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糧食企業註冊量已達6.1萬家,同比增長18%的新聞成了熱議的話題。因此,有人預測,糧食價格將會出現大幅度的提升,糧食價格將會大漲。
今年春節以來,我國的糧食價格經歷了一波上漲的走勢。據相關信息表明,我國的糧食價格指數已經從2020年3月份的102.6上漲至8月的105.02。而其中,價格指數上漲最明顯的為玉米。
那麼,糧食價格為什麼會出現上漲的現象呢?
一、因疫情而導致人們對糧食安全的擔心
今年以來,全世界都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在這種情況下,個別國家產生了對本國糧食安全生產的擔心,從而開始實行限制本國糧食出口的政策。
最先出現這種擔心的為俄羅斯,在今年2月底時俄羅斯宣布,從3月20日起,將暫停10天蕎麥及其他穀類糧食出口。這個消息的發布,導致了其他國家的跟風,比如越南政府就在3月23日宣布:從3月24日零時開始,暫停籤署新的大米出口訂單,而各種以大米為原料的食品也被限制出口。而越南實行限制本國大米出口的政策後,緊接著出現了埃及、印度、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泰國、柬埔寨限制本國糧食出口的現象。
當這些國外傳來的限制糧食出口的新聞傳出以後,引發了國內民眾對糧食安全的擔憂,從而導致了居家屯糧的現象出現。一方面,農民朋友不願意出售糧食,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市民開始大量採購囤積糧食,在需大於供的情況下,糧食價格開始攀升。
二、因謠言傳播而使人們產生了糧食供應不足的假象
今年以來,部分地區發生了比較嚴重的洪澇災害,從而導致部分地區的糧食出現了減產甚至絕產的現象。在這種情況出現之後,有人便編造出了全國糧食供應不足的謠言,在謠言的蠱惑下,有一部分農民朋友便採取了「捂糧惜售」的防禦措施,從而導致糧食市場出現了一種供應不足的假象。在這種假象的迷惑下,糧食價格也開始出現了攀升。
三、生豬產能恢復
據相關信息表明,在今年8月份時,生豬產能已基本恢復到了接近常年的水平。我國年需求生豬量為6.5億頭,在生豬產能恢復的情況下,6.5億頭生豬每年就要吃掉大量的玉米,再加上其他畜禽業對玉米的需求,我國每年僅飼料企業就需要玉米近2億噸。而隨著生豬產能的恢復,對玉米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糧食(尤其是玉米)價格自然會有所攀升。
四、種糧成本的增加
這兩年,化肥、農藥以及種子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從而導致了種糧成本的增加。而這種種糧成本必然會轉嫁在糧食價格上,否則,農民就會賠錢。而種糧成本轉嫁到糧食上之後,必然會導致糧食價格有所攀升。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從而導致糧食價格出現了上漲的現象。
由於糧食價格出現了上漲的現象,因此,一些投資商認為投資糧食企業有利可圖,於是,便紛紛進入糧食行業,從而使今年糧食企業註冊出現了增長的現象。
那麼,糧食企業註冊量同比增長了之後,是不是就意味著糧價會大幅上漲呢?
答案是否定的。大量投資商進入糧食行業的目的是為了在糧食價格波動的情況下尋找盈利的機會,但這種機會是否能夠真正捕捉到還未必可知。據相關專家指出,近期糧食價格雖然有所增長,但這一上漲的趨勢並不可以持續,糧價上漲的空間非常有限,糧價市場行情並不會一路「高歌猛進」。
那麼,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糧食價格關乎著國家的安全。長期以來,我國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一直將糧食生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同時,我國有一套完整的糧食價格調控系統,一旦出現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的跡象,我國就會啟動這個系統,從而使糧價能夠在正常的價位運行。況且,我國每年都進行了大量的糧食儲備,所儲備的糧食是完全夠全國老百姓吃一年的,因此,我國糧食市場從來不缺少糧食,是完全能夠滿足糧食供應的。在這種情況下,糧食價格是根本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現象的。
因此,我們任何人都不用擔心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是根本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