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被燒毀後美國是被神風所救?1815年1月8日美軍結束1812年戰爭

2020-12-12 薩沙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白宮被燒毀後美國是被神風所救?1815年1月8日美軍結束1812年戰爭

1815年1月8日:美軍於紐奧良戰役獲勝結束1812年戰爭。

很多人不知道1812年戰爭,這也被稱為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它從1812年開始,持續了接近3年時間。

大家都知道,美國只有兩個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

其中墨西哥在1810年爆發了獨立戰爭,此刻還在同西班牙人殖民政府混戰。這個戰爭持續到1821年才大體結束,不可能有精力對付美國。

況且,就算沒有內戰,墨西哥的國力也太弱,對美國不構成威脅。

加拿大就不同了。加拿大是大英國協的一部分,由英國人直接統治。

加拿大的面積比當時的美國還大,經濟上也相當富裕,缺點是人口太少,只有一二百萬。話說回來,當時美國的人口也不多,剛剛700萬人。

從軍事戰略角度來說,加拿大對於美國存在非常嚴重的戰略威脅。

雙方有漫長的邊境,長達6000多公裡,這是極為不利的。美國即便用100萬大軍,也不可能防守住那麼長的邊境。

美國人一向奉行以攻為守的軍事戰略,與其將來被英國肆意攻擊,不如先發制人。

一旦佔領加拿大,美國可以徹底消滅英國的軍事威脅,還會將領土擴大一倍,獲得巨大的利益。

在1812年前後,英軍主力,全部被拿破崙牽制在歐洲。

當時,拿破崙將英國為首的反法聯盟連續重創,英軍狼狽不堪,損失慘重。此時法軍剛剛進入俄國,戰局似乎要扭轉。

在這種關鍵時刻,英國根本無暇兼顧其他任何地區,主力全部在歐洲集結。

在加拿大地區,英軍僅有5000人正規軍。

顯然美國佔據軍事上的優勢,似乎可以打贏。

沒想到,此戰美國卻沒有獲勝。

無論政客怎麼解釋,此次戰爭畢竟是美國軍隊入侵加拿大境內,同獨立戰爭完全不同。

不是保家衛國,美國老百姓對於戰爭並不熱心,志願兵的士氣不高。

況且,加拿大的英國正規軍只有5000人,美軍正規軍也不過有1萬2000人。

到開戰前,美國臨時擴軍到3萬5000人,但士兵並不願意打仗,還嚴重缺乏訓練有素的軍官。

加拿大被入侵以後,英國迅速應對。他們緊急招募了數萬民兵,還立即調動強大的美洲艦隊封鎖美國海岸線。另外,英國人還找到美國印第安人進行結盟,讓他們在美國境內進行廣泛的遊擊戰。

英國人的迅速反應,超出了美軍的預料。

英國美洲艦隊有97艘軍艦,包括11艘戰列艦和34艘護衛艦,非常厲害。而美國海軍僅有22艘軍艦,絕大部分是護衛艦,比英國軍艦要落後的多。所以,美國海軍根本不敢同英軍決戰,以海上遊擊戰方式進行騷擾。

於是,英國海軍輕鬆封鎖了美國的東海岸,可以任意登陸任何美國沿海城市。

而殺入加拿大的美軍,遭遇到加拿大民兵的頑強阻擊,陷入了持久戰,兩軍長期拉鋸,互有勝負。

這樣糾纏到1814年,戰局發生扭轉。

當年,拿破崙在4月6日宣布退位,歐洲的戰爭結束了。

由此,英國人騰出手來,可以全力增援加拿大。

8月,英軍決定突襲華盛頓,給予美國羞辱性的打擊,迫使他們屈服。

英國軍艦搭載4300多訓練有素的陸軍官兵,突然在華盛頓附近的布萊登斯堡登陸。

這大大超出美軍的預料,只得臨時拼湊了6300多人應戰,只有1000人是正規軍。雙方在布萊登斯堡決戰,美國的烏合之眾當然不是對手。

8月24日,雙方開始交戰,一度打得旗鼓相當。然而英軍突然使用火箭炮(拿破崙時代英國改良的火箭炮)攻擊。此時的火箭炮主要用於海戰,同今天的喀秋莎火箭炮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東西,其實沒什麼了不起的。然而,美軍大部分官兵都是民兵,從沒有看到過這種武器。

