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鳥類科普105】短翅樹鶯

2021-02-18 泰山景區

形態特徵 較大的鶯類,體長14~18釐米。整體似遠東樹鶯而稍短。上體橄欖褐色,下體近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皮黃色,具皮黃白色眉紋和近黑色過眼紋。與遠東樹鶯的區別在於其整體較少紅棕色,與強腳樹鶯的區別在於其體大且鳴聲明顯不同。

生活習性 棲息於山區和山下的灌草叢、矮樹叢中。習性似遠東樹鶯,一般單獨或成對活動,性隱蔽,多在灌叢和地面覓食昆蟲。鳴聲為拖長的低顫音,後接一串3~4音節的圓潤多變叫聲,與遠東樹鶯有區別。旅鳥。見於泰山山區。

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 啄木鳥科——蟻裂

 ▶ 啄木鳥科——大斑啄木鳥

 ▶ 啄木鳥科——斑姬啄木鳥

 ▶ 啄木鳥科——星頭啄木鳥

▶ 啄木鳥科——棕腹啄木鳥

▶ 啄木鳥科——灰頭綠啄木鳥

▶  伯勞科——棕背伯勞

▶  伯勞科——紅尾伯勞

▶  伯勞科——虎紋伯勞

▶  伯勞科——牛頭伯勞

▶ 隼科——紅腳隼

▶ 隼科——紅隼

▶ 隼科——燕隼

▶ 隼科——遊隼

▶  柳鶯科——褐柳鶯

▶  柳鶯科——巨嘴柳鶯

▶  柳鶯科——黃眉柳鶯

▶  柳鶯科——雲南柳鶯

▶  柳鶯科——極北柳鶯

▶  柳鶯科——黃腰柳鶯

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編輯:劉蓓

*版權聲明:圖片及文字為攝影師和本平臺所有,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活動 講座:浙江鳥類辨識——浙江的鶯(樹鶯、葦鶯和短翅鶯)
    不過以為攻克了柳鶯就OK了的話就太天真了,那些樹鶯、葦鶯、短翅鶯也是長得幾乎一個模子啊!鱗頭樹鶯-吳志華攝日本樹鶯or遠東樹鶯?-戴美傑攝夏日福利第二彈——浙江鳥類辨識系列之浙江的樹鶯、葦鶯和短翅鶯,將於本周日開講!
  • 四川短翅鶯列入中國鳥類名錄(組圖)
    3月13日,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4.0版本在江西官山正式發布,中國鳥類種數再次刷新,增加到1458種,四川短翅鶯被新列其中。  這份名錄是以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IOC)世界鳥類名錄為藍本,由從事鳥類分類和系統研究的科學工作者,以及常年在國內野外一線進行鳥類觀察的資深觀鳥者共同編寫而成,是觀鳥業界最前沿的名目總結。
  • 四川發現鳥類新種「短翅鶯」 新鳥種以中國人命名
    在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老君山山腰上,一陣蟲鳴般的叫聲打破了平靜,在一處低矮的灌木叢枝頭,一隻淺褐色的四川短翅鶯正在吟唱,而它也是幾天前才「收穫」了這個新名字。  5月1日,中國生物類英文期刊《鳥類研究》(Avian Research)發表論文稱,在我國中部發現了一種新的鳥類—四川短翅鶯(Locustella chengi)。
  • 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命名鳥類 四川短翅鶯列入名錄
    3月13日,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4.0版本在江西官山正式發布,中國鳥類種數再次刷新,增加到1458種,四川短翅鶯被新列其中。這份名錄是以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IOC)世界鳥類名錄為藍本,由從事鳥類分類和系統研究的科學工作者,以及常年在國內野外一線進行鳥類觀察的資深觀鳥者共同編寫而成,是觀鳥業界最前沿的名目總結。
