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糧食企業註冊同比增長18%,真的意味著糧價會大幅上漲嗎?

2020-12-24 騰訊網

最近,一則糧食企業註冊量已達6.1萬家,同比增長18%的新聞成了熱議的話題。因此,有人預測,糧食價格將會出現大幅度的提升,糧食價格將會大漲。

今年春節以來,我國的糧食價格經歷了一波上漲的走勢。據相關信息表明,我國的糧食價格指數已經從2020年3月份的102.6上漲至8月的105.02。而其中,價格指數上漲最明顯的為玉米。

那麼,糧食價格為什麼會出現上漲的現象呢?

一、因疫情而導致人們對糧食安全的擔心

今年以來,全世界都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在這種情況下,個別國家產生了對本國糧食安全生產的擔心,從而開始實行限制本國糧食出口的政策。

最先出現這種擔心的為俄羅斯,在今年2月底時俄羅斯宣布,從3月20日起,將暫停10天蕎麥及其他穀類糧食出口。這個消息的發布,導致了其他國家的跟風,比如越南政府就在3月23日宣布:從3月24日零時開始,暫停籤署新的大米出口訂單,而各種以大米為原料的食品也被限制出口。而越南實行限制本國大米出口的政策後,緊接著出現了埃及、印度、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泰國、柬埔寨限制本國糧食出口的現象。

當這些國外傳來的限制糧食出口的新聞傳出以後,引發了國內民眾對糧食安全的擔憂,從而導致了居家屯糧的現象出現。一方面,農民朋友不願意出售糧食,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市民開始大量採購囤積糧食,在需大於供的情況下,糧食價格開始攀升。

二、因謠言傳播而使人們產生了糧食供應不足的假象

今年以來,部分地區發生了比較嚴重的洪澇災害,從而導致部分地區的糧食出現了減產甚至絕產的現象。在這種情況出現之後,有人便編造出了全國糧食供應不足的謠言,在謠言的蠱惑下,有一部分農民朋友便採取了「捂糧惜售」的防禦措施,從而導致糧食市場出現了一種供應不足的假象。在這種假象的迷惑下,糧食價格也開始出現了攀升。

三、生豬產能恢復

據相關信息表明,在今年8月份時,生豬產能已基本恢復到了接近常年的水平。我國年需求生豬量為6.5億頭,在生豬產能恢復的情況下,6.5億頭生豬每年就要吃掉大量的玉米,再加上其他畜禽業對玉米的需求,我國每年僅飼料企業就需要玉米近2億噸。而隨著生豬產能的恢復,對玉米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糧食(尤其是玉米)價格自然會有所攀升。

四、種糧成本的增加

這兩年,化肥、農藥以及種子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從而導致了種糧成本的增加。而這種種糧成本必然會轉嫁在糧食價格上,否則,農民就會賠錢。而種糧成本轉嫁到糧食上之後,必然會導致糧食價格有所攀升。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從而導致糧食價格出現了上漲的現象。

由於糧食價格出現了上漲的現象,因此,一些投資商認為投資糧食企業有利可圖,於是,便紛紛進入糧食行業,從而使今年糧食企業註冊出現了增長的現象。

那麼,糧食企業註冊量同比增長了之後,是不是就意味著糧價會大幅上漲呢?

答案是否定的。大量投資商進入糧食行業的目的是為了在糧食價格波動的情況下尋找盈利的機會,但這種機會是否能夠真正捕捉到還未必可知。據相關專家指出,近期糧食價格雖然有所增長,但這一上漲的趨勢並不可以持續,糧價上漲的空間非常有限,糧價市場行情並不會一路「高歌猛進」。

那麼,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糧食價格關乎著國家的安全。長期以來,我國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一直將糧食生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同時,我國有一套完整的糧食價格調控系統,一旦出現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的跡象,我國就會啟動這個系統,從而使糧價能夠在正常的價位運行。況且,我國每年都進行了大量的糧食儲備,所儲備的糧食是完全夠全國老百姓吃一年的,因此,我國糧食市場從來不缺少糧食,是完全能夠滿足糧食供應的。在這種情況下,糧食價格是根本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現象的。

