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為什麼投入巨大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

2020-12-10 深更讀史

俄國起初只不過是一個東歐的小公國,經過幾百年的擴張,俄國的領土面積達到了世界第一。尤其是向東擴張過程中,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就到達了太平洋西岸。與此同時,俄國在向西或者向南擴張的過程中,卻進展緩慢,這也造成了俄國的版圖是橫向非常長。

但我們知道,近代的俄國其實並沒有錢,尤其是克裡米亞戰爭中,俄國缺錢更是表現地淋漓盡致,甚至因為缺錢,俄國還賤賣了阿拉斯加。

可俄國還是投入了巨大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修建了這條西伯利亞大鐵路。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全長9288公裡,以莫斯科為起點,最終抵達太平洋不凍港符拉迪沃斯託克。這其中要經過大片樹林、跨過烏拉爾山、通過數條河流以及西伯利亞凍土帶,地理環境極為複雜。

自1891年正式動工以來,前後花費了25年時間,才正式完成了這條俄國的大動脈建設。

那麼並不富裕的沙俄,為什麼花了25年的時間,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

說起俄國的鐵路發展,其實挺緩慢的。別看俄國的面積不小,但一直到克裡米亞戰爭後,俄國的鐵路建設非常滯後。尤其是亞歷山大二世1855年繼位的時候,俄國只有一條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的鐵路幹線,全國鐵路裡程不過965公裡。

雖然經過大力發展,俄國的鐵路交通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這明顯可以看出俄國的鐵路發展非常滯後。

從彼得大帝西化改革開始,俄國並沒有遠離世界潮流,這一點和大清完全不一樣。在工業革命中,英國人發明的蒸汽機等機器設備,俄國人都學會了。二次工業革命中,俄國人依然很不錯。雖然德國和美國利用這個時機崛起了,但俄國人也有不凡表現。

我們還知道,俄國的資源非常豐富,在擴張當中還吞併了數個國家,掠奪了無數財富,按說不應該如此貧窮。可客觀地說,俄國確實沒錢。這裡面原因很多,俄國的改革並不徹底,農奴制一直嚴重製約著俄國的發展。同時俄國的人口也嚴重不足,尤其是西伯利亞地區,基本是荒無人煙,沒人開發。

況且俄國的戰略一直是擴張再擴張,因此打仗幾乎沒有停過。我們知道戰爭的消耗是巨大的,不斷戰爭的沙俄很難積攢財富。也因此,俄國的重心根本沒有放在國內的經濟建設當中來,重工業或者說軍事工業才是俄國重點。

這一點跟英法甚至依靠航運起家的荷蘭等國完全不一樣,這些國家對外擴張的重點是貿易,這樣的話,可以維持龐大的國家機器。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俄國還是決定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為了獨佔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利益,俄國拒絕了歐美資本進入,由俄國自己負責這一浩大工程。

如此浩大工程,對缺錢的俄國來說,是個巨大的壓力。

雖然俄國佔領了遠東西伯利亞地區,成為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但擺在俄國人面前的困難也非常大,尤其是連接歐洲和西伯利亞的交通狀況極為惡劣。

西伯利亞地區不但人跡罕至,而且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發展緩慢,尤其是交通,還停留在畜力馱運階段,這樣的話,會造成嚴重的通信不暢。

