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滕晗
7月21日,湖北神農架林區黨委常委、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柳健雄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第三季度例行發布會上介紹,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已歷時5年,制定資源保護、生物監測、科研科普、社區共建等80多項制度,共1200餘條。
柳健雄表示,神農架國家公園是在神農架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地、國際重要溼地等10個自然保護地基礎上組建而成。《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實施方案》於2016年5月獲批,11月17日掛牌,是全國十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
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柳健雄。圖片來源 國家林草局
談及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柳健雄介紹說,一是推行科學保護。頒布省級《神農架國家公園保護條例》,實行「一園一法」管理;制定《神農架國家公園產業準入正面和負面清單》,組建自然生態資源綜合執法大隊,制定職責和權力清單。制定資源保護、生物監測、科研科普、社區共建等80多項制度,共1200餘條。建立「管理局—管理處—管護中心」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組建181名專業巡護員、650名農民管護員的資源管護隊伍,實行分區、分級、分類保護和管理。建成神農架國家公園信息管理中心、景區遊客流量預警系統,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紅外線攝像等監測手段,形成立體式保護網絡,實現生物監測全覆蓋。投資6000餘萬元,修復生態76處,約21萬平方米;啟動建設野外保護站、疫源疫病防控點、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生物多樣性監測中心。投資900餘萬元,建成上跨式、下涵式、緩坡式3種類型25處野生動物生態廊道。
二是強化科學研究,與國內29所高校、12家科研機構開展多領域課題合作研究。組建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聯合組建「中國林科院神農架國家公園研究院」,設立國家林草局神農架金絲猴研究中心。實施國家和省重大科技專項研究課題5項。
此外,還創新社區建設,探索社區共建共享機制,用國家公園標識製作社區、農戶門牌號碼。柳健雄介紹,為紓解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投入資金3040.51萬元,建立生態公益性崗位、薪材替代以電代燃、獸災商業保險、候鳥遷徙補食補償、社區產業幫扶、綠色產業項目等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幫扶機制、發展機制。
開展國際合作也成為新亮點,比如,舉辦中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暨中國世界自然遺產推進會,發表「中國《神農架宣言》」。成立神農架國家公園金絲猴保護基金會,接受首批捐贈400萬元。同法國普羅旺斯高地世界地質公園等4家國外地質公園和18家國內地質公園締結為姊妹公園。
柳健雄透露,目前,神農架國家公園總面積已由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04平方公裡增加到1170平方公裡,佔神農架總面積的35.9%,覆蓋5個鄉鎮25個行政村,8047戶,20325人。已由單一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轉變為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