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博物館美術館就懵?去英國前看過這5本書4個片輕鬆搞定

2020-12-15 書蟲遊世界

去英國走過十幾個城市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裡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幾乎每座城市都有幾個非常不錯卻完全免費的展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美術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華萊士博物館、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和現代藝術館;牛津的科學史博物館、自然史博物館、皮特裡弗斯博物館;劍橋的菲茨威廉博物館;約克的鐵路博物館;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和國家肖像畫廊等數不勝數。這些展館的館藏之豐富、介紹之詳實、配套之完備,令人驚嘆,而且不可思議地全都免費開放,簡直是博物館美術館愛好者的天堂。所以要去英國旅遊的朋友們,如果不認真做好功課仔細遊覽,實在對不起這麼好的福利啊。

在所有這些博物館中最包羅萬象的非大英博物館莫屬,它也是英國境內規模最大的博物館。據說藏品超過八百萬件,而且每年還在遞增,固定對外展出的也有五萬多件。這些展品在時間上跨越人類兩百萬年歷史、地域上幾乎覆蓋了人類活動過的所有區域,就全世界博物館而言,恐怕也只有大英博物館有如此實力。那麼問題來了,如此浩瀚的展品,怎麼做功課呢?其實不必擔心,大英博物館的館長已經為我們做好了。《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由館長尼爾麥格雷戈動員100多名館員、400餘位專家,歷時4年,精選100件最有代表性的藏品,串起一部有圖有真相的世界發展簡史。

封面中出現的是墨西哥出土的雙頭蛇,公元15-16世紀阿茲特克藝術的代表。

如果覺得這100件內容詳盡的圖文介紹太多太細,可以看看我以前推薦過的《偉大的博物館》系列叢書,這套叢書全部由義大利藝術學家編寫,中文版由譯林出版社出版,截至目前共有34冊,幾乎囊括了歐美全部重要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其中的《倫敦大英博物館》一冊通過對73件館藏文物的簡要介紹,展現了歷史長河中幾個大洲不同地域的文化藝術精品。相較於前面介紹的那本,本書圖片更加豐富,而文字卻更加簡潔,讀起來更通俗易懂。

我去參觀時便是以這本書為藍本按圖索驥,比如封面上這個古埃及內巴蒙墓園中的壁畫,它製作於公元前1350年前後,被認為是古埃及留存至今最偉大的繪畫作品。

如果覺得這本書還是太多,或者攜帶不便,那我只能請您去看我之前發表過的兩篇文章了:

大英博物館怎麼看最高效?教你精準找到並看懂館藏的九件鎮館之寶

如何玩轉大英博物館?細數不容錯過的十件寶

《偉大的博物館》系列叢書中還有一本關於英國的,那就是《倫敦國家美術館》。這一冊圖文並茂地介紹了國家美術館中的56件精品畫作,包括可視為鎮館之寶的《阿爾諾勒菲尼夫婦》(揚·凡·艾克1434年繪製)、《巖間聖母》(達·文西1508年創作)、《使節》(小漢斯·霍爾拜因1533年繪製),以及現存委拉斯開茲創作過的唯一一幅女性裸體畫像《鏡前的維納斯》等。

書的封面用的是魯本斯為自己第二任妻子的姐姐蘇珊娜繪製的經典畫像。

英國在18世紀以前幾乎沒出現過什麼特別有名的畫家,但是進入18世紀以後一下子湧現出好幾位,庚斯博羅和雷諾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兩位畫家處於同一時代,生前二者就競爭激烈,死後更是經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較,所以很多地方都喜歡把他倆的畫作相鄰而放,有庚斯博羅的地方就有雷諾茲。我向您推薦的下一本書是傅雷先生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其中有一講詳細對比了這兩位英國畫家,最後作者總結道:「雷氏是用盡藝術材料以表現藝術能力的最大限度,庚氏是抉發詩情夢意以表達藝術素材的靈魂。用中國的論畫法來說,前者是心中有畫,故極盡鋪張以作畫;後者心中無畫,故以無邪態度表白心魂。」這是我見過的對這兩位畫家最精闢的對比評價,可謂一針見血。

面對英國境內如此龐大的美術館資源,我們的眼光當然不該局限於英國本土畫家。為了更好地欣賞前面提到過的眾多博物館美術館中的藝術傑作,有必要瀏覽一下世界藝術史。貢布裡希的《藝術的故事》無疑是最合適的一本入門讀物,它被法國羅浮宮博物館館長評價為「有關藝術的書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就像《蒙娜麗莎》一樣飲譽世界,把知識和享受傳給人們」。

