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G彎道超車,美國人為何很高興?中科院坦言:人家早有準備

2021-01-10 國際一刻鐘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進步,5G通信技術的誕生對於社會的發展來說可謂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很多領域都因此而收益,例如自動駕駛、遠程醫療、衛星定位等等,而可以預見的是,未來5G的到來還會給社會增加更多的生活便利,而這一切則是要歸功於我國的華為企業,因為是他們讓我們在5G技術上實現了彎道超車。

雖然美國對於我們中國5G技術的打壓力度非常強烈,但事實上我國這一領域的發展仍然是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目前為止我們國內的5G基站總數已經達到了70萬以上,在全球足足佔據了一半之多,而且5G的用戶也是突破了1億人次,這方方面面都表明我們所研發的5G技術進步巨大。

然而相信大家都很好奇,中國在5G技術上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為何美國人還很高興呢?對此中國中科院院士李德仁則是發表了看法,他表示中國雖然在5G技術上取得了領先,但人家美國以及開始在為6G提前布局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因為取得一點小小的成績就沾沾自喜。

對於美國的提前布局,其實也是能夠理解的事情,因為中國5G已經領先於世界,美國想要在這一方面反超是很難做到的事情,所以他們選擇繞過5G直接研發6G其實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但問題是,美國連5G都沒有研究明白,他們又如何在6G上取得突破呢?

5G和6G最大的區別就是,5G網絡的傳播需要依靠基站,這樣的弊端就是一些偏遠地區無法傳播信號,而且6G的概念在是能夠做到全球無死角的傳播信號,因此6G的研發是需要用到太空基站的!而現如今距離地球最近的軌道大部分都被美國所佔據,所以相對來說,美國在6G的研發上面會比我們更快一步。

很顯然美國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對6G網絡進行布局了,雖然從太空基站方面來看,我們確實要比美國慢上一步,但我們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因為現如今我們中國也已經開始對6G布局了,未來誰能夠更快的取得突破,那就要看各自的真本事了!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

