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總算瞧得廬山真面目

2020-12-18 花金談世界

導語:今天總算瞧得廬山真面目

不知道廬山的真面目,因為我來到了這裡。放眼望去,能看見正在下雨的山林,上面漂浮著厚厚的雲層,不斷的飄啊飄,向著東方飄去,這裡的氣候聽說變化莫測,氣象萬千,是一個獨特的區域,可能不是身在此山中,是身在雲霧裡。

這裡的天氣涼爽,溫差較大,在夏季,有點冷,不過上面有些髒,有個休息點,露天廁所,雖然我去過的景區廁所都不怎樣,但是這裡實在有些難以忍受,都是尿在外面。這裡上山來了容易沒有信號,要是一個人上來就的注意了,還好我們一行人,都互相照顧著。

這裡再夏天是避暑聖地,可能很多有錢的人都喜歡再這裡避暑,所以山上的別墅挺多的,不過上路有些急,也有些潮溼,上去的時候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著,我們站在一塊大巖石邊拍照,其實還挺危險的,我們都不敢太靠邊,怕掉下去了,我朋友說他小時候來過廬山,這次再來又給他不一樣的感覺,只是還是很熟悉,很靈秀。廬山上取水很難,所以賓館洗澡的時候水是限時供應的,據說在這裡看日出很美,但我去的時候早上起不來,也怪自己太懶,錯過了美景,我們去感受了廬山瀑布,飛流直下,很是壯觀。

這上面還是開私家車的來挺多的,可能這樣更方便一些,廬山有些多雨,領略到了下雨狂風的一面,五老峰和三疊泉,很是秀麗,當然這裡面有索道還有纜車,收費有些偏貴,我們節約的原則不能放棄,所以並沒有去體驗,上面還有小猴子,挺頑皮的,不過很是靈性,有些還表演動作給人們看,逗得人心裡嘎嘎樂。景區挺大的,如果有條件的話,在這裡避暑再好不過,找到合適的住宿什麼的,這裡的五老峰很像毛主席的倒立頭像,五官活靈活現,瀑布高流速快,留影很合適哦。

小的時候背廬山的詩背的我頭疼,當時想著那些詩人是一天沒事做嗎,現在能體會到了,是真的沒事做,開玩笑的,廬山的電影院很特別,每天都放映著廬山戀,連續不斷放映著這部電影,這裡鍾靈毓秀適合比喻了,回去的時候我們免費搭了一趟車,因為跟她還是很投緣,聊著聊著竟聊到了家鄉,倍感親切,於是她帶著我們一路下了山,交了個朋友,性格很是豪爽,現在這種性格的姑娘算是少見了吧,我簡直分分鐘變成她的小迷妹了,但是令我想不到的是她還是單身,果然,優秀的人是不一樣,後來跟她約著去了很多地方,不過這是後話了,旅途能交到朋友是何種緣分,很是珍惜這種遇見,也可能這就是意義吧,增加見識,遇見不一樣的朋友,這裡值得一來的,雖然門票有些貴,中途遇到些不愉快,但是來一次還是對得起自己,體驗了把自然風光,休閒避暑,情侶來更好。

