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麥、水稻跌幅加大,糧價大變天?接下來糧價還能逆漲嗎?

2020-12-21 騰訊網

今年的糧食行情可謂一片紅火,糧價持續反彈上漲,從年初一直持續到11月,儘管期間官方也進行了多次調控,但糧價並沒有隨即下滑,就算新糧上市也沒能帶動價格反彈。不過從12月份開始,三大主糧的行情持續下滑,這讓持糧主體持續恐慌。而原本大漲2000元每噸的大豆,12月份也迎來了持續下滑。那麼接下來的糧價還會繼續下跌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玉米行情分析

在10天前,四平天成的報價大漲100元每噸,迎來了市場的關注,但近3天裡,天成企業的報價連續大跌,已跌了160元/噸。目前,東北不少企業已紛紛調低收購價,市場的利空因素加大。

12月上旬,因玉米行情持續上漲,特別是東北玉米,最高價突破了2600元每噸,如此高的價格,讓東北和山東玉米的「倒掛」出現,風險也在增加。隨即,官方也加大了調控力度,11日定向在吉林拍賣了57萬噸,成交率為99.6%,17日又在黑龍江拍賣了71萬噸,從而讓兩地的行情穩定。

其實,東北玉米已出售60%,相比去年快了28%,目前的「地趴糧」基本賣空,對農民而言沒什麼風險。不過那些貿易商則是盲目囤積玉米,以至於市場的庫存量加大。其實官方還超額進口大量玉米,截止10月底,玉米以及替代品的進口高達1700多萬噸,伴隨著進口穀物的陸續到港,玉米行情持續下跌。

當然,玉米的下滑也和東北玉米走不出去有一定關係,因價格太高,南方企業不願意採購,導致1.1億噸的玉米很少外運,結果企業並不缺糧,價格隨之下跌。

至於年前的玉米價格,筆者認為總體應該有100-200元/噸的跌幅,不會出現大跌的可能。不過年前企業還不缺糧,儘管明年缺口大,但現階段是不缺糧的,因此玉米也難以再反彈上漲,預計2021年5-6月價格會迎來反彈上漲。如果玉米質量可以,大家完全可以囤積到明年。

二、小麥行情分析

按理說每年的12月份都會迎來消費旺季,小麥價格也會季節性上漲,其實小麥從11月初下跌,如今已跌了1個半月,跌幅為20-50元/噸,本月的跌幅為10-20元/噸,目前華北的主流價為2460-2500元/噸。

11月初,玉米價格迎來了「13連跌」,小麥也因此跟著下跌,這之後就沒有再反彈過。因如今行情已低迷了一個多月,貿易商越來越後怕,很多人對未來行情已經沒有耐心,大家的售糧熱情也在加大,也有不少小型貿易商抱怨,今年囤積的小麥根本就沒賺到錢。

確實,早在新小麥上市後,麥價就迎來了一波大漲,普遍漲到1.2元以上每斤,而如今麥價依舊在1.22-1.25元每斤,算上倉儲成本和管理成本,根本就賺不了幾個錢。

而官方的臨儲拍賣也是小麥價格下滑的因素之一,從10月份至今已拍賣了1177多萬噸小麥,目前還沒徹底消化,企業對新小麥沒有太多的收購想法,因此麥價下跌也就不難理解了。

從面企表現來看,今年的麵粉銷量不是太好,開機率被迫下跌,小麥的庫存增加,為了降低成本,面企的壓價心態較高,麵粉價格也在接連下跌,但就算這樣也沒能刺激消費。

如今臨儲依舊有7900萬噸的陳小麥,年前糧價想要上漲,只有一個因素,那就是看市場需求如何,元旦後,如果麵粉銷量大漲,那小麥價格必然會反彈。筆者認為,接下來行情還是很利好的,預計能反彈上漲,報價預計在1.23-1.28元每斤之間。

三、稻穀行情分析

稻穀的行情和小麥一樣,已經持續低迷了很長時間,今年的行情差,還因水稻的總體品質不是太好,今年降溫早,中晚秈稻還沒成長完成,結果在這一折騰下品質下滑,而企業收購上有嚴格的標準,那些低品質稻穀也就此被壓價收購。

