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廠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 株洲傳媒網 - 株洲第一視聽...

2020-12-25 株洲傳媒網

 

處理廠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株洲城市排水管理辦公室

 

 

二〇一三 年  十月 編制

 

       

 

總則…………………………………………………………………………38

進水水質異常應急預案…………………………………………7----11

突發大暴雨或進水量嚴重超過設計處理能力應急預案………11

液氯洩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2----14

有毒有害氣體中毒事故應急預案………………………………1418

廠區設備故障應急方案…………………………………………19

 

廠區緊急停電應急方案…………………………………………19

 

防火應急預案……………………………………………………2026

 

 

  

 

  株洲市城市汙水處理工藝是採用生物處理方法,利用活性微生物來分解、消化汙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從而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為保證汙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充分發揮汙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效果,特制定突發應急事件處理程序,可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是本預案追求的目標。本預案以預防為主,按規範化、程序化的要求,在各種突發事件對工廠活性生物系統造成衝擊和危害時進行應急處理,將危害和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       事態分級

Ⅲ級 事態比較簡單,預計到將有可能對生產廠區範圍內的生產設施、設備、工藝的安全、公共利益造成一般危害或構成威脅,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只需要簡單的外部和內部的協調或者調度廠區人力資源和物資就能夠處置的事件。

   Ⅱ級  事發突然,事態較為複雜。對生產廠區內的生產安全、生產秩序、生產工藝造成一定的危害或威脅,有可能造成較大人員傷亡、較大財產損失或生態環境破壞,需要對外協調處理相關事務的,需要調度各公司生產系統的人力資源或者物資進行處置的事件。

  Ⅰ級  指突然發生、事態複雜,對各公司生產廠內、廠外的公共設施安全、生產秩序、生產工藝造成嚴重危害和威脅,可能或已經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生態環境遭嚴重破壞,需調動全公司或社會的力量和資源進行聯合處置的突然事件。

二、       啟動條件

廠區出現異常情況和緊急安全隱患事故時,汙水處理廠負責人和班組長可以負責處理Ⅲ級事件,部門責任人可以負責處理Ⅱ級以下事件,各公司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主管負責處理Ⅰ級以下事件。事件發生後各部門責任人應在最短時間內電話報告主管領導或越級上報,如無法聯繫或半個工作日內不能批覆的,則按默認的原則全權按應急方案所規定的程序代理處理突發事件,事後應將全部情況以書面報告主管領導。

三、       執行組織

突發事件的管理從主要二個層面著手:一是突發事件的預警管理,二是應急指揮管理。

安全領導機構——根據各公司安全職責分工原則,公司分管安全的領導為負責人。全權負責處理公司的所有安全事務,在安全事故發生時,負責人應啟動相應的指揮體系,充分發揮體系內工作小組的職責對事件進行有效調度。可根據不同時期的變化,不定期召開安全調度會議和監督檢查,研究決策汙水處理運營過程中各種突發事件的對應。

日常管理機構——各級部門按職責劃分從廠長→調度→各班組長層層負責日常的安全生產運行。嚴格把關水質、水量情況的異常變化,協調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小問題。

四、       執行資金

為處理好汙水處理廠內各類突發事件物資保障,各公司應設立應急預案備用資金,為突發事件提供資金保障。事件處理完畢後應按正常程序補辦相關財務手續。

Ⅰ級事件可調用資金10萬元人民幣,Ⅱ級事件可調用資金5萬元人民幣,Ⅲ級事件可調用資金1萬元人民幣。

五、  處理原則及適應範圍

在發生汙水處理事故時,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分別處理」的原則,實施有效快捷的搶修和處置,儘快恢復至正常處理狀態。

適用範圍

預案內容包括針對由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具有突發性、不可預見性、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汙水處理和社會秩序、損害人身健康、社會財產安全等事件,引起的汙水處理系統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主要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五種預案:

(一)     進水水質發生突然變化;

(二)     突發大暴雨或進水量嚴重超過設計處理能力;

(三)     液氯洩漏事故 ;

 

(四)     硫化氫中毒;

(五)     火災;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建設部《城市汙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操作規程》;

其他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條例等。

汙水處理單位、部門和個人在突發事件處置中應執行「科學預警、處置及時、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的工作原則。

1.      科學預警: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把預防和處置突發事故的責任層層落實到各部門、班組和職工。及時收集與汙水處理有關的綜合信息,建立靈敏、快捷的預警機制,對可能發生的突發性事件及時預防和處置,力爭把損失、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2.      處置及時:按照就地就近、及時處置的要求,各基層單位、班組和職工接到或發現突發性事故信息時,有責任在第一時間逐級報告,不得有誤。事故單位、部門應及時按應急預案規定,採取緊急處置措施,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

3.      統一指揮:發生各類突發事故時,由應急指揮辦公室統一指揮發布命令,各類事故應急組織,按照劃定的責任範圍,採取處置行動,並和上一級指揮組織保持密切聯繫。

4.      分級負責:在突發事件中,各級領導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分管範圍內的事故處置,對分工負責的工作不得推諉迴避,必須積極配合,恪盡職守。

六、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

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組成人員

  長:排水辦主任

副組長:各公司總經理

  員:各汙水處理廠廠長

2、職責劃分

A、 各公司總經理為總指揮。職責是組織制定應急救援預案,負責人員、資源配置和應急隊伍調動,根據現場情況,調整或調集力量並組織實施決策目標;向下級指揮人員布置搶險救災任務,檢查執行情況。

B、各汙水處理廠廠長為副總指揮。職責是協組總指揮工作,向總指揮報告事故情況,執行命令;在總指揮離開現場或因公出差時,履行總指揮職責。

C、各汙水處理廠現場總協調和對外聯絡負責人。職責是掌握情況、分析判斷、決定對策、協調工作、保持通信聯絡暢通,負責單位和消防、公安等部門的聯絡。組織人員隨時了解並記錄滅火、救人、疏散物質的情況和發布各項決策、命令、上級領導的指示精神等。