相關焦點

  • 帶你看清廬山真面目
    詩仙李白驚嘆廬山瀑布寫下了《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蘇軾也曾感嘆「不識廬山真面目」。你看清了廬山真面目嗎?今天就讓F女士帶你看清廬山真面目吧!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東偎鄱陽大湖,南靠豫章故郡,西鄰京九鐵路,北枕滔滔長江,山上群峰林立, 「一山飛峙大江邊」是她地理特徵最好的寫照。
  • 什麼是廬山真面目?
    原標題:什麼是廬山真面目?張麗管蠡之見國慶假期出遊的人多,自然對旅遊接待的抱怨也多。這幾乎已經成了歷年來的「固定動作」,只不過被抱怨的對象是「皇帝輪流做」而已。今年,風景秀美、人文遺蹟頗多的廬山成為引人注目的焦點。在10月5日,央視報導稱「逛遍廬山所有景點需花1792元」。6日,廬山風景名勝區在其官網——中國廬山政務網上做出回應,稱「要花近1800元才能逛遍廬山」的統計方式相對並不科學。
  • 網友:上學時候學到的廬山,今天終於見到真面目了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這個廬山就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的廬山。廬山的主峰海拔一千四百多米,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被定為國家5A級景區。門票的價格是旺季180淡季135,景區內還有獨立收費的景點。這期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廬山的景色,沒有去過廬山的小夥伴兒一定要看一下哦。蘇軾有一首詩叫《題西林壁》。裡面一句是非常的出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所說的景點就是廬山。而詩中西林指的就是現在的西琳寺,原本這裡是個尼姑庵,現在是廬山北山的第一寺。
  • 廬山真面目
    李白一首《望廬山瀑布》,成為了廬山的一張名片。可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廬山」 這兩個字之所以耳熟能詳,卻完全是始自一-位書寫歷史的漢朝人一司馬遷。他在《史記》中是這樣寫的:「餘南登廬山, 觀禹疏九江。」第一次,「廬山」 正式登上歷史的舞臺,正因為這十個字,廬山永別了蠻荒蒙昧的時代。
  • 人民日報金臺隨感:不識廬山真面目
    詩人遊山的步履並未到此止步,最後他與總長老同遊西林,蘇軾對《題西林壁》一詩這樣評說:「僕廬山詩盡於此矣。」(見《東坡志林》卷一)。從這裡,可以看出,這是詩人遊遍廬山之後,方能寫出的詩篇。這首詩,是對廬山全貌的概括,也可謂對生活的感悟。只有當詩人真正開始了解廬山的真面目之時,才曉知自己不識廬山的千奇百態,峰嶺變幻,奧妙莫測。
  • 我帶你見廬山真面目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許正因為北臨長江,南傍鄱陽湖,三面環水的廬山因豐富的水汽升騰,常使遊人行走在雲霧繚繞的山中,而不見其真面目。時間還早,又去了 廬山 會議紀念館:抗日時期七七盧溝橋事變,蔣介石正在 廬山 開會,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也使蔣介石在 廬山 上寢食難安,多翻思考,在 廬山 發表了著名的「 廬山 談話」;新 中國 成立後毛澤東在這裡又開過三次會議。晚上吃飯,去的小白鷺餐廳,與青旅是同一個老闆。
  • 廬山真面目知多少?
    攝影/高建萍廬山,不只是避暑勝地。▲ 廬山牯嶺。攝影/李鵬飛▲ 廬山觀雲亭。攝影/潘立廬山,長江中下遊最璀璨的明珠▲ 廬山位置示意圖。製圖/Paprika▲ 廬山北門。攝影/高建萍▲ 廬山駱駝峰。攝影/潘立豐沛的水量,保證了廬山上的環境與植被接近自然狀態,也調節了廬山的氣候。一年中有大半時間,廬山處於雲遮霧繞中,使人「不識廬山真面目」。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氣候,孕育了中國名茶之一廬山雲霧茶;泡茶的泉水,不必遠尋,廬山也一併生產了。充沛的降雨,在山上經過層層「過濾」之後,清澈晶瑩富含礦物質。
  • 數字創作冬令營|初識「廬山真面目」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是蘇軾遊廬山時,看到那裡瑰麗的山水有感而發的。本詩借景喻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在對一件事進行了解時,我們往往先要剝開它的表層,至於窺其內核還得作進一步的探究。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所以剝其表皮,也絕非輕鬆之事。不僅要方法得當,也要易於他人接受。
  • 蘇軾,為何不識廬山「真面目」?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大約千年前,有一位47歲的中年官員,在前往河南汝州的路上,途經廬山,望著巍峨廬山在眼前展開,心中感慨不已。『01』景色幽美,旅途莫測廬山自古風景幽美,山石林密密麻麻,加上古代交通不便,身在其中很容易迷路。蘇軾當時寫下這首詩,一方面是描述自然風景的曲折通幽,另一方面更是借景抒情。
  • 讓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廬山原來位於江西九江!
    廬山廬山這個名字,它是這樣來的:最早關於廬山名稱的文字記載出現在《尚書·禹貢》中:「岷山之陽,至于衡山。過九江,至於敷淺原。」其中,「敷淺原」就是廬山別名;此外,廬山還有南彰山、天子彰等別名。而最早以「廬山」之名被寫進史書的則是司馬遷的《史記》:「餘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
