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漲價了,晶片漲價了,面板漲價了,今年所有的產業都出現供小於求的局面,有沒有人想過,2022年,我國就會出現庫存過剩。
手機產業鏈我們都熟悉,這幾個月經常可以聽到上下遊產業全部產能不足,大到做晶片的晶圓,小到電子元件,甚至印刷電路板都緊張。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1、薅大家羊毛,配合將國內資產轉移國外,具體表現為全部採用某一家的電子設備,並告訴大家漲價了,做高產品成本,將利潤轉移國外。
2、因為前半年疫情的影響,大家都認為產能不足,恐慌性下單。
具體再現為,小米計劃表2021年在銷量上追上三星,立下採購二點四億配件,出貨三個億的小目標。OV也計劃出貨2億臺。
這裡分析一下這個數據的結果:三四個品牌加上蘋果和三星,全年的計劃出貨量可以達到人均三臺手機,後退一步,新的一年有多少人計劃入手兩部手機呢。萬事剛剛甦醒,新一年大家消費水平不會再上臺階,再加上某昆蟲寶的公司在借貸方面已經開始接受上級檢查,做分期的人一定會更少。
電子產品有時每年都有多個變化,但摩爾定律也在縮小周期,幾十億的產能如果不能變現,就會影響公司的研發,那麼年底一定會開始打價格戰。
新的一年,麒麟晶片不會太快復甦,那麼高價格低消費的環境下,年末大幅降價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所以想換手機的朋友可以再等一等,不要理什麼新88,只有年末衝關後,才是入手最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