D、各公司安全主管領導任現場搶救負責人。職責是負責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劃定警戒區,組織疏散警戒區的人員、物質、下令限制人員和效能工具進入;組織救護器材、工具、衣物的供應和醫療救護工作;指揮對事故現場的搶救和人員疏散工作;負責趕赴現場實施救護,即時將傷員送醫院救治。負責向排水辦、主管公司、政府部門報告事故和救助情況。

E、各公司安全專幹任事故處理和調查負責人。負責事故現場處置、照相及其他工作;負責提取事故的有關人證、物證、整理原始材料;負責進行技術資料的整理、技術分析論證;負責組織提出事故調查報告。

F、各汙水處理廠安全員任現場保護和善後處理負責人。職責是負責組織對事故現場的保護和警戒工作,防治無關人員隨意進行現場。負責對傷亡者和家屬及其他損失等國家政策規定做好善後處理和安撫工作,並協組公安機關對破壞事故的偵破工作。

應急救援保障

1、內部保障

A、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明確人員分工和職責。

B、設立現場搶險、救護、善後處理、消防等應急分隊,明確職責。

C、現場配置了乾粉滅火器、防毒面具、消防栓、水槍和水帶。配置圖、工藝圖。

2、外部保障

A、發生液氯中毒事故,可通知湖南省化學事故救治中心,即:株洲化工集團醫院。電話:28120299

B、發生火災,立即撥打報警電話:119

預案分級響應條件

發生液氯洩漏事故,由排水公司自主救援、處置;發生房屋、設備火災事故,或排水公司無法控制火災局面,通知專業消防隊伍撲救。

 

應急培訓計劃

1、各廠每年組織一次本廠全體員工學習本預案。

2、各廠每年組織一次應急隊伍專項搶險、救護、滅火知識考試。

3、明確每個員工的應急職責,每季對應急器材、工具使用進行檢查補缺。

演練計劃

1、演練準備:由本汙水處理廠制定演練方案,模擬事故現場,著重於事故發生後的應急處理,應急器材使用、突出關鍵環節。明確演練題目、計劃、措施。

2、演練範圍和頻次:龍泉汙水處理廠對液氯洩漏事故進行演練。範圍分別為液氯消毒間。頻次為一年一次。

3、演練組織:演練組織由各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

 

+進水水質異常應急預案

株洲汙水處理廠進水主要是城市生活汙水,進水基本控制項目設計及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如下表:

基本控制項目設計及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日均值)   單位:mg/L

序號

基本控制項目

設計進水濃度

設計出水濃度

一級標準B標準

標準來源

1

化學需氧量(COD)

350

100

60

GB18918-20021

2

生化需氧量(BOD5)

150

20

20

3

懸浮物(SS)

200

20

20

4

石油類

 

 

3

5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1

6

總氮(N)

 

 

20

7

氨氮(N)

 

 

8(15)

8

總磷

(P)

20051231前建設的

 

 

1.5

9

色度(稀釋倍數)

 

 

30

10

PH

 

 

69

11

糞大腸菌群數/(/L)

 

 

104

 註:① 下列情況下按去除率指標執行:當進水COD大於350mg/L時,去除率應大於60%BOD5大於160mg/L時 ,去除率應大於50%

② 括號外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括號內數值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

株洲汙水處理廠採用氧化溝工藝,此工藝具有出水水質好,運行穩定可靠,兼有完全混合型和推流型的特點且具有耐衝擊負荷能力。

本單元所指的進水水質嚴重超標事故是指市政汙水收集管網進入汙水廠的汙水,一項或多項指標嚴重超標,致使汙水廠正常處理不能達到規定出水標準的事故。

  根據汙水處理廠巡檢制度規定,值班運行員工在中心控制室或巡檢設備運行狀態過程中,發現在線監測設備數據COD超標在500mg以上或者粗、細格柵巡檢中發現汙水進水水質有嚴重難聞異味(進水水質的PH<5PH>10,應及時啟動以下應急程序。

1、運行班組人員在生產運行中應全天候監控進水水質異常情況,根據巡檢制度定時要求必須在有效時間內發現進水異常,出現以上情況時應在第一時間內報告當班班組長。本班班組長應將水質異常情況立刻上報工藝調度或者廠負責人,同時採取有效措施調控工藝設備規避風險並將異常情況詳細記錄在案。

2、工藝調度或者廠責任人在接到運行班長的通報後,應及時調度調整工藝避免異常水質對生產工藝造成有害衝擊。應在最短時間內把信息反饋給管網工作人員,同時安排採樣送檢,為以後分析判斷提供可靠依據。

3、當管網中心接到管線異常水質情況通報時,管線管理人員應及時派人排查管線情況是否受損或滲漏。若管線受損或滲漏導致水質的異常,管線負責人查清情況後通知公司生產部門派隊伍及時搶修。如管網沿線發現有企業單位超標排放或者偷排時,應及時通知環保局等相關單位對管網沿線進行突查,並負責採集進水水質超標的視頻、圖片資料,對超標汙水取樣封存,保留好分析數據,日後進行追訴。

4、在12小時內各汙水處理廠負責人全權處理因異常水質導致的設備停止運行狀態,12小時以外報公司協調處理。情況正常後,廠負責人須採用積極措施及時恢復生產。

 

?        進水水質超標事故

現場處置組處置方案:

(1)        發現進水水質超出進水設計標準:CODcr350mg/L,或SS200mg/L,或PH9,或PH6時,立即向公司和環保部門匯報;

(2)        發現進水水質嚴重超標:CODcr550mg/L,或SS300mg/L,或PH9.5,或PH5.0時,立即向公司和環保部門匯報,等待指令,準備停止進水,準備打開超越閘門。

(3)        發現進水水質特別嚴重超標:CODcr700mg/L,或SS400mg/L,或PH10,或PH4.0或其他嚴重惡化水質時,立即向公司和環保部門匯報,減少進水量,一小時後若水質仍無好轉,停止進水,打開超越閘門,避免管網水位過高對管網造成危害。

(4)        發生上述情況時,對進水水質數據立即進行連續採樣分析(次/間隔10分鐘),根據化驗數據對相關工藝進行及時調整,確保對汙水處理系統造成大的危害降至最低。

