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豆腐製作 趙擁軍(湖南)中華老行當攝影賽107期

2021-01-15 中國攝影

▲▲▲▲▲▲

點擊上張圖片,即可查看比賽徵稿規則

收稿郵箱:chinaxhm@vip.163.com

賽事徵稿截止時間:2016年12月18日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些傳承上百年甚至千年的老行業正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縱使我們千方百計的挽留,已經被歷史車輪淘汰的它們,最終總會走出我們的視野......留住記憶,讓好攝的你我他(她)用手中鏡頭來定格一些漸行漸遠的老行業影像,影像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每一個攝影人應盡的責任。中國攝影微雜誌期待您的加入!


圖訴老行當·圖說舊故實

歷史是生活之源

每個故事都值得我們去留影



組圖名稱:油豆腐製作

攝  影  師:趙擁軍(湖南)

組圖數量:11

拍攝時間:2013年07月

拍攝地點:湖南省嶽陽縣張谷英村

組圖說明:湖南省嶽陽縣張谷英古村之所以聞名,是因為他的耕讀文化、古建築群落和保留的很多傳統手工製作工藝。油豆腐的製作過程是先用井水浸泡黃豆,磨製豆漿,加入適量的石膏粉,凝固成豆腐。再在燒開的上等菜油中烹炸,最後形成色、香、味俱全的「油豆腐」。由於現代年輕人外出打工和現代工業的影響,油豆腐的製作也出現了危機。


將優質的黃豆用清水浸泡,打碎去渣後就形成了豆汁,再文火熬熟成豆漿。


把煮熟的豆漿從鍋中饒出來。


將石膏粉調勻,倒入熟豆漿中,讓其凝固。


熟豆漿開始凝結,將其倒入成型的木盒子中。


經濾布的包裹,木板蓋住,再用石頭施壓幾個步驟,過二十分鐘,豆腐就成型了。再將豆腐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塊。


