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本 文 約 3438 字
閱 讀 需 要
9 min
1997年,北京經濟學家魏傑曾預言道:「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階段,非常痛苦,我估計再過10年,現在的民營企業200個中間有1個保留下來就不簡單,垮臺的垮臺,成長的成長。」
這段話在當時聽來顯得過於悲觀,但如今來看,後來的歷史慢慢驗證了這一預言,而這一預言也成為在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命運的精確詮釋。
生活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人們都會記得一句在中央電視臺反覆播報的廣告語:「中原之行哪裡去?鄭州亞細亞!」
一眾明星回憶當年的鄭州亞細亞
那時的鄭州亞細亞商場除自身在創立頭幾年翻倍增長的營業額外,也是各大商業體爭相模仿的對象,領導人將其視作榜樣單位,本地人樹立它為地標名勝,年輕人把它當成未來的理想工作單位,一時間萬人追捧,豔羨非凡。
但短短的十年間,這位在鼎盛時期取得莫大輝煌的巨人,卻倉皇倒下,只留下局外人不解的唏噓與當事人多年隱退。
它,究竟經歷了什麼?
圖源騰訊網
鄭州亞細亞商場正式開業
1988年,前身是以房地產開發為主要業務的河南省鄉鎮企業局下屬中原不動產公司,與河南省建設銀行所屬租賃公司合作,共同投資3400萬元籌建一家百貨商場,準備建成後將商場鋪位出租來獲取利潤。
20世紀50年代的二七廣場
商場地處鄭州鬧市區的「二七廣場」,原本應取得較好收益,誰知建成後因商機匱乏而許久無人問津,兩家公司一時間都面臨著前期工程耗資量大而造成的資金壓力。時任中原不動產公司總經理的晉野,抵住各方壓力,準備自己經營商場。
晉野聘請時任鄭州市信託公司下屬家電商場副經理的王遂舟來擔任商場總經理一職。
就這樣,王遂舟當上了中國第一個「職業經理人」,如今號稱「中國第一職業經理人」的王石,是其後話。
1989年5月6日,營業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鄭州亞細亞商場正式開業。商場名「亞細亞」是出自王遂舟的手筆,據說是當時風靡全國的韋唯和亞運會給予他這一靈感,面向社會大眾公開徵集的商場徽記,被設計成一輪出升的「野太陽」。
當時的中國商界還處在計劃經濟時代,國營商業一統天下,老百姓對商場的印象,依然是冰冷的櫃檯和高高在上的營業員,消費者依然拿著布票、糧票、食用油票、自行車票……
亞細亞打破了這一局面。開業當天的盛況,後來被認為是中國百貨零售業改革的一座裡程碑。新商場打破傳統國營商場暮氣沉沉、售貨員冷麵如霜的樣態,轉而以全新的面貌面向消費者。在服務上,亞細亞商場的營業員都接受過早期訓練,他們衣著統一,面容姣好,口齒伶俐,一律說著普通話,見到顧客先鞠躬,後問好,從不說不。
員工訓練儀式,圖源騰訊網
營業員的管理還有著嚴格的「三聲服務」——迎接顧客有招呼聲,接待顧客有介紹聲,顧客離去有送別聲。到營業結束時,所有商場員工、營業員都要停下手頭一切工作,立正目送顧客離場。
亞細亞禮儀小姐,圖源搜狐網
此外,商場還配置有的迎賓小姐、公關小姐和歌舞表演,大廳中央安放琴臺,每隔半小時就有樂手登臺演出。為了吸引顧客並打造獨具一格的商業品牌,當時鄭州最漂亮的年輕姑娘,會經過三個月嚴酷軍訓打造出類似天安門國旗班的儀仗隊,每天清晨在商場門口升國旗奏國歌,為圍觀的顧客做隊列表演,這一度成為鄭州最著名的觀賞景點。
升國旗儀式,圖源騰訊網
除了服務人員,服務措施也是安排的精心得當,除了能隨心購物外,亞細亞商場還推出:缺貨登記服務、售後配送服務、購物知識講座和兒童樂園服務,為顧客優化購物體驗。在營銷上,商場投入數十萬元用於廣告營銷,數額相當於當時所有鄭州商場一年廣告費的總和,一時間,「星期天到哪裡去?亞細亞!」的口號傳遍鄭州大街小巷。
摩託車方陣,圖源搜狐網
這些安排設置如今看來已顯的稀鬆平常,在各方推行體驗式經濟的今天,各大商場比這些舉動更為人性、細緻的服務也是層出不窮。但放在當時,這些改革可以說石破天驚,前所未有。商場開業當日,鄭州城萬人空巷,保安排成人牆而分批往裡放人,到下午6點被迫提前關門,因為櫃檯上90%以上的貨物被搶購一空。
在這樣的運作模式下,亞細亞商場開業僅7個月,就實現銷售額9000萬元,1990年達1.86億元,實現利稅1315萬元,一年就跨入全國50家大型百貨商場行列。到1995年,其銷售額都一直呈增長趨勢,1995年底達4.71億元。
