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量遷移人口,偷偷潛入我國2大城市,網友表示:不歡迎

2020-12-10 起叔讀史記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人口密度卻並不夠高。而且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再加上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增長,已經有著衝擊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勢頭,所以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旅行或定居,其中便包括了日本。

日本和中國在歷史上有著極深的淵源,早在公元630年,日本的舒明天皇便第一次派出了遣唐使來到了中國,並且一直到公元895年,這二百多年的時間裡,一共派了十九次的遣唐使來到中國唐朝。規模之宏大,時間持續之長久,可謂是史無前例。

這些使官包括了正使﹑副使﹑判官﹑錄事,還有很多的主神﹑卜部﹑陰陽師﹑醫師﹑畫師﹑樂師﹑譯語﹑史生,甚至包括了船師﹑船匠﹑木工﹑鑄工﹑鍛工﹑玉工等等,都是日本各領域的精英,他們全都是奉天皇之命來到中國。

在這麼多形形色色的遣唐使中,最多的一批曾經一度超過了500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過來打仗的,但是包容開放的中國,將本土先進的政治制度、人文藝術、科學技術等等都傳遞到了變革中的日本。給正在變革時期的日本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但是我們知道,在近代歷史上。因為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加上工業的迅速發展,國力得到了驚人的發生。但是強大後的日本卻忘記了昔日之恩,向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當初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可謂是壞事做精,最終在全國軍民的英勇抗爭下,在1945年8月15日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在戰爭取得勝利後,日本的戰俘甚至是軍刀都如數奉還給了日本,體現出了一個大國的風度。

日本發動侵略戰爭,除了因為日本以天皇為首的統治集團,這群人的狼子野心之外。和日本的地理位置也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島國,國內的資源是極為的有限的。除此之外,日本還處於極為危險的地帶,經常就會發現海嘯和地震等災難。所以日本所有民眾幾乎都有著極高的安危意識,當日本天皇決定要發動戰爭的時候,是比較容易得到支持的。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日本作為戰敗國,國內的情況也可以用「千瘡百孔」來形容。而在百廢待興之際,日本也是發憤圖強,大力的發展經濟。雖然經濟的迅速發展,日本的人口也是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日本東京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更是被評選為世界上最為擁擠的一個城市之一。所以日本的很多本土居民開始考慮如何的去移民。其中很多日本本土的原居民們便偷偷來到了中國,其中有兩座城市幾乎已近要被日本霸佔了。

第一座城市就是上海了,上海地處中國東部、長江入海口、東臨東海,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是直轄市,也是國家的中心城市。如今的上海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經濟重鎮,每年都有很多的外國商人前來上海投資。據悉如今上海的常住人口有2428萬,而有戶籍的常住人口為1450.43萬人,而外來的常住人口便有977.71萬人,其中有很多還是外國人口,比如說日本。

在上海有很多的日企,甚至可以說在所有的外企中,日企在中國是最多的,因此很多日本人來到上海後並不擔心沒有同伴,同時相比較其他的地方也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上海雖然工作和生活的節奏很快,但是日本很多大城市節奏要更快一些。日本人來到上海之後很快就抱團在了一起,在上海開辦了日本學校,甚至日式的餐廳,在大街上經常能看到身穿和服得到美女。

第二個城市就是蘇州了,首先我們知道蘇州算是和上海比鄰的地方。但是毫無疑問蘇州的生活要更更加的愜意一些,再加上這幾年經濟高速的發展之下,蘇州這一塊的日企也是非常的多。尤其是日本人對於蘇州著一座江南小鎮自然是愛不釋手。

