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全球開了第 497 家店才開到臺北,為什麼這麼晚?好奇心小數據

2020-12-14 好奇心日報

上周六,隨著設計師楊士毅的紅色巨幅剪紙作品的揭開,位於臺北地標 101 大廈的直營店正式開業。這家新的蘋果直營店沿用了蘋果公司的開店思路,不直接讓你來買產品,而是營造社區感。蘋果宣布

以臺灣人喜愛坐在樹下聊天喝茶為設計主題的蘋果直營店,臺北蘋果店的標語寫成了「有閒來坐」。

這是蘋果在全球開設的 497 家店,臺灣地區的第一家蘋果直營店。也是繼杜拜、新加坡之後,今年蘋果進入的第三個新地區。

兩個月前,東南亞第一家蘋果直營店終於在新加坡最繁華的商業街烏節路開業。

這聽起來不太對。在過去的幾年裡,新加坡始終是蘋果新款手機的首發地區,享受著第一時間體驗新款手機的待遇,甚至蘋果直營的亞太區總部都在新加坡。

但新加坡一直沒有蘋果標誌性的零售店。臺北也是如此,作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為什麼在臺北蘋果開店也這麼晚?

從 2001 年 5 月 15 日賈伯斯揭幕蘋果第一家商店至今,蘋果已經在 22 個國家地區開了將近 500 家店,每天造訪蘋果零售店的顧客超過。 100 萬人次

蘋果怎麼選擇在哪座城市開店?目前看來,蘋果直營店的選址和 GDP 已經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了。

2016 年 的國家裡,俄羅斯、印度、韓國都沒有開店。而最新進入的國家和地區裡,墨西哥、新加坡、臺北也並不是最大的潛在用戶市場。 GDP 總值前 20

這事情並非一直如此。

以往,蘋果青睞的新市場都是用戶最多的地方

2003 年,蘋果還是一家以 iPod 和 Mac 電腦為主要產品的電腦公司。直營店的海外擴張目標是成熟的發達國家市場。在這裡,用戶有足夠消費能力和對體驗蘋果產品的渴望。

美國本土以外的第一家蘋果直營店開設在日本,那一年日經平均股指回升到。隨後,英國,加拿大,義大利等國家的地標建築裡,蘋果的 logo 開始變得格外搶眼。 1 萬點以上

隨著 iPhone 推向市場,智慧型手機時代的到來。蘋果已經不再滿足於發達國家市場的增長。

2008 年 7 月,北京奧運會開幕的前一個月,位於三裡屯的蘋果直營店正式亮相。而那一年,中國智慧型手機銷售量達到 。2008 年蘋果直營店還入駐了澳大利亞、德國、瑞士。這種向市場規模較大的國家推進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截止 2017 年 5 月蘋果直營店在中國已經開設了 40 家直營店,並且開店時間的間隔明顯縮短。1729.1 萬部

但由於和中國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銷售 iPhone 的合作上遲遲沒有進展,2011 年蘋果決定在大陸遊客數量最大的香港開設直營店,有趣的是,這正好是第 100 家蘋果直營店。

GDP 總值高居全球第七,作為最後一個大市場的印度同樣被蘋果所重視,但印度政府要求手機零件國產率必須高於以及手機組件的進口關稅較高導致蘋果在印度開設直營店希望渺茫。 30%

在印度投資建廠的事情確定下來之後,蘋果的印度產手機直到 6 月才開賣。寫著加州設計、印度組裝的手機,還不知道零件國產率是否符合印度政府的要求。

大市場都進去之後,蘋果開始關注那些遊客流量較大的旅遊城市

既然進入印度市場還需要一定時間,本身市場規模較小,但遊客數量高速增長的旅遊城市開始進入蘋果的視野。

從 2015 年底開始,蘋果在杜拜、澳門、墨西哥、新加坡、臺灣的直營店分別開幕。作為這些國家裡有名的旅遊城市,他們共同的特徵就是國際遊客數量在過去一年裡都保持了極高的增長。

2016 年,來臺旅客數量達到了歷史新高,達到 1069 萬人,其中有一半都是消費能力強的大陸或者華人旅客。

新加坡旅遊局(STB)在今年 2 月 14 日公布的數字顯示,2016 年遊客入境數量和旅遊消費都達到了歷史新高,遊客消費達到 。其中中國遊客數量甚至增長了 36% 。考慮到亞洲市場龐大的消費能力,蘋果在這些城市開店變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6.1 億新元

而前往墨西哥的國際遊客數更是在 2016 年達到創紀錄的,較 2015 年增長 9%。 3500 萬人次

蘋果專營店很賺錢,但開店依然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作為不斷強調美和時尚設計的蘋果直營店,也是一臺最賺錢的機器。

根據 Retail Sails 提供的數據,在 2012 年,Apple Store 每平方英尺的收入便達到了 ,比前一年的 5098 美元增長了17%,相比之下,第二名的 Tiffany & Co 在同期每平方英尺的收入只有 3453 美元。6050 美元