  • 【論文故事】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命名的鳥類新種:四川短翅鶯
    儘管從外形上來看,該種與高山短翅鶯非常相近,但測量數據表明四川短翅鶯的喙較長而尾羽較短。線粒體細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分析則指出四川短翅鶯和高山短翅鶯的遺傳距離差距平均約1.0%,顯示兩種不僅長得很像,二者間的親緣關係也相當接近。
  • 山中出俊鳥平原兔子多:四川發現鳥類新種短翅鶯
    不過,發現鳥類新物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有調查稱,物種從第一次樣本採集到正式命名發表,平均需要21年時間。四川短翅鶯的發現,似乎正好符合這個規律。從1992年第一次在四川峨眉山被記錄,到2015年論文發表,正式命名新物種,一共經過了23年。
  • 活動| 講座:浙江鳥類辨識——浙江的鶯(柳鶯、鶲鶯)
    偷懶,以下搬了浙江野鳥會的小七介紹,感謝浙江野鳥會撰文  觀鳥界有一句話「唯大鷹與小鶯難辨也」,其中的「小鶯」說的正是雀形目的鶯科(柳鶯科、樹鶯科、葦鶯科、短翅鶯科)小鳥。鶯科小鳥多,辨識難度大,先來第一講——浙江鳥類辨識系列之浙江的柳鶯和鶲鶯。主講人將系統、詳細地講解浙江有分布的鶯類36種,並逐一介紹其分布情況、辨識特徵,以及如何高效地在野外進行辨識。滿滿的乾貨,絕對是鳥人的一大福利!
  • 活動| 講座:浙江鳥類辨識——浙江的鶯(柳鶯、鶲鶯)
    偷懶,以下搬了浙江野鳥會的小七介紹,感謝浙江野鳥會撰文  觀鳥界有一句話「唯大鷹與小鶯難辨也」,其中的「小鶯」說的正是雀形目的鶯科(柳鶯科、樹鶯科、葦鶯科、短翅鶯科)小鳥。鶯科小鳥多,辨識難度大,先來第一講——浙江鳥類辨識系列之浙江的柳鶯和鶲鶯。主講人將系統、詳細地講解浙江有分布的鶯類36種,並逐一介紹其分布情況、辨識特徵,以及如何高效地在野外進行辨識。滿滿的乾貨,絕對是鳥人的一大福利!
  • 青島候鳥傳|遠東樹鶯是鳥界絕對的實力歌手 不信戳進來聽
    半島記者 李百明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今天的主角是鶯,所謂鶯歌燕舞,鶯以鳴唱見長。遠東樹鶯音頻文件浮山頂上,一隻遠東樹鶯正在練嗓遠東樹鶯,就是鳥界絕對的實力派歌手,鳴聲婉轉悅耳。
  • 資料:《中國鳥類野外手冊》PDA版
    太平鳥 小太平鳥雀形目 > 河烏科河烏 褐河烏雀形目 > 鶲科白背磯鶇 藍頭磯鶇 白喉磯鶇 慄腹磯鶇 藍磯鶇 紫嘯鶇 臺灣紫嘯鶇 橙頭地鶇 白眉地鶇 光背地鶇 長尾地鶇 虎斑地鶇 長嘴地鶇 灰背鶇 黑胸鶇 烏灰鶇 白頸鶇 灰翅鶇
  • 動物野趣 | 神奇的鱗頭樹鶯(下篇)—— 叫起來,老年人可能聽不見!
    有呀,鱗頭樹鶯就是一個! 這可是一隻難得一見的神奇小鳥。鱗頭樹鶯屬於雀形目、柳鶯科、樹鶯屬,由於它尾羽特短,也稱「亞洲短尾鶯」。 它們是候鳥,主要分布在俄國、中國、朝鮮、日本和東亞、東南亞地區。 【鱗頭樹鶯分布示意圖。南北遷徙路線長達數千公裡。(圖片源於網絡)】鱗頭樹鶯的叫聲非常奇特,如果說秋季遷徙時的叫聲還有點鳥叫的痕跡,那麼四月陽春裡求偶的鳴唱一定讓你大吃一驚!【音頻(1):鱗頭樹鶯的叫聲像不像秋夜的蟲鳴?(源於網絡音頻資料)】你能聽到錄音裡尖銳的叫聲嗎?能聽到,那恭喜你,你還年輕!
  • 世界野生動植物宣傳日—鳥類科普
    不同鳥的視野範圍不相同,第一類是典型鳥,比如烏鶇、鶯,有非常好的前視野和側面視野,但跟我們一樣看不到後面;第二類像鴨子、丘鷸這種,雙眼在頭的兩側,擁有全景視野,包括上方和後方,而且兩隻眼睛視野沒有重疊,看到的兩幅完全不同的景象;第三種眼睛長前邊,比如貓頭鷹,雖然看起來跟人一樣,但它們視野比我們廣多了,而且脖子能扭轉270°,能靠轉頭看穿周圍的一切。
  • 近期南匯東灘連續發現白眶鶲鶯等罕見鳥類新品種
