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的《邊城》捧紅了湘西鳳凰古城,陳逸飛的《故鄉的回憶》讓周莊古鎮走向了世界,而嚴歌苓的《芳華》讓碧色寨進入人們的視野。碧色寨位於雲南蒙自縣北面10公裡的草壩鎮,有"東方小巴黎"的美譽,「雲南十八怪」中有兩怪:火車沒有汽車快,鐵路不通國內通國外,就是指經過碧色寨的滇越鐵路。
碧色寨原名坡心,佔地面積達13.72平方千米,只居住著10多戶人家,因為此地依山傍海,風景秀麗,因而改名為碧色寨。在清朝末年修建的滇越鐵路在此地設立車站,這是雲南省第一條鐵路。碧色寨是碧石鐵路和滇越鐵路的重要中轉站,唯一一處將米軌與寸軌換裝的火車站點,同時也是中國最古老的火車站之一,被納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滇越鐵路是法國人修建的,由米軌構建而成,米軌間距為1米,別名窄軌,是世界上最長的米軌鐵路。後來又修建了碧石鐵路,是由寸軌組成的,鐵軌間距在0.6米,時速在25公裡,但是爬坡的時速只有10公裡,成為了雲南省"火車沒有汽車快"的火車,前後用了21年時間打造。
碧色寨在鐵路成功修建之後的30多年間,就一直扮演著中轉站重要角色,每天都有40多輛列車停經於此,負責運輸皮毛、大米等出國,也帶動了雲南礦產資源的發展,當時法國、英國、美國、德國、日本和希臘的商人蜂擁而至,在這開設洋行、酒樓、百貨公司,雲南省甚至設立了第一個海關分關和第一所郵局、第一個電報局。
當年,很多北大、清華、南開的學子都是從海上到越南,轉而搭乘滇越鐵路到達昆明的,後來因為碧石鐵路的廢棄而廢棄,這裡才成為了無人問津的邊陲小寨。2018年,電影《芳華》在碧色寨的後方醫護站取景,使得這個邊陲小鎮迅速進入視線中。如今的碧色寨依舊保留當年的模樣,西洋式的站台鐘,典型的法式建築風格,淡黃又斑駁的牆頭,配上碧綠色的大門、朱紅色的牆瓦,一股小清新之感。
在村寨內還有很多老式建築可以參觀遊玩,同時還可以了解老式火車是怎麼樣轉向的,碧色寨還是過橋米線的發源地。碧色寨距離蒙自縣約13公裡,大概半個小時的車程,景區旁邊有停車場,但是外地車牌不允許進入景區內,開放時間不是固定的,不收取任何門票,天黑之前都可以進入碧色寨。
因為寨子內有鐵軌,有一段石子路,如果是女生,建議不要穿高跟鞋遊玩。如果想在這裡拍電影《芳華》的同款照片,附近也出售民國時裝,10元可以租一套,價格便宜。如果要拍攝好的照片,可以選擇早上前往,能夠拍到逆光之景。碧色寨內的站點,不僅僅是一個車站,還是一段歷史的記錄者,這裡很有年代感,如果想去雲南旅遊,碧色寨是最不可錯過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