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眼降低大城市人口集中度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鼓勵民眾企業外遷 提倡網絡遠程辦公

  日本著眼降低大城市人口集中度 

  近來,日本政府為擺脫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開始鼓勵民眾和企業從大城市向地方轉移。東京一些大企業已經縮減辦公用房,導致商務區空置率提升,房租下降。但是,企業能否真正大規模外遷,仍需打個問號。

  近來,日本政府為擺脫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開始鼓勵民眾和企業從大城市向地方轉移。網絡技術的發展,理論上也使得居家辦公、網絡辦公等轉移成為可能。近3個多月來,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通過座談會、視頻會、記者會不斷向經濟界喊話,希望將網絡遠程辦公普及率提升至70%。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甚至呼籲企業職員實行「休假式辦公」,去遠離城市的鄉下、度假村,休閒之餘通過網絡遠程處理一下公務。

  目前,東京一些大企業已經開始縮減辦公用房,導致商務區空置率提升,房租下降。但是企業能否真正外遷,仍需打個問號。

  「東京膨脹日本縮小」

  進入本世紀以來,日本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勢頭強勁。到今年5月份東京都人口超過1400萬,20年淨增加200萬人口。資本金超過1億日元的大企業約一半將總部設在東京,80%外資企業也以東京為主要據點。特別是東京都內23區不斷放寬公寓樓高度標準,致使東京成為世界少有的塔樓城市,東京周邊的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等東京圈被稱為「東京單極集中」。

  城市化大發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放寬了原有限制。2002年,當時的政府制定了《城市再生特別措施法》,放寬了城市建設標準,提高容積率,從而引發了東京城市再開發,丸之內、內幸町、新宿、澀谷等商務區原來10層高的辦公樓紛紛改建成30層、40層大廈。同一年,日本政府還廢除了《工業等限制法》,始自1959年的該法律曾經限制東京都內23區新建工廠和大學。開放後的東京區內年輕人明顯增加。

  人口向城市過分集中,導致日本社會問題明顯增多。一是城鄉差距拉大。自2008年後日本全國人口逐年減少,但城市化的發展導致地方人口更加稀疏。二是城市風險加大。據預測,未來30年內東京發生芮氏7級以上垂直地震可能性超過70%,預計死亡2.3萬人,經濟損失超過95萬億日元。如果企業、人口進一步集中,將導致災害更大。近兩周來,東京及周邊三縣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佔全國近半數,也是人口密集困境的真實寫照。三是加速日本人口下降。東京女性生育率在日本最低,2019年平均僅為1.15人。特別是由於城市生活方便,就業條件好,導致更多地方女性紛紛移居東京。年輕人大量向東京集中,更將引發「東京膨脹日本縮小」的悖論。

  引導企業居民外遷

  為擺脫城市化困境,日本政府想盡辦法引導企業外遷。2014年日本政府提出「地方創生」口號。鼓勵一些企業總部從大城市遷往地方,並從稅收等方面提供優惠。甚至連日本政府機構也適當向地方分散轉移。日本文化廳已決定遷往京都,消費者廳的部分功能將遷往德島縣。但這些規划進展不力,一方面機構分散將影響行政辦公效率,另一方面日本政府提出的自2015年開始5年內使東京淨流入人口從每年10萬人減少至0的目標也未實現。2019年淨流入14.6萬人,實際不降反增,政府已經承認目標失敗。

  近來,日本政府改變策略,又提出將人員從東京遷往地方,最高補助100萬日元,並增加地方國立大學定員人數。一些地方政府也向外地遷入人員提供住房補貼、幼兒補貼等,但遷入人員仍寥寥無幾。

  據悉,富士通公司提出今後3年內將辦公室面積壓縮50%,鼓勵8萬名員工居家辦公。為此,公司向每位員工發放5000日元的通訊費和水電費補助。但制訂此種長遠計劃的公司只是鳳毛麟角,多數企業只考慮度過疫情危機的短期措施。

  目前,日本地方5G通信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國家及地方政府如何為企業民眾提供便利仍是新課題。解決人口向大城市過分集中難題任重而道遠。(經濟日報 駐東京記者 蘇海河)

(責任編輯:單曉冰)