將已經分塊的豆腐盛好,準備倒入油鍋。


開始油炸豆腐,先要將菜油燒開,再將豆腐放進油鍋內用鍋蓋蓋住,任其炸熟、炸透。


熟了的油豆腐都浮了起來,也開始變色了。


然後敞開鍋蓋,再任其翻滾,直到完全熟透。


將炸熟的豆腐撈出油鍋。


色、香、味俱全的油豆腐。


—— END ——



圖說老行當  ·   百人攝影集

期待好攝您一起來參與成冊

老行當攝影賽   ·   參賽版權作品

未經中國攝影公眾號 · 書面許可

任何單位、個人不得轉載及它用

中國攝影公眾號:chinasheying


招募攝影工作者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在線閱讀

相關焦點

  • 湖南鄉下老家的油豆腐
    搶到回湖南老家的高鐵票,一顆懸著的心落了下來,行走在北京的街頭,腳步輕快,心情澎湃。雖然人已經奔五,到北京十多年了,離開家鄉二十多年了,可每年都要回湖南老家陪父母過年,這是風雨無阻的。在我看來,回湖南老家過年,既是舊年的終點,又是新年的起點。
  • 尋找無錫的老行當——修傘
    尋找無錫的老行當——修傘 2018-06-25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常油豆腐,製作簡單,味道就是家常味
    今天轉了一圈「蔬菜小店」,發現了一味我不常用的食材——油豆腐(豆腐泡)。 說起這油豆腐,我是不常吃的,或許以前上學時吃過,亦或是在飯店偶爾吃過,但那時也不知道是不是油豆腐?只以為是豆腐。 如今開始自己做菜了,才知道原來還有油豆腐(豆腐泡)這一味食材。其實就是過油炸制的豆腐。
  • 油豆腐細粉湯裡的老上海味道
    「油豆腐細粉湯」是老上海傳統叫法,細粉亦作線粉,普通的稱謂是「粉絲」。現在的小吃店,大多稱之為「油豆腐粉絲湯」。油豆腐細粉湯,顧名思義,是「油豆腐+粉絲」的湯,但傳統的油豆腐細粉湯裡,應該還有一樣東西:百葉包。
  • 油豆腐裡的年味
    父親會將年中採收的黃豆浸泡好,一勺勺通過石磨磨成豆渣漿,加兌一定的水將豆渣過濾出來,豆漿倒入鐵鍋後通過大火加熱煮開,同時將燒透的石膏製作成滷水,滷水倒在瓦缸裡,通過攪拌均勻,讓桶裝的熱豆漿傾瀉而下,滷水與熱豆漿融合,分散的蛋白質團粒經過運動聚沉,過一會兒,白花花的豆腐腦熱氣騰騰。
  • 章巧娣30多年純手工製作傳統油豆腐 如今面臨失傳
    隨著時代的變化,市面上的豆腐失去了兒時記憶中的味道,豆腐製作也被現代化技術取代。陳溪鄉虹溪村虹橋頭章巧娣家的豆腐作坊仍然堅持一貫的手工製作,傳承著傳統豆腐、油豆腐的原汁原味。為了保證油豆腐最傳統的味道,章巧娣堅持手工製作,在浸豆、磨豆、煮豆漿、點豆腐、壓製成型等製作過程中,每一道程序都嚴格把關。製作豆腐的黃豆必須提前一天就開始浸泡,分漿機將漿和渣分離開來後使用蒸汽煮豆漿,點豆腐之前還要用紗布對已經煮熟的豆漿進行再一次濾渣,製作油豆腐的豆腐成型後要使其自然冷卻,而且必須當天賣當天炸。直到現在,章巧娣都採用最原始的販賣方式。
  • 油豆腐炒青辣椒的家常做法 油豆腐怎麼炒好吃
    提到油豆腐,總讓我想到麻辣燙,因為以前上學的時候很喜歡吃麻辣燙,每次吃麻辣燙都必點油豆腐,我對油豆腐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蜜汁感情。當然油豆腐的吃法並不只有泡麻辣燙這一種,還可以炒著吃呀,油豆腐怎麼炒好吃呢?你要是這樣問一個湖南人,他大概會像我這樣告訴你:炒辣椒呀!
  • 學生時代的我們經過油豆腐燒肉的考試晉級為「饞老呸」
    春節快到了,想起以前冬天家裡常做的一道家常菜:油豆腐燒肉。當時覺得它的美味可以用勢不可擋來形容。「饞老呸」是一句杭州話,用現在的話來解釋有點吃貨的意思。油豆腐燒肉讀初中的時候,我們家和周圍鄰居一樣時常會做油豆腐燒肉這個菜。尤其在冬天時段,燒一大碗起碼可以吃兩天。這就留給了我們時常要去撈一塊吃吃的空間,因而留下「饞老呸」稱號。
  • 油豆腐燒肉是寧波人老底子傳統菜,小時候記憶裡的味道,百吃不厭
    周末去我爸媽家看望他們,這是自春節以來第一次上門去看他們,因為各個小區都封閉,來回走動不方便,再說打電話過去,我媽老說一切能夠自理,買菜啥的都很方便,我幾次提出要送點菜去都被拒絕了。這幾天復工復產,各方面的情況都好轉了很多,周末就去看望一下老人。
  • 油豆腐的製作過程也是眼簡單的,過程很清晰,步驟很明朗
    油豆腐的製作過程也是眼簡單的,過程很清晰,步驟很明朗提到這種油豆腐的話,它用的可是牛肉醬來炒出來的美味呢。要是再加上它的高湯再放到鍋裡煮上一會,那麼相信它的美味就會一下子出來了,你也會在老遠的地方就能聞得到哦。
  • 老行當沒落了怎麼辦?南平市洋後鎮旅店業的探索路
    老行當沒落了,怎麼辦?洋後人選擇了旅店業這一新行當,20多年摸爬滾打,現在洋後人在全國各地開設賓館、酒店達500多家,從業人員1500多人。大祿村率先「吃螃蟹」大祿村位處延平、古田、建甌三地交界。目前,閱江A家有連鎖門店23家,除14家在閩南外,其餘的分別位於廣西、江蘇、湖南、山東等地。像賴德平一樣,全鎮旅店從業者已紛紛開始轉型升級,從要規模向創品牌轉變,從旅館向高端的酒店升級。從各自為營到抱團取暖2004年,洋後鎮成立了旅店業發展促進會。
