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姜」撬動「大產業」 供圖
有產業支撐,才能從源頭上解決貧困問題,拔掉「窮根」。雲南元陽縣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全縣實際發展小黃姜扶貧產業,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確保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這些天,元陽縣馬街鄉瑤寨村委會羅小寨的村民正緊張地搬運著姜種,準備當晚就進行育苗,抓緊春耕儘快栽種。
「小黃姜」撬動「大產業」 供圖
眾聯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管志偉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與元陽梯田雲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公司免費為村民提供生薑姜種,村民們根據種植意願籤署供種協議,按每畝230公斤免費從公司領取小黃姜姜種。今年,梯田雲公司共免費為村民提供生薑姜種61噸,種植面積可達220畝,其中合作社負責種植80畝,涉及農戶種植140畝左右。
「現在種下去,預計12月到1月前收完,畝產能達到4噸左右,每畝老百姓的收入可以達到6000元左右。」管志偉說。
「一共準備了900噸小黃姜姜種,預計投入1000萬元,涉及7個鄉鎮8個種植點。目前已有970畝姜種送到了種植戶手裡,還有2600餘畝在陸續發放中。」元陽縣梯田雲公司小黃姜項目扶貧專員魏西楠介紹道。
在元陽新街鎮安汾寨村委會小黃姜種植技術培訓會現場,村民們認真聆聽技術員地講解。公司從山東聘請的小黃姜種植技術員,從種苗培育到土地開溝、種植管理,進行現場手把手傳授,村民們邊聽邊記邊問,收穫滿滿。
「小黃姜」撬動「大產業」 供圖
新街鎮安汾寨村黨總支書記李祥光說:「以前他們村也栽過生薑,但是不懂技術,大家通過今天的現場培訓以後,對生薑的發展和種植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一步,梯田雲公司將繼續邀請技術員在元陽縣的七個鄉鎮八個種植現場開展生薑種植技術培訓,並與頭道湯公司建設了加工扶貧車間,開發小黃姜深加工產品,如黃姜乾絲、紅糖薑茶、薑汁、姜療包等產品來打造市場品牌,形成產業鏈,從經濟效益、產業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上為元陽縣精準脫貧工作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小黃姜」撬動「大產業」 供圖
據了解,黃姜產業是按照「政府+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建檔立卡戶+網際網路」的脫貧經營模式,由元陽縣委縣政府牽頭主導,紅河元陽梯田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元陽銘皓茶業有限公司和頭道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統籌落地實施的產業扶貧項目。項目由公司向元陽縣境內適合種植小黃姜的鄉鎮免費提供姜種、化肥和技術指導,給當地的合作社和農戶進行栽種。種植完成後公司進行統一收購和加工,並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和輸送到頭道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8000家加盟店使用,形成標準化種植、統一發放、統一管理、統一收購到精深加工的產業鏈,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讓貧困戶抱團穩步增收。
雲南網通訊員 申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