因此,我們任何人都不用擔心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是根本不存在的。

相關焦點

  • 經濟日報:理性看待當前糧食價格上漲
    今年糧食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上漲是一把「雙刃劍」。目前來看,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給充裕,糧價上漲勢頭難以持續,後期玉米價格上漲也缺乏支撐。民以食為天,糧價穩人心穩。
  • 糧價上漲,糧食還沒出售,地租暴漲,你還繼續種地嗎?
    入秋後糧食價格逐漸緩慢的上漲,作為我們種地的人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今年夏季我家包了50畝地種玉米。我家的糧食現在還沒有出售。這個時候,租的50畝地,地主人要求再上漲100塊錢一畝的地租。我現在想糧價雖然上漲了,幅度不大,我們當地也就是每畝漲了3~5分錢一斤,地租又繼續漲,糧食還沒有出售,我怎麼能彌補這個上漲的地租呢?現在我考慮明年是不是繼續種下去。這樣的狀態我還能繼續種下去嗎?雖然糧價有所上漲,但是上漲的部分根本不能滿足租地的租金和其它生產成本的上漲了。這樣的種地一點利潤空間都排擠沒有了,真的不想種了。
  • 中國糧價高於國外!為何會出現「倒掛」?會持續多久?
    按照過去的情況,中國糧價一直處於世界低水平,很少超過國際糧價水平。不過,2020年好像發生了一些變化。根據官方數據顯示,1月至11月,中國進口糧食達9971.8萬噸,逼近上億噸,同比增幅接近三成。中國對進口糧食的「胃口」在加大。
  • 地租上漲趕超糧價,危及糧食安全
    對於種植戶來說,今年玉米大豆是個高收益品種。總的來說,今年種植戶的收入都非常不錯。 黑龍江省肇東市玉米種糧大戶趙明常今年種植350畝玉米,早先以八毛一二的價格售出時,畝收入在1000-1100之間,那些待價而沽的,收益情況會更好。
  • 國際糧價波動上漲 我們的「米袋子」會受影響嗎
    據唐珂介紹,糧食價格在連續多年低迷後恢復性上漲,玉米價格前期漲幅較大,近期隨著上市量增加,價格有所企穩,稻穀、小麥價格小幅上漲後保持穩定;生豬產能持續恢復,豬肉價格連續3個月下跌,近期受需求拉動小幅反彈,禽肉禽蛋價格低位運行;蔬菜、水果價格季節性波動,基本符合常年規律,蔥、姜等個別小宗品種漲幅較大,但蔬菜供給總體是有保障的。
  • 2021年:糧價會不會變?地租上漲怎麼辦?
    今天老道要為大家重點關注一下糧價、地租的相關消息!從今年秋糧上市一直到現在,國內糧價行情持續走高!相較於往年來看,有一些地區價格甚至是十年一遇!隨著糧價進入高價階段,國內包地價格也迎來上調!明年種地風險已經開始加大!最好的規避風險的方式到底是什麼?明年種地到底會不會賠錢?咱們農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今天老道給大家做一個具體的匯報!
  • 糧食戰爭還有多遠?美國農業部出手糧價大漲,玉米收購價歷史破五
    在我們感覺到肉類價格上漲的時候,中國的兩大糧食巨頭,中儲糧與中糧集團已經與神秘的糧食貿易商展開了糧食收購大戰。一、美國農業部出手了,世界玉米期貨大漲世界糧價的每一次大波動的背後,我們都會發現美國農業部的身影。
  • 糧價獲認可!玉米「領跑」 秋糧收購漸入高峰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王立彬)隨著秋糧集中大量上市,秋糧收購漸入高峰,總體進度明顯快於上年,價格持續上漲的玉米收購進度最快。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3日召開新聞通氣會稱,今年糧食市場行情較好,貿易企業、加工企業入市積極性高,經紀人參與收購活躍,再加上農民認可當前市場價格,秋糧一上市就很快迎來售糧高峰,較往年有所提前,收購進度明顯快於上年。
  • 玉米、小麥、水稻跌幅加大,糧價大變天?接下來糧價還能逆漲嗎?
    今年的糧食行情可謂一片紅火,糧價持續反彈上漲,從年初一直持續到11月,儘管期間官方也進行了多次調控,但糧價並沒有隨即下滑,就算新糧上市也沒能帶動價格反彈。不過從12月份開始,三大主糧的行情持續下滑,這讓持糧主體持續恐慌。而原本大漲2000元每噸的大豆,12月份也迎來了持續下滑。那麼接下來的糧價還會繼續下跌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 糧價大漲馬上就來了?別慌,看完你就知道了
    糧價未漲,糧農板塊先火了種地賺錢嗎?說能的那是古代地主之家。現代中國人多地寡,人均分幾畝薄地,想要賺錢很難。說溫飽度日還可,那還得是農閒時做點副業、倒賣點東西,或者去附近廠裡打打工。這樣才能掙得外快去支付日常消費、教育、醫療等開支。農民的日子還是有點捉襟見肘。所以農民都盼望著糧食能漲價。
  • 金價持續上漲 對珠寶企業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從業多年的翁得權談起今年的行業現狀表示,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市場錯過了春節的「黃金周」,好不容易盼來復工復產,連續上揚的金價走勢又對市場零售造成了極大衝擊。    然而,在外界看來,金價不斷攀升對於珠寶企業來說應該是利好的消息,又怎麼會引來行業內「一片哀嘆」呢?金價持續上漲對珠寶企業真的是件好事嗎?
