傳開來,這就是著名的「雲南十八怪」。四季同穿戴,姑娘四季把花戴,鮮花當蔬菜,螞蚱當下酒菜夏天,由於雲貴高原海拔較高,氣候涼爽。因此雲南十八怪的其他版本中還有「過節潑水好運來」的說法。由於雲南地勢多山,人們經常在山間勞作,山路崎嶇不平導致雲南人的腳經常出汗。於是雲南人就把鞋子前端做了個開口,這樣方便透氣,也因此有了「腳趾頭常年漏在外」的說法。
  • 雲南十八怪, 實圖詳解! 作為一個地道的雲南人, 必須知道
    遠來的遊人和匆匆的過客離去之後,在全國各地漸漸流傳下來各種版本的「雲南十八怪」。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賣雲南山高皇帝遠,交通自古以來就是硬傷,滇越鐵路是雲南的第一條鐵路,並且還是法國殖民主義政府脅迫腐敗的清政府建的,鐵路於1910年3月31日建成通車,從中國的雲南昆明通往越南海防。在過去,雲南鐵路不能通向外省,卻能直通越南,所以就有了這條極具諷刺意味的「不通國內通國外」。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
  • 你真的知道「雲南十八怪」嗎?
    雲南的許多地區,天氣較為炎熱,終年蚊蠅不絕,特別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所以誇張說3個蚊子一盤菜。雲南在準軌鐵路出現前,本世紀初即有米軌鐵路,由於峰壑溝洞多,火車盤山而行,有時甚至沒有牛車快,時速僅三四十公裡左右,雲南現存全國唯一一段「寸軌」(七十二釐米)鐵路,直到九十年代初還在使用,相形之下速度更慢。
  • 雲南十八怪:三隻蚊子一盤菜,和尚都能談戀愛,網友:算是誇張嗎
    而雲南素來以獨特的地理地貌、特殊的氣候條件和多彩的民族風情著稱,因為遠道而來的遊客在雲南經歷了很多奇妙的事情,所以雲南素來以"奇"字著稱,比如盛行一句"雲南十八怪",號稱三蚊一菜,和尚也能愛上。你知道它的意思嗎?。
  • 興義七大怪!傻眼了,比「雲南十八怪」還要怪~
    雲南做旅遊宣傳,把「雲南十八怪」的順口溜印在各種宣傳冊、各種包裝盒和各種卡片上,外地人隨處可取可讀,讀幾遍後大都背得了。所謂「怪」即為異常,是「與眾不同」意思的表達。「怪」體現的是地域文化與民風民俗的不同。因此,但凡「怪」都有鮮明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特徵。
  • 雲南被電影帶紅的邊陲小寨,有「雲南十八怪」中的兩怪,門票免費
    碧色寨位於雲南蒙自縣北面10公裡的草壩鎮,有"東方小巴黎"的美譽,「雲南十八怪」中有兩怪:火車沒有汽車快,鐵路不通國內通國外,就是指經過碧色寨的滇越鐵路。碧色寨在鐵路成功修建之後的30多年間,就一直扮演著中轉站重要角色,每天都有40多輛列車停經於此,負責運輸皮毛、大米等出國,也帶動了雲南礦產資源的發展
  • 雲南十八怪之「鮮花論斤賣」,雲南的鮮花不僅好看,還能用來吃
    文/1 每一次提到雲南,我的心中就充滿了嚮往,不知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受呢?雲南作為我國的旅遊大省,擁有讓人沉醉的美麗風景,如果你還沒有領略過它的魅力,我強烈建議你去一趟雲南,不管是大理還是麗江,亦或是香格裡拉,都能讓你流連忘返,去一次想兩次。
  • 打卡「雲南景觀十八怪」,有的連當地人都不一定知道
    雲南竟然這麼怪?!!文/雙姐旅遊在很多外省人眼裡,雲南真的有很多東西可以稱得上是「稀奇古怪」,就例如大家熟知的「雲南十八怪」。但是!今天雙姐要為大家介紹的「怪」,可不和以往相同,而是「雲南景觀十八怪」,保證有的連地道雲南人都不一定知道。有的人為了一睹巴西裡約紅土地的壯觀、科羅拉多大峽谷的雄偉、土耳其棉花堡的浪漫而成為「空中飛人」走遍世界。
  • 美哉雲南 | 美俗:雲南十八怪之老太爬山比猴快
    造就了雲南十八怪「老太爬山比猴快」這道奇觀養老宜居在雲南健康生活在雲南-END-《美哉雲南》「掌上春秋·十全九美」)實施,雲南尚格映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製。《美哉雲南》「掌上春秋·十全九美」雲南省情系列微視頻已於2019年12月30日陸續在百度等網站及各新媒體平臺播出。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月22至5月14日期間暫停更新,於5月15日起恢復更新,敬請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