(5)        信息收集組全程收集進水水質數據及處理過程的工藝數據,為事件報告提供翔實的數據支持;

(6)        支持保障小組立即起草事件經過報告材料,如可能導致系統工藝癱瘓則在緊急關閉的同時,填寫緊急關閉報告函報送政府部門及湖南首創。

具體的技術措施(包括但不限於):

(1)   如有機物(CODBOD)超標,補救措施主要有:

l        為了提高生物池對有機負荷的去除率,加強DO溶解氧的監測力度,增加供氣量。

l        提高生物池MLSS的濃度,以提高單位生物池容積的汙染物處理能力。

(2)   進水的氨氮超標時,補救措施主要有:

l        調整生物池的工藝運行,優先保證BOD的去除及生物硝化,不達標的磷採用化學除磷措施解決;

l        如長期超標,通過工藝改造以適應處理要求。

(3)   進水的總磷超標時,補救措施主要有:

l        調整生物池工藝運行,儘量通過生物除磷方式除磷,不達標的磷通過化學除磷措施;

l        如果進水總磷濃度過高,導致進水可生物降解碳源不足,考慮投加外加碳源等措施。

(4)        進水的SS超標時,補救措施主要有:

l        加大二沉池排泥量;提高刮泥機的運行效率,提高SS去除率等。

(5)        進水的有機物、總氮、總磷、SS同時超標時,補救措施主要有:

l        如果進水水質持續180天內經常超過進水水質標準並且處於穩定狀態,公司將通過調整工藝參數和啟用現有所有的設施,儘量最大限度的去除汙染負荷的總量。並且向市政府提出改造汙水處理廠的工藝及設備的申請,就改造汙水處理廠工藝及設備導致公司增加投資和運行成本的情況進行協商。

 

+突發大暴雨或進水量嚴重超過設計處理能力應急預案

現場處置組處置方案:

(1)            根據天氣預報預先對閘門等設備進行檢查,確保完好。

(2)            隨時觀察集水池的水位並向領導匯報。

(3)            外出巡視,必須注意個人安全,注意防滑,需要有人配合時兩人或三人一起協作操作。

(4)            由於進水管網關係著市區的防洪和排澇,水位超過預警水位2.2時立即向公司、排水辦和環保部門匯報,加大進水量,若進水水位仍然上漲,超過極限水位2.5時,打開超越閘門,並進行相應的工藝調整;

(5)            信息收集組全程收集進水水質數據及處理過程的工藝數據,為事件報告提供翔實的數據支持;

(6)            支持保障小組立即起草事件經過報告材料,如可能導致系統工藝癱瘓則在緊急關閉的同時,填寫緊急關閉報告函報送政府部門及主管公司。

 

 

+液氯洩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基本情況

   龍泉汙水處理廠西面緊鄰京廣鐵路線;南面為市漁場;北面與一魚塘相對;東面與湖南工業大學接壤。所處龍泉村為工業企業的集中地。周圍無集中社區和重要基礎設施。株洲市排水有限公司龍泉汙水處理廠根據工藝要求使用液氯對尾水進行消毒處理。

一、液氯的主要危害特性

1.、理化特性

氯氣屬於劇毒氣體,是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助燃氣體,相對密度(空氣=1)為2.48;相對密度(水=1)為1.47;熔點:—101℃;沸點:—34.5℃;液氯平均比熱:0.98 kJ/kg·℃。有腐蝕性,易溶於水、鹼液;洩漏時主要集中在地面,會形成有毒蒸氣風向沿地面擴散,會在低洼處或密閉空間內聚集。

2、火災爆炸性

氯氣可助燃。可燃物能在氯氣中燃燒。易燃氣體和金屬粉未等也能與氯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人體毒害性

液氯一旦因各種原因洩漏,會在空氣中迅速蒸發為氯氣。氯氣會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霧滴,刺激人體黏膜。另外氯氣本身屬於劇毒氣體,我國標準規定空氣中氯氣含量不得超過1 mg/m3,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0.09%1200mg/ m3)時,人吸入510分鐘即致死;氯在空氣中濃度達到0.00425%55mg/ m3)時,吸入3060分鐘即致死;氯在空氣中濃度達到0.00175%22mg/ m3)時,吸入3060分鐘即致重傷,在極高濃度下會產生「電擊樣」死亡。眼睛和皮膚接觸液氯或高濃度氯氣,在暴露部位可有灼傷或急性皮炎。長期低濃度接觸,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可引起職業性痤瘡及牙齒酸蝕症。

4、對環境及植物的危害性

氯氣對環境有嚴重危害,應特別注意對水體的汙染,對魚類和動物也應給予特別注意,高濃度時對人畜有損害。

二、液氯洩漏類型

     洩漏類型分為連續洩漏(小量洩漏)和瞬間洩漏(大量洩漏),前者是指容器或管道破裂、閥門損壞、單個包裝的單處洩漏,特點是連續釋放但流速不變,使連續少量洩漏形成有毒氣體呈扇形向下風擴散;後者是指化學容器爆炸解體瞬間、大包裝容器的洩漏、許多小包裝的多處洩漏,使大量洩漏物形成一定高度的毒氣雲團呈扇形向下風擴散。

1、液氯洩漏事故的安全防護

2、氣象和地形條件

風向決定毒氣雲團的擴散方向,風速決定毒氣雲團的下風向的擴散範圍,氣壓和地形影響毒氣對人的危害程度,如果空氣流動性小、溫度大,毒氣在低洼處停留不易擴散,對人和環境有極大的危害。

3、初始隔離和下風向防護區域參考距離

氯氣洩漏後,可能造成人員的中毒和死亡,波及洩漏區域或周邊地區。一般在小洩漏狀態下(洩漏量≤200L),首次隔離距離為30m,下風向撤離範圍白天為0.3km,夜間為1.1km。在大量洩漏狀態下(洩漏量≥200L),首次隔離距離為275m,下風向撤離範圍白天為2.7km,夜間為6.8km

