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還記得蔡國慶那首《北京的橋》嗎?

2020-09-10 知河北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廣播電視臺聯合策劃推出的大型全媒體報導《行走大運河》,昨天結束了首站——北京通州區的採訪,採訪組到了哪些地方採訪,通州的大運河給記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最後一站的採訪我們來到了通州的五河交匯之地。

欣賞五河交匯的最佳地點就是北關閘水利樞紐橋了,我們站在橋上向北看就可以看到五水融匯的盛景。

其中通惠河、溫榆河、小中河是入河河流,運潮減河、北運河是出水河流,那麼北運河就是京杭大運河的北端了。

北關閘建在這裡,也是起到了疏洪調水的功能。北關閘西端有一座仿古建築大光樓。

大光樓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因為大運河是古代南糧北運的大通道。南方運往京城的糧食到通州都要在這裡接受戶部坐糧廳官員的檢驗,所以也叫驗糧樓。

八國聯軍侵佔通州時,將大光樓燒毀。現在這個是2000年以後按原樣復建的。

結束北京通州的採訪,給記者感受最深的是通州段大運河上的橋,我們拍攝的照片裡最多的是運河的河景,其次是河上橋的橋景。我總結了五個特點:

第一,數量多。

我們坐運河遊船遊覽的目前大運河通州段通航的這10公裡就有6座大橋。

第二,各有特色。

比如,北關橋是七孔橋,特色是仿古。要說最美的橋還是七孔橋南邊的一座橋,這是一座集健身與美觀於一體的白色多層大橋,名字也非常詩意,叫「千荷瀉露」。流光溢彩夜舒展、千荷洩露亮通州。流線型橋身,其實是三層的景觀步道,橋下端還設置「凝露臺」,為遊人創造親水體驗。

第三,交通功能發達。

比如東關大橋是迄今為止長安街延長線上唯一一座跨河橋,是北京市區通往六環及京哈、京瀋高速的重要通道。

第四,歷史厚重。

我們拍攝的張家灣的通運橋,俗稱蕭太后橋,是漕運時期運糧的重要通道,距今已經有400多年歷史,從橋面深深深的車轍印可以看出當年漕運的興盛。

第五,夜景觀超美。

比如說玉帶橋,還有運河東大橋,我們都留下了很多照片。

通州大運河上的橋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城橋友好」的「城景」,「河橋友好」的「河景」,以及「人橋友好」的「橋景」。「通州的橋」作為大運河的重要文化元素,將永久留存與我們《行走大運河》的記憶中。

(左右划動查看更多)

我們的鏡頭和話筒裡留下裏運河和通州的倩影,北京通州的運河畔也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來源:河北綜合廣播