由於俄國人口不多,所佔地區仍然是原住民為主,這對於俄國的統治是極為不利的。

而且歐洲部分到亞洲部分,有山脈阻隔,以及數條河流,不過河流的流向卻是南北流向,根本沒有發展航運的價值,還加大了東西溝通難度。

同時,在遠東地區,日本崛起了,日本同樣覬覦中國的東北以及遠東地區,這令俄國人寢食難安。

為了加強對遠東的控制力,俄國才打算修建一條東西大動脈。

如果鐵路修通的話,對於俄國遠東的控制將加強,同時有利於俄國對於遠東地區的開發建設。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俄國的命脈?
    在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時,俄國投入很大,大量的工人被送到寒冷的西伯利亞工作。俄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俄國下定決心一定要把修一條橫跨俄國東西的鐵路。 那麼,俄國為什麼如此費心思地修這麼一條鐵路,或者說西伯利亞大鐵路對俄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 西伯利亞大鐵路——人類的奇蹟與俄國的野心
    1891年3月29日,(俄歷3月17日),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籤署了一條關於連結歐洲和遠東的一條大鐵路的法令。
  • 俄國的「命脈」——西伯利亞大鐵路,竟是中國勞工以血鑄成!
    俄國政府最初也是這樣想的,但現實很殘酷,運送本國人的成本太高且修築鐵路的條件真的是太惡劣了,本國人不願意去,僱用日本人工資高,且都受不了這個苦。勞動人手不夠,日本又在旁虎視眈眈,大鐵路的修建迫在眉睫。長期以來,俄國的遠東地區也是處於未開發狀態。從歐洲本土向遠東運送物資,不僅成本奇高,而且耗時極長,就是物資運到了遠東,成本也會高得嚇人。四、戰爭利器瞅準了俄國人的這個致命的弱點,1904年日本人在西伯利亞大鐵路沒有修通之前,先發制人取得戰爭初期的主動權。
  • 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對遠東局勢有怎樣的影響?
    鐵路從誕生之日起,就起到了連接各個地區和加強人員和經貿往來的作用。而在19世紀末開始修建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它全長9000多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線。那沙俄為什麼不遠千裡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呢?鐵路的修建對遠東局勢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 看看它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就清楚了
    全長9288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並有通往蒙古國、中國和北朝鮮的支線。這條鐵路於1891年至1916年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和皇儲尼古拉即後來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交由俄國政府監督興建的。其實,沙俄早有修建西伯利亞鐵路的想法,而且在19世紀中期,俄國政府有關部門就已進行了大量調研論證工作。
  • 西伯利亞大鐵路:撬動遠東戰略平衡的槓桿
    1905年,俄國舉全國之力修建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全線通車,它西起莫斯科,經車里雅賓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赤塔、哈巴羅夫斯克,終於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加上1916年完成的阿穆爾鐵路,整個西伯利亞鐵路全長9332公裡,接近赤道周長的四分之一。
  • 海參崴與西伯利亞大鐵路
    真正讓海參崴地位大幅提升的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讓俄國實現了遠東地區的海陸聯動。翌年,俄國政府正式決定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地質勘查、測繪等各種準備就歷時了三年多,1891年3月西伯利亞鐵路烏拉爾山東麓的車里雅賓斯克段開始動工,同年6月西伯利亞鐵路的海參崴段開始動工(這就是起點紀念碑)。俄國招募數十萬名流放犯人、農民、礦工、商人、士兵以及來自中國和朝鮮等地的勞工,建設周期長達二十餘年,1916年實現全線通車。
  • 影像.攻略|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
    前者如美國的太平洋大鐵路,後者則如同英國在殖民地印度所修建的鐵路。不過對於俄國來說,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修築這樣一條橫貫歐洲的鐵路可絕不是說說就能搞定的,即使排除掉這所需的巨大人力資源,高緯度地區不可避免的工程難度以及保養問題,所需要的巨大資金,以及國際社會的反應等等都是俄國政府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 書摘|日俄開戰:西伯利亞大鐵路竟成導火索
    如外貝加爾鐵路的建設一樣,大片的永久凍土地帶被用炸藥炸開,或者用木材燒火予以解凍,而在很多路段,木材是從好幾百英裡以外運來的。跨西伯利亞大鐵路修建時遇到的很多困難都在這裡重現了,比如春天的洪水衝垮了新修的鐵路,然而工程進度仍可謂驚人地迅速,這全賴項目投入的資源。然而,除了自然要素外,鐵路建設還有兩個更大的障礙:疾病和叛亂。
  • 【一周一本書】不可思議的工程:跨西伯利亞鐵路