視頻方面仍然是從BBC紀錄片開始,首推藝術史學家安德魯·格雷厄姆-迪克森主持拍攝的《英國藝術史話》。以前我曾推薦過他製作的《西班牙藝術》,事實上這位牛津大學的高材生、普利茅斯大學的榮譽博士還製作過許多按國別劃分的藝術史紀錄片,如《德國藝術》、《法國藝術》、《俄羅斯藝術》等。

安德魯在開篇即指出:直到18世紀初,英國的大部分藝術家都還是籍籍無名、缺乏競爭力的,然而短短百年之後,英國畫家已經在世界取得不俗的成績,18世紀的英國畫壇到底發生了什麼?安德魯將目光停留在英國的18世紀,向我們講述了英國的首位風俗畫家威廉·荷加斯、英國最偉大的肖像和風景畫家庚斯博羅、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首任院長約書亞·雷諾茲,以及以畫馬名聞天下的喬治·斯塔布斯,他們的職業生涯全都在18世紀。所以,與其說這是一部《英國藝術史話》,不如說它就是一部18世紀英國繪畫史。

喬治·斯塔布斯的名作《響外套》。

19世紀英國出現一位大師級的風景畫家,可能也是英國畫家裡目前知名度最高的一個,他就是浪漫主義畫家特納(又譯透納)。特納從小在倫敦長大,14歲就進入皇家藝術學院,受到當時的院長雷諾茲的賞識,15歲即有作品入選學院畫展,21歲舉辦個人首展,29歲開了自己的畫廊,32歲成為藝術學院教授,這幾乎就是一位天才的成功之路。正因為他很早便做到了財務自由,所以有能力在藝術上進行大膽創新。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已經能看到印象派的影子,雖然那比印象派的誕生早了幾十年。事實上,很多人認為法國印象派是受到了特納的影響。

特納1839年繪製的《無畏號戰艦》。

莫奈1872年繪製的《印象·日出》。

特納1844年創作的《大雨、風暴和速度——偉大的西部鐵路》。

莫奈1877年創作的《聖拉扎爾車站》。

我在這裡推薦一部描寫特納晚年繪畫生涯的電影:邁克·李執導的《透納先生》。影片向我們展示了這位大畫家獨特的個性和不羈的生活。主演特納的是英國著名演員蒂莫西·斯波,就是電影《哈利波特》中「蟲尾巴」的扮演者。他憑藉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獲得第67屆坎城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片中有一段描寫特納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夏展開展前的最後一天(又稱清油日,允許畫家對自己的作品做最後修改和上光),因為看到康斯特布爾在新作《滑鐵盧大橋的揭幕典禮》中使用了搶眼的紅色,而立馬在自己整體色調暗沉的《海景》中添加了一隻紅色的浮標,成為點睛之筆。

康斯特布爾比特納小一歲,二者都擅長風景畫,是英國畫壇的又一對競爭對手。在日本紀錄片《世界名畫:華麗的大師》中有一集專門對這兩位大師進行對比介紹。這套紀錄片也是我要向您隆重推薦的,它一共34集,幾乎囊括了歐洲所有古典畫家的知名畫作。片中沒有局限於對畫作本身的解讀,對畫家及其所生活的地區與時代背景也展開了充分的描繪。

片中重點介紹的康斯特布爾名畫《乾草車》,它與前面提到的特納的幾幅作品都是倫敦國家美術館中的經典藏品。

最後我們還是回到大英博物館的話題上,這個博物館太值得關注了。NHK曾經與BBC合拍了一部6集紀錄片《大英博物館》,重點介紹遠古文明,包括人類文明的開始、法老王的榮耀、壯麗的帕特農神廟、佛教藝術的起源、沙漠中的寶藏和神秘的太陽帝國等。