    東方網4月18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近期適逢鳥類遷徙高峰,大量候鳥在上海過境,不少觀鳥愛好者在南匯東灘連續觀測到了白眶鶲鶯、克氏冠紋柳鶯和棕臉鶲鶯等較為罕見的鳥類,刷新了上海鳥類品種新紀錄。  4月11日,觀鳥愛好者楊志棟在南匯東灘發現一隻白眶鶲鶯,僅過了兩天,又有鳥友在相同的地方再次觀測到白眶鶲鶯。
  • 灰樹鵲首現太平山,青島鳥類數量達到432種
    ▲灰樹鵲。薛琳 攝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5月24日下午,青島太平山,四隻灰樹鵲在樹林中跳躍覓食,這是青島首次記錄到此種鳥類,青島鳥類數量增加到432種。▲灰樹鵲。薛琳 攝灰樹鵲(Dendrocitta formosae)是一種中型鳥類,體長多為31-39釐米。主要特徵:頭、面、喉是黑色,其餘部位灰褐色。腰部有白斑很明顯。翅膀藍黑色有白斑,尾黑色,腹部慄色。
  • 灰冠鶲鶯現身武漢 鳥類分布名錄又添新成員
    武漢市解放公園內的灰冠鶲鶯(王雪峰 攝)人民網武漢4月20日電 近期正值候鳥遷徙季節,大量候鳥在武漢過境。4月19日,有市民在武漢解放公園內發現一隻灰冠鶲鶯,刷新了武漢市鳥類品種新紀錄,至此武漢市鳥類分布記錄達到409種。
  • 泰山野生鳥類記錄達342種
    新華社濟南12月13日電(記者孫曉輝)記者近日從泰山景區管委會獲悉,隨著今年以來新發現了北短翅蝗鶯、高原巖鷚等珍稀野生鳥類,目前泰山野生鳥類記錄已達342種。2016年,泰山成功申報成為「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項目鳥類示範觀測樣區」。
  • 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7.0版修改說明
    1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7.0版以IOC全球鳥類名錄9.1和9.2版為討論基礎,涉及了一年多來中國境內的新分布記錄鳥種和因為分類變動而增加的鳥種,及一批鳥種的學名、英文名、中文名變動,瀕危等級變化。
  • 鶯科動物強腳樹鶯簡介
    強腳樹鶯(學名:Horornis fortipes):體長9-13釐米,小型鳥類,是一種暗褐色樹鶯。具形長的皮黃色眉紋,上體概呈橄欖褐色,兩側淡棕色,下體偏白而染褐黃。與日本樹鶯相似,但跗蹠長一般不及23毫米。
  • 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長煉「二汙」生產園林歡迎你
    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長煉二汙生產園林印象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徐亞平通訊員 謝小飛 張勇 陶洪暉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如今,「二汙」現場變綠了,水變得更清了,員工把鳥類當作了朋友,常駐的喜鵲、斑鳩、白鷺、布穀等鳥類多達30種。無論是員工生產操作,還是「遊客」現場參觀,隨時可以靜靜地聆聽鳥兒的話語。
  • 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長煉「二汙」生產園林歡迎你
    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長煉二汙生產園林印象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徐亞平通訊員 謝小飛 張勇 陶洪暉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如今,「二汙」現場變綠了,水變得更清了,員工把鳥類當作了朋友,常駐的喜鵲、斑鳩、白鷺、布穀等鳥類多達30種。無論是員工生產操作,還是「遊客」現場參觀,隨時可以靜靜地聆聽鳥兒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