    這本書講述了跨西伯利亞鐵路這一體量巨大的工程的醞釀、決策與修建過程,分析了這一項目對於俄國走向革命以及東北亞、歐洲等地區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也提及了該鐵路建成後成為了蘇聯支持和推動中國革命的重要工具。書中提到了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革命政權靈活使用跨西伯利亞鐵路,經過艱苦奮戰,擊潰了反動白軍和協約國幹涉軍。
  • 從莫斯科到海參崴,全長9288公裡的西伯利亞鐵路是如何建成的?
    然而,俄國偌大的疆域卻造成了嚴重的通信不暢,尤其是連接歐洲和西伯利亞的交通狀況極為惡劣。據估計,從首都聖彼得堡(1700年-1918年的首都)到勘察加半島之間通信,大概要花6-12個月的時間。與此同時,以英國為首的歐美列強資本,為了爭奪西伯利亞的市場份額,也積極參與到這一計劃中。為了獨佔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利益,俄國政府終於在1891年2月,確定了鐵路走向問題,分別以遠東最大城市海參崴和居於全俄心臟位置的莫斯科為東西起點,並決定排除外國資本,由俄國自己負責這一浩大工程。
  • 【知識脫口秀】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
    王芳老師帶我們一起了解【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條鐵路在哪裡嗎?你們知道它有多長嗎?西伯利亞大鐵路西起莫斯科,東至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乘火車走完全程需要多久呢?你們知道走完全程穿越了幾個地形區嗎?小朋友們,你們是否看過賀歲電影《囧媽》?有沒有被裡面的國際列車所吸引?
  • 誰是西伯利亞第一大城市?|地球知識局
    於是在1891年,俄國開始修建貫通東西的西伯利亞鐵路。西伯利亞鐵路的東方終點站——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火車站(圖片:C.1869年美國太平洋鐵路建成,過去從紐約到舊金山最快也要走六個月,而鐵路建成後只需要七天。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俄國學者不斷地提出關於修建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的設想,但都未得到政府的支持。畢竟修築這樣一條鐵路耗資巨大,而且貧瘠的西伯利亞很有可能讓鐵路的運營收不回成本。
  • 茅海建:張庫大道與西伯利亞大鐵路
    俄羅斯商隊的主要商品是上等皮毛,多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當地民人的「進貢」(稅收),存放在俄國財政部在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倉庫裡。上等皮毛在俄羅斯歐洲地區並非稀有,運回的成本也大,若運到北京銷售,換回俄國所需的絲綢、瓷器等東方商品再銷售,有著較大的利潤,也可解決俄國東部地區的財政困難。這是對俄國政府極其有利的交易。清朝此時實行官員服飾的等級制度,每一等級的官服,方可配飾相應的皮毛,是官場的必需品。
  • 西伯利亞,1300多萬平方公裡,盡為俄國之土,為何中國不取之?
    1897年,西伯利亞大鐵路從東西兩端同時開始修建,這條鐵路東起海參崴西至莫斯科,向南到達中國境內,全程9222公裡。1916年西伯利亞大鐵路全程竣工,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引起很多國家的擔憂,日本為了阻撓鐵路修建,還選在沙俄政府財政困難的時候開戰。
  • 全長9288公裡的西伯利亞鐵路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19世紀中期,俄國從清朝手中搶奪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廣大領土,基本確立了在遠東的霸權地位。然而,俄國偌大的疆域卻造成了嚴重的通信不暢,尤其是連接歐洲和西伯利亞的交通狀況極為惡劣。據估計,從首都聖彼得堡(1700年-1918年的首都)到勘察加半島之間通信,大概要花6-12個月的時間。
  • 外媒解讀西伯利亞鐵路4大世界之最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導 外媒稱,19世紀末,俄沙皇尼古拉二世面臨如何將其帝國西部主要城市與東部遙遠邊境城市相連的巨大挑戰。在東西兩點之間是人跡罕至的大片荒涼地帶。解決辦法就是修建鐵路,即西伯利亞鐵路。
  • 承載《囧媽》故事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曾經決定了3個大國的國運
    挑來揀去,紙面上最靠譜的方案就是建造一條橫貫俄國歐亞領土的大鐵路,這也是當時俄國精英們的一致選擇。 1882年5月,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批准了總督郭貝多夫提出的修建西伯利亞鐵路的計劃書。1886年,亞歷山大三世召開御前會議,明確的指出:"為了提供軍事上和交通上的便利,修建從車里雅賓斯克到海參崴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 茅海建:重走張庫大道與西伯利亞大鐵路
    我之所以這麼做,是想能實地考察一下清朝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張(家口)庫(倫,即今烏蘭巴託)大道」和世界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無論是張庫大道還是西伯利亞大鐵路,都不屬我專題研究的範圍,也不是今天能夠看到或體會到其偉大功用的壯麗景象。「張庫大道」在歷史上的燦爛輝煌,今天已難覓遺蹟;西伯利亞大鐵路修建時的偉大設想,從未實現。
  • 一個人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一篇篇沒有任何圖片的文字牽引著讀者一路追下去,可見這些文字獨立的價值。除了岑參出塞路,獨具的歷史感讓他為自己設計出許多絕妙的線路:北京胡同、關中唐陵、天寶荔枝道、《圍城》中方鴻漸去三閭大學之路……還有這條西伯利亞大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