中原商戰與危機初現
1992年前後,鄭州亞細亞商場聞名全國,取得這樣的「舉國關注」,源自於1990年開始的那場著名的「中原商戰」。
亞細亞商場的巨大成功,引起鄭州其他國營商場的「不滿」。1990年前後,鄭州市國有大型商場巨頭華聯商廈、鄭州百貨大樓聯合商業大廈、商城大廈、紫荊山百貨大樓,聯名成立「鄭州市大型國營商業零售業總經理聯誼會」,他們在互通函件中不點名指責亞細亞,警告各成員單位和各供貨單位不要與「這樣的單位發生業務來往」,五大商場間將定期舉行價格協調會。與此同時,幾大商場互派人員到對方暗抄商品底價、互挖人才、競價促銷。一時間,鄭州二七廣場瀰漫著商戰硝煙。
1991年1月,中央電視臺以亞細亞為主線拍攝6集電視專題片《商戰》,節目一播出,鄭州亞細亞引來全國矚目,在《商戰》播出後的兩個月內,全國各地有180多家企業組團到亞細亞商場參觀取經。另一方面,亞細亞為避開國營巨頭的聯手「封殺」並解決貨源問題,開始從鄭州周邊如上街、鞏義、許昌、洛陽等城市的國有商場進貨。這一舉動,反而為其積累了「以一敵五」「敢為天下先」的民間「讚譽」,一時間被廣為效仿。
商戰的結果是亞細亞站穩了腳跟,不僅取得了與國營商業在主要品類如家電、家具、鐘錶、服裝同樣的進貨價格,而且在鄭州商界做到了商品和服務方面的「人無我有、人有我新」。
福兮禍所伏,也是在這一時期,一些當時不為人知的危機開始萌芽。
前期的一帆風順讓王遂舟對已有「重名聲、輕實效」的經營作風深信不疑,1991年,王遂舟在海南海口開辦「海南亞細亞大酒店」,依然貫徹這一理念,宣傳陣仗打的面面俱到,酒菜服務卻馬馬虎虎,引來酒店收益慘澹。在風雨飄搖的狀態中維持十個月後,酒店最終倒閉。
但王遂舟未從中得到教訓,這為日後的覆亡埋下禍根。
走向衰亡的擴張
1992年6月,國務院五個部門發布了《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標誌著始於1984年的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進入新的階段。對此,亞細亞商場聞風而動,決定在1992年實行股份制改造。
一年之內,亞細亞集團以參股形式投資10億多元,先後在河南省內的濮陽、南陽、漯河、開封建起四家直接連鎖店。其中,僅南陽亞細亞商場固定投資就達1.1億元。此後的兩年間,又在北京、廣州、上海、福州、成都、西安等地培植起10家大型連鎖店,名曰「仟村百貨」。幾乎同時,集團還派人衝出國門,前往澳大利亞、俄羅斯尋覓商機。
這一擴張速度,世界罕見。但也如先哲所說:「興也勃焉,亡也忽焉」,連鎖帝國大廈傾覆,就在旦夕之間。
在集團向外擴張的同時,內部管理卻亂做一團。各地不時有「冒名」商場出現,一些當年陪伴王遂舟「打江山」的元老級管理人出走,並開辦自己的商場,王遂舟無奈任用一些年輕又無經驗的中低層人員為中高層管理者,無形中加劇了管理的混亂。
布局到各地的「仟村百貨」,由於去往異地「水土不服」,和省內四家連鎖一起,墮入「開業之日即虧損之時」的噩夢。
1996年2月9日,廣州仟村百貨開業,雖然設立許多表演節目,圍觀群眾卻僅有數百人,當年的火爆場面不復存在。
從1998年開始,鄭州「二七廣場」再無震動全國的事件發生,反而,隨著亞細亞商標的拍賣,商城大廈、商業大廈等商場的改制,以及金博大、丹尼斯等商業新貴的興起和外資商業企業的進入,讓當年的「中原商戰」成為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基因,並在此基礎上生長出新興、繁榮的商業形態。
2001年10月14日,鄭州亞細亞五彩購物廣場被河南建業住宅集團有限公司以2.3億元買下整體產權,這正式宣告:中國零售業最耀眼的明星——鄭州亞細亞商場,就此隕落。
圖源搜狐網
參考文獻:
笑寒:《「亞細亞」大沉浮》,《市場經濟導報》,1999年第02期,第4-10頁。
騰訊網:《弄潮兒:鄭州亞細亞曇花一現的商業傳奇》,2018年11月19日。
新浪博客:《鄭州亞細亞商場總經理王遂舟的昨天與今天》,2018年8月12日。
搜狐網:《時隔20年,王遂舟在鄭州再談亞細亞,這些年他做什麼去了?》,2019年4月14日。
新浪博客:《鄭州亞細亞》,2019年2月9日。
鳳凰網:《鄭州亞細亞:隕落的「野太陽」》,2010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