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秦舞陽嚇得發抖,為啥沒安排更勇敢的人做荊軻副手?

2020-12-21 指動歷史

現代人看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有時會發出一個疑問:與荊軻同去的秦舞陽,在秦王面前嚇得渾身發抖,最後只有荊軻獨自刺殺秦王。如果當時有個比秦舞陽更勇敢的人做荊軻副手,最終的結果會不一樣,秦王可能被刺死,歷史也將重新改寫……

當時,為什麼沒有安排更勇敢的人作荊軻副手呢?史料中對此沒有解釋,但是通過對各種史料的匯總分析,我們還是能找出一些原因來的。

1、秦舞陽並非平庸之輩

燕太丹子挑選秦舞陽作荊軻副手,也是必然選擇。因為秦舞陽並非平庸之輩,《史記》載:「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乃令秦舞陽為副。」13歲就敢殺人,別人見到他,害怕到不敢看他的眼睛,這是秦舞陽成為荊軻副手的主要原因。

按古人習慣,秦舞陽的13歲是虛歲,實際是12歲。那麼,僅憑這點就選中秦舞陽?顯然不是!史書記載,燕國曾有位賢將叫秦開,年輕時在胡地當人質。歸國後率兵攻破東胡,胡人退卻1000多裡,秦開在燕國歷史上最大功績,是奪回被胡人侵佔的遼東。

當時,箕子朝鮮欲出兵幹預,秦開率軍進入朝鮮西部,攻取2000餘裡,兵至滿番汗(今朝鮮安州)。「與荊軻刺秦王秦舞陽者,開之孫也」。原來,秦舞陽是將門之後,作為秦開的孫子,未成年時就敢殺人,這份膽量也不是憑空而來的。

2、秦舞陽面對秦王政徹底崩潰

秦舞陽成為荊軻副手的最初表現,還符合殺手本色:「荊軻與武陽入秦,過陽翟。軻買肉,爭輕重,屠辱軻,武陽欲擊,軻止之」。這段記載源自《燕丹子》。入秦途中路過今天河南禹州,荊軻買肉和屠夫爭執,秦舞陽撥刀想殺人,被荊軻攔住。

動不動要殺人的秦舞陽,面對秦王政表現如何——至陛,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舞陽,前謝曰:「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原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取舞陽所持地圖。」

荊軻捧著樊於期腦袋,秦舞陽捧著地圖匣子,以正副使的次序走到殿前階下,秦舞陽臉色突變,渾身發抖,大臣們感到奇怪。荊軻回頭衝秦舞陽笑笑,給秦王謝罪:「北方小國、蠻夷之地的粗人,沒見過天子而心驚膽顫。希望大王原諒他,讓他完成使命。」秦王對荊軻說:「拿上來秦舞陽手裡的地圖。」

3、秦王政的氣場到底有多強大

秦舞陽面對秦王政徹底崩潰,首先是因為秦王政的強大氣場。《史記》引用尉繚子之語記述過秦始皇的外表:「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這9個字的意思是:鼻子高挺,眼睛細長,有隼鳥一樣健壯的胸膛,聲音洪亮,十分威嚴。

帝王之相還表現在秦王政身高、氣力上。據負劍擊殺荊軻和秦劍長1.3米至1.5米的記載,推算秦王政身高近1.9米。在古代,這個身高是常人是異人之相。

統一全國後,秦始皇巡遊中曾用連弩射殺「巨魚」。秦弩最大張力700多公斤、射程860多米、弩重100多公斤。沒有相當的力氣,怕是連弩機也扳不動吧。

秦王政的氣場還來自秦師!透過西安出土的兵馬俑軍陣,今人仍能感受到一股肅殺之氣。當年秦舞陽面對的是真實的秦武士,是當時天下無人能敵的最強大的虎狼之師。

4、荊軻真正的副手沒有跟隨

秦舞陽是燕太丹子選中的,但並非是荊軻所中意的副手。對此《史記》記載:「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治行」。這裡說入秦行刺前,荊軻在等待一個人,打算一同出發。但那人家住得很遠,一直沒趕到,荊軻甚至替那人準備好了行裝。