8-10月份新稻穀上市時,稻價可謂是十分紅火,價格也在持續大漲,很多稻農不顧實際情況,盲目去囤積糧食,卻不知自己手裡的稻穀品質並不好,結果最後想賣賣不出去,只能任由收購商壓價購買。

11月份,官方提前啟動臨儲拍賣,拍賣量也從50萬噸漲到160萬噸,隨著大量的陳稻穀拍賣交易,稻穀價格持續長期低迷,很多稻農嫌價格低,不願意賣出去,截止11月底,收購的中晚稻為3247萬噸,同比去年少了323萬噸,而11月的稻價跌幅為0.02-0.05元每斤。

近期,稻穀行情依舊不太好,尤其是東北的粳稻,不少已經在託市價左右徘徊,企業之所以壓價,還因利潤太低,目前圓粒大米出場才1.8-1.95元每斤,很多小企業只能停產。

今年的中晚秈稻行情也迎來了「高開低走」的局面,目前的稻穀已跌到了1.3-1.4元,但企業的大米走貨量不多,這讓米企很是糾結,不敢大量囤積,因此新稻價格很難上漲。

預計稻穀價格年前也難有上漲趨勢,一方面是「稻強米弱」,一方面是消費需求不高,接下來還有下跌空間,稻農要及時出欄。

四、大豆行情分析

去年東北大豆1.6-1.7元每斤,但如今主流卻在2.6元左右,這就表明大豆漲了1800-2000元每噸,如此利好的行情也讓豆農的惜售情緒增加。儘管中儲糧曾試圖調低豆價,但4天後行情還是反彈大漲。

其實早在年中,大豆就從4000元每噸漲到5600元每噸,如今又創造5733元每噸的歷史。豆價的上漲,一方面是農戶的惜售情緒比較強,對未來行情充滿了期待,另一方面是南方的大豆質量差,反而東北優質大豆較多。而最主要的原因是進口量多,但今年的進口價格上漲不少,直到今天還在漲。

面對豆價居高不下,官方也加大了調控力度,在各地進行政策糧拍賣,並打擊惡意炒作者,從而讓大豆行情大跌,從5733元每噸跌到5249元每噸,跌幅為484元。

預計接下來大豆還有下跌的空間,預計春節前可能要跌到2.2-2.3元左右,畢竟今年的進口創新高,大豆總產量也比去年高出150萬噸,大豆並沒有上漲的基礎,反而下跌的利空因素比較多,大家要合理出欄才行。