  • 2020年小麥和水稻的收購價能否上漲?糧價突破1.5元/斤概率大嗎?
    2020年2月28日,發出了2020年稻穀的託市收購價格,早稻和中晚稻的最低收購價上漲了0.01元/斤,粳稻的最低收購價依然維持1.3元/斤。4月17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出了近期主糧品種的收購價,小麥的市場收購價為1.05—1.28元/斤,平均收購價為1.18元/斤,環比上漲0.7%。
  • 糧價上漲歸咎於發展中大國是極不負責的
    談到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和作用時,胡錦濤指出,發展中國家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五國都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加強五國的協調合作,不僅有利於各自國家發展,也有利於加強南南合作、推動南北對話、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胡錦濤表示,五國應該重點在以下幾方面繼續作出努力。  (一)團結協作,促進共同發展。
  • 明年糧食有可能漲價嗎?
    作為農業大國糧價一直都比較受關注,那麼明年糧食有可能漲價嗎? 關於2020到2021年糧價預測備受熱議,糧食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糧價的走勢自然也是關注的焦點。那麼明年農民們將會迎來哪些利好呢?
  • 2020年前三季度家電出口大幅回升,累計出口同比增長17.3%
    掌聲電器的訂單拐點來得更早,掌聲電器總經理張喜平表示,從今年7月起,公司訂單就開始快速增長,7月至今產能預計同比增長近50%,全年同比增長約30%。生產端的增長源於市場終端的火爆。據天貓數據,疫情期間全國小家電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103.5%,多功能料理鍋、廚師機、三明治機成交額更是分別上漲15011%、453%、3353%。
  • 2020最新數據出爐:糧食進口1.4億噸!大豆破億噸!
    每日總裁速遞:1月14日海關總署公布了2020年全年進口數據,2020年1-12月我國糧食累計進口14262.1萬噸,同比增加3117.5萬噸,增幅27.97%。數據來源:海關 中華糧網作圖大豆全年進口總量在預期之下突破一億關口。2020年1-12月大豆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10032.7萬噸,比2019年的8851.3萬噸增長13.3%。
  • 我國口糧自給率超過100% 糧食供需並無缺口
    今後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我國玉米生產完全有可能恢復增長,產需缺口有望逐步縮小,並實現基本平衡。雖然我國玉米產需存在缺口,但供需並無缺口。從產量看,雖然今年受颱風影響有所下降,但仍高於去年。從庫存玉米銷售來看,今年我國臨儲玉米庫存拍賣成交超過5600萬噸,其中有些尚未出庫,有些出庫後並未消費,而是從國家庫存轉入民間庫存,按照出庫進度計算,預計有2000多萬噸臨儲拍賣玉米將結轉至下年度消費。從進口來看,今年1月至7月,進口玉米457.0萬噸,同比增30.7%,市場供應完全沒有問題。
  • 土地、糧價、豬價將大漲?3個好信息!
    雖然,今年還有不少農民老哥的糧食還在手裡沒有賣出去,但卻一點不擔心。畢竟,看好明年糧價的不在少數。並且,隨著農村散養豬政策的放寬,一些符合條件的村子也可以養豬了。那麼,在明年開春之後,1-3月份裡,農民朋友關心的土地、糧價、豬價方面將有哪些好信息呢?關於這點,荳子今天就結合網上的一些觀點以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重點的聊一下這個話題。
  • 玉米「領跑」,秋糧收購漸入高峰——專家解析當前糧食市場走勢
    目前糧食收購進度如何?糧食市場行情呈何態勢?糧價後期走勢如何?在12月3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通氣會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李喜貴對當前糧食市場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 2021年,糧食價格、補貼又傳喜訊?
    相信很多農民都在翹首以盼一件事:希望明年糧食價格能進一步上漲,相關部門也加大糧食補貼力度!畢竟糧價上漲能極大地激發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有利於促進我國的糧食生產,尤其是防範疫情對糧食產業的影響。並且,這幾個月的三大糧價在比價體系和國內外共同因素的作用下,抱團上漲的局勢明顯。那是否真的如農民希望的那樣,糧食價格、糧食補貼都能在明年傳來喜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