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0月29日訊 10月19日至22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白水江分局抽調精兵強將,與來自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內27個單位組成的護林防火和反偷盜獵聯合隊,在川甘兩省交界的岷山北部區域開展護林防火和反偷盜獵聯合行動。
此次跨省、跨縣行政邊界的護林防火和反盜獵聯合行動分5組,5條聯合巡護線路,歷時4天(野外歷時2天1夜),巡護總裡程76.2公裡,跨越了大熊貓國家公園岷山片區和白水江片區的四川省九寨溝縣、平武縣、青川縣和甘肅省文縣,未發現獵套、獵夾、火災隱患等人為活動痕跡,記錄大熊貓活動痕跡17處,發現金絲猴實體2隻、羚牛活動痕跡30處、野豬活動痕跡9處、雉類22隻、小麂3頭,斑羚1頭。
10月22日,在四川省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召開了大熊貓國家公園兩省四縣護林防火和反盜獵聯合行動總結會。參會代表分別就區域保護成效進行了交流分享。在對聯合行動反思、建言獻策環節,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黃晨翔建議,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內建立短期交叉上崗機制,加強各保護地人才交流學習。會議認為,聯合行動達到了對盜獵盜採等活動的有效震懾和遏制;及時排除了安全隱患;促進了大熊貓國家公園及周邊自然保護地、社區的交流溝通;為打破行政區域界線、築起邊界巡護網絡提供了參考模式,給國家公園建設管理,特別是跨省的國家公園建設管理提供了範本,形成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內多區域合作的良好態勢。
甘肅四川建立「岷山聯盟」聯合巡護組織,組織開展兩省四縣護林防火和反盜獵聯合行動,取得了較大成效。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就是要打破行政邊界限制,增強大熊貓棲息地的連通性和完整性,促進區域內、區域外不同自然保護地共同建立合作、溝通、聯動的機制。社區、社會、行政等各方力量共同管理大熊貓棲息地,共同守護大熊貓與人類的家園。(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
【來源: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