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雞的就服這3人,養雞起家如今身家超過100億,他還是碩士

2020-12-26 商業故事匯

文|龍溪

來源|商業傳奇

雞是最早被人馴服的動物之一。據考證,養雞在我國已有8000年歷史,有文字可查的,至少也有3000多年。

早在1000多年前,李白就寫下了「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吃完雞喝完酒,「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去給唐明皇、楊貴妃寫詩去;陸遊也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好來到一個「豐年留客足雞豚」的村裡,吃了還想「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半夜都要來。

養雞在農村隨處可見,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幾隻。但養出名堂的,卻沒幾個。

在中國,養雞就服下面這3個人。

1、山東聊城劉學景:一度是山東第二富有的人

劉學景出生的地方,大名鼎鼎,叫陽穀,就是武松在景陽岡打虎的地方。

1951年9月,他出生在陽穀縣安樂鎮一個叫劉廟村的小村莊,1971年高中畢業,那個特殊年代沒有高考,他就回到了村裡。高中畢業,那時候算是高級知識分子,他當起了植棉技術員,很快成為生產隊長。

不過,這個知識青年不安心好好種地,剛改革開放就開起豆腐坊賣起豆腐,接著更加大膽,開起貿易公司,辦起植物油廠,後來建起畜牧公司。

1994年,已經43歲的劉學景決定幹一票大的,他拿出全部積蓄,貸了200萬元的款,辦起了一個種雞場——就是山東鳳祥集團的前身。90年代,人們談論更多的是家電、股票,養雞真不是一個高大上的生意。

但他的雞養得不錯,成為肯德基、麥當勞的供應商。因此,很多人吃過的雞翅,就是他們養出來的。如今,他們每年出欄肉雞1.12億隻。

同時,他還搞起了飼料加工、種禽繁育、屠宰分割、禽肉熟製品、調味品及生物製品的生產加工等等 ,並請來跳水冠軍吳敏霞來為自己的產品代言。

把雞養到這種程度,他還不滿足,2004年已經53歲的他又開始幹起煉銅,很快就做到全國第三。到2018年,整個集團的營業收入達474.69億元,在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上,排第358位。

2016年, 他在山東本地一家媒體編制的「2016山東富豪榜」上,排名高居第二位,僅次於山東最有名的首富魏橋集團的張士平,是當年聊城首富。在2019胡潤富豪榜上,他的財富正好是100億元。

2、江蘇常州程立力:最富「碩士雞倌」

程立力在養雞這件事上,比劉學景更加堅決。

他是江蘇武進人,1965年出生。1991年,程立力從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畢業,很多人以為他會找一個研究院的工作做研究,他卻直接坐火車從廣東回到老家常州,開始養雞。

第一次,他就遭遇了打擊,一場大水,讓他的5000隻雞死掉了2500隻,隨後又碰到雞病、高溫,雞棚被颱風吹垮、被大火燒毀,等等。

沒想到,這非但沒有擊垮他,反而促使他決定擴大養殖規模,1997年租了30畝地,成立公司——立華。

2年後,他碩士的價值體現出來。經過無數次研究,他以西藏藏雞和雲南茶花雞作為主要育種素材,研發出一個新的草雞品種——雪山草雞。

隨後,他拿到了中國企業界教父柳傳志旗下聯想投資的3000萬美元,以及另一家九洲創投的近1億投資 ,把養雞的規模擴大,同時還開始養豬、養鵝等。

2018年,他們上市肉雞2.61億隻,還有約38萬頭生豬和130萬隻鵝。

2019年2月,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程立力的財富暴增,在2019胡潤百富榜上,程立力、沈靜夫婦的財富達191億元,成為新任常州首富。現在,他可能是中國身家最高的「碩士雞倌」。