後世猜測,這個讓荊軻備好行裝的人,才是他心目裡的真正副手,也許他早就看出秦舞陽並不合格。荊軻要等的人是誰?是曾用眼神殺退荊軻的第一劍手蓋聶?還是曾呵斥荊軻的猛士魯句踐?抑或後來眼瞎仍用琴擊秦王的高漸離?對此,史料沒有明確記載。

可以設想,上述三人中的任一個人,都會比秦舞陽更適合當荊軻的助手。他們至少不會因為渾身發抖,從而失去接近秦王政,最終讓荊軻獨自刺秦……

荊軻沒等到真正的副手,秦舞陽跟隨,這是歷史的選擇,是時代的選擇。戰國紛爭的局面,早讓七國人民厭倦戰爭,和平和統一是最大渴望。因此,秦舞陽這個不靠譜的副手,使荊軻刺秦王政失敗,也許是冥冥中上天所註定的吧。

圖據網絡,文為指動濟南原創,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荊軻刺秦時,秦舞陽嚇得發抖!為何不安排其他人做荊軻的副手呢?
    荊軻這個人的勇敢自不用說,當太子丹找到他的時候,他就知道此次太子丹讓他幹的事情,絕對不會太簡單的。但是,他又不能拒絕太子丹。為了保證太子丹交代給他刺殺秦王的命令得意實現,荊軻還是做足了準備的。秦舞陽個人能力很強,但是單指的是他很兇,因為年紀小就殺過人,所以身邊的人都比較怕他,勇武剽悍,這是選擇他的原因之一。秦舞陽也不是一般人,他的爺爺叫秦開,是燕國的名將,而秦舞陽也是一個勇士,他只有十三歲,殺過人,很多人都不敢直視他,做為普通人來說,秦舞陽確實是一個勇敢的人。因此,荊軻和太子丹選擇秦舞陽應該是不二人選,既會武功,又是貴族。
  • 荊軻刺秦時,為什麼不安排更勇敢的人做荊軻的副手呢?而是秦舞陽
    因為沒有更合適的人選。荊軻刺秦王之前,本來是想等另一個人,有人猜測,荊軻要等的人是一個劍術高明的人,因為荊軻本身劍術一般,只是勇氣可嘉,他要等一個劍術高超的人去完成刺秦王這個任務。有人說是劍神聶蓋。有人說是其他人。不管是誰,最終的結果是,他沒有等來。
  • 荊軻刺秦王時,為何被稱為勇士的秦舞陽會嚇得變了臉色?
    《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忤視。秦舞陽被稱為勇士,但是在跟隨荊軻刺殺秦始皇時卻:至陛下,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被稱為勇士的秦舞陽見到秦始皇為何會被嚇得變了臉色?
  • 荊軻刺秦,為什麼派一個膽小如鼠的秦舞陽同去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看看秦舞陽是一個什麼人,背景是什麼。根據《史記·刺客列傳第二十六》記載,秦舞陽是燕國的勇士,年輕的時候,也就是十三歲的時候,曾經殺過人,所以人們都很怕他。而且,秦舞陽的祖上還是曾經為燕國作戰的將軍。
  • 荊軻血濺當場,秦舞陽在幹什麼?為啥《史記》沒有交代他的下場
    公元前227年的一天,易水岸邊,風蕭馬嘶,一代劍客荊軻帶著督亢地圖和樊於期的腦袋,攜手少年成名的燕國第一勇士秦舞陽,慷慨而行,踏上了刺秦之路。在《戰國策·燕策三》中,著者亦不吝筆墨,對這一送別場景做了極為生動的描繪:燕太子丹親自相送,眾賓客垂淚涕泣,好友高漸離也來了,擊築而歌。場面夠大,夠悲壯。
  • 如果兩千多年前秦舞陽不慫,是不是荊軻刺秦王就真的可以成功了?
    荊軻刺秦王這一個典故相信我們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公元前227年,荊軻帶著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的首級來覲見秦王,其中,地圖中是一把鋒利無雙,並餵上了劇毒的一把匕首。荊軻帶著燕太子丹推薦的人選,一個據說十分勇敢,在十二歲就殺了人的秦舞陽。