相關焦點

  • 布局6G,歐美日韓想要彎道超車?中國早有準備
    5G都沒個正行,6G 吹牛呢,這還真的沒在吹牛,今年10月根據外媒報導,美國電信行業協會已經發起了6G聯盟,參與其中的有美國的高通、英特爾、微軟、谷歌,還有韓國的三星,歐洲的諾基亞等巨頭,集齊了世界多個尖端科技巨頭,不得不說這是一隻夢幻隊伍。
  • 餘鵬鯤:中國發展半導體能「彎道超車」?誤會有點太多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餘鵬鯤】 談到中國半導體產業,「彎道超車」一詞頻繁見諸媒體。在不同語境下,「彎道超車」也有不同的含義。 有的是指中國半導體產業必須經過驚險的努力,才能超越美國領導構建的半導體產業體系,創造世界半導體的新一極。而另一些指的是通過某些特殊的技術或者機緣,中國半導體靠巧力完成超越。
  • 要超就超美國!8英寸石墨烯晶圓橫空出世,中科院從不讓人失望
    據媒體報導,國產的8英寸的石墨烯晶圓片已經橫空出世,中科院果然從不讓人失望。此次中科院彎道超車,成功研製出了石墨烯晶圓,美企對此反應劇烈,不少美企都叫苦不迭,甚至直言自己飯碗不保,看來中科院這一成果確實讓美國都有些猝不及防。
  • 容淳銘院士:區塊鏈體制還是基於美國,中國或彎道超車
    他也相信,中國在區塊鏈方面具備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性,不僅是因為當前的區塊鏈發展一切都還沒有定型和定論,也因為中國在某些方面已經實現了獨有的創新,顯示自身具備相應的潛力——比如在網絡支付上,中國就走在了前面,而歐洲一些國家還沒有普及,他們也嘗試在學習這個。一,區塊鏈生態也要掌握在自己手裡科學大師:作為區塊鏈研究方面的國際科學家,您怎麼看區塊鏈當前的發展,中國能做什麼?
  • 如何解讀網絡新詞「彎道超車」是什麼意思?
    如何解讀網絡新詞「彎道超車」是什麼意思?現在網絡上流行一個新詞叫「彎道超車」,也有人用於經濟領域裡的趕超之比喻。我認為「彎道超車」的意思應該理解成在同等條件下,找到一條比彎道短得多的捷徑,然後可以避免走彎道,直接從捷徑上趕超過去。
  • 21世紀彎道「超車」兩大領域,5G技術和難度不亞於晶片的「它」
    落後就要被挨打,這是中國深深記得的歷史教訓。為此,中國以「科技強國」為奮鬥目標,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巨龍開始騰飛,華為5G領域的領先,還有量子領域實現世界上首次千公裡級量子保密通信。這些成績讓世界為之震撼、讓世界美國為之懼憚。
  • 不要過度解讀中科院3nm碳基晶片,不要輕易認為碳基可以彎道超車
    【不要過度解讀所謂中科院3nm碳基晶體,更不要認為碳基材料可以彎道超車解決晶片問題?】在2019年,中科院研究所的殷華湘團隊公布:他們已經成功研發出相等於人類DNA的寬度的3nm電晶體。它是一種有別於現在晶片的矽材料,因此突破這種材料的限制,對於我們的晶片未來確實非常有幫助。未來它將使用在多種設備上,比如說手機晶片,計算機晶片等等方面,甚至碳基技術晶片可能讓我們的手機更流暢,電池更耐用。
  • 成飛,彎道超車,成就中國最強戰機!
    圖為殲20無須贅述,中國當前最強戰機非殲20莫屬,而說起殲20難免會讓我們想到它的製造公司,成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航空工業成飛、成飛,是中國重要殲擊機研製生產基地。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成飛之所以擁有了如今這樣的規模,完全是因為其彎道超車,製造出了另一家主流戰機製造公司所還沒有研製出來的戰機才得到的。當前,中國有兩個專門製造戰機的公司,分別是瀋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和成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儘管同為戰機製造企業,沈飛與成飛還是有高低之分,而成飛就是低的那個。
  • 瞄準原始創新策源地,南沙謀劃彎道超車
    瞄準原始創新策源地,南沙謀劃彎道超車 2020-10-15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搶軍費玩套路:美海軍盛讚中國潛艇彎道超車,10年後超越美國
    為搶軍費玩套路:美海軍盛讚中國潛艇彎道超車,10年後超越美國 2020-12-15 15:10:42
  • 超越中國鎖定亞洲第一?印度航空發動機準備彎道超車,小心了
    超越中國鎖定亞洲第一?印度航空發動機準備彎道超車,小心了雖然印度武器稱為萬國牌武器,不過印度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國產武器。印度LCA光輝戰機已經研發成功,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印度還在堅持自己的國產航空發動機研發,已經在航展上多次靜態展示。
  • XSKY創始人胥昕:新基建背景下的中國存儲企業彎道超車之路
    我演講的題目《國產系存儲企業的彎道超車》。我們現在有三百多人,全公司只專注於一件事情,通過軟體定義的新技術,給大型的國企、央企、民營企業做數據的存儲、管理、使用。不知道有多少人關注中國的存儲市場,這個市場很有趣,它看起來是很大的市場,在中國每年有三百多億至四百億的銷售額,它漲得也很快。讓大家震驚的是,美國存儲市場是三百多億美金,差不多匯率的關係,美國市場是我們的六倍,在創業之初,我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 霍爾發動機關鍵技術被突破,中國彎道超車歐美,多項技術全球首創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航天科技801所在霍爾發動機上突破新高,在關鍵技術上實現了彎道超車趕超美俄,那我們究竟突破了什麼技術呢?對於工業起步晚的中國來說,很多科研都受到了發達國家的限制,而在航天領域一直以來的霸主都是美國和俄羅斯,直到2000年以來,中國加入了這場太空的鬥爭中去,也改變了當前的局勢。中國後來居上,在航空領域也逐漸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 司機彎道上越線超車 車輛受損還要負全責
    本報訊 (記者 周志華 通訊員古勝雲)日前,318國道萬州長灘段,一位駕駛員因在彎道上超車釀成事故,不僅導致自己的車輛受損,還負事故全責,承擔對方車輛的損失。當日,駕駛員熊某駕車從龍駒往五橋方向行駛。
  • 新疆伊寧縣文旅融合發展後起直追,力爭彎道超車
    此次籤約標誌著伊寧縣文旅融合發展後起直追,加速實現彎道超車已進入了實戰階段。「伊寧縣發展文旅的決心是堅定的!」為何選址伊寧縣?中國中信集團旗下國有控股企業中紜牧業是「伊犁河援疆藝術家特色小鎮」和「援疆牧場」項目的實際操盤單位。
  • 站上新四化風口,徐留平引領一汽彎道超車
    事實上,早在2018年紅旗全新品牌戰略發布會上,徐留平董事長已經指出了新紅旗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領域的探索規劃。  有了徐留平董事長和一汽集團的共同努力,再加上政策東風的助推,紅旗品牌實現跨越式成長大有希望。
  • 通過新能源彎道超車?歐洲同樣也跑得不慢!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國內業界一直在強調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的機遇。所謂「彎道超車」,前提應當是我國在新能源方面,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領域,都擁有更快的發展速度。然而事實的確如此嗎?一段時間下來,筆者覺得,至少我們的趕超對象,也沒有放慢腳步。▎新能源汽車普及嗎?
  • 從彎道超車到換道超車 本土車企創新求變 | 燕說車市
    有分析指,吉利試圖與後者在電動車領域有更深入的合作,5%的股份能讓吉利成為戴姆勒的第三大股東。 由於起步時間較晚,本土車企無論是在品牌知名度還是在技術積累領域,都與成熟的跨國企業有一定差距。在中國市場,過去兩年,自主車企因為順利把握了SUV的爆發期而獲得了一定的發展,部分佼佼者逐漸脫穎而出。
  • 齊魯首個PD-1/CTLA-4獲批臨床後,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十年發展,雙特異性抗體(BsAb)藥物在曲折中迎來曙光,第一個上市藥物曾因銷售額慘遭下架,如今已啟動生產恢復,欲重出江湖,在中國上市,作何信號?國內PD-1/CTLA-4雙抗藥企康方生物、康寧傑瑞你追我趕,齊魯製藥如何突圍?在創新藥的路上如何彎道超車?
  • 中國再創霍爾發動機新高!6年實現彎道超車,100千瓦級指日可待
    我國在航天領域造詣有目共睹,包括航天飛行器,航天振動臺等,不久前,一條新聞稱,中國首款霍爾推動器成功完成點火試驗,持續點火時間長達8小時,點火次數高達30次,實現了我國霍爾電推力器從毫牛級向牛級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