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科普:2-10歲的高功能孤獨症與阿斯伯格孩子,發育特點有哪些...

2020-12-17 騰訊網

按照DSM-5的診斷標準,高功能孤獨症和阿斯伯格都被放在輕度孤獨症譜系障礙裡面。

二者智力、語言基本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相對於中重度譜系孩子,他們的社會適應性更強,在正確的教育下可以最大限度融入主流學校和主流社會。

但二者的發育過程和群體特點,也確實存在一些不同。中山大學的靜進教授對此頗有研究,以下摘自靜進教授的講義,供大家參考!

注意:上表中描述的是多數高功能孤獨症和阿斯伯格兒童的群體特點,並非每個高功能孤獨症兒童和每個阿斯伯格兒童都一定具有這樣的特點。

比如我家果兒,他在7個月時就伸出雙臂求抱抱、擺手示意再見,剛滿周歲時就會有意識地喊爸爸、媽媽、婆婆,想吃肉時指著肉說you you;2歲時會用口語或手勢表達吃喝拉撒睡的需求,還會磕磕巴巴地講繪本。

一直到3歲各方面的發育肉眼可見的正常,每次兒保結果都是「良」。但是3-4歲時,語言倒退;4歲時,因在幼兒園不聽指令、坐不住診斷為孤獨症。

果兒現在6歲,目前各方面的狀態都很好。近一年,被我成為「黃金年」,因為他剛好就是在近一年裡,語言能力得到飛躍發展,對話能力猛然提高;同時,社交能力和團體適應性也大幅度提高,在幼兒園成為了很受歡迎的孩子。