如今,他在江蘇、安徽、浙江、山東、廣東、河南、四川、湖南等8個省設立了22家分公司,把雞養到全國南北。

3、廣東溫北英:製造43個過億富豪

相比前面兩位,廣東的溫北英可能更加傳奇。

1936年10月,溫北英出生在廣東新興縣簕竹鎮石頭衝村一個書香門第,他不家門,考上師範學校,畢業後當起了教書育人的小學老師。

風暴襲來,他被錯劃為右派,學校也不敢再留他繼續教書,讓他回老家種地去了。那是1962年。

溫北英地種得怎麼樣不知道 ,但他的鑽研精神讓人敬佩。他研究起了怎麼孵化小雞、怎麼養雞,而且還在十裡八鄉出了名。按說,當時家庭是不允許私下養雞的。可能廣東管得要松一些。

他所在的簕竹公社也知道他雞養得好,1972年就「借調」他去公社指導各大隊辦養雞場。一直到1978年他才得以平反。

1983年,他和7個村民,其中一個是他兒子,各出了1000塊錢,辦起了小養雞場——簕竹雞場,這就是後來的溫氏集團的前身。

養雞的時候,他們採取了一種模式,即他們給農戶提供雞苗、飼料、獸藥等,還提供技術指導,由農戶養雞,雞養大後他們再收購。這種模式就是後來在中國種植、養殖行業被廣泛應用的「公司+農戶」的模式,由於是溫北英最先使用的,也被稱為「溫氏模式」。

逐漸地,他們又開始養豬,如今是中國第一養豬大戶。2018年,他們上市的生豬達2229.7萬頭,肉雞7.48億隻。當年公司的營業收入超過572億元。

傳奇的是,2015年11月,溫氏股份在深交所上市。按當時發行價算,至少有43人所持股份的市值超過1.7億元,6700多人的股票市值超過1000萬元。成為億萬富豪的,很多是最初和溫北英一起創業的農民。此外,他們還帶動了一大批人致富。

可惜,溫北英於1994年去世。

在2019胡潤百富榜上,溫氏共有9人上榜,溫北英的兒子溫鵬程,財富最多,達190億元,其他8人的財富從45億元到65億元不等。

把雞養成這樣,是不是一個驚人的神話?

