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路名中的武漢印記

2020-12-06 澎湃新聞

上海老底子

小曹曹和小章章

歷史學出身的逗逼夫妻,在離開學術的紅塵世界中,奔走生計,但仍放不下曾經的書生情懷。不求流量,不做網紅,只是給自己一個不斷寫作的動力和督促。

滬漢共飲長江水,

千裡之遙一線牽。

新冠疫情之下,上海各界積極支援武漢,捐物資、派醫療隊,最後索性把上海市長也貢獻了出來。這一切也令兩座城市之間的聯繫變得格外的緊密。

實際上,作為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座港口城市,滬漢兩地自晚清以來就開始相互在對方的「底盤」上留下自己的烙印。在武漢,位於漢口的上海邨一度成為這座城市高檔住宅區的代名詞。而在上海,帶著武漢元素的路名,更是一隻手都數不過來。

漢口路

位於黃浦區的漢口路,是上海開埠前通往黃浦江邊的四條泥路之一。開埠之初,因靠近江海北關,曾名海關路。1865年,正式定名漢口路,上海人則俗稱其為三馬路。

漢口路

漢口路東起外灘,西至原跑馬廳。沿線歷史建築、史跡眾多,有江海關、工部局大樓、聖三一堂、申報館、上海最早的外國墳山——山東路公墓(詳情請看「上海灘公墓往事」)、揚子飯店、沐恩堂、皇后大戲院等,現已被列入上海64條永不拓寬道路之列。

位於漢口路山東路口的申報館

武昌路

相較於名聲在外的漢口路,位於虹口區的武昌路則要低調的多,但它的歷史實際上並不比前者短多少。開埠前,武昌路曾為一條小浜,1850年前後填浜築路並逐漸自東向西延伸。歷史上四川路以西路段被稱為西武昌路,以東則被稱為東武昌路。1882年,上海早期的發電廠在武昌路乍浦路口建成,因此亦有人將其俗稱為自來火街。

武昌路

晚清民國時期,武昌路一帶為旅滬廣東人聚集區,各類粵菜館、廣幫土產雜貨店、藥材店雲集於此,顧客、商戶多用粵語交流。每逢春節,街頭常有舞獅、粵劇表演,因此又有廣東街的俗稱。「一·二八」、「八·一三」兩次戰事之後,粵籍居民多遷往蘇州河以南,武昌路的廣東特色逐漸消失。

漢陽路

武昌路東側不遠處,有一條大約300多米的小路,它就是漢陽路。漢陽路系填浜築路於19世紀50年代前後,舊稱漢璧禮路(Hanbury Road),因英國商人、慈善家漢璧禮(Tomas Hambury)而得名。1943年,汪偽上海市政府廢除全市帶有西方色彩的路名,漢璧禮路遂更名為漢陽路。

漢陽路

漢陽路南側曾有聞名滬上的三角地菜市場,後者始建於1890年,至民國初年已成為上海最大的菜場之一。1949年後,三角地菜市場依舊延續著輝煌,長期位列上海四大菜場之首(其他三家分別為:長壽支路菜場、巨鹿路菜場和陝西北路菜場),其營業時間從凌晨4點半至午夜,分早市、中市、夜市,其中早市最為熱鬧,五點鐘天還沒亮,馬路上還靜悄悄時,這裡就已是人聲鼎沸,摩肩接踵了。

1950年代的三角地菜市場

黃陂路

除了武漢三鎮的漢口、武昌、漢陽,如今武漢其他部分轄區,同樣可以在上海找到對應的道路,這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多半是黃浦區的黃陂北路、黃陂南路。

黃陂北路原為河浜,1887年填浜築路,取名馬霍路(Mohawk Road)。1943年更名黃陂路。1945年更名黃陂北路。

黃陂南路闢建於1901年,初名峨眉山路。1906年以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名作路名,取名貝勒路(Rue Amiral Bayle),1945年12月更名黃陂南路。