  • 為什麼荊軻刺秦王一定會失敗,是因為秦舞陽嗎
    為什麼荊軻刺秦王一定會失敗,是因為秦舞陽嗎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荊軻都沒有要開始行動的表示。荊軻並不是貪戀物質的享受,只是他在等待時機。秦軍又揮師向北挺進,奪取了大片土地,一直挺進到燕國南部邊界。荊軻的話正說中了樊於期心中的痛楚,他仰望蒼天,嘆息流淚地說:「我每每想到這些,就痛入骨髓,考慮再三,但是卻找不到任何出路能夠讓我報仇。」關於荊軻刺秦王用的匕首有很多的傳說。當時太子已預先派人尋找天下最鋒利的匕首,最後選用了趙國人徐夫人的匕首。這個徐夫人是戰國時的鑄劍名家,姓徐,名夫人,是個堂堂的男子漢,太子花了百金買下他的匕首,讓工匠用毒水淬它。
  • 中國「史上第一刺客」荊軻死的有多慘?身上被戳了8個血窟窿,剁成了...
    這就是前面所說的「驚天大計劃」,高漸離推薦的荊軻就是這個計劃的具體實施人。姬丹還給荊軻找了一個副手叫秦舞陽,燕國著名的勇士,據說13歲就殺人了,從此別人都不敢看他,好像眼神都能殺人。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此人根本就是浪得虛名,只是欺軟怕硬的主兒。這姬丹也是一時糊塗,怎麼會派秦舞陽這貨啊!13歲殺人能說明什麼呢——說明他是熊孩子,他是愣頭青,他是不懂法律的傻B!
  • 荊軻刺秦,秦舞陽突然暈倒是被秦鹹陽宮嚇倒了嗎
    公元前227,勇士荊軻以慘烈的方式,完成了六國和即將統一的秦國之間一次傳奇的對抗,但他的壯舉激發了接連不斷刺秦行動。音樂奇才也加入到反秦的行列,並以血肉之軀在《史記.刺客列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就是高漸離。
  • 一代劍術大師,刺秦為何失敗,荊軻臨死前說出原因
    畢竟一將功成萬骨枯,更何況是一個大王朝的建立,更是踩著無數人的腦袋,從屍山血海中誕生的。所以,戰國時期,雖然秦國勢大,但還是有很多六國的仁人志士對其不滿,試圖阻止其吞併六國的。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荊軻刺秦了,雖然最後失敗了,但荊軻之名,卻在民間一直流傳著。
  • 荊軻刺秦的失敗,到底是荊棘的劍術不高,太子丹謀劃不全
    眾所周知的荊軻刺秦,是荊軻的原因還是太子丹的原因呢?燕太子丹的想法是站在國家的立場的,因為當時秦國已經俘虜了韓王,又出兵攻打楚國,北進趙國。趙國擋不住秦國,一定會輸,一旦趙國臣服,那麼燕國就要大禍臨頭。燕國即便調動全國之人也打不過秦軍。
  • 刺殺秦王時秦舞陽為什麼慫了 ,為何要選擇他做荊軻的副手?
    ,燕國太子丹又被送到秦國當質子,太子丹想著到了自己兄弟的地方,日子會過得更好。殊不知嬴政國事優先,並未給到太子丹任何特權,逐漸開始怨恨嬴政,最終私自逃回燕國。古時作為質子是不可以私自逃回國家的,否則會給自己的國家帶來不可預估的後果。太子丹逃回燕國後懷恨在心,隨著秦國日益強大,秦國對於燕國產生威脅,於是太子丹派人刺殺秦王政。燕太子丹刺秦之計為何以失敗告終?
  • 《荊軻刺秦王》中,為什麼秦舞陽會掉鏈子?完美計劃毀於細節