火箭炮威力有限,卻有強大的光聲效果,非常嚇人。

美國民兵們被嚇得半死,開始自發的潰散。由此,戰局徹底改變,一部美軍潰逃,剩下的擋不住數量優勢的英軍猛攻,只得也全線撤退。此戰美軍只傷亡200多人就戰敗了,主要是被嚇跨的。

撤退期間,美軍軍官還考慮,是不是要留在近在咫尺的華盛頓鎮內打巷戰!

可惜,美軍民兵訓練太差,此時兵敗如山倒,士氣降到低點,一些民兵乾脆直接跑回家去了。

這種情況下,讓他們打巷戰是不可能的。

於是,8月24日,美國總統麥迪遜等全部官員,迅速逃離華盛頓,逃到馬裡蘭州蒙哥馬利縣的溪鎮。

英軍殺入華盛頓時,沒有見到1個美軍。

攻打華盛頓的目的主要是羞辱美國,燒毀華盛頓也是英國的既定計劃。

搞笑的是,此時的華盛頓只是一個不大的鎮子,人口才幾千人,沒有什麼值得燒的東西。

唯一比較輝煌的建築,就是美國國會大廈,被英國工兵一把火燒毀。這棟石制建築物比較堅固,開始根本燒不動。英國人被迫使用了軍用火藥,連燒帶炸,才將它燒毀。

隨後,英國工兵又來到了總統官邸(白宮)。因為早在建成時,建築物的外牆就被刷成白色,也叫作白宮。因為是木製建築物,燒起來就容易多了。最終,白宮內部建築全部燒毀,只剩下了白色的外牆。網上有種說法,白宮被燒毀後才油漆成白色,目的是遮醜。這是部隊的,白宮本來就是白色。

有意思的是,英軍燒毀白宮只是單純的報復,並沒有傷人。

白宮還有一些留下的門衛和園丁,英軍沒有傷害他們,只是讓他們協助找了食物倉庫。當時英軍將所有美酒和食物全部吃光,又將所有燃料堆在白宮內,點上了火。

除了國會大廈和白宮之外,英軍還燒掉了軍械庫、華盛頓船塢、財政部、戰爭部、波託馬克河大橋,總價值大約是36萬英鎊(當時的幣值)。

整個華盛頓的政府建築物,只有美國專利局大樓得以倖存。

英軍趕來放火,還拉出1門大炮試圖炮擊。專利主管人及前首都建築師威廉·索頓卻擋在大炮前,質問英軍為什麼毀滅屬於全人類的精神財富。英國士兵被他的勇氣感動,放棄放火離開。

所以,專利局大樓成為唯一倖存的政府建築物。

萬分奇怪的是,英軍縱火後還不到1天,一場突然到來的颶風將大火全部吹滅。

一些華盛頓市民表示,甚至有龍捲風吹入市中心,將2門大炮扔出很遠,英軍士兵也有傷亡。

出現了自然災害,加上華盛頓的政府建築基本都被燒毀,英軍隨即撤退。

一些英軍士兵則受了驚,認為此次颶風來的非常奇怪:會不會是上帝對我們的行為不滿?懲罰了我們?