黃陂路

黃陂北路、黃陂南路沿線分布著不少反映上海近代歷史變遷的重要史跡。路北首的跑馬總會大樓,現已被改造成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近代上海百年往事一覽無遺。路中段則有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歲月荏苒,初心依舊。路南段還保留著部分上海傳統裡弄住宅,舊時生活,點滴可見。

黃陂路北首的跑馬總會,今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東湖路

在素有千湖之城美譽的武漢,最有名的湖泊無疑就是東湖了。而在上海的徐匯區,則有一條東湖路。

1902年修築的東湖路,原名杜美路(Route Doumer),以法國駐越南總督杜美命名。當時的杜美路,南起今淮海中路向西北延伸至富民路,然後轉向西延伸至常熟路,全長近900米。1922年,北段與長樂路相接,成為長樂路的組成部分,南段仍名杜美路。1943年,杜美路改名東湖路。

東湖路

東湖路全長不到500米,綠樹成蔭,環境幽靜,這條路上最有名的無疑就是位於如今東湖賓館內的杜月笙公館。1930年,在杜月笙幫襯下,其門生金廷蓀包銷航空獎券發了橫財,後者「知恩圖報」,建造了這幢花園豪宅贈予杜月笙。遺憾的是,當杜月笙決定要住進這棟住宅時,「八·一三」事變爆發,他不得不遠走香港。抗戰勝利後,該處曾被軍統佔用,後杜月笙將其出售,因此雖名為杜公館,但杜月笙很可能從未在此住過。

以上這些同武漢有關的道路,多闢建於晚清時期。改革開放後,上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又有多條有武漢元素的道路誕生,比如閔行區的青山路(闢建於1986年,對應武漢市青山區)、浦東新區的洪山路(闢建於1986年,對應武漢市洪山區),金山區的新洲路(對應武漢市新洲區)等,當然,這些道路命名時是不是真的對照了武漢的地名,那恐怕也還得請相關部門來解答了。

滬漢情誼一線牽,

等疫情結束了,

大家記得一定去走走

這幾條上海的「武漢路」噢。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黃浦區地名志》、《虹口區地名志》、《徐匯區地名志》、《閔行區地名志》、《浦東新區地名志》

