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租上漲趕超糧價,危及糧食安全

2020-12-26 騰訊網

對於種植戶來說,今年玉米大豆是個高收益品種。總的來說,今年種植戶的收入都非常不錯。

黑龍江省肇東市玉米種糧大戶趙明常今年種植350畝玉米,早先以八毛一二的價格售出時,畝收入在1000-1100之間,那些待價而沽的,收益情況會更好。

大豆方面,以黑龍江種植戶張海龍的種植收支情況為例,今年種的20垧大豆,每垧約產大豆2.3噸,按每斤2.64元,能賣約12000元,加上補貼約4800元,總收入達到16800元,支出方面,地稅5100元,機械作業費2100元,流轉費2000元,一垧地的淨收入約7600元,算下來今年共計掙14萬多。

在種植成本裡,除去人工費用,地租往往佔據成本一大頭。今年糧價高漲,每畝地的收益上升,土地租金隨之高漲。黑龍江、吉林很多地區已達12000元/垧,這將比去年提高50%以上,而且總體地價還有上漲的趨勢。

在如此高的地價下,明年糧食價格就非常關鍵了,如果明年達不到今年的價格,對於農戶來說就存在極大的風險。而且今年由於受災減產,無法機收,人工收割成本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今年東北玉米種植戶並沒有比往年收益多出很多。

地租上漲的背後邏輯

那麼,地租為什麼會無理性上漲呢?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農地的壟斷性

事實上,當你承包下第一塊地後,就陷入了農地的壟斷叢林,因為剩下的每一塊耕地都具有壟斷力量。道理顯而易見,規模化經營必須要求集中連片,每一塊相鄰地都是獨一無二,無法替代的。

例如某農業公司流轉耕地,已經流轉到190畝,再有中間的10畝就能實現200畝集中連片經營了。但是,問題出現了,前190畝每畝500元,最後這10畝,農民每畝要600元,這最後的10畝地就形成了壟斷生產要素!

2. 農民對地租的心理價位脫離了市場規律

由於農地流轉市場不健全,國家徵地補償標準為農戶提供了一個流轉耕地的心理參考價位。全國各地,徵地補償低則兩三萬元/畝,高則可達二三十萬元/畝。所以,有的農民擔心耕地流轉出去後,如果遇到國家徵地,可能導致與經營戶之間相互扯皮,而現實中此類糾紛確實屢見不鮮。還有的農民高度重視農地的社會保障功能,反而越不願流轉出去,寧願撂荒。

@中華糧網小麥群-離歌

3.農地流轉協調成本太高

由於農地細碎化程度嚴重,一戶農民擁有20畝承包地,也許會分布於10個地塊。企業如果想集中連片流轉到200畝耕地,可能涉及到幾十戶甚至上百戶農戶,協調成本非常高。本來300元的流轉市場價,為了加快流轉進度,不得不提高到500元,還得動用大量的社會關係進行協調。

4. 一些涉農政策,推動了地租上漲

為了引導農業實現適度規模化經營,許多地方出臺了強有力的財政支持政策。而補貼(獎勵)農業經營主體的錢,多數轉化成為地租。增加財政補貼能夠把地租抬高,但是停止補貼後,地租卻不能同步降下來。

種糧大戶退租現象頻現

在糧價下跌、種糧成本上升、自然災害加劇種糧風險、流轉價格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下,部分種糧大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面臨虧損,種糧積極性受挫,退租、減少租地規模現象在多地上演。

不少新型經營主體表示,種糧成本上漲幅度太大,化肥一噸漲300~400元、農藥漲了30%、人工費翻倍漲,如果地租不降實在是難以支撐下去。而新型經營主體退租現象增多,將對農業規模經營進程帶來衝擊,甚至影響糧食生產。

12月18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首次發布我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成本保險行業示範條款。在保障程度上,對於三大主糧的保險金額,在現行直接物化成本的基礎上增加了「地租成本」「人工成本」選項,具體可由投保人與保險人協商確定。示範條款統一了保險責任範圍,進一步提高了保障程度和賠付水平。由此解決農戶種植糧食作物的後顧之憂,促進農業保險在服務鄉村振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起到重要作用。

農地流轉價格過高的消極後果

目前許多地方的地租已經顯著超過了種糧利潤,並且仍在以令人不可思議的速度上漲。地租的不合理上漲,必然引來消極後果,危及國家糧食安全。

首先,挫傷了農業經營者的積極性。全國戶均二畝三分田,專業農民都或多或少需要從其他村民手裡流轉耕地。如果地租超過了農業利潤,種田賠錢,不如外出打工。

其次,提高農業用地成本,必然會增加農地的非糧化甚至非農化風險,事關國家糧食安全。飆高的農業生產成本,將迫使種植主體不得不轉向經濟收益更高的「非糧化」種養殖。同樣,地租不斷上升,種糧收益空間受到擠壓也將加劇非農化傾向,佔地開礦,開發房地產,辦儲煤場......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無論工商業還是農業,炒作土地都是飲鴆止渴。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事關糧食安全的又一重大舉措:明確提出將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列為明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之一。

