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錫江陰市公安局要塞派出所積極策應江陰市集成改革試點工作和智慧城市建設,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人民滿意為目標,以網格化社會治理為抓手,以數據賦能為動力,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投入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踐,全力打造新時代堅不可摧「平安要塞」。2019年,該轄區的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0.8%,侵財案件發案同比下降8.1%。
打造「平安黨建聯盟」
實現基層共治「零壁壘」
去年8月16日,要塞派出所牽頭貫莊、新華、世新、立新等4個社區的黨員民警和社區幹部,共同走進轄區長三角鋼鐵貿易集團開展「平安在身邊、夏日送清涼」主題活動。黨員們共同參觀了企業庫房、營銷辦公室,和一線員工進行座談交流。期間還穿插了「平安小常識」問答,由社區提供的獎品——「平安大禮包」,深受企業員工歡迎。這是該所推行「平安黨建」聯盟工作的一個縮影。
從去年開始,他們探索成立以派出所黨組織為「軸心」、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為成員的「平安黨建」聯盟,將轄區20餘家街鎮機關單位、30餘家企業吸納進來,常態化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和社會綜合治理聯席例會,打造黨員聯管、社企聯教、組織聯建、部門聯動、警群聯治的黨建「朋友圈」。
在新華社區,一提到「吳警官說防範」,居民們都會贊口不絕。每周一上午,一則「吳少一小課堂」的漫畫推文,總會在社區各微信群中被轉載分享,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安全熱點,引起居民們的關注熱議。社區民警吳少一還採用月更新、季換新的形式,相繼推出《警務小百科》宣傳手冊、「小手拉大手」兒童安全宣講等一系列新項目,使「吳警官說防範」這個宣傳品牌在社區深入人心。
建強「網格服務之家」
實現警網融合「零障礙」
近年來,要塞派出所大力推進公安警務力量融入網格化治理體系,推動警務「小網格」融入社區「大網格」。他們把轄區劃分為8個二級網格和122個三級網格,按照「定格、定人、定責、定序」標準,17名社區民警、5名巡防民警以及90名輔警全部納入網格序列,分別擔任副網格長和巡查員,同時社區民警全部兼職社區(村)委副書記或副主任,進一步理順關係,實現「多員融合」。
以網格為前沿陣地,該所還將街道及社區工作者、駐村律師、小區物業人員等吸納進網格組織體系,組建了一個集巡邏防控、糾紛調處、隱患排查、防範宣傳等多職能於一體的「網格服務之家」。在這個「大家庭」裡,大家各司其職又緊密協作,有效強化了社區警務工作的實體支撐。
貫莊社區是江陰市最大的拆遷安置房社區,外來人員冗雜、矛盾糾紛較多,「網格服務之家」首先選擇貫莊社區進行試點——50餘名小區保安組成網格巡查員,負責巡邏守護和隱患上報;20餘名社區工作人員、駐村律師作為網格聯調員,幫助協調解決各類矛盾糾紛;選拔60餘名治安積極分子作為網格機動力量,確保平安守護「全覆蓋」。2019年,累計排除各類隱患2萬餘個,化解矛盾糾紛2000餘起,網格內處置辦結率達99.5%。
探索「機器人警務」新模式
實現數據賦能「零隔閡」
近期,要塞派出所作為江陰首個試點單位,迎來了一位最強「巡防民警」——巡邏機器人。
炫酷的造型、藏青藍的配色、顯眼的「Police」標識,一經推出便掀起了一陣圍觀「熱潮」。它還配備了U-SLAM自主導航、智能識別、強聲驅散等警務功能,在日常巡邏中可以全地形適應,能夠和群眾進行實時語音對講,一旦遇到緊急情況,機器人還可以啟動緊急呼救和聲光警示。
要塞派出所抓住綜合指揮室這一多功能戰鬥實體的「牛鼻子」,完善「六位一體」功能,發揮中樞大腦作用。依託PGIS警務地理信息系統、4G執法儀、三維實景地圖等實戰工具,實現警情、警力、視頻等各類警務資源一圖展示,提高指揮調度精準度。
在轄區世新汽車客運站,高科技智能元素在車站安防管理中體現得最為明顯。該所完善HDS陣地控制、人票證合一查驗、人臉抓拍識別、微卡口視頻採集「四大系統」,全力打造車站「智慧」建設新驅動實現科技圍站,確保治安風險隱患不外流。
智慧安防也帶來了立竿見影的實戰成效。去年6月23日,要塞派出所通過車站系統比對,發現一名乘客疑似為網上在逃人員。當日值班民警顧松宏迅速趕往車站,並將該情況反饋至市局指揮中心,在多警種的聯動處置下,當場抓獲一名盜竊案件的在逃人員。
智慧警務的創新實踐,不僅讓傳統打防管控「如虎添翼」,還進一步提升了為民服務的水平,讓辦事群眾感覺「如沐春風」。走進要塞派出所,前來辦理戶籍業務的群眾會發現,迎接他們的不是民警,而是一個智慧機器人。據該所戶籍民警陸梁櫻介紹,該智慧機器人可通過語音對講和屏幕展示實現信息交互,為群眾提供政策諮詢、現場指引辦理窗口、防範宣傳提醒、自動推送戶籍政策等10餘項服務,還可以在線預約、填表、辦理進度查詢,極大地減少了諮詢等候時間。錫公宣馬曉康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