    荊軻刺秦時,在原本的行動計劃中,"秦舞陽"這個助手將發揮重要作用。這一環節掉鏈子,非但少了一位執行人,也使荊軻失去了掩護。那麼秦舞陽為什麼會掉鏈子?問題的關鍵也許不在他本人,而是"是什麼使秦舞陽掉了鏈子?"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流傳千古,但也可能被誤讀了!太子丹和荊軻的終極目的並不是暗殺秦王,而且荊軻刺秦的基本目標已經達成,並未完全失敗。公元前227年,荊軻到了秦國首都鹹陽(陝西鹹陽)。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中對荊軻刺秦王做了精彩描述:荊軻捧著秦國叛將樊於期的頭函,隨從秦舞陽則捧著燕國地圖柙,一前一後進入秦始皇的宮殿。
  • 荊軻刺秦王圖窮匕見,是哪裡的地圖?
    這就要說到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荊軻刺秦王了。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派大將王翦滅掉趙國。趙亡後,燕國就直面秦軍,燕太子丹憂心如焚。情急之下,他想到了勇士荊軻。太子丹請荊軻劫持秦王,逼迫秦王罷兵。荊軻同意了,但他對太子丹提出要兩件物品:將軍樊於期的人頭,以及督亢地圖(「亢」念「剛」,或念「抗」)。
  • 荊軻刺秦王失敗,真的是因為荊軻的劍術修煉的不到位嗎?
    「圖窮見匕」這個成語,就是來源於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啦。這個故事,想來大家都知道,但是對這件事的理解,和真實的歷史,是有著比較大的出入的,甚至是跟歷史是剛剛相反的。比如說,荊軻為啥就沒有刺殺了秦王呢?難道是他的劍術不夠精湛嗎 ?真實的事情究竟是怎麼樣的?秦王和荊軻到底誰的劍術更厲害呢?
  • 本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刺殺,但刺客荊軻,為何在刺秦中表現這麼差?
    荊軻刺秦在歷史上非常有名,也是因為這件事讓荊軻這個人能夠被歷史銘記,但是一提到荊軻刺秦,大家都知道最終失敗了,不僅沒能擋住秦國的腳步,反而加速了燕國的滅亡,這不禁讓人好奇,一場精心準備的刺殺行動,為什麼會這麼容易就失敗了?荊軻作為燕丹精挑細選的刺客,為何在刺殺秦王的過程中表現得這麼差?
  • 古代史:荊軻刺秦的糾結和《史記》的白璧微瑕
    公元前227年,即秦王贏政即位第20年,秦王大殿上發生了一件恐怖事件一一燕國派來割地的使臣荊軻竟然在大殿上手持利刀,刺向贏政,但連刺幾下都沒能成功。那麼,為這次刺殺做了充分準備的荊軻,為什麼連連失手?這裡面究竟有什麼樣的內幕?表面上看來,荊軻的行為屬於刺客,但實際上,他的經歷卻更多傾向於說客。史載:「荊卿好讀書擊劍,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
  • 秦始皇一生遭遇三次暗殺, 荊軻刺秦王不是最危險
    第一起,荊軻刺秦王。太子丹眼看秦軍壓境,燕國危在旦夕,於是狗急跳牆,決定執行斬首行動,派武藝高強的刺客入秦庭釜底抽薪殺掉秦王嬴政,於是荊軻和秦舞陽上路了。這倆菜鳥組合事先沒溝通好,連進去誰動手都沒商量,結果秦舞陽一進去嚇得尿了一褲子,武藝低微的荊軻只好趕鴨子上架,被秦王嬴政三下兩下砍成生活不能自理,然後亂刃分屍。第二起,張良刺秦王。
  • 好友高漸離為荊軻易水送行 失明後擊築行刺秦王
    如果你聽過「高山流水」的典故,羨慕俞伯牙、鍾子期之間心有靈犀的知音情誼,那你一定得聽聽這個高家人的故事:他叫高漸離,是荊軻的好朋友。他們二人之間的友誼,有當街飲酒放歌的快意豪情,更有「士為知己者死」的生死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