這種想法有一定的市場,導致英軍加速了從華盛頓的撤退計劃。

華盛頓前後淪陷26個小時,這也是美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首都被別國軍隊佔領。

這邊,麥迪遜總統得知英軍撤退,就帶著官員們返回華盛頓。

他們前後只在馬裡蘭州蒙哥馬利縣的溪鎮,辦公了1天多時間。由此,溪鎮從此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一日首都。

自然,放火這種事也不是英國人單方面的。美軍也曾攻佔了加拿大的重鎮多倫多,同樣也放了一把火。

戰爭持續了2年多還在僵持,雙方誰也沒有獲得決定性勝利。

1814年末,安得魯·傑克遜將軍在紐奧良重創英軍,擊斃了英軍指揮官愛德華·白金漢少將。這令傑克遜成為聞名全國的英雄,也讓他後來登上總統寶座。

此次的大勝,也預示這美國會在持久戰中逐步佔據上風。

不過,最終雙方草草結束了這場兩敗俱傷的戰爭,籤訂了《根特條約》,基本維持了戰前的邊界。

此戰中,英美都不是贏家,當然也稱不上輸家,唯一的輸家是印第安人。

當時印第安人同英國結盟,在美國內部四處襲擊美軍,造成美軍很大傷亡,甚至還有屠殺戰俘和平民行為。

這是印第安人的一次押寶,結果卻輸了。戰後,美軍開始有計劃的報複印第安人,進行大規模的驅趕。

聲明:

