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溪
來源|商業傳奇
雞是最早被人馴服的動物之一。據考證,養雞在我國已有8000年歷史,有文字可查的,至少也有3000多年。
早在1000多年前,李白就寫下了「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吃完雞喝完酒,「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去給唐明皇、楊貴妃寫詩去;陸遊也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好來到一個「豐年留客足雞豚」的村裡,吃了還想「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半夜都要來。
養雞在農村隨處可見,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幾隻。但養出名堂的,卻沒幾個。
在中國,養雞就服下面這3個人。
1、山東聊城劉學景:一度是山東第二富有的人
劉學景出生的地方,大名鼎鼎,叫陽穀,就是武松在景陽岡打虎的地方。
1951年9月,他出生在陽穀縣安樂鎮一個叫劉廟村的小村莊,1971年高中畢業,那個特殊年代沒有高考,他就回到了村裡。高中畢業,那時候算是高級知識分子,他當起了植棉技術員,很快成為生產隊長。
不過,這個知識青年不安心好好種地,剛改革開放就開起豆腐坊賣起豆腐,接著更加大膽,開起貿易公司,辦起植物油廠,後來建起畜牧公司。
1994年,已經43歲的劉學景決定幹一票大的,他拿出全部積蓄,貸了200萬元的款,辦起了一個種雞場——就是山東鳳祥集團的前身。90年代,人們談論更多的是家電、股票,養雞真不是一個高大上的生意。
但他的雞養得不錯,成為肯德基、麥當勞的供應商。因此,很多人吃過的雞翅,就是他們養出來的。如今,他們每年出欄肉雞1.12億隻。
同時,他還搞起了飼料加工、種禽繁育、屠宰分割、禽肉熟製品、調味品及生物製品的生產加工等等 ,並請來跳水冠軍吳敏霞來為自己的產品代言。
把雞養到這種程度,他還不滿足,2004年已經53歲的他又開始幹起煉銅,很快就做到全國第三。到2018年,整個集團的營業收入達474.69億元,在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上,排第358位。
2016年, 他在山東本地一家媒體編制的「2016山東富豪榜」上,排名高居第二位,僅次於山東最有名的首富魏橋集團的張士平,是當年聊城首富。在2019胡潤富豪榜上,他的財富正好是100億元。
2、江蘇常州程立力:最富「碩士雞倌」
程立力在養雞這件事上,比劉學景更加堅決。
他是江蘇武進人,1965年出生。1991年,程立力從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畢業,很多人以為他會找一個研究院的工作做研究,他卻直接坐火車從廣東回到老家常州,開始養雞。
第一次,他就遭遇了打擊,一場大水,讓他的5000隻雞死掉了2500隻,隨後又碰到雞病、高溫,雞棚被颱風吹垮、被大火燒毀,等等。
沒想到,這非但沒有擊垮他,反而促使他決定擴大養殖規模,1997年租了30畝地,成立公司——立華。
2年後,他碩士的價值體現出來。經過無數次研究,他以西藏藏雞和雲南茶花雞作為主要育種素材,研發出一個新的草雞品種——雪山草雞。
隨後,他拿到了中國企業界教父柳傳志旗下聯想投資的3000萬美元,以及另一家九洲創投的近1億投資 ,把養雞的規模擴大,同時還開始養豬、養鵝等。
2018年,他們上市肉雞2.61億隻,還有約38萬頭生豬和130萬隻鵝。
2019年2月,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程立力的財富暴增,在2019胡潤百富榜上,程立力、沈靜夫婦的財富達191億元,成為新任常州首富。現在,他可能是中國身家最高的「碩士雞倌」。
如今,他在江蘇、安徽、浙江、山東、廣東、河南、四川、湖南等8個省設立了22家分公司,把雞養到全國南北。
3、廣東溫北英:製造43個過億富豪
相比前面兩位,廣東的溫北英可能更加傳奇。
1936年10月,溫北英出生在廣東新興縣簕竹鎮石頭衝村一個書香門第,他不家門,考上師範學校,畢業後當起了教書育人的小學老師。
風暴襲來,他被錯劃為右派,學校也不敢再留他繼續教書,讓他回老家種地去了。那是1962年。
溫北英地種得怎麼樣不知道 ,但他的鑽研精神讓人敬佩。他研究起了怎麼孵化小雞、怎麼養雞,而且還在十裡八鄉出了名。按說,當時家庭是不允許私下養雞的。可能廣東管得要松一些。
他所在的簕竹公社也知道他雞養得好,1972年就「借調」他去公社指導各大隊辦養雞場。一直到1978年他才得以平反。
1983年,他和7個村民,其中一個是他兒子,各出了1000塊錢,辦起了小養雞場——簕竹雞場,這就是後來的溫氏集團的前身。
養雞的時候,他們採取了一種模式,即他們給農戶提供雞苗、飼料、獸藥等,還提供技術指導,由農戶養雞,雞養大後他們再收購。這種模式就是後來在中國種植、養殖行業被廣泛應用的「公司+農戶」的模式,由於是溫北英最先使用的,也被稱為「溫氏模式」。
逐漸地,他們又開始養豬,如今是中國第一養豬大戶。2018年,他們上市的生豬達2229.7萬頭,肉雞7.48億隻。當年公司的營業收入超過572億元。
傳奇的是,2015年11月,溫氏股份在深交所上市。按當時發行價算,至少有43人所持股份的市值超過1.7億元,6700多人的股票市值超過1000萬元。成為億萬富豪的,很多是最初和溫北英一起創業的農民。此外,他們還帶動了一大批人致富。
可惜,溫北英於1994年去世。
在2019胡潤百富榜上,溫氏共有9人上榜,溫北英的兒子溫鵬程,財富最多,達190億元,其他8人的財富從45億元到65億元不等。
把雞養成這樣,是不是一個驚人的神話?
無論是劉學景還是程立力,都採用了溫北英的「公司+農戶」的的「溫氏模式」,到目前為止,這也是被當作帶動農民致富的一種有效模式,不僅在養殖上,在種植上也被廣泛應用。
同時,養殖是一個產業鏈很長的行業,上遊的飼料、獸藥等,下遊的屠宰、切割、加工,甚至是熟食等肉製品的深加工,再到糞便製作的肥料等,都會對周邊的產業有帶動作用。
說他們雞養得好,不僅僅是他們自己成為了富豪,而且帶動了更多人致富,尤其是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