汙染範圍不明時先按上述方法確定距離,然後分段測試氯氣濃度再調整距離。

三、危險區域的隔離

1、危險區域的劃定

事故發生後,氯氣在風的作用下,會呈∠60°左右的夾角擴散,在擴散的過程中由於空氣的補充,濃度會逐漸降低。當濃度對人體產生重大傷害(重傷或致死半徑)時的區域即為事故危險區域,在該區域內非事故救援人員不得停留。在高濃度時某些防毒面具可能失效,防護時間會大大縮短。

2、事故現場隔離區域的劃定

由於在危險區域之外危險物質仍然有一定的濃度,長期逗留也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因此,當濃度對人體產生輕度傷害(輕傷)時的區域即為事故現場隔離區域,在該區域內所有人員不得長時間停留。

3、 事故現場隔離方法

由穿戴有效防護用品的防護隊員用紅色標示帶將危險區域標示,禁止任何非事故救援人員的進入。同時用黃黑標示帶將隔離區域標示,由公安部門負責警戒,嚴禁未穿戴有效防護用品的非救援人員長期逗留。

4、交通疏導

當事故狀態嚴重,影響範圍擴大,需要對周圍交通道路進行限制時,在應急救援指揮部門要下達命令,對需隔離道路進行管制。

5、緊急疏散

     當液氯洩漏事故發生時,應急指揮部要根據現場情況,確認事故對人員安全構成威脅程度,由指揮負責人通過電話、廣播、移動喇叭等通訊方式發布疏散令。疏散令內容包括:疏散原因、有害物質性質、應急方法、緊急救治方法、疏散區域、正確的疏散風向、影響時間及其他注意事項。當事故後果可能威脅到周邊地區人員安全時,應急救援指揮部門應馬上報告上級機關政府組織人員疏散。

6、疏散中的注意事項

液氯洩漏事故發生後要遵循「先救人、後堵漏、再滅火」的原則。以最快速度幫助在場人員脫離現場,轉移到上風向或側風向的列汙染地區,不要做劇烈運動,儘快送醫院治療;對呼吸困難的中毒人員應立即吸氧並送醫院治療;對於輕危和波及區人員要由專人引導疏散,朝上風向或側風向轉移,千萬不要順風跑,不要在低洼處停留。受傷人員由應急救援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後由醫療救護隊負責現場診斷、救護,確定受傷等級,重症病人優先救護。

四、處置氯氣洩漏

1、氯氣的一般洩漏事故

氯氣的一般洩漏可因設備的微量洩漏引起,由安全報警系統、操作人員巡檢等及早發現,現場人員應作如下操作:

a)必須嚴格執行相應的作業指導書,及時關停相關設備或堵漏,立即用氯氣收集設備進行處理;

b)撤離無關人員,搶救中毒傷員,搶修、救護人員必須佩帶有效防護面具;

c)搶修過程中應利用現場的通風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等,降低氯氣汙染程度。

2、液氯鋼瓶洩漏

液氯鋼瓶洩漏時應採取的措施:

a)轉動液氯鋼瓶,使洩漏部位處於氯的氣態空間;

b)瓶閥洩漏時,小心擰緊六角螺帽;瓶體焊縫洩漏時,應用抱箍襯橡膠墊片堵漏,並儘快將液氯使用處理完畢;

c)易熔塞處洩漏時,應用竹籤、木塞、專用夾具做堵漏處理;

d)嚴禁在洩漏的鋼瓶上噴水;

e)在運輸途中鋼瓶洩漏而無法處理時,應將車輛開到無人的偏僻處,降低危害。

3、液氯管道、貯槽洩漏

液氯管道、貯槽等洩漏時一般情況比較嚴重,現場人員應及時戴好防護面具,按操作規程儘可能地進行關閥、堵漏等初步應急處理,並報警。若洩漏部位不能控制的,應向公司報告,同時視洩漏的程度,人員開始疏散至安全區域,等待救援。

4、 重大液氯洩漏事故

重大洩漏事故可因設備事故、貯槽或鋼瓶的洩漏引起,報警系統或操作人員雖能及早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此時啟動氯氣洩漏應急救援預案並採取如下措施:

5、事故最早發現者應在第一時間內向公司負責人報告。並採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如關閉總閥、總電源等。在不同情況下,報警和應急處理先後順序可適當調整。

6、排水公司在場領導接到報警後,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查明洩漏部位及洩漏狀況,下達應急處理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和各救援隊伍到位。

7、應急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後,應迅速查明事故發生地點、洩漏部位和原因,針對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的評價結論作出相應的應急救援決定,在查明洩漏部位和影響範圍後視能否控制狀態。如果事故狀態嚴重或擴大時,應請求外部支援,並說明可能的後果及影響範圍。

8、根據液氯的洩漏情況在查明氯氣洩漏濃度和擴散的情況下,根據當時風向、風速,判斷擴散的方向和速度,並對洩漏下風向的擴散區域進行監測,監測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必要時根據指揮的領導決定通知擴散廠區域內的人員撤離或指導採取簡易有效的保護措施。

 

+ 有毒有害氣體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一旦遇有有毒有害氣體中毒且有人員受傷時,現場人員在採取應急措施後緊急撤離的同時,可直接拔打火警電話「119、急救中心電話「120或公安指揮中心電話「110。發現事故人員同時應迅速向公司領導匯報,公司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1、突發事件應急指揮辦公室   生產部部長(經理)

職責:

        (1)向市政府、主管公司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採取的應急措施等以及啟動應急預案信息;

        (2)負責協調與本預案執行的相關部門;

        (3)全面掌握方案實施的情況,負責本方案實施工作的溝通協調;

        (4)決定處置方案調整、變更;

        (5)籤署各類電文、報告、匯報材料;

        (6)布置各種會務、接待及聯絡任務;

        (7)安排水質事故處置期間各種保障任務;

2、現場處置組作業要點

組長:兼職安全員

職責:

        (1)撥打119120110等社會救助電話;

        (2)現場處置組必須攜帶防毒用具、安全繩、氧氣瓶、呼吸器、氣體檢測儀等必需的應急器材,救護人員必須穿戴安全防護裝備;