這兩座經濟重鎮如今都幾乎要被日本日所「霸佔」了,但是也有網友對於日本人定居在上海和蘇州表示不歡迎,畢竟曾經發生在75年前的抗日戰爭還歷歷在目,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日本大量遷移人口,我國2大城市遍地和服美女,網友喊話:不歡迎!
    在這麼多形形色色的遣唐使中,最多的一批曾經一度超過了500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過來打仗的,但是包容開放的中國,將本土先進的政治制度、人文藝術、科學技術等等都傳遞到了變革中的日本。給正在變革時期的日本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 日本大量遷移人口,中國有2大城市已被「霸佔」,網友憤憤不平表示...
    ——卡爾·貝克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尤其是近幾年裡,我國更是有衝擊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勢頭,很多國家面對如此發展迅猛的中國早已經坐不住了,當然,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每個國家的交流也是越來越親密了。很多大國也都是門戶大開,歡迎各國友人前來旅遊觀光。中國在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強國。
  • 日本大量遷移人口,中國2大城市已被「霸佔」,網友表示不歡迎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中國有衝擊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勢頭,許多國家面對這樣迅速發展的中國,當然,在現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的交流也越來越親密, 許多大國也敞開大門,歡迎各國朋友來觀光,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強國。
  • 日本大量遷移人口,中國2大城市已被「佔領」,網友:哪來回哪去
    介紹「從20世紀到21世紀的遷移」:「現代人類有這種行為,而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一旦發生,就意味著一件具有「革命性」的新事件,「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近年來,我們有一個巨大的勢頭影響世界第一經濟體
  • 日本人口加快向東京等大城市集結
    原標題:日本人口加快向東京等大城市集結  新華網東京2月6日電(記者樂紹延)據《日本經濟新聞》6日報導,日本總務省發表的《人口移動報告》表明,2014年日本首都圈(東京都及周邊三縣)的流入減去流出的淨流入人口為109408人,比上年增長12884人,連續19年增加。這表明日本人口從村鎮以及地方城市流入大城市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 任澤平:第二次人口遷移開始,一二線房價不由收入決定
    Ravenstein)基於英國人口遷移特點在1880年代中後期提出人口遷移的主要法則:1)大多數遷移主要基於經濟因素;2)鄉村居民較城鎮居民更具遷移傾向;3)遷移人口數量與遷移距離成反比;4)人口遷移具有階梯特徵,即城市周邊居民先遷入城市,留下的空隙地區由遷移的偏遠地區居民佔據;5)每一次移民潮發生後,總有一次反向的、補償性的移民潮出現;6)女性偏好短距離遷移;7)經濟與交通發展刺激移民增加;8)長距離遷移以向大城市為主
  • 姓氏分布與人口遷移
    顯然,一個地區的姓氏數量越多,每個姓氏的人數越平均,同姓率就越小,說明該地區有較好的姓氏多樣性,很有可能是人口的遷入地。對比我國的各個地區,可以發現,長江中下遊地區有較低的同姓率和很好的姓氏多樣性,這與北宋南宋時期大量移民從黃河流域遷移到長江流域的史實是一致的。相反,在某些比較隔絕的少數民族聚居區,遺傳漂移佔主導作用,導致姓氏比較單一,例如甘肅省廣河縣的20多萬人口中有17萬人姓馬,同姓率很高。
  • 日本著眼降低大城市人口集中度
    鼓勵民眾企業外遷 提倡網絡遠程辦公   日本著眼降低大城市人口集中度   近來,日本政府為擺脫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開始鼓勵民眾和企業從大城市向地方轉移。東京一些大企業已經縮減辦公用房,導致商務區空置率提升,房租下降。
  • 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人數卻早已超千萬,卻不是我國香港
    大家應該都有發現這個問題,就是農村的人口越來越少,而城市的人數在逐漸地的增加,很多年輕人們也都在前往發展較快的大都市中奮鬥。由此,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也在不斷的增加。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世界上人口最為密集的城市,有人可能會想到我國香港,但其實是日本的第一大都市東京。
  • 教學設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第一章人口遷移(上)