來源:中華糧網綜合央視財經、中國經濟新聞、《瞭望》新聞、《致命誘惑——瘋狂的地租正在毀掉中國農業》任盛宇。

相關焦點

  • 糧價上漲,糧食還沒出售,地租暴漲,你還繼續種地嗎?
    入秋後糧食價格逐漸緩慢的上漲,作為我們種地的人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今年夏季我家包了50畝地種玉米。我家的糧食現在還沒有出售。這個時候,租的50畝地,地主人要求再上漲100塊錢一畝的地租。我現在想糧價雖然上漲了,幅度不大,我們當地也就是每畝漲了3~5分錢一斤,地租又繼續漲,糧食還沒有出售,我怎麼能彌補這個上漲的地租呢?現在我考慮明年是不是繼續種下去。這樣的狀態我還能繼續種下去嗎?雖然糧價有所上漲,但是上漲的部分根本不能滿足租地的租金和其它生產成本的上漲了。這樣的種地一點利潤空間都排擠沒有了,真的不想種了。
  • 2021年:糧價會不會變?地租上漲怎麼辦?
    今天老道要為大家重點關注一下糧價、地租的相關消息!從今年秋糧上市一直到現在,國內糧價行情持續走高!相較於往年來看,有一些地區價格甚至是十年一遇!隨著糧價進入高價階段,國內包地價格也迎來上調!明年種地風險已經開始加大!最好的規避風險的方式到底是什麼?明年種地到底會不會賠錢?咱們農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今天老道給大家做一個具體的匯報!
  • 今年糧食企業註冊同比增長18%,真的意味著糧價會大幅上漲嗎?
    一、因疫情而導致人們對糧食安全的擔心 今年以來,全世界都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在這種情況下,個別國家產生了對本國糧食安全生產的擔心,從而開始實行限制本國糧食出口的政策。
  • 經濟日報:理性看待當前糧食價格上漲
    今年糧食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上漲是一把「雙刃劍」。目前來看,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給充裕,糧價上漲勢頭難以持續,後期玉米價格上漲也缺乏支撐。民以食為天,糧價穩人心穩。
  • 糧價上漲歸咎於發展中大國是極不負責的
    談到世界糧食安全問題,胡錦濤指出,近期,糧食價格上漲已成為世界經濟中的突出問題。高糧價加大了全球減貧壓力,影響了地區穩定。發展中國家是全球糧價上漲的最大受害者,我們五國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國際上出現所謂「發展中大國責任論」,把當前全球糧價上漲歸咎於發展中大國的發展,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事實上,全球糧價上漲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複雜的。
  • 方言:攜手維護全球糧食安全
    近期國際糧價上漲是由多種因素疊加造成的,是否會引發全球糧食危機,須冷靜客觀分析和研判。我國是全球第一產糧大國、第一糧食消費大國,確保糧食安全,是中國對世界糧食安全的最大貢獻,將對世界糧食安全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
  • 糧食戰爭還有多遠?美國農業部出手糧價大漲,玉米收購價歷史破五
    在我們感覺到肉類價格上漲的時候,中國的兩大糧食巨頭,中儲糧與中糧集團已經與神秘的糧食貿易商展開了糧食收購大戰。一、美國農業部出手了,世界玉米期貨大漲世界糧價的每一次大波動的背後,我們都會發現美國農業部的身影。
  • 全球糧價指數再創近六年新高 聯合國預計年內仍將面臨上漲壓力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北京時間1月7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宣布去年十二月全球糧價指數連續第七個月上漲至107.5,再度刷新2014年11月以來的新高。(來源:聯合國)FAO表示,自從去年五月以來聯合國糧價指數累積上漲達18%。受到惡劣天氣和旺盛需求帶動,從蔬菜到棕櫚油等所有農業商品價格仍有可能繼續上漲。
  • 解決三農問題,從降低糧食價格開始
    我認為不能再提高糧食價格了。這不單單是因為中國的糧價已經全球最高,更是因為作為基礎價格的糧食價格,對於相關產業的影響非常大。糧食價格提高了,養殖業的成本就更高,肉蛋奶的價格一定水漲船高,甚至引發通脹。最終漲價帶來的農民收入增加還是會被通脹吃掉。農民的生活不會因為糧食價格上漲而改善。社會發達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食物的廉價,窮人也不會為吃飽飯發愁。
  • 國際糧價波動上漲 我們的「米袋子」會受影響嗎
    據唐珂介紹,糧食價格在連續多年低迷後恢復性上漲,玉米價格前期漲幅較大,近期隨著上市量增加,價格有所企穩,稻穀、小麥價格小幅上漲後保持穩定;生豬產能持續恢復,豬肉價格連續3個月下跌,近期受需求拉動小幅反彈,禽肉禽蛋價格低位運行;蔬菜、水果價格季節性波動,基本符合常年規律,蔥、姜等個別小宗品種漲幅較大,但蔬菜供給總體是有保障的。