無論是劉學景還是程立力,都採用了溫北英的「公司+農戶」的的「溫氏模式」,到目前為止,這也是被當作帶動農民致富的一種有效模式,不僅在養殖上,在種植上也被廣泛應用。

同時,養殖是一個產業鏈很長的行業,上遊的飼料、獸藥等,下遊的屠宰、切割、加工,甚至是熟食等肉製品的深加工,再到糞便製作的肥料等,都會對周邊的產業有帶動作用。

說他們雞養得好,不僅僅是他們自己成為了富豪,而且帶動了更多人致富,尤其是溫氏。

相關焦點

  • 養小小的雞身家超100億,江蘇人是碩士,廣東人製造43個過億富豪
    養雞在農村隨處可見,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幾隻。但養出名堂的,卻沒幾個。 在中國,養雞就服下面這3個人。 1994年,已經43歲的劉學景決定幹一票大的,他拿出全部積蓄,貸了200萬元的款,辦起了一個種雞場——就是山東鳳祥集團的前身。90年代,人們談論更多的是家電、股票,養雞真不是一個高大上的生意。 但他的雞養得不錯,成為肯德基、麥當勞的供應商。因此,很多人吃過的雞翅,就是他們養出來的。如今,他們每年出欄肉雞1.12億隻。
  • 養雞種菜榨油,他們成億萬富豪,有的身家上百億,他曾是山東首富
    在山東,也有很不少靠種菜、養雞,與豬打交道等,而成為身家數十億的富豪。1、他靠種菜被馬雲邀請上湖畔大學剛剛出了分數的高考,被很多人稱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要上馬雲開辦的湖畔大學,可能比高考還難,他們最新一期的錄取率只有約3%。
  • 福建出養雞首富,煙臺2人孵小雞過百億,老牌大連富豪靠養雞下蛋
    可能很少有一個行業像養雞一樣,從中國的南端到中國北部,從廣東、福建到江蘇、山東,再到遼寧,都分布有大企業,都產生了富豪。1、廣東養雞企業9人登上富豪榜如今提起溫氏集團, 很多人知道它是中國最大的養豬企業。
  • 中國養雞大王:父子倆1千塊起家,今一年賣出7億隻雞市值2千億
    然而有一家公司靠養雞起家,父子倆各出1000元作為創業基金。它就是溫氏集團。後來公司成功上市,一年賣出7億隻雞,如今公司市值已經達到2000億。溫氏集團整體上市後,甚至帶出了六千多名土豪,其中就有13位億萬富翁了。
  • 他八千元起家,靠養雞做到超2000億市值,曾一夜造就43位億萬富豪
    如今,提起養雞很多人認為是沒有技術含量,甚至沒有出息的。
  • 麥當勞背後的中國男人:養雞身家103億,曾用600顆雞蛋孵出一隻雞
    如今,他成了站在麥當勞背後的中國男人,他的聖農集團是肯德基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麥當勞中國唯一雞肉供應商。2017年,聖農發展成為擁有500多個生產基地、年飼養白羽雞5億羽的食品王國,成為福建省肉雞飼養加工行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同年,傅光明也以15億美元(103億人民幣)財富數躋身2017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 養雞秘訣:白酒在養雞生產中的特殊功效!一般養殖戶不了解!
    養雞秘訣:白酒在養雞生產中的特殊功效!一般養殖戶不了解!對於酒,這是大家最熟悉的,大家都知道中國酒文化,千百年流傳,適量地飲酒,又有點好菜,心情舒暢,有時候來點藥酒,還能強身健體,往往會化害為益,收到意外的好處。
  • 2020年泰國首富誕生:潮汕兄弟靠養雞發家,身家超過1800億元
    有意思的是泰國前三大富豪都是華人,泰國首富謝國民兄弟是潮汕人,祖籍廣東汕頭澄海,目前的身價達到27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847億元),可能很多人沒有想到這個家族是靠賣飼料和養雞發家的。公開的資料顯示:謝氏家族掌控的正大集團,在泰國亦稱卜蜂集團。主要經營農牧食品、商業零售、電信等,已成為多元化的跨國集團公司。
  • 《康熙微服私訪記》25年後:三德子養雞身家過億,那法印去哪了?
    《康熙微服私訪記》25年後:三德子養雞身家過億,那法印去哪了?雖說如今大部分螢屏上播放的都是年輕的演員,但一部劇是否能夠深入人心,關鍵還得看演員的演技。這一點老戲骨就做得非常好,不論是年代劇,還是青春偶像劇,亦或是歷史劇,只要有老戲骨的存在,即使劇情不受觀眾好評,還是有觀眾願意看。在一眾老戲骨中,有一個老戲骨特別突出,他就是飾演過「康熙」的張國立。00後、10後,或許有的不太熟悉,但大部分90後,都是看著他的劇長大的,不光是90後本人,90後的父母也是如此。
  • 澳洲人:中國人在沙漠養雞,把沙漠都整綠了,簡直「反人類」養雞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如此廣闊的中華大地之上,總是能發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而又經過網絡的傳播使我們得知了這些信息,而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了解一下「養雞」的那些事,可能會讓你忍俊不禁的笑出聲來。