相關焦點

  • 日本人口加快向東京等大城市集結
    原標題:日本人口加快向東京等大城市集結  新華網東京2月6日電(記者樂紹延)據《日本經濟新聞》6日報導,日本總務省發表的《人口移動報告》表明,2014年日本首都圈(東京都及周邊三縣)的流入減去流出的淨流入人口為109408人,比上年增長12884人,連續19年增加。這表明日本人口從村鎮以及地方城市流入大城市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 糾結的大城市:人口承載還有多大空間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這樣揶揄東京人的生活:「他們的家遠在郊外,每天花費一個半到兩個小時,擠在令人窒息的滿員列車裡上下班。為了償還房貸加班加點,消耗寶貴的健康與時間。」但即使這樣,由於大城市機會多、選擇多,是創業者的高地、圓夢者的福地,因而仍然吸引著眾多人口源源不斷地向其集中。
  • 日本人口首次出現減少 繼續向大城市集中
    人民網東京2月26日電(趙松)據《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26日公布的人口統計速報顯示,截至2015年10月1日,日本人口數為1.27億,與前一次調查(2010年)相比減少0.74%,這是日本人口自1920年實施統計以來首次出現減少。分析稱,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的「自然減少」是日本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
  • 紐約巴黎首爾倫敦 各國人口"逃離"大城市為哪般?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大城市因人口過度聚集而備受困擾。但在一些國際知名大都市,一場看似與大趨勢相左的市民「大逃離」也在悄然上演。由於高房價、養老難、環境差等種種原因,他們不得不選擇搬離市區以緩解各方面壓力。
  • 日本人口連續第11年負增長 近半數集中在大城市
    本文轉自【海外網】;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湧入東京(共同社) 海外網8月6日電當地時間5日,日本總務省公布的人口調查結果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日本國內共有1.2427億人口,與前一年相比減少據日本共同社5日報導,雖然日本政府在大力推進地方開發,流向大城市的人口還是在不斷增加,近半數人口集中在三大城市圈——東京圈、名古屋圈和關西圈,所有47個都道府縣中,只有東京都、神奈川縣和衝繩縣的人口出現增長。 報導稱,日本的少子化問題依然嚴峻,2019年的新生兒數量為86.5234萬,首次降至90萬以下。
  • 美國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嗎,大城市與大城市之間有沒有必要建高鐵呢?
    美國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但著實不多,滿打滿算只有十個,他們從高往低排列分別是: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休斯頓、菲尼克斯、費城、聖安東尼奧、聖地牙哥、達拉斯和聖荷西。
  • 日本第二大城市到底是哪裡?橫濱還是大阪?
    日本第一大城市是哪裡?這個問題大家基本都知道,東京,但若是問日本第二大城市是哪裡,可能很多人就會答錯了,因為,通常大家會認為是大阪。   這其實也很正常,因為大阪這個城市在日本的地位確實也是相當高,某種程度來說是僅此於東京,如果把日本分為東西兩部分,那東部中心就是東西,而西部就是大阪。
  • 聶輝華:大城市要不要控制人口——兼評幾個錯誤的流行觀點
    一、「控制大城市人口」是一個偽問題嗎?   最近幾年,關於大城市是否要控制人口規模的問題成為最具爭議的話題之一。這個話題有兩點非常耐人尋味。第一,幾乎所有經濟學者都明確反對控制大城市人口規模,從而形成「一邊倒」的立場,這在經濟學界是非常罕見的。要知道,連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曼昆(N.
  • 1978年,此城超越大阪,成為日本第二大城市
    日本第一大城市是哪裡?這個問題大家基本都知道,東京,但若是問日本第二大城市是哪裡,可能很多人就會答錯了,因為,通常大家會認為是大阪。在江戶時代,大阪和江戶、京都並列為「三都」,是日本人口最多的都市之一,1750年,大阪市人口超過41萬!封建時代,這是在世界上都排得上號的大都市!大阪當時的確是僅次於江戶的日本第二大城。1889年,明治維新後大阪設市,當時大阪市人口超過47萬,1920年,市域人口超過211萬!
  • 陸銘:城市人口密度降低20%會發生什麼|觀點
    「而城市平均人口密度仍會對經濟活動有利,大型城市可以在疫情防控期間快速地開展大量核酸檢測,也是城市人口密度在發生規模經濟的效應。」論壇上,陸銘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如果真的相信城市人口平均密度是和疫情有關係的,把城市人口規模和密度降低20%會發生什麼樣的影響?