  • 無論世界糧食市場如何動蕩,但我國糧價始終穩定,究竟為什麼?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整個世界,不但對世界各國的糧食生產都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也影響到了糧食流通領域。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消息稱: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糧食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動蕩,糧食價格有上漲之趨勢,從而有可能在明年引發一系列人道主義災難。
  • 糧價大漲馬上就來了?別慌,看完你就知道了
    不過4月初因為很多國家相繼禁止糧食出口,造成了一波全球糧食恐慌。很多人看到了糧價上漲的苗頭,資本市場率先開動。糧價會因為疫情上漲嗎?資本的熱情來自或將上漲的糧價。雖然只是一個苗頭,但確實糧價有些鬆動。Wind數據顯示,小麥全國原糧收購價格指數由2020年1月30日135.36,上漲至4月16日137.38。相同時間段玉米收購價格指數從121.48上升到127.90;稻穀從134.71上升至136.90。
  • 中國糧價高於國外!為何會出現「倒掛」?會持續多久?
    按照過去的情況,中國糧價一直處於世界低水平,很少超過國際糧價水平。不過,2020年好像發生了一些變化。根據官方數據顯示,1月至11月,中國進口糧食達9971.8萬噸,逼近上億噸,同比增幅接近三成。中國對進口糧食的「胃口」在加大。
  • 糧價高不應怪發展中大國
    ■ 中國觀點  糧價上漲不應怪發展中大國  這次集體會晤在札幌的格蘭飯店舉行。會晤開始,主持會議的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首先致辭。然後,其他領導人相繼發言。  談到世界糧食安全問題,胡錦濤指出,近期,糧食價格上漲已成為世界經濟中的突出問題。高糧價加大了全球減貧壓力,影響了地區穩定。
  • 「遊資」能量巨大竟能「抬高」糧價!糧價體系的「漏洞」該重視了
    玉米大豆價格不正常上漲。讓「遊資」這個詞頻繁出現在我們大眾的視野之中。「遊資」的能量為何能如此巨大?竟然能抬高我們的糧食價格。要知道我們我們國家每年產量是萬億斤級別的。究竟是因為「遊資」能量巨大,還是因為糧食定價體系出現漏洞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糧價上漲 怎樣補好多種糧食的人
    然而,記者在糧食主產區江西的多個產糧大縣採訪了解到,種糧大戶、種植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日益成為糧食生產主力軍,可在現有的補貼政策下,他們卻感到受益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規模經營的潛力釋放。 多位受訪業內人士建議,根據新的糧食生產形勢適度調整補貼政策,提高政策精準性和實效性,真正體現「誰多種糧食,就優先支持誰」,促進規模經營潛力釋放,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誰在多種糧食 隨著土地流轉加快,種糧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逐漸取代傳統散戶,成為穩產增糧主力軍。
  • 一斤糧食的價格還不如一瓶礦泉水貴,對此你怎麼看?
    一斤糧食不比一瓶礦泉水貴,這是實際情況。糧食是各行各業的基礎,價格是不能隨意上漲的,更不能讓其猛漲!我認為糧食安全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糧價穩定,但必須加大農業補貼,加大農資檢管,推行農民退休制度保障,調動農民生產糧食的積極性。一,保證糧食安全。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誰也離不開糧食。一天不吃飯,肚子發慌,什麼都幹不了。
  • 土地、糧價、豬價將大漲?3個好信息!
    在糧食價格上漲的同時,近期的國家調整也在發力,不管是臨儲糧的投入還是糧點的停收,都起到了一定的平穩降價的作用。但糧價還是較為堅挺,上漲的條件依然充分。4000萬噸的缺口不可能全面讓給進口糧食的。豬肉價格在U型線路調整之後,近期又迎來了上漲,不少地區的豬價突破18元/斤,逼近19元/斤的,過了20元/斤將大概率引發惜售現象。糧價和大規模養豬的後續影響正在豬肉價格上逐步顯現。
  • 2021年,糧食價格、補貼又傳喜訊?
    相信很多農民都在翹首以盼一件事:希望明年糧食價格能進一步上漲,相關部門也加大糧食補貼力度!畢竟糧價上漲能極大地激發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有利於促進我國的糧食生產,尤其是防範疫情對糧食產業的影響。並且,這幾個月的三大糧價在比價體系和國內外共同因素的作用下,抱團上漲的局勢明顯。那是否真的如農民希望的那樣,糧食價格、糧食補貼都能在明年傳來喜訊呢?
  • 地租正在毀掉中國農業?
    他的樂觀豁達深深地鼓舞了我。一直到2020年,也沒有等來預期中的玉米價格顯著回升。然而,新的挑戰卻不期而至:糧價暴跌,地租卻逆勢暴漲!這讓劉能始料不及,家庭農場雪上加霜。2015年,從市裡來了一家牧業公司,流轉土地種植牧草,把耕地流轉費用頂到了500元每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