轉自:「小曹曹和小章章」公眾號

作者小曹曹和小章章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題:《上海路名中的武漢印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尋訪路名背後的紅色印記 上海小學生這樣過「十一」
    新華社上海10月8日電(記者吳振東 郭敬丹)興業路、南昌路、瑞金路、遵義路、延安路、建國路……上海的城市路名中,不少蘊藏著紅色基因。今年「十一」假期,眾多上海小學生走出家門,以打卡紅色路名、繪製個性化《尋訪手帳》的方式,回望中國共產黨百年徵程,表達對祖國母親誠摯的愛。
  • 上海為什麼沒有武漢路?漢口路了解一下
    城事·第108期 各位讀者,大家好,這個春節,武漢新冠病毒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大家的心。 有一位讀者朋友好奇,上海的路名可謂海納百川,但為什麼沒有「武漢路」呢?
  • 上海為什麼沒有武漢路?武昌路與上海的廣東人
    城事·第109期 天袁地訪之前的一篇《上海為什麼沒有武漢路?漢口路了解一下》,引起了不少讀者的興趣。很多讀者留言到,還有上海的武昌路與漢陽路不能忘記了。
  • 從上海路名說開去
    例外的還有成都路、重慶路,它們本該是東西走向的,事實上卻是南北走向的。 那些上海「容不下」的路名 最令人不解的是,偌大的上海,竟然容不下一個安徽。大小的道路,竟然沒有一條安徽路。近在咫尺的安徽,就沒有入過大上海的法眼。安徽怎麼就沒有一點存在感?
  • 不能忘卻的歷史 探尋武漢路名裡的英雄故事
    目前,武漢三鎮以英烈命名的道路有5條,這些路飽含著武漢人民對那些為民族和平灑盡一腔熱血的英雄們的緬懷之情,是武漢不可多得的文化遺存,是活著的城市記憶。武漢文明網帶您走進武漢這5條以英烈命名的道路,緬懷英烈,銘記歷史,珍惜和平。
  • 漢口上海路天主教堂-武漢民國建築
    漢口上海路天主教堂,位於漢口上海路16號,又稱漢口聖若瑟堂。始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1876年建成,耗資12萬法郎。因本堂奉耶穌的義父若瑟為主保,所以它在教內被稱為聖若瑟堂。堂區前院為教堂和主教公署,後院為武漢修女院。
  • 讀者細數武漢路名「亂象」(組圖)
    連續四天來,本報接到50多位讀者關於武漢市路名設置不合理的反饋線索,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部分路名的確有些「雷人」,別說外地人到武漢後轉暈了頭,就算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也不一定弄得明白。  亂象一  同一條路,100米內三個名  從三環線野芷湖大橋入口到江夏,有一條新修的大路。但這條路叫什麼名字,卻有三種說法。
  • 成都137路火了……公交站名「燒腦」大賞,武漢也沒落下
    近日,成都137路公交走紅網絡,原因是公交站名太像。有部分網友「吐槽」稱,成都137路公交車站名「奇難」,堪稱「漢語8級聽力考試」。還有網友直呼:「上了這趟公交可能會當場暈厥!」公交站名「燒腦」大賞▼除了成都不少城市的公交車站名也加入「燒腦」陣營武漢著名的公交站名三兄弟▎「我在解放大道解放公園等待你的身影,而你卻在解放公園路解放公園迷失自己......」
  • 上海乘客與武漢乘客在日本機場抗爭之後悉數回國 19名武漢乘客被...
    封面新聞記者 沈軼 李佳雨1月27日,一名武漢網友在微博上發文稱,由於同機上海乘客拒絕與自己等幾名武漢乘客乘坐同機回國,導致包括自己在內的武漢乘客無法乘坐從日本名古屋飛回上海。微博發出後,引發熱議。1月28日,作為親身經歷者,上海乘客小楊向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證實,當時在日本名古屋機場,上海乘客確實有與武漢乘客發生爭執,原因是發現武漢乘客中,有人吃退燒藥。「最終,我們改籤到了28號,他們乘坐27號的飛機返回。」小楊說。
  • 武漢地名路名整治背後的故事 命名是一件精細活兒
    目前已對全市7230條道路完成標識牌硬體升級,從12月份起,還將針對武漢所有的A級景區標識牌做清查,同時完成86處交通道路指示牌整改工作。另外,會上也要求,針對市民提出一條路為何有多個路名、地名混亂、有路無名的情況,各部門各區將聯合執法,在明年5月前拿出解決方案並妥善實施解決。記者了解到,在地名標識牌清理及路名地名整治背後其實還有不少小故事。
  • 武漢常年在旅遊城市中排在前10名,為什麼那麼多人來武漢旅遊?
    今年國慶期間武漢躋身「國慶假期熱門目的地排行榜」前十和「熱門客源地排行榜前十」,其實武漢的旅遊業一直發展得不錯,在2019年《中國旅遊城市排行榜》上,武漢位列第8名,比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還高一名。武漢的旅遊業到底有多強,為什麼每年有那麼多人來武漢旅遊?
