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食用蜂蜜不可盲目,其中有許多講究,從品種到材料品質都要注意。國內外蜂蜜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即便是純正的野生蜂蜜也未必放心。
蜂蜜的功效相信大家都知道,例如清熱、潤燥、解毒、美白等。在很多人眼中,蜂蜜是美白聖品,也是養生聖品,它的好處多得數不清。純正的蜂蜜對人體自然大有益處,但市場上魚目混珠,很多蜂蜜產品並不是由純正蜂蜜製成,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在利益的驅使下,不少商家以次充好,以果葡萄糖漿或其他糖漿為原料進行勾兌,製作成本大大降低,利潤也大大提升,不過消費者卻因此被矇騙。甚至,有的無良商家採用品質低劣的工業原料,以此製作出來的蜂蜜不僅沒有滋補效果,反而可能會給身體損害,引發一系列安全問題。
出於不信任的心理,很多選擇購買鄉間出產的蜂蜜,認為出自鄉下的土蜂蜜或野生蜂蜜其品質更佳。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購買蜂蜜時不僅需要仔細辨別真假,辨明品質,還需要關注蜂蜜的品類及出處等,因為即便是真正的蜂蜜,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歐洲地區一直流傳著有關蜂蜜的傳說,據說在公元前67年,為抵禦羅馬軍隊的進攻,黑海地區的百姓為羅馬人準備了甜蜜誘人的蜂蜜。這當然不是為了討好羅馬人,而是利用了蜂蜜的另一特點——致毒性。面對色澤誘人的蜂蜜,因戰事辛勞疲倦的羅馬人喜出望外,大口食用,而他們沒想到的,這不是普通的蜂蜜,吃下蜂蜜不就後,他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迷幻狀況,失去了戰鬥力,黑海人不費吹灰之力便打倒了他們。
傳說可能帶有一定的誇張色彩,但蜂蜜有毒這一情況是真實存在的。就以國內情況來看,因為中國有大片區域分布在溫帶、亞熱帶等地,國內的有毒植物多得數不勝數,而且它們還多是蜜蜂喜愛的蜜源。如此一來,蜜蜂吸食了有毒的蜜源,其產出的蜂蜜自然帶有毒性。據悉,蜂蜜中毒事件多發於溫潤的長江以南地區,而且致死率高高達20%。
另外,貴州、湖北等地也出現過蜂蜜中毒事件。貴州銅仁地區的村民曾食用過顏色呈黃綠色的蜂蜜,原以為食用蜂蜜能起到清熱潤燥的功效,但沒想到差點因蜂蜜喪命。有人吃後不久便出現了頭暈目眩、腹痛難忍的情況,還有一位食用了超500克蜂蜜的患者,最終因搶救無效而離開了人世。
發生在湖北的中毒事件也與發生在貴州的相似,湖北鶴峯縣五裡鄉瓦屋村一村民在食用蜂蜜後出現了嘔吐、腹瀉等症狀。除貴州與湖北,廣東省韶關市也曾發生過野蜂蜜中毒事件,中毒者症狀也是頭暈、噁心等。
據研究人員統計,國內帶有毒性的植物超30種,例如罌粟科植物、山茶科植物、瑞香科植物等。而且,這其中很多植物都是蜂蜜十分喜愛採食的樹種。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食用蜂蜜有很多講究,蜜源不同的蜂蜜其功效也有所差別。在選購蜂蜜時,不僅需要關注蜂蜜的真偽、好壞等,也要注意蜂蜜的成分,要符合適合自己食用的蜂蜜。否則,盲目食用不僅沒能起到滋養補充的效果,還可能因此斷送自己的生命。看到此,對於本文分享的內容,你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