        (3)按疏散路線疏散事故區人員至上風口,事故現場劃定警戒區域立即警戒,嚴格控制人員進入事故中心區域;

        (4)組織救護現場中毒人員,符合現場急救條件的採取就地急救;

        (5)消防隊到達現場時,現場指揮應立即與消防隊負責人取得聯繫並交待有毒氣體種類、特性,然後協助消防隊負責人處理現場情況。

        (6)事故發生後,應保護好現場,接受事故調查並如實提供事故的情況。協助消防部門認定事故原因,核定事故損失,查明事故直接責任。

        (7)對波及區域及影響區域環境中毒氣濃度檢測,確定事故危害區域,並通報危害程度和範圍;

        (8)事件結束後,編寫本組事件過程總結報告

3、支持保障組作業要點

組長:維修班班長

職責:

        (1)與現場處置組積極配合,參與人員救護;

        (2)迅速與醫院救助資源聯繫,安排人員轉院救助事宜;

        (3)啟動應急資金帳戶,保障應急資金需求。

        (4)按照各組需求負責各種物資、設備的採購,保證及時供應。

        (5)負責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中生活用品的發放、工作人員應急生活安排等工作。

        (6)填寫汙水廠緊急關閉報告函報送相關單位;

        (7)事件結束後,編寫本組事件過程總結報告

4、對外聯絡組作業要點

組長:綜合行政部主任

職責:

        (1)建立與政府、總部及相關支持部門暢通的信息通道,做好信息傳遞;

        (2)做好員工穩定工作,嚴格要求員工不得傳播謠言,按上級、政府的要求如實介紹事件情況;

        (3)做好傷殘家屬的接待工作,使家屬情緒穩定,積極配合上級和公司的工作;

        (4)做好媒體的接待工作,按應急指揮辦公室的要求與媒體溝通;

        (5)做好上級領導、專家的接待工作,為其提供高效、方便的辦公條件。

        (6)事件結束後,編寫本組事件過程總結報告

5、信息收集組作業要點

組長:化驗班班長

職責:

        (1)及時提供現場處置組所需技術資料;

        (2)對支持保障組採購物資、設備的金額、數量、技術參數等進行收集統計;

        (3)對現場處置組的採集的有害氣體種類、濃度等數據進行統計歸檔;

        (4)對對外聯絡組所發生的接待、會議等費用信息予以收集統計;

        (5)事件結束後,編寫本組事件過程總結報告。

6、附件1:《防止硫化氫中毒的技術措施及應急處置方法》

現場發生硫化氫中毒,應急措施如下:

1.    現場警戒,組織人員迅速撤離至上風處安全區域;加強通風,加速硫化氫濃度擴散。

2.    用多種檢測儀檢測現場硫化氫濃度,濃度超標後人員應繼續後撤且報警。

3.    在懷疑有不安全硫化氫的應急救援場所,施救者應首先做好自身防護,佩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攜戴多種氣體檢測儀及安全繩進行救人。

4.    急救措施 

(1)迅速將患者移離現場,脫去汙染衣物,對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及人工呼吸(忌用口對口人工呼吸,萬不得已時與病人間隔數層水溼的紗布)

(2)儘早吸氧,有條件的地方及早用高壓氧治療。凡有昏迷者,宜立即送高壓氧艙治療。高壓氧壓力為225大氣壓,間斷吸氧23次,每次吸氧3040分鐘,兩次吸氧中間休息10分鐘;每日12次,1020次一療程。一般用12個療程。 

(3)防止肺水腫和腦水腫。宜早期、足量、短程應用糖皮質激素以預防肺水腫及腦水腫,可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葡萄糖液靜脈滴注,每日一次。對肺水腫及腦水腫進行治療時,地塞米松劑量可增大至4080mg,加入葡萄糖液靜脈滴注,每日一次。

(4)換血療法。換血療法可以將失去活性的細胞色素氧化酶和各種酶及游離的硫化氫清除出去,再補入新鮮血液。此方法可用於危重病人,換血量一般在800mi左右。

(5)眼部刺激處理。先用自來水或生理鹽水徹底衝洗眼睛,局部用紅黴素眼藥膏和氯黴素眼藥水,每2小時一次,預防和控制感染。同時局部滴魚肝油以促進上皮生長,防止結膜粘連。

(6)嚴重硫化氫中毒導致昏迷時,可給亞硝酸戊酯和亞硝酸鈉,一般成人劑量為靜脈推注3%的溶液1020ml,時間不少於4分鐘,不能使用硫代硫酸鈉進行治療。 

5.    中毒機理 

硫化氫是窒息性氣體,吸入的硫化氫進入血液分布至全身,與細胞內線粒體中的細胞色素氧化酶結合,使其失去傳遞電子的能力,造成細胞缺氧,這與氰化物中毒有相似之處。硫化氫還可能與體內穀胱甘肽中的巰基結合,使穀胱甘肽失活,影響生物氧化過程,加重了組織缺氧。高濃度(1000mgm3以上)硫化氫,主要通過對嗅神經、呼吸道及頸動脈竇和主動脈體的化學感受器的直接刺激,傳人中樞神經系統,先是興奮,迅即轉入超限抑制,發生呼吸麻痺,以至於出現「電擊樣中毒」或猝死。硫化氫接觸溼潤黏膜,與液體中的鈉離子反應生成硫化鈉,對眼和呼吸道產生刺激和腐蝕,可致結膜炎、角膜炎、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腫。由於阻斷細胞氧化過程,心肌缺氧,可發生瀰漫性中毒性心肌病。

6.    硫化氫的燃燒爆炸特性 

硫化氫極度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或爆炸。遇濃硝酸、發煙硝酸或其它強氧化劑劇烈反應,甚至發生爆炸。氣體比空氣重,能沿地面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點火源會著火回燃。包裝容器受熱可發生爆炸,破裂的鋼瓶具有飛射危險。