  • 油豆腐的家常做法,一道讓人無法抗拒的油菜炒油豆腐
    油豆腐的家常做法,一道讓人無法抗拒的油菜炒油豆腐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道用豆腐做成的美食,不過這不是普通的豆腐,而是油豆腐,它的名字叫做油菜炒油豆腐。說起油豆腐,它是我們吃火鍋的時候必不可少的美味。油豆腐非常的美味,小編的媽媽一般都用它來燉湯,特別的好喝。但小編和小編的媽媽不一樣,小編的媽媽一直是傳統的做法,而小編卻喜歡創新,小編經過不斷地實驗,發現油豆腐的美味不僅限於燉湯,用我們平時炒菜的手法來做油豆腐,也是非常的美味的。
  • 行走的街邊的老行當,即將消逝殆盡!只屬於80後的經典回憶!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行當」是什麼意思,其實在以前,社會分工不同,大家比較統一的稱之為行,也就是我們說的行業。行業當中所做的具體事情,稱之為當,總稱起來就是行當,老行當,就是那些滿滿消失在我們視野中的行業。
  • 大廚教你製作油豆腐塞肉,鮮嫩多汁,口感豐富,既營養又美味!
    大廚教你製作油豆腐塞肉,鮮嫩多汁,口感豐富,既營養又美味!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豆製品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對於正處在發育期間的青少年們來說,經常吃豆製品對他們的生長發育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許多小孩都是不喜歡吃豆腐的,這可能是許多寶媽寶爸們都有的一個困擾了,其實豆製品也是有非常美味的製作方法的,給大家分享的這一道油豆腐塞肉,是許多人的心頭大愛了,而且它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口味。
  • 很多人覺得這是油豆腐,它比油豆腐好吃一千倍,有錢也買不到!
    以前我分享過豆腐乾做法,很多朋友留言說,這不就是油豆腐嗎。不對,這可不是油豆腐,雖然在做法上前面的步驟有些個相像,但是最後多了一個煙燻的過程 。比油豆腐好吃多太了。有錢也買不到。 真正的老家特產。食材:豆腐乾 ,臘腸,蒜苔,大蒜,製作步驟:1、豆腐乾 ,臘腸洗乾淨,切成長條狀。2、蒜苔洗乾淨,去掉老的部分,切成長條。3、熱鍋下油。加入大蒜煸香。4、加入豆腐乾 ,臘腸一起煸炒出香味。約炒1分鐘左右。
  • 如何在一天內學會製作金黃酥脆的農家油豆腐,讓人看了流口水
    紅燒肉油豆腐,紅辣椒瘦肉炒油豆腐、紅燒排骨油豆腐、道菜炒青椒油豆腐等。油豆腐是萬能的配菜,不管是其色澤還是味道都可以很好跟其他食材搭配。第一步,準備好優質的黃豆。黃豆個頭均勻,色澤金黃,無蟲,無沙,無石粒。第二步,將黃豆放入水中浸泡四五個小時。第三步,將黃豆跟加適量的水一起磨漿。
  • 油豆腐燜雞肉這道菜該如何製作?這幾個步驟讓你上手!
    哈嘍,各位吃貨朋友們大家好,我們都知道雞肉的製作方法真的有非常多種,如果要做一個盤點那真的是說不完,而今天小編也是給大家推薦一道比較容易製作的菜式,這道菜的名字就叫油豆腐燜雞肉,下面就來看看小編是如何製作這道油豆腐燜雞肉的吧。
  • 日本昭和年間那些消失的行當(連載1)
    編者按:《消失的行當》描繪了一百一十五種如今已消失,或瀕臨消失的老行當,如鐵匠、桶匠、豆腐匠、燒炭人、雜耍藝人、澡堂搓背人……在那個沒有選擇的時代,工作就是為了吃飯。人們常常說「可惜」,東西壞了就修修再用,絕不簡簡單單換一個。這種樸實的生活中傳遞出濃濃的人情味道。
  • 用山泉水製作的手工豆腐,油豆腐好吃到在萍鄉找不到第二家
    因為豆腐特別容易壞,所以村民們的豆腐都是按訂單製作。因為這些年來豆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所以每天天不亮,製作豆腐的村民都要起來做豆腐。雖然大江村邊有不少人家都會做豆腐,但是八十裡組裡面做的特別好,一是因為這是一門傳承了幾十年的老手藝,二則是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他們也堅持手工做豆腐,特別講究質量。
  • 菜市場成堆的油豆腐,卻不知道油豆腐怎麼吃?來學學這三種做法吧
    不知道大家對前段時間爆火的油豆腐吃法知道多少,其實油豆腐作為一種豆製品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還是比較少的,因為相對而言它的吃法比較單一,放在火鍋裡的時候才會比較好吃,對於油豆腐而言,想要它好吃的秘訣就在於湯汁,如果湯汁足夠美味了,那麼吸收了汁液的它也會非常美味,而除此以外好像它的吃法就比較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