推薦書目

1.尼爾·麥格雷戈的《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

2.偉大的博物館系列:《倫敦大英博物館》

3.偉大的博物館系列:《倫敦國家美術館》

4.傅雷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

5.恩斯特·貢布裡希的《藝術的故事》

推薦視頻

1.BBC紀錄片《英國藝術史話》

2.邁克·李執導的電影《透納先生》

3.日本朝日電視臺製作的紀錄片《世界名畫:華麗的大師》

4.NHK與BBC合拍紀錄片《大英博物館》

相關焦點

  •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1:光影大師倫勃朗
    就那個時代的名畫收藏數量和質量而言,大概是唯一可以與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相匹敵的了。美術館坐落在霍夫維弗湖東南角,北面和西面都浸在水裡,看上去似乎不大,其實裡面卻真真切切是一座巨大的寶庫。館藏雖然只有841件(平時展出200多件),但不誇張地說,幾乎件件精品。
  • 這一推銷術巧妙!英國人把書店開到了博物館裡
    英國圖書出版業發達,博物館數量和遊客眾多,將這兩大優勢結合,把書店開在博物館裡,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讀者有機會接觸併購買展示英國歷史、地理和經典文學的書籍,是英國人巧妙展示和傳播本國文化的一個好辦法。
  • 「雲端的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在深圳開幕
    10月21日,由深圳壹點光明及深圳 Free Sky 雲際觀光層攜手英國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共同出品的「雲端的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在平安金融中心116層 Free Sky 雲際觀光層盛大開幕,英國國家美術館中30餘件具有代表性的館藏官方復刻品登陸深圳
  • 去博物館學歷史!把五個世界著名博物館裝進一本書裡是什麼感受
    這是別的教育方式所達不到的效果,所以有機會有時間,還是建議爸爸媽媽們多帶孩子去博物館轉轉,通過文物了解歷史,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歷史教育方式之一。雖然說帶孩子去博物館收穫很大,觀察到的也比較直觀,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帶孩子去博物館學歷史這件事情,還是有很多制約因素的。
  • 這家美術館擠掉大英博物館成為英國最吸引遊客景點——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導 據英國《衛報》網站3月27日報導,儘管赴英國的海外遊客人數有所減少,但2018年遊覽英國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城堡和鄉村別墅的遊客人數增加了近9%。3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各地景點的遊客人數出現了引人注目的增長。
  • 去英國倫敦不容錯過的博物館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列顛美術館中有一個展廳的主題是「英國18世紀的中國風」,展廳中的全套展品都是從位於Badminton(十九世紀英國的一個公爵莊園的名字,英語中的「羽毛球」就是由此而得名的)的一個臥室中搬來的,並且按照原樣布置在博物館裡,很有意思。除了一幅從廣東進口的昂貴壁畫,其他全部都是在英國本土設計製造的。
  • 英國十佳博物館新鮮出爐:倫敦國家美術館居榜首
    英國十佳博物館新鮮出爐:倫敦國家美術館居榜首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9-22 13:47:10 | 文章來源: 環球網 倫敦國家美術館居榜首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6日報導,旅遊評論網站TripAdviser發布了英國十佳博物館排名,倫敦國家美術館居榜首。該榜單中有5家博物館位於倫敦,不愧是文化之都。
  • 有13%的美術館和博物館要倒閉了,而大部分人毫不在乎
    前段時間,小思思看到一條令人難過的新聞:因為疫情,全球13%的博物館、美術館獲或將永久關閉。很多人看到這條新聞之後,覺得和自己生活沒什麼關係。翻翻現在的社交媒體,會覺得博物館美術館這些地方,就是給網紅拍照的,沒了也不可惜。不過,「給網紅拍照」只是博物館美術館的附加功能而已。
  • 東京藝文遊,一本書就足夠
    一本書遊遍藝術東京,邂逅穿越時空的美好,精選137間獨具特色的展館,一目了然的展館信息,與眾不同的展品特色,獨具匠心的展館陳設。著有《JR中央線二三事》一書。關於書:這本關於東京藝文地的書,有幾處特點值得一說:首先,書中精選日本東京137間獨具特色的展館,其中有個性突出的美術館、專業細化的博物館、文脈綿長的文學館……你無需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只要一個小時車程就能抵達這些不同文化與藝術的集中地
  • 超人氣美術館系列||英國·大英博物館
    博物館或美術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而世界各地,種類與主題多樣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就是快速學習和享受人類藝術文明精華的途徑。