  • 名古屋飛上海航班19名曾赴武漢旅客被集中隔離觀察
    1月27日,一名武漢網友在微博上發文稱,由於同機上海乘客拒絕與自己等幾名武漢乘客乘坐同機回國,導致包括自己在內的武漢乘客無法乘坐從日本名古屋飛回上海。1月28日,作為親身經歷者,上海乘客小楊向封面新聞記者證實,當時在日本名古屋機場,上海乘客確實有與武漢乘客發生爭執,原因是發現武漢乘客中,有人吃退燒藥。「最終,我們改籤到了28號,他們乘坐27號的飛機返回。」小楊說。
  • 繼漢江路之後,武漢又一街區爆火,僅百年歷史,卻被稱「小上海」
    到了近代,武漢和天津,上海,廣州等多座一線城市一樣,都有著豐富的近代史,尤其是那些西式建築的存在。而千年的文化底蘊和現代都市的發展,不僅孕育了享譽我內外的漢江路,更有一處展現武漢豐富近代史的歷史街區,名叫泰興裡。
  • 武漢重拳整治保成路夜市 一月抓獲違法者35名
    人民網武漢6月5日電 上月初,武漢警方啟動了對保成路夜市的整治行動。今日獲悉,一個月來,警方已在保成路夜市及周邊抓獲違法犯罪人員35名。 保成路夜市毗鄰江漢路步行街,有證攤位1400餘戶,經營面積1.1萬餘平方米,日均人流量達10萬餘人,周末、節假日尖峰時段,人流量高達40餘萬人,是武漢目前最大、最繁華的夜市。
  • 揭秘周恩來在上海活動印記 與葉挺密會醞釀創建新四軍就在這家飯店
    周恩來的一生偉大而光榮。  入住不久,5月下旬的一個晚上,周恩來經過化妝,在地下交通員的秘密陪同下,離開飯店到達黃浦江上的公平路碼頭,登上了一艘前往武漢的英國輪船。    兩個多月之後的8月1日,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爆發,給了國民黨以重重一擊。這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這一天也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 很多人不知道,上海各條路名暗藏玄機,簡直是一幅微縮版中國地圖
    上海是一座飛速發展中的城市,有各種新開發的區域、街道。你知道,上海的馬路是如何命名的嗎?上海馬路起名的原則是「好記好找,通俗易懂」。和全國許多城市一樣,上海許多馬路都會用中國省市的地名來命名。但是,這種做法在上海貫徹最徹底的,全國獨一份,很有「胸懷天下」的氣勢。
  • 武漢路西段發生交通事故 多名司機稱路面打滑
    今日(11月19日)早晨,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武漢路西段,多輛車出現事故,現場多名司機反映稱「路面打滑」。紅星新聞聯繫成都市交通管理局第七分局試圖了解事故詳情,不過被婉拒。堵車現場 圖據網友早高峰武漢路西段多車發生事故市民黃女士上班的路線是劍南大道-武漢路西段-天府大道。和以往一樣,今天早晨8點30分她駕車出門。早晨8點45分左右,她從劍南大道上了武漢西路的匝道,「看到有一輛車衝上了綠化帶。」接著,她駕駛到武漢路後,「發現對向的匝道上還有車輛追尾。」
  • 一張地圖帶你漫步梧桐深處最上海-路名 朗路 上海旅遊 上海話劇...
    ,是上海城市文脈的發源地和承載區。在衡復歷史風貌區就擁有30條,他們是:  淮海中路(烏魯木齊中路-重慶南路)舊路名:霞飛路  華山路(常熟路-興國路)舊路名:海格路  長樂路(常熟路-陝西南路)舊路名:蒲石路  新樂路(富民路-陝西南路)舊路名:亨利路  東湖路(長樂路-淮海中路)舊路名:杜美路  延慶路(常熟路-東湖路)舊路名:格羅希路
  • 「記憶」思南路的這棟法式洋房,留下了許多歷史性的印記!
    1946年6月,周總理曾住進思南路73號的一棟法式住宅,在這裡開始了一段會見進步民主人士,開展愛國統一戰線鬥爭的歲月。今天讓我們走進思南路上的「周公館」,再次感受這棟建築裡的紅色印記吧~請在WiFi環境下收看↓在上海有著這樣一條幽靜的小路,它比鄰繁華的淮海路卻沒有半點喧囂;它地處市中心,卻猶如世外桃源般充斥著浪漫的情懷,這就是思南路,舊時又稱馬斯南路。隔著沿街的柵欄,一幢幢老式花園洋房悄然隱逸其中。
  • 青浦「修身微遊」行,今日探尋紅色印記
    近年來,通過「上海之門」的打造,這裡正建設成上海對外服務的門戶城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城市和面向全球的國際城市。從「上海之源」到「上海之門」,青浦展現出了新時期的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區,更是助力了「上海之門」城市品牌吸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打造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