但在一個新的國家和地區開店還是很麻煩。首先是考慮到法律規範,蘋果需要在當地註冊公司,選擇一定地標性建築開店等一系列事情。還要考慮是否有當地保護政策等影響。

這也是為何,類似於俄羅斯、印度等市場,儘管人口密集,GDP 數據不錯,但蘋果依然選擇了經銷商的模式來銷售緊俏的 iPhone 手機。

另外,蘋果進入新國家和地區的速度很慢,但在已有市場裡開新店的速度很快。

在 2016 年,蘋果在大中華區新增了 16 家直營店。2017 年更是讓中國大陸的直營店總數達到 40 家。

題圖來源:蘋果

相關焦點

  • 蘋果在臺灣省開第2家零售店 Logo為「蘋果臺北」
    據外媒報導,蘋果在臺灣的第二家分店即將在臺北新沂區開業。這也是繼2017年在臺北101大廈開設第一家分店後,蘋果公司在該地的第二家分店。此次,大樓上的圖形將蘋果的Logo和漢字結合在一起拼出了「蘋果臺北」。
  • 臺北新蘋果店像MacBook 你知道哪些個性蘋果店
    中關村在線消息:據知名媒體報導,最近蘋果公司在臺灣臺北市開設了第二家蘋果店,取名為「Apple信義A13」,信義是臺北市信義區。開設一家蘋果店不是重點,重點的是這家店面的裝潢,從空中俯視觀看的話,這個蘋果店就像是一個MacBook筆記本電腦。
  • 我在臺北蘋果店門口蹲了半宿,問了他們為什麼通宵等 iPhone X
    蘋果官方零售店 Apple Store 登陸臺灣第一年,這裡的消費者們顯然還沒有適應蘋果的銷售模式。已經數不清這是我跟進的第幾次 iPhone 首銷,iPhone 8 開售那晚我在北京三裡屯,而今天,因為出差的原因,剛好有機會來到臺北 101 大廈下的 Apple Store。體會完全不同的消費電子市場。
  • 我在臺北蘋果店門口蹲了半宿,問了他們為什麼通宵等 iPhone X-虎嗅網
    蘋果官方零售店 Apple Store 登陸臺灣第一年,這裡的消費者們顯然還沒有適應蘋果的銷售模式。已經數不清這是我跟進的第幾次 iPhone 首銷,iPhone 8 開售那晚我在北京三裡屯,而今天,因為出差的原因,剛好有機會來到臺北 101 大廈下的 Apple Store。體會完全不同的消費電子市場。
  • 大陸第40家,南京金茂匯蘋果店昨天開業
    威鋒網訊,昨日上午10:00,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中央路201號的Apple南京金茂匯正式開門迎客,這也是蘋果在南京開設的第三家官方零售店,此前的兩家分別是艾尚天地店和虹悅城店。
  • 蘋果在香港開第四家分店 有全球蘋果店最大玻璃幕牆
    解說7月30日,,蘋果公司在香港的第四家分店正式開業。這家新店位於香港繁華購物區尖沙咀廣東道,共有3層,最大的看點是擁有全球蘋果店中最大的單塊玻璃幕牆,其高度達到了45英尺,即30.5米。  據介紹,這家分店在店內展出 264 部不同的蘋果產品,有280 名員工。
  • 關於蘋果和零售設計,那個打造了蘋果店的人是如何說的?
    只有一次他脫下了黑色 T 恤,換上了一件粉色襯衫——為了見 Coach 的高管,他們抱怨為什麼他總是穿得一身黑。2001 年,他和他創立的設計工作室 8 Inc. 為賈伯斯打造出了那個徹底顛覆零售體驗的蘋果店(Apple Store)。他還記得第一家店開業前的那個晚上,他們奮戰到深夜才把一切都布置完畢。
  • 耐克要在中國推廣籃球文化 全球最大體驗店開在了北京
    不少來自全球總部的高管專程飛到北京參加當晚的開業儀式,加上耐克的一眾員工和被邀請來的 KOL 以及媒體,讓這麼大一家店也一時顯得有點擁擠。不明真相的商場顧客在外面問,「是被哪個明星包場了嗎?」   耐克大中華區零售副總裁兼總經理 Dennis van Oossanen 2016 年 10 月剛剛調任中國。他對《好奇心日報》說:「每家店對耐克來說都很重要,但這一家很特殊。
  • 蘋果信義A13店隆重開幕,給臺北帶來了蘋果園的味道
    昨天,蘋果客戶慶祝臺灣第二家官方蘋果專賣店隆重開業。蘋果信義A13為臺北帶來了新的設計、新的理念和新的機遇。粉絲們連夜在臺北艾美酒店外排起長龍,排了好幾個小時的隊,希望能第一批看到蘋果的產品。在臺北市中心熙熙攘攘的車流中,蘋果信義A13給人一種悠閒的感覺。樹木和淺淺的噴泉與粗糙的石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商店的碳纖維雨棚遠遠超出了彎曲的玻璃牆,遮擋了夏季的陽光。顧客們擠滿了這個露天廣場,等待盛大的開業倒計時。印有臺北蘋果公司標誌的白色t恤和今天在蘋果公司的小冊子上分發。