    2、2019年,春運期間,我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約28億人次,真是名副其實的全國人口大規模移動,這種春節期回鄉過年或外出旅行的人口移動屬於人口遷移嗎?人口遷移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提示] 每年春節期間,我國大量的「民工流」不屬於人口遷移。「民工流」雖然在地理空間上發生了位置變動,但絕大多數人的居住地並沒有發生「長期性」或永久性改變。
  • 印度行政區劃和我國類似:北部的邦人口多,大城市分布在全國各地
    印度領土面積約298萬平方公裡,2020年印度人口估計已達13.83億人,和我國14億的總人口數極為接近,目前印度年增加人口13000萬的樣子,而我國去年人口增加數量已經低於500萬了,可以預測最近幾年內印度人口很快就要超過我國了。有網友說,印度面積僅為我國面積的三分之一的樣子,我國很多地方已經熙熙攘攘,三分擁擠了,那印度是不是已經更為擁擠了?通過本文我們來了解一下印度的人口分布。
  • 書摘|封建制度下的逃亡者:古代日本的人口遷移
    ②在這些記錄裡,被列為「逃亡者」的大多是女人而非男人,她們並不繳稅(見表二十一)。在表二十一中,由於還未滿17周歲,許多男性也不用繳稅,這正是繳稅的最低年齡。在遷移過程中,移民並不孤單。在離開畿內地區的83人中,有88%的人,兩人或多人一組,進行遷移;有71%的人(59人),三人或多人一組,離開原居住地進行遷移。在某些情況下,整戶離鄉。
  • 中國人口大遷移 未來2億新增城鎮人口去向何方?
    1人口遷移的基本邏輯:經濟-人口分布平衡2 人口遷移的國際規律:從低收入地區到高收入地區,從城市化到大都市圈化2.1全球人口遷移:從低收入地區向高收入地區,從中小城市向大城市2.2美國人口遷移:從鐵鏽8州到西-南海岸,大都會區化2.3日本人口遷移:從向三極集聚向東京圈一極集聚
  • 糾結的大城市:人口承載還有多大空間
    大城市的集聚效應首先體現在分工專業化上,大城市聚集了各層次人才,能更好地實現專業化分工,提高生產效率;其次,大城市裡的大量人才資源可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企業能更快找到自身需要的人力資源,勞動力也能找到更多就業機會,中間的交易成本被壓縮;此外,按照大數法則原理,大城市裡的大量人口、資源可帶來更大、更多元的需求,能對企業開展經營活動形成天然的保險屏障,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80場 | 人口遷移管制對我國城市財政政策和人力...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80場 | 人口遷移管制對我國城市財政政策和人力資本代際傳遞的影響(國際經濟學與… 2020-12-02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拍蘇州市區,作為人口超千萬、GDP近2萬億的大城市,竟沒有高樓
    2019年,蘇州的GDP已經高達1.93萬億,接近2萬億的GDP規模,不僅遠遠超過江蘇省的省會南京,放在全國範圍內都算是名列前茅的。另外,蘇州人口破千萬,同樣遠遠超過江蘇省的省會南京,是江蘇省唯一一座人口超千萬的大城市,可以說,蘇州的城市綜合實力非常雄厚。
  • 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1/3的人口是華人,被稱之為「小汕頭」
    據悉在馬來西亞3170萬總人口中,華人就有664萬,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族群,其中客家人超過165萬。而在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城市中,竟然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都是華人,這讓很多人都是非常驚訝的,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這座城市。這座城市名叫——新山,它位於馬來西亞在馬來半島最南端、也是歐亞大陸最南端的城市。
  • 中國人口大遷移:未來2億新增城鎮人口,主要分布在這19個城市群...
    ,從城市化到大都市圈化2.1 全球人口遷移:從低收入地區向高收入地區,從中小城市向大城市2.2 美國人口遷移:從鐵鏽8州到西-南海岸,大都會區化2.3 日本人口遷移:從向三極集聚向東京圈一極集聚3 中國人口大遷移
  • 我國史上3次人口大遷移,遷移時間很長一次,為何叫「闖關東」?
    我國歷史上有3次大規模的移民記載,分別是「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其中時間跨度較長的一次,也是規模很大的一次移民是「闖關東」。據史料記載,闖關東發生在清朝年間,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移民時間很長。對於闖關東的歷史,前幾年電視劇《闖關東》,曾介紹過一些故事。其實闖關東內涵很多,今天我們通過史料了解一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伯利亞、亞洲地形與氣候、人口遷移)
    (2)分析南部人口密度較高的原因。①該地區的南部、北部都是平原,因此排除地形造成的影響;②南部地區緯度較低,氣候較為溫暖,並且開發歷史較久,經濟相對發達,因此人口的密度相對較高,選項C正確(氣候、開發歷史、經濟)。(3)分析人口遷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