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貝牡蠣蟶子等被「點名」
雙殼貝類是重點檢測對象在各種海鮮中,雙殼貝類一直是人們十分喜愛的食材,常見的有扇貝、牡蠣、蟶子和蜆子等,它們因身體兩側各有貝殼一枚而得名。但它們是餐桌美食的同時,也是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項目的重點監測對象。
-
「扇貝跑了」是不是一個故事?
該調研組實地抽樣扇貝死亡率與2019年11月16日大連市相關政府部門組織專家抽樣得到的死亡率結果相近。調研組還注意到三個現象。拖網採捕的底播蝦夷扇貝,提取到的潛標數據,以及測定的生態環境相關數據和蝦夷扇貝糖原數據,均顯示當時的生態環境和蝦夷扇貝存活狀態是正常的。餌料豐度方面,據上述技術員介紹,2019年的2月份-3月份較往年同期略低,4月份-9月份顯著高於同期,10月份與2018年基本持平,1月份-10月份平均較歷史同期要高約60%。各項數據顯示,2019年的氣候、水文等指標並未出現明顯異常。
-
冬天到松島吃牡蠣
松島牡蠣 10月到次年3月是松島出產牡蠣的季節。幾乎所有的餐廳都會提供蒸烤牡蠣、炸牡蠣、牡蠣飯或者是牡蠣味增湯等以牡蠣作為食材的食物。牡蠣小屋(網絡圖) 今年2月的第一個周日到訪冬日松島,恰好碰到松島牡蠣節。
-
鮮貨| 扇貝牡蠣魚水餃,咬一口滿嘴鮮!
這次船歌與故宮御膳房聯合出品,選用了鱸魚、扇貝、青口、海蠣4種時令海貨,帶來滿嘴鮮!-- 野生鱸魚水餃 --鱸魚,青島人又稱「寨花」,是海邊垂釣者的最愛。新鮮的鱸魚肉質細膩,鮮嫩多汁;少量香菜提味提鮮,再配上豬肉的緊緻鹹香。野生鱸魚水餃,這個冬天,待您嘗鮮。
-
3億扇貝死了?居民:獐子島扇貝聽話 要它死它就死
2014年10月,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因遭到幾十年一遇的「冷水團」,蝦夷扇貝「跑路」,當年獐子島虧損近12億。2018年1月,獐子島稱因海洋災害,扇貝被餓死,導致2017年度虧損超過7億。此次扇貝死亡具體原因目前還未公布,獐子島集團董事長吳厚剛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扇貝是「自然死亡」。
-
鮮貨 | 扇貝牡蠣魚水餃,咬一口滿嘴鮮!
這次船歌與故宮御膳房聯合出品,選用了鱸魚、扇貝、青口、海蠣4種時令海貨,帶來滿嘴鮮!-- 野生鱸魚水餃 ---- 青口膠白水餃 --「海蠣子」學名牡蠣,南粵稱「蠔」,鮮嫩肥美,素有「海底牛奶」之稱。撬開蠣殼,剁碎攪拌;豬後腿混合五花肉製成的餡料,讓口感更佳柔和。青蘿蔔海蠣水餃,鮮中自有好滋味。
-
牡蠣、扇貝、蛤蜊 冬季海鮮市場主要貝類海鮮 別有一番美味
扇貝是冬季收穫的季節,雖然很早就有上市,但大量上市還得立冬以後。現在的扇貝已經迭代了,都換上了這種紅色貝殼的,剛上市時價格比以前老式扇貝貴上一些,現在也在5塊錢左右一斤。蛤蜊,在青島叫嘎啦,吃嘎啦、喝啤酒,青島一大特色,一年四季都有,冬季也不例外,價格上基本保持在5塊錢左右一斤,紅島嘎啦稍微貴一些,6塊錢左右。鮑魚算是貝類海鮮中較為珍稀的了,與海參齊名。
-
子公司三倍體牡蠣受青睞 苗種產業成獐子島未來發展重要支撐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勇「去年銷售規模為2.9億片,今年有6.7億片。」郭希瑞是獐子島子公司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沿種業」)總經理,公司推出的三倍體牡蠣苗種受到下遊養殖業戶歡迎,火爆的業務也讓他異常忙碌。
-
「青島故事」鰲山灣牡蠣養殖拓荒者 失敗了10年終成功
全村大約有100多戶養殖牡蠣,保守估計有1500萬的產值,而作為鰲山灣牡蠣養殖拓荒者之一的馮淑叢卻要正式「掛靴」上岸了。馮淑叢給發動機加柴油。20年前,由於海裡的魚蝦越來越少,當時47歲的馮淑叢面臨著被趕上岸的窘境。常常是出海一天,打上來的魚蝦還不夠柴油和人工費錢。
-
秘魯的"爹"美國的"娘"生出紫色扇貝
我們餐桌上常見的扇貝是紅色的,未來就有可能吃到紫色的扇貝了,並且個頭更大。青島農業大學從秘魯引進南太平洋紫扇貝,與從美國引進後在本地培育的海灣扇貝和墨西哥灣扇貝雜交,成功繁育出紫海雜交扇貝和紫墨雜交扇貝。
-
扇貝死亡但獐子島屹立不倒 地方政府六度補助1.8億
兩天前,在獐子島(002069.SZ)因扇貝「大規模自然死亡」深陷輿論風波後,11月16日,大連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到獐子島扇貝受災海域進行抽測分析(獐子島提供協助)。然而,專家組的到來似乎並未能撥開籠罩在獐子島上空的迷霧。11月11日晚間,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