  • 江蘇崑山:"養雞下蛋"打造"東方矽谷"
    東方網3月30日消息:江蘇省崑山市,以外向型經濟而名冠天下,200億美元的國際資本風雲激蕩,IT產業高度集聚,目前,崑山已聚集了800多家IT企業,總投資超過60億美元,臺灣十大知名電腦生產商已經有8家落戶崑山。
  • 「三德子」趙亮轉行養雞身家上億,還有小15歲的超模老婆作伴!
    越來越多的明星做起了副業,比如薛之謙、鄧倫都開起了火鍋店,孟非、謝霆鋒、嶽雲鵬開起了麵館,雖然明星自帶流量,但是也並不是他們每個人都擅長做生意的,其中孟非的麵館就關閉了不少家。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明星,他倒是特立獨行,他退出娛樂圈,沒有做餐飲業,而且選擇到深山去養雞,他就是「三德子」趙亮。可能這個名字大多數人還是挺陌生的,但是他在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中飾演的「三德子」一角讓人印象深刻,在《傻王闖天下》中飾演小人物李文虎,他還上過06年的春晚,表演小品《耙耳朵》。
  • 當年潮汕兩兄弟,去泰國養雞賣雞飼料成為泰國新首富,如今怎樣了
    導語:中國人這些年經商的腳步遍布世界各地,大家最熟悉的馬雲,他身為一個企業家,改變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生活方式,如今的身價和聲望都非常高,其實大家崇拜他的原因不僅僅是他會賺錢,哪個企業家不會賺錢呢?大家更佩服他的地方在於他是真的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造福社會,幫助大家更方便的生活,這是很少有人能夠達到的境界。
  • 我不只是個養雞的!
    雖然在微信名前加了一個「蓋石養雞的」,而且目前存欄的土雞有700多隻,每個星期都要往重慶主城跑,給客戶送土雞和雞蛋,但是,他卻認真地強調:「我真的不只是個養雞的!」
  • 付紅傑:原生態養雞吸引眾多消費者
    但是他依然堅定,養雞無悔。1030天,付紅傑都一個人在山上養雞,最近才有兩個夥伴加入。尋常日子裡,他會偶爾下山。遇見了上年紀的老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跟付紅傑打招呼:「小夥子厲害,當地村裡長大的娃都沒有膽量折騰雞。」聽到稱讚,付紅傑苦笑,全然沒有了當年包下荒山背著吉他對雞歡歌的豪情壯志。圍繞在他身邊的是孤獨,是100多萬元未還清的債務。
  • 大學生包100畝山地養雞,1年不到就成了笑話,為啥農村創業很難?
    最近兩三年農民返鄉創業在農村很流行,在民間也有很多人在農村創業成功的傳說,這讓一部分出身農村但沒有發財機會的人看到了一絲希望,不少年輕人有了返鄉創業的想法。在深圳一家工廠裡小張一邊狼吐虎咽地吃著東西一邊玩著手機,這也許是現代年輕人正常的生活狀態吧,不過幾個月前小張還是擁有100畝山地的養雞場老闆。小張家住廣西在他們村裡他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大學生,小張畢業後一直在深圳上班,在村民眼中小張有學歷、見過世面村民對他自然高看一眼。
  • 他50隻雞起家,20年養雞養成億萬富翁
    如今養雞致富的人很多,養雞場也是成千上萬,但是能把雞養得規模如此大的,韓偉是獨一份。他一下子養了300萬隻,而且規模還在不斷地擴大,被人冠以「中國雞王」的頭銜。但是誰又能想到,這個億萬富翁竟是靠50隻雞起家的。
  • 中國又一牛人!養雞順便把沙漠都「養綠」,澳洲人驚呼:難以置信
    引言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要談起在中國發生的奇怪之事那以說上個百八十天的了,近日有澳洲朋友來中國,就發現了一件非常神奇,簡直「反人類」的事情,中國人在沙漠上養雞,並且沙漠在養雞的帶動下,還轉變成了綠洲,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趙亮:憑「三德子」火遍大江南北,如今退圈卻在家養雞
    從小就對演藝懷有崇高的熱愛的他,早早就立下了明確的目標,並開始為之努力。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的他,沒有立馬踏入到演藝圈。 而是選擇了在話劇的舞臺上繼續磨練自己,這也為他之後的演藝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張文進:從裝潢包工頭到「養雞大王」
    在瑞安,有這樣一位新瑞安人,他13歲離開家鄉,從工地小工幹起,憑勤勞成為一名小有名氣的裝潢工,而後又在馬嶼上安村生態養雞,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養雞大王,他就是溫州金天地畜牧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進。  記者遇到張文進時,他才從青島考察某大型養雞場回來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