  • 1、2、3、4、5,一學就會的萬能糖醋汁,記住口訣,輕鬆搞定!
    不用油炸,不炒糖色,糖醋排骨新做法,12345,輕鬆搞定!糖醋菜,一直以來深受大家喜歡!尤其是小朋友,每次出去吃飯,一定要點上幾道解解饞。糖醋菜好吃,但做起來著實麻煩,又是油炸、又是炒糖色,沒有點基本功,那是不敢嘗試的!
  • 東京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美術館?
    首先建築師:勒·柯布西耶,東京國家美術館。國家西部畫廊位於上野公園,由法國建築師勒·柯布西耶設計(1887-1965),並於1959年完工,這是勒·柯布西耶在亞洲的一個建築項目。從西方藝術畫廊的名字,你可以了解到西方藝術畫廊的收藏,這也與東京的其他國家不同。比如國家新美術館,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的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都在這!
    儘管如此,大家還是可以先以網上方式遊覽不同的博物館或藝術館。近日英國的藝文月刊《The Art Newspaper》就公布了2019年全球十大人氣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的排行榜,待疫情過後大家可以找時間跟著這個排行榜到訪!
  • 一本書就是一座博物館,《動物博物館》|《植物博物館》 開啟奇妙之旅
    《動物博物館》書中的每一章、每一頁,將帶領孩子穿越到地球的各個歷史時期,去追尋動物王國的發展,探索新物種的誕生,發現它們非凡的多樣性,了解它們在生命之樹中的位置。登上時光機器,來一場探索物種演化的漫長旅程:從6.5億年前第一類動物——海綿動物的出現,到1.5億年前原始鳥類登上動物王國的大舞臺;從尺寸不到1毫米的嬌小昆蟲,到地球上體形最巨大的藍鯨;從生活在熱帶森林中的爬行動物,到生活在6000米深海處的奇怪生物。海綿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兩棲動物、魚類、鳥類、哺乳動物……近300種動物等著孩子們去探索。
  • 有空就去逛逛上海的博物館美術館吧
    原標題:有空就去逛逛魔都的博物館美術館吧  據樂遊上海,西湖草坪上長滿遊客、八達嶺長城遊客1分鐘挪一步、夜爬華山10小時觀日出……假期出遊人從眾,不如去博物館美術館裡靜靜心!  上海歷史博物館
  • 義大利最值得一去的博物館和美術館
    羅馬博蓋斯美術館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博物館之一,館內珍藏有拉斐爾和卡拉瓦喬的繪畫,以及貝爾尼尼的巴洛克雕塑作品除了開羅博物館以外,該館是唯一一個專門收藏埃及文化和藝術的博物館。 Palazzo Pitti皮蒂宮 這座宮殿原本屬於銀行家盧卡 皮蒂,是盧卡在1458年花錢修建的,據說使用了當時已故的建築家布魯乃列斯基的設計方案,可惜一直到盧卡1472年過世的時候宮殿都沒還有完工。
  • 走進博物館|英格蘭北部的小鎮美術館 肥皂大王的藝術收藏
    利弗夫人美術館,是擁有最好的拉斐爾前派藏品的英國博物館之一。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916-17)John Everett Millais (1858-59)出於商業目的的藝術收藏讓利弗變得更加富有,同時也增強了他對藝術收藏的信心。很快,他就開始根據自己的喜好收藏了一大批藝術品。作為一個藝術素養薄弱的商人,利弗的收藏深深受當時英國藝術收藏界的影響。
  • 《奇趣美術館》:豆瓣9.1,這才是真正的博物館奇妙夜
    周末在家翻B站,發現一部關於「美術館」的紀錄片居然人氣超高,這畫風不對吧?滿腦殼問號的瑪妮看了一集,不看不知道,一看……根本停不下來!一眾法國喜劇演員實力cos世界名畫,以腦洞大開和放飛自我的姿態展現了名畫背後的故事,這部美術館紀錄片可謂玩出了沙雕新高度——《奇趣美術館》
  • 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為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位於倫敦的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為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將於7月8日重開營業。重開後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將展出經過兩年修繕後的館內最大展廳,以及近期收藏的三幅作品。凡·代克的著名作品《馬背上的查理一世》也將在修復後重新與人們見面。
  • 盤點英國最受歡迎的10個博物館
    每一座博物館,都承載著一座城市最與眾不同的過往與記憶。博物館,是到訪一座城市必去的地方。今天館長盤點英國人氣最高的10個博物館,希望對你去英國旅遊有幫助哦!,分別擺放在3樓和5樓的展廳內。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為4萬多平方米,館內大約藏有世界各地的7000萬件標本,其中昆蟲標本有2800萬件。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擁有世界各地動植物和巖石礦物等標本約4000萬號,其中古生物化石標本700多萬號,圖書館有書刊50萬種,並保存著大量早期的自然研究手稿和圖畫等珍貴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