7.    硫化氫的滅火措施 

硫化氫本身有毒,且燃燒產物為刺激性二氧化硫氣體,滅火人員應首先做好呼吸防護和身體防護,並根據現場情況設立警戒區,嚴格限制出入。

小火:採用乾粉、CO21211或泡沫滅火器。

大火:消防隊滅火

8.    現場醫療救護

(1)傷員搶救組將受到傷害的人員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並根據傷情採取適當的措施救護受傷人員。事故發生時,事故現場的任何一名員工都應立即報醫療救護電話120,辦公室應儘快將受到傷害的人員轉移到醫院;

(2)醫療救護報警要點:報警人單位、姓名以及電話號碼,受傷害的地點以及到救護地點的最佳行駛路線;受傷害的人數與傷勢(包括受傷部位、致傷原因等有利於救護的各種現象以及所發生的問題)。

 

+廠區設備故障應急預案

 

當設備出現重大問題,對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公眾利益造成一定危害的或廠內活性生物系統的符合受到嚴重衝擊時,即執行以下方案;

1、在廠外泵房或管網中發現有管道滲漏時,當班責任人有權立即開啟或關閉關鍵設備,防止滲漏擴大。

2、 當運行設備出現故障或管網出現滲漏,生產廠15分鐘內派人修復並報告生產部;主要設備損壞30分鐘內無法修復將影響到生產計劃的完成時,根據事故級別無法修復將影響到生產計劃的完成時,根據事故級別生產部有權及時調用備用設備,無備用設備則安排搶修,財務部門保證搶修資金到位,完畢後按公司相關規定3天內補辦相關手續。

3、設備修復、改造必須有完整的書面記錄,確保完整、系統、準確。

4、設備運行情況厂部每月以報表形式在每月前5日內生產部歸檔。

 

 

+廠區緊急停電應急

 

當一趟迴路停電時,當班人員及時另一趟迴路保持下常供電。若二趟迴路均停電時啟動以下應急程序。

1、生產廠區設備突然停電,運行班當班電工、值班人員在5分鐘內查明停電的具體原因,按照電工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在10分鐘內恢復供電。

2、運行班值班人員在15分鐘內關閉手動汙泥進水閘閥,控制汙泥泵房1.6以下的平衡泥位以及一臺回流汙泥泵的流量,確保汙泥泵房汙泥不得溢出。

3、恢復供電後,運行值班班長5分鐘內恢復各工段的操作程序,並做好相應的記錄。

4、恢復供電後,5分鐘內重新啟動計算機控制的在線設備,值班人員現場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

5、如果10分鐘內不能恢復供電,運行班長應3分鐘內向廠領導報告情況。廠領導20分鐘內組織會診並查清原因,30分鐘內出解決方案,同時報公司主管領導。

6、如果1小時還不能恢復供電,廠領導向公司主管領導、排水辦、環保局報告情況。

 

+ 火災事故應急

本單元所指的火災事故包括一般性火災事故、藥品庫火災事故及辦公場所火災事故。

遭遇火災事故時,應迅速關閉、切斷輸電、燃氣系統及各種明火,以防止滋生其他災害,同時利用單位配置的消防器材及有關設備全力進行撲救,當班工作人員迅速使用合適的滅火器、消防水帶或其它一切可能手段滅火。如果不能奏效,火勢蔓延,就首先考慮人身安全。

根據燃燒物質的性質和火情狀態,在撲救的同時,迅速與上級或當地119120取得聯繫,引導消防、救護人員和設施進入火災現場,當班工作人員要準備好和公安專業消防隊的配合,並服從公安消防隊員的指揮。

在公安專業消防隊員尚未到達時,要及時疏散人員和控制火勢。人員疏散時注意防止煙氣中毒。一般在火災發生物質燃燒時有大量有毒氣體逸出,所以在人員疏散過程中儘量用溼毛巾捂住口鼻,身體採用低位,向下風口方向出逃。如車間、班組備有防毒面具或呼吸器,可戴好後協助不具備防毒用品的人疏散。

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火災發生後凡是附近的部門、車間、班組均要考慮疏散保護貴重設備和物資以免引起更大損失。加強單位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火災事故應急系統作業指引

1、突發事件應急指揮辦公室

指揮:生產部部長(經理)

職責:

        (8)向市政府、主管公司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採取的應急措施等以及啟動應急預案信息;

        (9)負責協調與本預案執行的相關部門;

    (10)全面掌握方案實施的情況,負責本方案實施工作的溝通協調;

    (11)決定處置方案調整、變更;

    (12)籤署各類電文、報告、匯報材料;

    (13)布置各種會務、接待及聯絡任務;

    (14)安排水質事故處置期間各種保障任務;

2、現場處置組作業要點

組長:兼職安全員

職責:

        (1)撥打119120110等社會救助電話;

        (2)切斷全廠供電電源;

        (3)按疏散路線疏散事故區人員,事故現場劃定警戒區域立即警戒,嚴格控制人員進入事故中心區域;

        (4)組織救護現場人員,符合現場急救條件的採取就地急救;

        (5)消防隊到達現場前利用現有滅火器才組織人員滅火,以控制火災蔓延;

        (6)消防隊到達現場時,現場指揮應立即與消防隊負責人,協助消防隊負責人處理現場情況。

        (7)事故發生後,應保護好現場,接受事故調查並如實提供事故的情況。協助消防部門認定事故原因,核定事故損失,查明事故直接責任。

        (8)事件結束後,編寫本組事件過程總結報告

3、支持保障組作業要點

組長:維修班班長

職責:

        (8)與現場處置組積極配合,參與人員救護;

        (9)迅速與醫院救助資源聯繫,安排人員轉院救助事宜;

    (10)啟動應急資金帳戶,保障應急資金需求。

    (11)按照各組需求負責各種物資、設備的採購,保證及時供應。

    (12)負責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中生活用品的發放、工作人員應急生活安排等工作。

    (13)填寫汙水廠緊急關閉報告函報送相關單位;

    (14)事件結束後,編寫本組事件過程總結報告

4、對外聯絡組作業要點

組長:綜合行政部主任

職責:

        (7)建立與政府、總部及相關支持部門暢通的信息通道,做好信息傳遞;

        (8)做好員工穩定工作,嚴格要求員工不得傳播謠言,按上級、政府的要求如實介紹事件情況;