如今官方的調控力度加大,糧價紛紛迎來下跌局面,預計接下來行情還會繼續下調,持糧主體要好自為之,別虧損慘重。

相關焦點

  • 2021年,糧價大變天,將出現「2漲1降」,農民提前做好準備
    今年受到大環境影響,有人憂愁,有人歡喜,市場行情一直飄忽不定。像糧食類的市場行情一直處於高漲狀態,這也讓很多農民不著急出售自己手中的糧食。像玉米和大豆分別漲了3毛左右和1元左右,讓今年種植玉米和大豆的農民賺了個盆滿缽滿。
  • 中國糧價高於國外!為何會出現「倒掛」?會持續多久?
    在世界水稻技術上,中國雜交水稻,聞名世界,尤其在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帶領下,早已打破畝產糧食各種記錄。這麼多年,我國大多數東西都已經漲價,房價更是猛漲不停,各種蔬菜價格也在飛漲,肉價漲得讓人吃不上肉都有,唯獨糧價,好像沒有怎麼漲。大多數人,也沒有察覺到它具體什麼情況。
  • 2020年小麥和水稻的收購價能否上漲?糧價突破1.5元/斤概率大嗎?
    一、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整體保持穩定從2004年開始,我國對小麥和稻穀實行最低收購價收儲制度,這跟其他農產品相比,有著很大的差異,那就是農民種植小麥和水稻,不用為銷路而犯愁,可以說是給了農民一顆定心丸。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優勢,再加上連續多年上調小麥、稻穀的最低收購價,使得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大幅度增加。
  • 糧價瘋狂,唯有水稻下跌,消費旺季將迎來,會漲嗎?啥時賣糧?
    目前的糧食市場可謂是十分瘋狂,玉米的行情一直在持續上漲中,9-10月份山東玉米漲幅迅猛,最高漲到了2680元每噸,而到了11月上旬,山東玉米持續下滑,但緊接著東北玉米接力迎來反彈上漲,吉林、內蒙已突破2600元大關,打破歷史高位。
  • 2021年:糧價會不會變?地租上漲怎麼辦?
    今天老道要為大家重點關注一下糧價、地租的相關消息!從今年秋糧上市一直到現在,國內糧價行情持續走高!相較於往年來看,有一些地區價格甚至是十年一遇!隨著糧價進入高價階段,國內包地價格也迎來上調!明年種地風險已經開始加大!最好的規避風險的方式到底是什麼?明年種地到底會不會賠錢?咱們農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今天老道給大家做一個具體的匯報!
  • 糧價、豬價:「一漲一跌」!最新預測分析!
    對於咱們農民兄弟來講,大家非常關心明年豬價、糧價的行情走勢!現在國內糧價、豬價可以說變化很大,最近有一些專家說明年豬價、糧價都要跌!這個說法到底靠譜不靠譜?明年國內豬價、糧價總體形勢又會如何發展?針對大家關心的這些問題,老道也講一講自己的觀點!具體情況,咱們一起說一說!【1月起!糧價、豬價:"一漲一跌"!冰火兩重天!】
  • 糧補、糧價又有新變化!
    糧食補貼或將迎來大變化,有四個字總結就是"兩漲一增"!新一輪重要調整,即將啟動!具體情況,咱們一起說一說!老道說:就在最近有一份重要文件下發,這份文件全名為《關於申報實施2021年新增耕地輪作、休耕試點的通知》,按照通知內容來看,進入到2021年之後黑龍江地區還將繼續新增輪作、休耕試點!有3大重點需要大家了解!
  • 糧價上漲,糧食還沒出售,地租暴漲,你還繼續種地嗎?
    今年夏季我家包了50畝地種玉米。我家的糧食現在還沒有出售。這個時候,租的50畝地,地主人要求再上漲100塊錢一畝的地租。我現在想糧價雖然上漲了,幅度不大,我們當地也就是每畝漲了3~5分錢一斤,地租又繼續漲,糧食還沒有出售,我怎麼能彌補這個上漲的地租呢?現在我考慮明年是不是繼續種下去。這樣的狀態我還能繼續種下去嗎?雖然糧價有所上漲,但是上漲的部分根本不能滿足租地的租金和其它生產成本的上漲了。
  • 11月3大主糧「抱團迎漲」,還漲嗎?12月糧價到多少錢一斤?
    至於糧食行情為何如此瘋狂,一方面是今年的天氣不是太好,水稻、玉米、大豆的上市時間有所推遲,且部分地區的品質不高,這讓優質糧的行情持續上升中。今年的生豬養殖行情也十分利好,截止10月底,生豬恢復量達到往年的88%,玉米深加工用糧量也在加大。再加上國際糧價一直在上漲中,且進口成本加大,優勢不再,帶動了國內糧價的提升。
  • 糧價大漲馬上就來了?別慌,看完你就知道了
    受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糧食體系遭到破壞,關於糧價上漲的傳聞很多。農村小遙家裡還有5畝玉米沒有賣。聽說最近糧價要漲這個八零後農民很開心。村裡農民喜歡扎堆賣糧。鄰居們賣的是玉米是0.9元一斤。小遙還想再抗一抗。過了一個月糧價已經有些鬆動,只是沒有出現預想的漲幅。