當然,他現在也增加了一些固執己見的表現。我了解這是他的發育特性,所以在教育他的時候,我的心理負擔減輕了,有了更細緻、周全的心思去尋找解決辦法。

也因此,他的固執通常會得到良好的轉化,他的刻板思維和行為顯得沒有那麼明顯。在我們持續的因材施教下,果兒正循序漸進地學著自己去變通。

到底孩子是高功能孤獨症還是阿斯伯格?這個問題本身的意義並不大,但我們家長可以據此參考孩子的發育特性,來給予孩子更恰當的支持,幫助孩子應對各方面的困難,讓孩子儘可能地得到更好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專家提醒:孩子說話晚需警惕孤獨症
    受訪專家:北京兒童醫院保健中心副主任醫師馬揚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獨症關注日」。近些年,孤獨症的發病呈快速上升趨勢。最新數據顯示,其患病率高達1/54,也就是說,54個孩子裡面就有1個孤獨症患兒。雖然其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引起孤獨症的危險因素可以歸納為遺傳、感染與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雖然症狀表現多種多樣,但大部分孤獨症患兒都會出現語言問題,如語言發育遲緩或語言發育倒退。所以,我們認為孤獨症跟語言關係很密切,家長需要重視孩子的語言發育。「孩子說話晚」是大多數家長帶孩子來就診的主要原因。
  • 自閉症並非「內向的病」,超6成的孩子都「多動」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之後,霖霖最終被確定為高功能的孤獨症(即自閉症)譜系障礙,同時伴有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及多動症)。這種情況在生活和臨床實踐中並不少見,甚至很常見。但多數情況下,老師和家長都認為孩子是多動症,很多醫生也會簡單地按照多動症來治療,但往往收效甚微。
  • 兒童出現性格孤僻,無法正常的社交,請家長警惕阿斯伯格症候群
    導語:阿斯伯格症候群好發人群在剛出生到六歲的嬰幼兒時期,大多數為男童。他們的臨床症狀表現在社會交往以及溝通障礙、興趣狹窄、動作和行為刻板,如果不及時治療發現很有可能由此引發的並發疾病有抑鬱症和多動症。這種精神疾病需要長時間持續治療才能痊癒,持續時間長久。就診常見檢查為阿斯伯格診斷量表和孤獨症譜系障礙篩查問卷或者兒童阿斯伯格症候群測試等等。一般使用藥品包含利培酮和舍曲林。
  • 世界孤獨症關注日:北大六院賈美香醫生等10位專家「硬核」支援孤獨...
    因孤獨症病因不明,一直以來都有孤獨症與營養代謝有關的探討。作為國內權威的遺傳代謝與營養代謝專家,楊豔玲教授表示,孤獨症樣症狀是遺傳代謝病的表現之一,與營養代謝等有一定關聯。如有營養代謝病症的孩子,常表現出類似孤獨症的症狀或其他的神經發育障礙表現;且研究發現若維生素D長期供給不足,鉛、汞含量過高干擾神經遞質的正常代謝,均有可能導致孤獨症樣的症狀。
  • 孤獨症孩子可能並不是對痛苦不敏感,而是對痛苦太敏感了
    但是基於9個城市的數據,我們發現142個孩子裡面有1個孩子是孤獨症。 02孤獨症兒童有哪些核心症狀? 我們再來介紹一下,孤獨症兒童有哪些核心的症狀呢?其實最最重要的症狀大家也都觀察到了,就是社交和交流的障礙。
  • 孤獨症患病率再次上升10%,星寶家庭的康復之路在何方?
    3月26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布了最新的《美國孤獨症譜系障礙的患病率報告》。報告結果表明,每54名兒童中就有1名在8歲前確診為ASD(2016年的數據),比前一次估計數增加了近10%(根據2014年的數據估計是59歲中的1名ASD確診)。其中,男孩被診斷的可能性是女孩的四倍,這裡比率保持穩定。
  • 關愛自閉症兒童家庭 上海為來自星星的孩子"藍裝素裹"
    原來,他是一名14歲的自閉症患兒鴻鴻(化名),也是正大廣場「星寶當家」自閉症患兒崗位實訓項目的參與者之一。今天,是他第三次接受崗位實訓的日子。鴻鴻的家長告訴記者,鴻鴻從小就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比其他孩子慢。原以為是孩子頑皮,直到2歲半才確診為自閉症。眼睛不會對視、神經總是高度興奮……一直到近幾年,在幹預和康復下才漸漸有了些起色,此次想來嘗試下崗位實訓,增進孩子的自理和社交能力。
  • 5月18日 北醫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孤獨症+多動症義診來了
    媽媽A:「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老人卻說貴人語遲,長大就好了......」媽媽B:「孩子調皮好動,注意力不能集中,無法完成精細運動,爸爸卻不當回事.....」相信這樣的問題,不少家庭也在經歷。
  • 向上向善 青春力量|溫州市星海孤獨症公益中心創始人駱美辰:讓每一...
    「我們走了,孩子怎麼辦?」孤獨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這是一類以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育遲滯、嚴重社交障礙、行為重複刻板和對環境奇特反應為特徵的幼年期全面性發育障礙,通常在3歲前發病。
  • 孤獨症患者父親的心願:我能夠比孩子多活一天
    日前,福建的單親爸爸林熙上完夜班後猝死,留下17歲的自閉症兒子。細心的他曾留給康復中心的老師10條「愛子簡訊」,從吃飯、睡覺、喝水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寫下孩子平常的習慣。該事件引發了社會的關注,也讓更多的人看到孤獨症患者家長的辛酸。今天(2號)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讓我們來了解一位孤獨症患者父親的故事。
  • 美團門票、美團公益聯合海昌海洋公園、壹基金髮起「孤獨症家庭...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純真、善良,內心渴望與你交流,卻又不知如何表達,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 孤獨症家庭面臨精神、經濟多方重壓 孤獨症又稱自閉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據中國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調查數據,中國孤獨症人士可能超過1000萬,其中0-14歲孤獨症兒童超過164萬,並且正在以每年十多萬新患者的速度上漲。
  • 蘭州晨報·健康周刊·生命樹丨守護「星星的孩子」點亮他們的天空
    從2008年起,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孤獨症日」,目的在於提高公眾對孤獨症及相關研究和診斷以及孤獨症患者的關注。2020年4月2日是第十三個世界孤獨症日,今年的主題是「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推動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機制。
  • 大連:首家孤獨症孩子支持性就業康復餐廳開業
    以關愛孤獨症兒童為主題的愛心餐廳「愛心你我他——星之家餐廳」在沙河口區綠波小區開業。「星之家餐廳」由「大連愛心你我他」QQ群的愛心志願者提供場所,是大連市首家孤獨症孩子支持性就業康復餐廳,也是大連市孤獨症孩子支持性康復就業實訓示範基地之一。凡持證孤獨症孩子,均可到星之家愛心餐廳免費就餐。
  • 用「你可以」來代替「你不要」,聰明媽媽幫孩子走出「孤獨星球」
    根據調查顯示,我國自閉症患者有1300萬,其中0歲到14歲的兒童患者約佔15%,目前關於自閉症的誘發因素還在調查之中,引發孩子自閉症的原因可能與遺傳、基因、生長環境等有關。而且根據系譜研究與雙生子研究,均顯示有2%~5%的孤獨症患者,其同胞也同樣患有孤獨症,這更能體現出了孤獨症的遺傳因素。
  • 孩子有交流障礙不願和人說話,是孤獨症前兆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孩子第一聲尚不清晰的「媽媽」仿佛是天籟一般,能讓父母高興得睡不著覺。自打孩子能說話以後,父母的工作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他們的任務便是引導孩子在語言學習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直到寶貝把基礎的語言能力全部掌握。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每10個孩子裡至少就有一個語言能力不過關的,說話晚、詞彙量少、發音不準、邏輯混亂……此等種種問題找上孩子。
  • 瀋陽為孤獨症兒童舉辦「星兒進校園」趣味運動會
    60個孩子分成健健虎隊、康康熊隊、幸福貓隊、快樂兔隊四個小組展開比賽,現場氣氛活潑、熱烈、友善。精心設計的豐富、緊張又有趣的比賽形式和大學生志願者們耐心的引領、手把手的幫助讓孩子們感受著濃濃愛意,細緻周到的活動安排也讓孩子們的親友感動。瀋陽精協負責人張曉菁介紹,協會是2015年10月成立的,是瀋陽殘聯下屬的5個協會之一,協會下設有孤獨症瀋陽家長互助會。
  • 愛心開啟孤獨的心靈——大連春雨幼兒園攜手凱賓斯基飯店舉辦...
    大連凱賓斯基飯店總經理溫克立與孩子、老師一起用手掌繪成「愛心」。4月2日是「世界孤獨症日」。昨天,大連市中山區春雨幼兒園攜手大連凱賓斯基飯店共同舉辦了「愛心開啟孤獨的心靈」主題活動。春雨幼兒園孩子和老師、凱賓斯基飯店員工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等200多人參加了這次活動。春雨幼兒園是中山區教育局直屬的一家公立幼兒園,全園120名孩子中有28位孤獨症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