        (9)做好傷殘家屬的接待工作,使家屬情緒穩定,積極配合上級和公司的工作;

    (10)做好媒體的接待工作,按應急指揮辦公室的要求與媒體溝通;

    (11)做好上級領導、專家的接待工作,為其提供高效、方便的辦公條件。

    (12)事件結束後,編寫本組事件過程總結報告

5、信息收集組作業要點

組長:化驗班班長

職責:

        (6)及時提供現場處置組所需技術資料;

        (7)對支持保障組採購物資、設備的金額、數量、技術參數等進行收集統計;

        (8)對現場處置組的採集的有害氣體種類、濃度等數據進行統計歸檔;

        (9)對對外聯絡組所發生的接待、會議等費用信息予以收集統計;

    (10)事件結束後,編寫本組事件過程總結報告。

6、附件2:《辦公場所火災事故應急措施

1.    報警通訊聯絡

(1)監控室值班人員,接到監控系統或各手動按鈕報警信息後,應立即派人到現場落實或電話核實情況,判定火災確實發生後,應迅速啟動消防聯動按鈕,切斷火災現場(樓層)電源、電梯電源,使自動消防系統首先工作,並按響火災廣播,通知人員自救、逃生。並迅速撥火警「119,向應急辦報告,啟動應急預案。

(2)一旦接到火災信息後,依據消防監控值班人員對火災的報告情況,立即協助監控室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匯報,並傳達應急小組指令,指揮各樓層人員進行疏散。

(3)當指揮人員決定疏散人員時,消防監控室人員啟用消防廣播,迅速把通知傳達到每一個部門。

(4)樓內工作人員發現起火後,應立即就近啟動手報按鈕或使用消防電話,向消防監控室報警。

2.    滅火撲救

(1)滅火應急行動小組成員接到滅火任務後,應立即奔赴現場組織滅火、救人,搶救財產,履行職責。

(2)樓內工作人員發現起火後,應立即使用就近的滅火器、水龍帶等進行撲救,力爭把火災控制在初始階段。

(3)後勤管理部配電室值班人員,要確保消防系統的供電、汙水處理暢通。

(4)後勤管理部電梯維護人員,應立即趕到電梯停靠層,求助電梯內被困人員。

(5)有關部門(單位),應組織人員做好對本部門(單位)主要設備的保護、撤離工作。

3.    疏散引導

在接到疏散的命令後,各部門負責人引導本部門、樓層等人員,通過樓梯上下逃生。要讓大家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並要貓腰前行,防止擁擠相互踩踏等。

7、附件3:《火災現場醫療救護

1.    傷員搶救:

將受到傷害的人員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並根據傷情採取適當的措施救護受傷人員。事故發生時,事故現場的任何一名員工都應立即報醫療救護電話120,辦公室應儘快將受到傷害的人員轉移到醫院;

2.    中毒急救辦法:

(1)發生中毒,輕微者可迅速遠離毒氣區,到空氣新鮮處深呼吸。

(2)輕者可使用清水漱口和清洗暴露部位。

(3)重者呼吸停止的,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忌進行口對口呼吸,以壓胸法為宜,再立即送往附近醫院高壓艙急救。

3.     實施現場心肺復甦

(4)首先用拳頭有節奏地用力叩擊其前胸左乳頭內側(心臟部位),連續叩擊23次。拳頭抬起時離胸部2030釐米,以掌握叩擊的力量。叩擊後,心臟受到刺激,有時能恢復自主搏動。

(5)若脈搏仍未恢復,則應立即連續做4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再做胸外心臟按壓。

(6)一人施行心肺復甦時,每做15次心臟按壓後,再做2次人工呼吸。

(7)心臟按壓以每秒鐘1次的速度進行,連做15次;人工呼吸的速度為每5秒鐘做1次,連做2次。如此交替持續進行。

(8)兩人合作進行心肺復甦時,同樣先連做4次人工呼吸。

(9)隨後,一人連續做5次心臟按壓後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持續進行,不要兩人同時做。速度同上。

(10)做人工呼吸的人,應時時注意檢查傷病員的頸動脈有無搏動或有無脈搏。若傷病員原先放大的瞳孔開始縮小,臉色好轉,出現脈搏,開始自主呼吸,說明搶救成功,可以暫時停止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但要密切觀察心臟搏動情況,隨時準備再次進行搶救。

4.    醫療救護報警要點:

報警人單位、姓名以及電話號碼,受傷害的地點以及到救護地點的最佳行駛路線;受傷害的人數與傷勢(包括受傷部位、致傷原因等有利於救護的各種現象以及所發生的問題)。

8、附件4:《滅火器使用常識

1.    乾粉滅火器

使用範圍:碳酸氫鈉乾粉適用於易燃、可燃液體、氣體及帶電設備的初期火災;磷酸銨鹽類除上述幾類外,還可撲救固體類物質的初期火災,但不能撲滅金屬燃燒火災。

操作:手提或肩扛,但不能顛倒、橫臥。選擇上風向,在距燃燒處5米放下後,拔去保險,一手提開啟把,一手握噴槍對準火焰根部上下、左右掃射,均勻噴灑在燃燒物表面。

注意:撲滅液體火災時,不能將噴嘴直接對準液面,以防止液體濺出。

維護:定期檢驗,專業校核。

2.    二氧化碳滅火器

使用範圍:適用於撲滅油類、易燃液體、可燃氣體、電器和機械設備的初期火災。

操作:手提式採用手提或肩扛,不能顛倒、橫臥。選擇上風向,在距燃燒處5米放下後,拔去保險,一手提啟閉壓把,一手握噴射軟喇叭的手柄對準燃燒處由近而遠向火焰噴射。使用推車式應兩人操作,在離燃燒物10米左右滅火。