-
族譜是一個姓氏,一個家族的生命史
人們說到姓氏,會很容易想到家族,而從家族,又會很自然地想到族譜。族譜,歷來就是我國姓氏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向來重視對自己過去歷史的回顧與反思,編撰有各種各樣的一家之史、一地之史和一國之史,其中的一家之史就是族譜。
-
蛤蜊、牡蠣這麼做最好吃,補鈣還抗癌,趕緊收藏吧
說起蛤蜊、扇貝、牡蠣這些海鮮,我們平時還真沒少吃,不僅營養價值高,味道那也是美美的,今天我們一起分享幾樣簡單好吃的做法。涼拌蛤蜊蛤蜊又稱蚌,近年來有發現蛤蜊有顯著的抗癌活性,蛤蜊肉和殼分泌液體均可入藥或食用,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
青島農業大學專家培育紫色扇貝獲認可
科學時報:青島農業大學專家培育紫色扇貝獲認可 青島農業大學專家培育紫色扇貝獲認可 個體大 生長快 適應性強 營養豐富 本報訊 「我養了十幾年扇貝,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大、
-
大連長海縣:扇貝養殖帶動海島村民致富
央廣網大連7月20日消息(記者賈鐵生 通訊員 張倩文)當前,正是蝦夷扇貝一齡貝的收穫加工季,在大連市長海縣大長山島鎮三官廟村的養殖海域,養殖工人們正忙著將吊上來的扇貝解下來,金國養殖場負責人秦宇賀望著豐收的扇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蘇州人愛吃的扇貝、蛤蜊…最近還能吃嗎?
不過專家說,對人體而言,米氏凱倫藻的毒性要比先前的短裸甲藻毒性低。在赤潮發生後,檢測部門也在赤潮區域採集了8個批次的海水貝類(其中2個來自市場的野生海水貝類,6個來自赤潮區域的野生海水貝類)。牡蠣是我國傳統的四大養殖貝類之一,說出來讓人驚訝,它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養殖歷史。我們養殖的品種主要是太平洋牡蠣(也稱長牡蠣)、近江牡蠣等。
-
扇貝和生蠔哪個比較貴? 扇貝和生蠔有何區別?
扇貝和生蠔哪個比較貴? 扇貝和生蠔有何區別?時間:2016-12-30 10:29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扇貝和生蠔哪個比較貴? 扇貝和生蠔有何區別? 扇貝和生蠔哪個比較貴 扇貝的肉質感更強些,口味適合大多數人。生蠔的話就因人而異了。
-
青島農業大學培育紫色扇貝獲專家百姓普遍認可
「我養了十幾年的扇貝,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大、這麼好看的扇貝,最大的竟然將近半斤重……」11月21日,膠南扇貝養殖戶葛明軍看著剛從自己養殖場撈出來的扇貝非常興奮,他養殖的這種貝殼為漂亮的紫紅色的扇貝目前在國內可是「稀罕物」,這是青島農業大學王春德博士把產於南太平洋的紫扇貝與我國海灣扇貝進行雜交培育出的新品種。
-
潮汕紀姓的族譜和輩序
族譜是以記載一個姓氏的祖先名諱,及家族歷史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獻。國史、方志和宗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族譜產生於夏朝,到了漢朝,族譜已發展成為一種社會普遍崇尚的宗族文化。以後,隨著封建門第制度法律化,官修世族大地主的合譜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唐朝中期,族譜由以前的官修合譜逐步轉向私家修譜而興盛起來。
-
日本旅遊·東北自由行:宮城縣松島牡蠣節
日本旅遊·東北自由行:宮城縣松島牡蠣節(資料圖) 與廣島牡蠣齊名的宮城縣松島所產的牡蠣是當地的一道名吃,每年2月第1個周末還特意舉辦牡蠣節。 牡蠣節的舉辦地距離JR松島海岸站只有5分鐘車程的綠色廣場。帶殼的牡蠣燒烤和牡蠣火鍋可供遊人免費品嘗,還可以親自嘗試烹飪烤牡蠣和扇貝。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各種飲食攤位、土特產特價銷售攤位等,讓寒冷的2月多了一份熱鬧。 牡蠣蓋飯快食大會、剝牡蠣競賽等活動也會在牡蠣節上上演。遊客不妨參加比試比試自己的「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