  • 日本大量遷移人口,偷偷潛入我國2大城市,網友表示:不歡迎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人口密度卻並不夠高。而且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再加上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增長,已經有著衝擊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勢頭,所以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旅行或定居,其中便包括了日本。
  • 人口排名日本前五的札幌,還是北海道的首府,卻不像一座大城市
    眾所周知,位於東亞的島國是一個領土狹窄,人口密集的國家,日本的不少大都市也非常龐大而繁華,那麼,位於北海道的札幌,又是什麼模樣呢?,這座城市的規模其實並不小,按人口來算,可以排到日本前五。
  • 人口排名日本前五的札幌,還是北海道的首府,卻並不像一座大城市
    眾所周知,位於東亞的島國是一個領土狹窄,人口密集的國家,日本的不少大都市也非常龐大而繁華,那麼,位於北海道的札幌,又是什麼模樣呢?札幌(Sapporo)位於北海道南部,是日本北海道的道廳所在地,也是整個北海道最大的城市,雖然位於寒冷的北國,這座城市的規模其實並不小,按人口來算,可以排到日本前五。新千歲機場是札幌主要的民航機場,很多外國遊客都是從東京的成田或羽田機場乘飛機前往札幌。
  • 到2045年日本人口或將減少2000萬!部分地區面臨存續危機
    日本權威部門最新發布的報告就顯示,到2045年,日本人口數量將由目前的1.27億下降至1.06億,只有首都東京的人口不降反升,而這種人口與資源高度集中的「一極化」趨勢也將嚴重阻礙日本經濟發展。隸屬於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每隔五年依據人口普查數據發布日本各地區的人口推算數字。
  • 日本大量遷移人口,我國2大城市遍地和服美女,網友喊話:不歡迎!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人口密度卻並不夠高。而且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再加上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增長,已經有著衝擊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勢頭,所以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旅行或定居,其中便包括了日本。
  • 世界級的超級大城市,人口卻超出深圳上百萬,面積卻相差不大
    它就是東京,如今是日本的首都城市。另外它的面積大概是2155平方千米,可是人口數量卻是非常多的,大概有1400多萬左右,跟深圳對比起來,它們的面積相差不多,可是人口卻整整超出了上百萬。
  • 10天五城齊推戶籍新政 人口加速流入大城市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10天五城齊推戶籍新政 人口加速流入大城市作者: 林小昭自12月14日至今,包括廣州、蘇州在內的多個大城市密集推出戶籍改革政策,放寬落戶門檻蘇州市近日發布《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提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蘇州是中國普通地級市的領跑者,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35.8億元,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六,普通地級市第一。
  • 2020年大城市人口淨流入最多的城市Top10
    大城市公共資源網越好,就業問題越多,對外來人口的誘惑力就越大。前不久,有新聞媒體依據國家統計局最近發布的相應信息及其一部分大城市的統計年鑑,對42個關鍵大城市的人口數量流入具體情況做好了整理。從信息看來,現階段人口數量流入數最多的10個大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東莞、廣州、天津、佛山、蘇州、寧波和杭州。這其中,珠三角4個,長三角4個,京津冀2個。上海的人口流入做到了958.84萬人,總產量穩居全國首位。深圳以793.17萬的流入人口數量穩居第二。
  • 觀察|日本東京為何不再為人口湧入而困擾?
    日本總務省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的40個人口數量下降,而東京人口增長率最高,顯示日本人口仍持續向大城市東京匯聚。目前,東京都人口約1380萬人,佔日本總人口的比重近11%;而以東京都為中心的首都圈人口近4000萬,達日本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惠州速度,2020年惠州長住人口將增加到500萬人口「大城市」
    近日,廣東省政府出臺正式《廣東省人口發展規劃(2017—2030年)》,明確提出打造形成「深莞惠+汕尾、河源」新型都市區,並適度增加惠州等城市的人口集聚。引人關注的是,惠州被劃分為了「大城市」。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惠州是一座緊鄰深圳大都市、生活相對舒適安逸的「小城」,為啥「突然之間」就能夠躋身「大城市」之列?是按照什麼標準來劃分的?相比周邊的廣州、深圳,惠州的常住人口並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