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菜不管是什麼菜系,姜是不可或缺的調味料!姜的好壞直接影響菜餚的味道!
去年伍叔推薦過雲南的高山小黃姜,濃鬱姜味,辛辣十足,虜獲吃過的小黃姜的小夥伴們!
與市面上的普通一煮就沒味道的菜姜比,小黃姜的薑黃素,姜辣素居姜類幾乎比其他的姜多一倍!
它不僅可以用於菜餚調味去腥,還是一味藥食同源的藥材。
雲南高山小黃姜屬於小種姜,我們平時說的「藥姜」「月子姜」就是這小黃姜了!
因為是在雲南芷村鎮捨得村特殊的地理環境下,歷經300餘年人工種植和不斷選育形成的獨特地方生薑品種。
這裡的小黃姜肉質金黃,姜味濃,辛辣十足,配菜配料、煮糖水都十分有滋味。
肉質緊實飽滿,相比普通生薑,水分不多,但卻辛辣十足,公認的姜中上品!
「一天三片姜,不勞醫生開方子」。秋冬換季正是吃薑的好時候,不僅可以減少流感,還能去除身體的寒氣,讓溫暖從舌尖擴散到全身。
吃多了普通姜,一定要試試雲南高山小黃姜!
生長在雲端的高山小黃姜
小黃姜的原產地--芷村鎮捨得村,這裡絕大部分都是苗族同胞,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經濟相對落後,平時很少有外人進入!捨得村,就是深處在這片雲海之上的大山中!
小黃姜是捨得村主要的經濟農作物。是村裡祖輩種黃姜的老手,種的也是當地有特色的小黃姜,姜味十足,堪稱姜中上品。
大多的小黃姜都種在山坡上,亂石之間。村民說,這裡的土壤很適合小黃姜的生長,姜味更濃鬱一些!
種植過程也沒有過多的人工幹預,連草都沒有除,任其自然生長。下圖可以看到姜地裡雜草叢生,說這小黃姜是野生的也不為過,和大棚種植的姜完全是兩個味道。
海拔2000多米的山坡上,早上6點就可以看到村民在採挖小黃姜。
從土地裡挖出的小黃姜還帶著溼潤的泥土,芽頭泛著新鮮生薑才有的紫紅色,沒有經過燻硫,洗淨後是自然的顏色,姜香濃鬱地道。
高山小黃姜,媽媽下廚的zui愛
不管是家用烹調還是日常小妙用,都離不開好姜,如果你不開火,也可以給家裡燒得一手好菜的媽媽寄箱回去~
涮個火鍋,炒個肉絲,煲湯去腥都離不開一塊好姜。
除了配菜,也可以直接榨成薑汁放冰箱備用,煮糖水、配火鍋底料都很不錯,隨取隨用,色澤金黃濃鬱,辛辣撲鼻。
△姜洗乾淨榨汁 冰箱保鮮即可隨取隨用
反正都要吃薑,何不吃薑味更重,營養價值更高的小黃姜呢!捨得村的高山小黃姜半野生野長,配菜好吃,暖身又暖胃!
淘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