本文參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相關焦點

  • 1814年8月24日,英美戰爭,英軍攻入華盛頓,火燒白宮
    1812年,由於在北美洲的各種矛盾,英美之間爆發戰爭,這也是美國自建國後的首場對外戰爭。建國後,美國試圖向北面加拿大地區擴張領土,遭到英國方面的抵抗。在一系列外交糾紛後,1812年6月18日,美國對英國宣戰。
  • 1814年美國國會大廈如何被燒?9千美軍守華盛頓,被4千英軍大敗
    1812年-1814美英戰爭,又被稱為「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在拿破崙與英國爭奪霸權的戰爭中,英國實施了幾項嚴厲的海上封鎖措施,嚴重損害了剛剛起步的美國海上貿易。
  • 縱火國會大廈,焚毀白宮,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之華盛頓陷落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背景一方面,美國獨立後與英國矛盾重重,美國一直想吞併英國殖民地加拿大, 把英國趕出北美大陸。另一方面,英國與法國激戰正酣,為了不讓美國幫助法國,英國不僅對美國禁運,而且強徵美國水手當兵,這無疑加劇了美國倒向法國。進程1812年6月,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總統宣布向英國宣戰。
  • 布萊登斯堡之戰:美國最恥辱的一戰,首都被佔,白宮被燒
    1814年是美國歷史上最慘痛的一年,美軍在布萊登斯堡之戰潰敗,首都華盛頓不僅被英軍佔領,白宮還被燒毀,成為美國史上的巨大恥辱,那麼英軍是如何擊敗美軍,佔領華盛頓、火燒白宮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戰爭起因
  • 白宮名字由來:源於1812年美英戰爭中,英軍火燒總統官邸「所賜」
    1783年9月3日籤署的《巴黎和約》,不僅標誌著英國承認了美國獨立,還使新生的美國獲得了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其它殖民地15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到1807年,美國通過與印第安部落首領籤訂購地協議的方式,從印第安人手裡攫取了大量土地,包括印第安人在密西根東部、印第安納南部和伊利諾伊大部分土地,以及印第安人在喬治亞、田納西和密西西比河流域各州的大量土地。此次,向北的領土擴張,直接觸動了英國人的利益。於是,採取各種行動對美國的擴張進行打壓。最終迫使美國在1812年對英國宣戰。
  • 弱小無知冒犯人,結果被火燒白宮,這場戰爭打得美國老實了上百年
    而美國總統府由棕色變成白色,這個轉變之中包含著美國歷史上一段屈辱的過往。在1812年爆發的第二次英美戰爭中,英軍突擊華盛頓,美國民兵四散而逃,英國人在洗劫華盛頓後將美國的總統府付之一炬。雖然美軍後來收復了華盛頓,修復了總統府,但是牆壁上火燒的痕跡難以修復。
  • 美國白宮怎麼來的?和第二次英美戰爭有關,對日不落帝國的挑戰
    說到白宮我們都知道,就是美國歷屆總統住的地方,說好聽點是白宮,其實就是一幢白色的房子。但是美國的第一任總統華盛頓住的時候並不是白色的,或者說1812年之前都不是白色的。好了步入今天的正題,我們來說說第二次美國獨立戰爭那些事。
  • 歷史上的今天:英軍攻佔華盛頓,焚燒國會和白宮,美國人毫無抵抗之力...
    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出動軍隊進攻英屬加拿大。等到這場被稱為1812年戰爭,又稱為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的戰事開始之後,美國人才驚訝地看到,英國沉著冷靜地組織有限兵力進行了頑強的防禦。而且,美國在開戰前曾自作多情地認為戰事一開,加拿大人必定歡天喜地地迎接他們甘當帶路黨。實際情況卻是,加拿大人踴躍參加英軍,一度佔英軍50%的兵員。
  • 1814年英軍攻陷華盛頓 火燒白宮
    攻佔並火燒白宮的是英國人,時間是1814年3月24日,當時美國正同英國進行第二次美英戰爭,又稱「第二次獨立戰爭」。  原來,在通過獨立戰爭取得獨立後,美國同英國的矛盾並沒有就此了結。雖然在戰爭結束時,美英籤訂了《巴黎條約》,規定了密西西比河以東是美國的領土範圍,但是獨立後的美國很快就走上了擴張的道路。
  • 英軍火燒白宮成美國國恥 美曾制定對英作戰計劃
    在美國近240年歷史上,只有英國佔領過美國首都華盛頓,並且焚毀了白宮。不少美國人認為,「火燒白宮」是歷史上的「國恥」。美國獨立之後,美英矛盾並未減弱,美國同英國的敵國法國展開貿易、英國支持美國境內的印第安部落發動襲擊以及美國擴張主義等一系列因素最終導致美英在1812年再度開戰。戰爭之初,英軍忙於歐洲戰事,不得不在北美多個戰場處於守勢。
  • 何時重現:美國總統府「白宮」究竟是哪國人放火燒黑的?