注意:手不能抓喇叭口外壁或金屬連續管,以防止手被凍傷。不能直接衝擊可燃液面。滅火後應迅速撤離,以防窒息。

維護:定期檢驗,專業校核。

3.    1211滅火器

使用範圍:電器設備類火災

操作:手提或肩扛,但不能顛倒、橫臥。選擇上風向,在距燃燒處5米放下後,拔去保險,一手提開啟把,一手握噴射軟管對準燃燒處左右掃射。

注意:撲滅液體火災時,不能將噴嘴直接對準液面,以防止液體濺出。1211有一定毒性,滅火後應迅速撤離。

維護:定期檢驗,專業校核。

相關焦點

  • 「湘歐快線」株洲貨運班列今日發車 - 株洲傳媒網 - 株洲第一視聽...
    受訪者提供7月3日上午9時許,在「湘歐快線」株洲國際貨運班列海關監管區,30多個裝滿貨物的貨櫃已通過海關檢驗,將於今天通過首發「湘歐快線」株洲國際貨運班列,在13天後到達明斯克。繼長沙、懷化開通「湘歐快線」後,這是湖南第三條直達歐洲的鐵路貨運班列。屆時,株洲的貨物也可乘著火車走進「新絲綢之路經濟帶」。
  • 胡嘉倩 - 株洲傳媒網 - 株洲第一視聽門戶網站
    -至今工作部門:株洲交通頻道職務(或崗位):主持人\製片人個人工作簡歷:2001.9.株洲交通頻道任主持人(至2005.3) 2005.5.長沙電臺886及湖南文廣任主持人(至2006.12) 2007.3.株洲交通頻道任主持人及製片人(至今)何時何地
  • 富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十、突發事件的應急保障(一)組織保障(二)技術保障(三)後勤保障(四)社會宣傳十一、各類具體工作預案的制定十二、附則(一)名詞、術語、編寫語、編碼的定義和說明(二)預案管理(三)監督檢查與獎懲(四)預案實施時間富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 嶽陽縣新牆河飲用水源保護區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建立健全嶽陽縣新牆河飲用水源保護區的環境汙染事故應急機制,提高嶽陽縣對飲用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汙染事件的處置能力,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減輕伴隨的環境影響以及人群健康危害,根據《集中式地表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應急管理工作指南》、《環境汙染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技術指南》和《湖南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編制本預案。
  • 海安市新通揚運河三裡閘應急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突發環境事件調查處理辦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環境保護技術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狀況評估技術規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集中式地表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應急管理工作指南》《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
  • 今日株洲要聞速覽(10月30日)
    ✦我市又一汽車產業新工廠投產✦11月1日上午,株洲將響起3種警報聲✦株百與華晨籤約,入駐這幾個項目✦我市建成四級糧食儲備體系✦金山汙水處理廠主體結構通過驗收✦減免社保繳費等政策不影響養老金發放✦南京成為全球地鐵
  • 溫州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通知
    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20年9月16日(此件公開發布)溫州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規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和管理工作,提高應急管理和處置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通知
  • 蚌埠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國家和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預案,制定本預案。
  • 西寧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通過專家評審
    西寧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通過專家評審 12月22日,西寧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正式通過專家評審
  •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紹興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紹興...
    1.2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浙江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以及《紹興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制定本預案。
  • 嶽陽縣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20年新修訂)
    》《嶽陽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1.5縣應急預案體系及預案銜接應急預案即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是指縣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為依法、科學、迅速、有序應對突發事件,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事件損害而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天水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
    》《甘肅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天水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相關法律法規等。4.2  響應分級依據《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及《甘肅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結合天水市突發環境事件特徵,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嚴重程度和發展態勢,將應急響應設定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四個等級,分別對應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突發環境事件。
  • 六安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六安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切實做好突發事件應急工作,不斷增強應對突發事件能力,規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有效預防、控制各種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更好地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結合我處職能等具體情況,特制訂本預案。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旅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 《湖南省旅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 湘政辦發〔2018〕18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湖南省旅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
  • 關於印發市突發環境事件等24個應急預案的通知
    南京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南京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南京市地震應急預案》《南京市防汛應急預案》《南京市防颱風應急預案》《南京市抗旱預案》《南京市防禦洪水方案》《南京市主城區防汛應急預案》《南京市公路(長江橋隧)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南京市內河水上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南京市港口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南京市城市公共運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南京市糧食應急預案》《南京市價格異動應急預案》《南京市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
  • 嶽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嶽陽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嶽...
    1.6  應急預案體系全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包括:(1)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下簡稱市總體應急預案)。市總體應急預案是全市應急預案體系的指導性文件,是市人民政府應對本市突發事件的規範性文件,是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和市直及中央、省屬駐嶽各單位制定應急預案的參考文本,由市人民政府制訂並公布實施,報省人民政府備案。(2)市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市專項應急預案)。
  • 突發事件30分鐘報告 肥西縣出臺應急處置預案
    肥西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處置預案》近日正式出臺,該預案明確要求,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鄉鎮人民政府、縣有關部門要立即如實向縣政府報告,不得隱瞞、謊報、拖延不報,初次報告不得超過30分鐘。  據悉,肥西縣制定總體應急預案劃定四類四級突發公共事件標準。
  • 進出境農產品和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發布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全國質量工作會議精神,鞏固專項整治成果,建立長效機制,12月3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並實施《進出境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 河北印發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重大藥品突發事件30分鐘內上報
    人民網石家莊12月20日電 (付兆颯)為落實《藥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對應急管理工作的規定,切實做好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處置工作,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藥品(疫苗)和醫療器械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建立健全應對藥品(疫苗)和醫療器械(以下統稱藥品)
  • 株洲空氣品質好轉 一微克一微克摳出「株洲藍」
    株洲市生態環境局數據顯示,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株洲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數值越小表示空氣品質越好)已逐年下降。【科學謀劃】重汙染天氣「遭遇戰」變「阻擊戰」事實上,株洲在一微克一微克摳出「株洲藍」。按照長株潭大氣汙染聯防聯控的要求及《株洲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規定,株洲迅速啟動了預警。2019年12月15日13時起,株洲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升級為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預警期間,城市建成區範圍內禁止土石方開挖、回填和運輸,禁止路面整修、房屋拆除、混凝土攪拌等作業;市區各類工地、料場、堆場嚴格落實揚塵防治措施。城市道路每日灑水以及噴霧降塵不少於3次,針對重點區域增加灑水降塵2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