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決於日本的社會環境所影響,壓抑的民風使得日本這個國家誕生了很多並不足以為人稱道的事件和社會影響。其實對於小編來說,最能夠感受到這種風氣的一部作品就是這些年來一直根植在觀眾心目中的經典日漫作品《地獄少女》了。這部作品的經典程度真的不亞於「死火海」三部曲,從小編的個人角度來說,《地獄少女》將整個日本社會的一種彼此之間敵對的情緒剖析得淋漓盡致。擁有了懲戒別人生死的權力之後,任何人都會著迷於這種感情之中。龍貓中的狹山茶這個細節太過大膽,吉卜力是善舉還是別有目的?
《地獄少女》的經典性就在於這部作品用將人類的惡意最大化的一種表現方式來呈現了一個「人性本惡」的主題,但是其實核心思想還是很正能量的。畢竟所有和地獄少女締結了契約的人類都會在死後靈魂落入地獄。小編是覺得這樣的人估計死後都是墮入阿鼻地獄吧。《地獄少女》第二季的時候,第一話就把一個想要做好老師的無辜的好人送進了地獄。這部作品其實真的不是很適合青少年在三觀建立的時候觀看,畢竟小編小的時候,也信以為真地在「地獄少女」的網站中輸入過討厭的人的名字。
之所以提到《地獄少女》這部作品其實是因為在這部作品中,很多觀眾第一次見識到了日本的社會環境之下到底形成了多少惡意的灰色地帶。其實除了這部作品之外,很多的日本的動漫作品中都不缺少關於這方面的內容。日本動畫電影的元老級製作公司吉卜力工作室的很多作品都和日本的民間傳說,或者是歐洲的地方傳說有關,比如說宮崎駿的成名作,也是一舉讓吉卜力走出困境的作品——《龍貓》。
上世紀60年代發生的「狹山事件」直到現在雖然是已經將當年的兇手繩之以法了,但是其中都很多一點依舊不能夠被輕易地解釋清楚。當時《龍貓》這部作品面世的時候,自然是在日本的動畫電影界中引起了轟動和劇烈反響。但是有一部分人也是認為宮崎駿這部作品的取材是來自於此次的狹山事件。一時之間不管是國民還是媒體都對《龍貓》這部作品產生了另外一種意義上的關注。那麼這件狹山事件到底是什麼呢?
狹山事件的受害者到現在還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一對姐妹,也有人說是一對兄妹。小編在反覆查閱過資料之後,其實因為日本和中國的翻譯之間的問題,其實對於狹山事件的解釋有著非常多的版本,而原文報導也因為年代比較久遠不能夠得到非常好的一些反饋,但是小編還是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故事的背景和一個大概的內容,因為其實了解了這個故事之後再去看《龍貓》真的會有一種細思極恐的感覺。
在事情發生的當天傍晚,在姐姐的請求之下尋找妹妹的村民們在遍尋不得之後陪著姐姐回到家中,發現了一封由綁匪留下來的書信。當時的警察根據這份書信判斷兇手的文化程度應該不高,並且警方也判斷這是一樁性質惡劣的綁架案。綁匪所留下的書信中寫道只允許姐姐一個人帶著贖金前往指定地點贖救妹妹。
但是真正找到妹妹的時候已經是事發後的第二天,而且似乎是因為報了警打草驚蛇,這時的妹妹已經被確認被歐綁匪惡意撕票。似乎是受到了妹妹死的打擊,姐姐在交完贖金歸來之後更是精神恍惚,面對警察的問詢說出了「巨大的狸貓妖怪」「大貓咪」等等語意不詳的語句。而上述案件中的這些細節都被日本觀眾指認為在《龍貓》中有出現過。我們一件一件來對照,首先就是綁匪留下來的書信,其實就是對照著電影中的小梅留下來的那封信。
在傍晚失蹤,也正好是電影中小梅消失的時間。許多的事情都影射著真實事件中的一些細微的細節,最讓小編感到驚訝的就是這件事情是在日本的狹山縣發生的,而在電影中,照顧小梅的奶奶坐在房子裡勞作的時候,背後的箱子就赫然寫著「狹山茶」三個字。從這一點基本上就確實那個了《龍貓》的故事背景就是發生在狹山縣。在這部電影的這些細節被發掘出來之後,吉卜力工作室也是三天兩頭就接到媒體或者是觀眾的來詢,但是他們對於這些言論都還是報以否定掉態度。
小編對於這件事情其實是無可無不可的態度,畢竟如果單純只是將這部電影看做是宮老爺子對真實事件中的那個孩子的一首安魂曲的話也是一個非常動人的童話故事了。比起《龍貓》這部電影來說,《千與千尋》的故事其實引起的轟動更加大,畢竟「神隱」事件在當時的日本發生過太多起了,在日本民間的傳說中,這些神隱的孩子都是被天狗給帶走了。但是這兩部作品毋庸置疑是在當時的日本的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管是《千與千尋》故事中的湯屋,以及海中的列車,形形色色的妖怪以及千尋所陷入的那光怪陸離的世界,或者是陪伴著小梅和皋月的龍貓妖怪和貓巴士,直到現在還是不少觀眾們嚮往的世界,也是日本動畫人不斷致敬的經典。在日本動漫作品《鬼燈的冷徹》中就不止一次地提到了吉卜力的名字。其實很多時候這些東西都是見仁見智的,我們其實也一般不提倡觀眾們對一部作品過度分析,喜歡一部作品的方式有千千萬,沒必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誤導別人。也希望觀眾和讀者們在看完本期文章之後有屬於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龍貓中的狹山茶這個細節太過大膽,吉卜力是善舉還是別有目的?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了日本志怪動漫嗎?你對於《龍貓》和《千與千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