    眾所周知,美國總統府的名字叫「白宮」。美國首都華盛頓曾經被敵軍攻佔,總統府也被敵人火燒。在重新回到首都後,美國人將總統府被燒黑的部分全都刷上白漆,美國總統府此後就被稱為「白宮」。華盛頓被攻佔和火燒白宮是美國歷史上的國恥,因此很少對外宣傳,導致有些人都搞不清楚到底是誰放火燒了白宮,犯罪嫌疑人主要有兩個:英國、加拿大。那麼「白宮」究竟是哪國人放火燒黑的呢?1812年6月18日,美國對英國宣戰,第二次美英戰爭爆發。
  • 1812年美英戰爭爆發,各州害怕失去對民兵的領導權導致初期失利
    1812年美英戰爭不同於獨立戰爭,後者是一場全面戰爭,舉國參戰,而1812年美英戰爭可以說是一場有限的戰爭,美國和英國參展的規模和人數也不是很大。但是就是這場有限的戰爭,開啟了美國現代化軍事思想的道路。
  • 真正的火燒白宮!當年的英國有多牛?
    白宮作為美國歷任總統的官邸,可謂是美國的象徵,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大腦所在。然而一開始的白宮並非像現在這般模樣,現在的白宮是後來重修。其中緣由便和歷史上的英美戰爭有關,英軍在1814年一度攻陷美國首都華盛頓,並火燒白宮,最終英美雙方籤訂《根特條約》握手言和,雙方也恢復了戰前的邊界。
  • 曾經火燒白宮的「戰鬥民族」
    說到美國,我們可能都會浮現出一個共同的印象——「世界警察」,兩百多年前,先後打敗大英帝國,在北美立國;在一戰和二戰中,兩度改變戰爭勝利的天平,一戰中聯同協約國擋住德國戰車,二戰中讓日本夢碎太平洋;二戰後,又先後發動韓戰、越南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在今天,用張召忠的話講,就是「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的海軍加起來,都打不過美軍」。
  • 1812年戰爭:北角戰役
    1814年9月12日,英國進攻馬裡蘭州巴爾的摩時,爆發了北角戰役1812年戰爭。隨著1813年的結束,英國人開始將注意力從拿破崙戰爭與美國的衝突。這始於海軍力量的激增,皇家海軍擴大並加強了對美國海岸的全面商業封鎖。這削弱了美國的商業,導致通貨膨脹和商品短缺。
  • 美國介入的戰爭中有哪些是沒打贏的
    由此可見美國所參與的歷次戰爭都是勝多敗少,儘管如此歷史上也曾有過幾場美國沒能打贏的戰爭。2012年6月加拿大耗資2800萬加元舉辦了一次「1812年戰爭」200周年紀念活動。所謂「1812年戰爭」指的就是爆發於1812年的美加戰爭。
  • 原來美國也有國恥:被英國軍隊攻破首都後火燒白宮(2)_遊俠網 Ali...
    佔領美國首都後,英軍首先開始洗劫國會大廈,洗劫過後又縱火焚燒,國會圖書館全部圖書被毀,此外,國會大廈附近的一些建築物也著起火來。  英軍佔領總統府後,指揮官首先享用了原本給麥迪遜總統預備的晚餐,並且喝了很多葡萄酒,士兵們則忙著洗劫,眾多物品成了英軍的戰利品。不久之後,英軍開始焚燒這座建築,當天晚間華盛頓火光沖天,為了使大火能燃燒到第二天,英軍還不斷添加燃料。大火燒了整整一個晚上後,這座建築只剩下外牆殘存。  「火燒白宮」後,英軍開始搜尋美國國庫,希望找到錢或有價值的物品,但英軍只找到了舊檔案。
  • 18年阿富汗戰爭將結束,塔利班承諾只要撤兵,會保證美軍安全!
    2001年,美國為了報復蓋達組織和塔利班對美國發動的九一一事件,美國於同年10月7號發動了阿富汗戰爭!美國主導的西方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目的是斬首賓·拉登等蓋達組織成員並嚴懲塔利班對恐怖分子支援。在打下阿富汗之後,美國主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阿富汗開始扶持自己的勢力,並「堅定支持特派團」,培訓、指導並協助阿富汗政府軍作戰,來提高增強後者打擊塔利班等反政府武裝的能力。如今,在阿富汗有來自美國等38個國家的大約1.2萬名士兵在該國駐紮。雖然阿富汗戰爭爆發至今已十幾年了,但是塔利班卻依然活躍,其勢力反而越剿越大。
  • 佔領華盛頓,火燒白宮的英國將領
    他的父親與伯父是英國軍官,參加過七年戰爭,曾與喬治·華盛頓是戰友。羅伯特·羅斯自小便對軍事感興趣,與威靈頓公爵自小就是玩伴。1783年他考入都柏林三一學院學習,1789年參軍成為英國陸軍第25步兵團的少尉。
  • 神風特攻到底有多可怕?比神風更可怕的是美軍的火力網!
    【軍武次位面】作者:光亭神風特攻隊是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後期有組織的自殺式攻擊,到最高峰的衝繩戰役時,日軍神風特攻隊更是連續向美軍發動了十次代號為「菊水」的自殺式攻擊狂潮,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在整個戰爭中日軍總共出動了約4000架次的神風特攻,也取得了一定的戰績,在心理上更是給美軍造成了極大震撼。那麼神風特攻到底有多恐怖,讓美軍如此談虎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