  • 廬山,讓無數國人寒心,網友:不識廬山真面目!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聊下面的這個景區。位於江西省的廬山,大家都耳熟能詳。廬山,在我國的眾多名山之中,也算拔得頭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古代的時候就有詩人寫過詩句來稱讚過廬山。在當地無論是歷史文化遺產還是景區的自然環境都是數一數二的。因此在遊客們心中,廬山一直是大家嚮往的一個聖地,遊客們對廬山的好評如潮。
  • 青山碧水處的廬山真面目
    這句來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則為我們帶來對位於春水江南中的「廬山」,一座位於江西九江內的名山。對於「廬山」我們心中充滿著對世外桃源般的無限遐想;碧水藍天與錦繡山丘,山川的外形充滿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更是蘊涵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有人為「廬山」作詩提詞、有人在廬山修建道館寺廟、歷史名人到訪甚至隱居於此。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那就讓我們今晚看看廬山的真面目吧!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三面臨江,山勢雄偉,山清水秀,風景奇麗,煙霧縹緲的著名避暑勝地,可謂昔日的「夏都",令無數文人墨客仰慕前往,也令今天的人充滿好奇和希冀。關於廬山一名的由來,廬山市因廬山得名,而廬山因殷周之際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於此而得名。據《讀史方輿紀要》廬山:「殷周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於此,故曰廬山。」
  • 科學網—不識廬山真面目
    凡是到過九江的人都會欣喜地發現,在這座小城的任何地方,抬頭就能看見廬山清麗婀娜的身影(今天高樓崛起,擋住視線,另當別論)。我小的時候,無論陰晴昏曉,還是春夏秋冬,廬山的巍巍山峰總是精心裝扮,以俏麗的姿容出現在人們面前:或是莊重靜穆,浴著燦爛的霞光;或是變幻成一座座孤島,在漫天雲霧中出沒;有時乾脆躲在撲朔迷離的雲海裡,忽隱忽現。
  • 為識廬山真面目
    緊接著,法國人、俄國人、美國人等都接踵而至,紛然以各種方式瓜分廬山的地皮,修建了帶有各種風情的別墅。因李德立的操作,33年的時間把一個荒無人跡的廬山變成了一座花園城市,這裡的別墅也成了中國建築史上的近代建築博物館。胡適說:「牯嶺,代表著西方文化入侵中國的大趨勢。」那些雨後春筍般建成的別墅,帶著強烈的民間的自由姿態,立在廬山之巔。
  • 暖冬季節,帶你探尋廬山真面目
    5A級景區感覺都讓廬山委屈,廬山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堪稱雙絕,重要的是我可以在牯嶺街吃到長沙臭豆腐,山東煎餅果子,還有美國的肯德基。蘇軾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廬山雲霧;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秀峰馬尾瀑;毛澤東寫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呂洞賓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詩景交融、名揚四海的絕境。
  • 不識廬山真面目,中國人要買票,卻對外國人免費,令人氣憤!
    國內景區門票價格高一向是惹人非議,特別是一些名山大川,雖然風景秀麗但那是天然形成的,卻被圍起來要收取價格不菲的門票,今天咱們來聊聊中華十大名山、世界文化遺產的廬山,它竟然不收外國人門票,而中國人卻依然收費,景區這樣的舉動實在讓人看不起廬山的真面目了,是不是有點崇洋媚外?
  • 「不識廬山真面目」這首詩的真面目我們真的認識麼?奇趣而崎嶇
    在蘇軾的詩中,最為後世所熟知的,莫過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隨著這首詩的流傳,「廬山真面目」也成為了市井熟語。那麼這首《題西林壁》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對蘇軾來說,「廬山真面目」不僅是一個感官命題,更是一個人生的哲學命題,蘇軾不僅要探究廬山的真面目,更要託物言志,用廬山的詩來探究人生的真面目。
  • 不識廬山真面目?廬山魅力非凡,等你來揭秘
    廬山是一個具有著神秘色彩的著名旅遊勝地,在小的時候背古詩時,大家一定都有接觸過不少讚美廬山的詩詞,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等千古名句讓人對廬山產生極大的好奇心,一座山為何可以讓這麼多文人墨客讚美有加。
  • 看看「廬山」真面目,見識銀泉飛瀑、雲海奇觀!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特別大的景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大家知道小編說的是哪裡了麼?古代詩人蘇軾,為什麼要在這裡留下千古絕句,因為來這的人不得不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驚嘆!一句話足以看出它的神秘磅礴,加上更多的的瀑布洞穴,特別適合您夏季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