  • 全球兩年新增 3.1 萬家海外日料店,超過一半開在中國 | 好奇心小數據
    日料在中國市場受歡迎已經很長時間了,上海 2006 年就有 2000 家日本餐廳。最近幾年中國內地市場依舊維持了較高的增速。《日經新聞》引用日本農林水產省和外務省 2017 年的調研數據稱,2015-2017 年間,日本之外的地方一共新增了將近 3.1 萬間日本餐廳,其中超過一半是開在中國內地。
  • 上過央視的魚頭館,第9家店開到市中心
    這家從千島湖走出來的魚頭館,來上海4年一直穩紮穩打,如今第9家新店開到八佰伴,4條地鐵直達很方便。山林散養的小母雞,肉質滑嫩脫骨,鹹甜的醬汁絲絲滲透進雞肉裡,拿起一個手槍腿就開啃! · 下飯!千島湖特產筍乾 ·
  • 王老吉再創手搖茶飲新品牌,首店為何開在臺北?
    繼去年6月份王老吉推出新品牌王老吉1828進軍大陸現制茶飲市場後,近日,這家中國傳統涼茶品牌企業又聯合美國時尚服裝潮牌FredSegal推出了全新手搖茶飲品牌——wang1828,首店開到了奶茶根據地臺灣。
  • 「蘋果維修店」無官方授權 消費者被誤導 官網:「第三方店」與蘋果...
    可近日,我市有消費者反映,稱被這家店坑了。記者從蘋果官網了解到,大連市內官方授權的蘋果手機維修服務點只有6家,這家店並未在列。它以「第三方店」的形式存在,並且銷售非蘋果原裝配件價格不菲。近日,本報記者對此做了暗訪調查。
  • MUJI開了家「小賣部」,挺進校園搶生意
    今年4月份才在銀座開出六層樓的全球旗艦店「ATELIER MUJI GINZA」,近日又有新搞作。在這之前,MUJI已在日本開出多家MUJIcom,通常會開在人流較大的車站旁。而這次開進校園,既服務於大學生,也對公眾開放,也可以滿足周邊社區的需求。
  • 耐克全球最大體驗店在北京中關村開業了
    不少來自全球總部的高管專程飛到北京參加當晚的開業儀式,加上耐克的一眾員工和被邀請來的 KOL以及媒體,讓這麼大一家店也一時顯得有點擁擠。不明真相的商場顧客在外面問,「是被哪個明星包場了嗎?」耐克大中華區零售副總裁兼總經理 Dennis van Oossanen 2016 年 10月剛剛調任中國。他對《好奇心日報》說:「每家店對耐克來說都很重要,但這一家很特殊。
  • 開了掛的印度酒店,一年在中國開店4600家,打爆7天和如家
    前段時間,學霸君發現有很多連鎖酒店門口都多了三個大字母,還以為是小黃車不行要開酒店賺錢了。不過仔細一看才發現不是「OFO」,而是「OYO」。。。。看來要配眼鏡了。不過在好奇心驅使下,學霸君查了一下這個 OYO 酒店,發現它竟然是個印度品牌!
  • 全球首家水上蘋果店要來了
    ,也是新加坡第三家蘋果店(蘋果第512家門店),被命名為Marina Bay Sands,與號稱當今最昂貴酒店——濱海灣金沙酒店同名。蘋果店裡最便宜的應該就是蘋果的產品了。在新加坡濱海灣,絕對的繁華地帶,這家蘋果店所在位置的地皮價格就不便宜。
  • 圖解星巴克為什麼把店開在洛陽 覆蓋二三線城市是目標
    「這首先是一家星巴克門店,然後才是洛陽門店。」截至現在,星巴克已經在中國開了 1600 多家門店,新增門店大多都在二三線。「No. 1」。據《第一財經周刊》「新一線」城市調查提供的數據,洛陽在全國城市排名中位居第 43 位,在其新一線城市分級中,屬於「二線城市」。星巴克方面告訴《好奇心日報》,是否已經有相對成熟的咖啡消費文化是其選擇是否進駐一個城市的重要標準之一。洛陽已經有 238 家咖啡館,147 家西餐廳。
  • 瑞幸開到10000家店後的無窮想像力
    截至2019年一季度,瑞幸在全國28個城市累計開出2370家門店。錢治亞則在隨後的演講中,更新了瑞幸的「小目標」, 在原計劃到2019年底建成4500家門店目標不變的前提下,目標到2021年底,建成10000家門店。
  • 國內最大的燒烤品牌,計劃5年開1000家店!如何實現?
    木屋燒烤創始人隋政軍的朋友圈裡,有一個「百城千店」的倒計時,每天更新。這是木屋燒烤的第16年。前13年,木屋燒烤開了60多家店;最近三年拓店速度明顯加快,同樣開了60多家店。木屋燒烤已經成為燒烤品類的領軍品牌,儘管隋政軍說,「這麼幾家店就成老大,我自己都不好意思」。而此時,距他設定的千店達成時間,還有1300多天,要新開860多家門店才能完成目標。如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