  • 玉米、小麥後市價格能達到多少錢1斤?看完有數了!附:最新糧價
    最近糧食市場出現波動,玉米、小麥等糧食價格出現了衝高回落,玉米價格由8月初上旬的高點1.30元/噸,回落了4-5分/斤,小麥價格也從1.27元降回到1.23元左右,每斤下降了3-4分錢。不過,近日兩大作物回落的形勢有所好轉,玉米行情出現止跌企穩。
  • 2020年:水稻價格!到底會不會漲?
    對於水稻來說,我們國家的全世界最大的水稻生產國,更是出口國!從目前國際糧價趨勢來看,國外水稻價格可以說迎來大幅上漲,從進口大米報價來看,最高上漲幅度高達30%!最近很多稻農看到國際大米價格大幅上漲,非常興奮!大家覺得國際大米價格上漲,是不是代表著國內水稻價格也要大漲?
  • 地租上漲趕超糧價,危及糧食安全
    對於種植戶來說,今年玉米大豆是個高收益品種。總的來說,今年種植戶的收入都非常不錯。 黑龍江省肇東市玉米種糧大戶趙明常今年種植350畝玉米,早先以八毛一二的價格售出時,畝收入在1000-1100之間,那些待價而沽的,收益情況會更好。
  • 糧價獲認可!玉米「領跑」 秋糧收購漸入高峰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王立彬)隨著秋糧集中大量上市,秋糧收購漸入高峰,總體進度明顯快於上年,價格持續上漲的玉米收購進度最快。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3日召開新聞通氣會稱,今年糧食市場行情較好,貿易企業、加工企業入市積極性高,經紀人參與收購活躍,再加上農民認可當前市場價格,秋糧一上市就很快迎來售糧高峰,較往年有所提前,收購進度明顯快於上年。
  • 提醒大家:春節前後,糧價將出現「2漲1降」,農民要做好準備!
    其30.98萬的入門價無疑是來了個大跳水。並且。即便是你手握30萬預算。 今年受到大環境影響,有人憂愁,有人歡喜,市場行情一直飄忽不定。像糧食類的市場行情一直處於高漲狀態,這也讓很多農民不著急出售自己手中的糧食。 峰值扭矩分別為320牛米、365牛米、400牛米。大眾途觀等經典車型。理想ONE每一個月的交付量都在刷新紀錄。看慣5系、E級這些「街車」。
  • 全球糧價指數再創近六年新高 聯合國預計年內仍將面臨上漲壓力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北京時間1月7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宣布去年十二月全球糧價指數連續第七個月上漲至107.5,再度刷新2014年11月以來的新高。(來源:聯合國)FAO表示,自從去年五月以來聯合國糧價指數累積上漲達18%。受到惡劣天氣和旺盛需求帶動,從蔬菜到棕櫚油等所有農業商品價格仍有可能繼續上漲。
  • 「遊資」能量巨大竟能「抬高」糧價!糧價體系的「漏洞」該重視了
    玉米大豆價格不正常上漲。讓「遊資」這個詞頻繁出現在我們大眾的視野之中。「遊資」的能量為何能如此巨大?竟然能抬高我們的糧食價格。要知道我們我們國家每年產量是萬億斤級別的。究竟是因為「遊資」能量巨大,還是因為糧食定價體系出現漏洞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深度剖析|稻米、小麥、玉米,專家告訴你:3大主糧價格走勢
    作為我國城鄉居民的三大主糧,對於穩定百姓「米袋子」具有重要意義的小麥、大米、玉米的價格變化備受關注。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為糧食價格波動增添了一些不確定性。前期我國主糧價格為何略有波動,後期糧價走勢又會如何?為回應社會關切,記者採訪了種糧大戶和行業權威專家。
  • 美國農業部出手糧價大漲,玉米收購價歷史破五
    目前的糧食進口分布主要隱患是大豆和玉米,去年我們進口大豆超過1億噸,進口玉米超過1000萬噸。在我們感覺到肉類價格上漲的時候,中國的兩大糧食巨頭,中儲糧與中糧集團已經與神秘的糧食貿易商展開了糧食收購大戰。一、美國農業部出手了,世界玉米期貨大漲世界糧價的每一次大波動的背後,我們都會發現美國農業部的身影。
  • 豬價、糧價兩個重要消息!
    最近有很多農民兄弟非常關註明年氣象年景的相關消息,現在國內糧價、豬價總體行情持續上漲!很多農民兄弟已經開始籌備明年的農業生產!就在最近一段時間,國家氣候中心針對明年1-5月份,國內氣象情況做了一個年景分析!今天老道就為大家做一個重點關注!同時針對現階段糧價、豬價的行情走勢,老道也講一講我的觀點!在我看來,進入到2021年之後糧價、豬價或將迎來「冰火兩重天」的行情格局!具體情況,咱們一起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