編輯:來淮

主編:楊建民、張曉明

監製:朱湘鶴、劉新豔

相關焦點

  • 還記得蔡國慶那首《北京的橋》嗎?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廣播電視臺聯合策劃推出的大型全媒體報導《行走大運河》,今天結束了首站——北京通州區的採訪,採訪組到了哪些地方採訪,通州的大運河給記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結束北京通州的採訪,給記者感受最深的是通州段大運河上的橋,我們拍攝的照片裡最多的是運河的河景,其次是河上橋的橋景。
  • 一眼千年:行走在大運河北京段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大運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橫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和安徽八個省市,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南北經濟的交流和發展,也促進了運河沿岸文化的繁榮和城市的興起。大運河北京段縱貫千年,途經昌平、海澱、西城、東城、朝陽、順義和通州等區,沿線有世界文化遺產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9處,是北京高等級文物最密集的區域之一。行走在大運河北京段,透過那一處處古蹟,運河往事一一奔來眼底。
  • 「行走大運河」,跟隨全媒體行動,來一場大運河的認知之旅
    比如說河北當地的文化廳和旅遊廳,就出臺了一則與河北各大新聞媒體聯合打造的「行走大運河」全媒體行動,帶全國人民和全世界了解中國的文化瑰寶——大運河。除了年歲古老,大運河最值得被人了解的就是它對我國文明的發展價值。自大運河被建成的那一天起,它就為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貢獻了非常巨大的力量。
  • 行走大運河|詩人多次吟詠的州橋,見證了開封運河的鼎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向前公元1170,南宋官員範成大奉命出使金國,渡過淮河,踏上中原土地,路過舊都汴京開封時,寫詩一首: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詩文裡的州橋,正是北宋大運河漕運發達的一個象徵。北宋以開封為都城,開封以漕運為支撐,開封與漕運共舞,在歷史上點燃了耀眼光芒。10月25日,河南省「行走大運河」網絡媒體採訪團來到開封,依託開封漕運的,探尋運河千年煙雲。根據史書記載,北宋中晚期的城市人口,最高達到150萬。
  • 【行走大運河】開封:大運河段上的文化名城
    為了探訪大運河開封段留下的寶貴財富及歷史文化遺存,10月25日,河南省「行走大運河」網絡採風團走進開封,分別對開封的御河、繁塔、州橋遺址發掘現場、開封鐵塔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入汴梁城必登之塔運河興衰的見證之橋「汴河通,開封興」,這句在開封流傳的民謠,說明了大運河與開封的關係。汴河的前身是戰國時的鴻溝。鴻溝是在戰國時期陸續開鑿成功的,是當時中原大規模的水利工程。鴻溝溝通了黃河與淮河,開封成為連接黃河與淮河的一個節點。公元605年,隋煬帝下詔開挖大運河,通濟渠是其中重要的一段。唐代以後,通濟渠改稱為汴河。
  • 漫步大運河(一)「撒歡兒」通惠河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所表述的大運河文化,除了包含京杭大運河之外,還包含了元代郭守敬引白浮泉水,開闢通惠河,連接京杭大運河的整個北京漕運和城市供水的水系。因此,從北京城的整體發展看,大運河文化實際上是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古代都城成熟發展階段的文化脈絡。」
  • 「行走大運河」報導組結束廊坊香河站採訪轉戰天津——走進"津門首驛"河西務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廣播電視臺聯合策劃推出的全媒體新聞行動「行走大運河」結束廊坊香河站採訪,今天(9月16日)轉戰天津。報導組在天津的第一站來到大運河岸邊津冀交界處採訪從地圖上看,河西務座落在津京兩地中間,是個小有名氣的大鎮、古鎮,大運河沿著鎮子側穿南下。
  • 大運河畔的湖、寺、橋、閘、倉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7公裡,開鑿於春秋,竣工於隋朝,疏通於明清,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什剎海,由前海、後海、西海三個自西北向東南連續排列的弓形湖泊組成。元代時,什剎海作為大運河北方終點,是北京城內重要的漕運碼頭。
  • 雪中遊大運河北京段,準備好了嗎?
    千年燃燈塔旁,雲光水色;玉河遺址旁,春風書院裡時光放緩了腳步;西海溼地公園秋色正濃,「醉」了行人……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上大運河北京段沿線7個區亮出一份「網紅打卡地」推介名錄。據說這周末北京有雪小編決定雪中遊大運河去嘍~
  •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四:揚州美食與東關街
    三年來,考察組一行冒嚴寒、戰苦暑,途徑5省2直轄市和30餘個地縣,至2016年10月底將通濟渠、永濟渠考察完成,隋唐大運河全線考察結束。為展現隋唐運河考察的整體面貌,反映考察途中的人文歷史情懷,本網特錄系列紀實報導於此,以饗讀者。說到揚州,不得不提揚州三美,即美景、美女與美食。對於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來說,四位一體的考察中,市井生活是不能缺少的任務。
  •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二:揚州的鹽商歷史遺存
    編者按:2013年9月份,「行走隋唐大運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動在「運河名城」安徽淮北悄然興起。考察組以「走運河,話兩岸,溯歷史,展風情,看變遷」為宗旨,力求按照「世界遺產點、大地風貌、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四位一體的考察,將運河進行全方位展示。
  • 《行走大運河》第十篇:天津:運河載來的城市
    這次沿著運河行走,記者真切體驗到這句話的深意。運河成就了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群,天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座城市的興起都能找到一個原點,天津的原點在哪裡?天津城區河多橋多,仔細觀察您會發現,高低錯落的樓房多依河而建。
  • 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周六開幕,騎行、徒步、馬拉松、音樂會…精彩...
    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將於11月7號開幕,這是本市首次打造市級層面的大運河活動品牌。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出後,北京首次舉辦大運河文化節慶活動。在為期9天的活動當中,市民可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途徑參與活動。
  • 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開幕
    2014年6月,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包括北京市兩個遺產區段——通惠河通州段(西起永通橋,東至通州北關閘,長約5公裡)和通惠河北京舊城段(包含玉河故道、澄清上閘、澄清中閘、什剎海等)。縱貫千年,橫跨七區的大運河北京段,將全面實施遺產保護、環境整治、水系治理、文化挖掘、旅遊提升和跨區域合作工程。
  • 「行走大運河」河南有個「小天津」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大型全媒新聞行動《行走大運河》,10月21日開啟了河南段的採訪,報導組本周將依次走訪安陽市、開封市和洛陽市三個代表城市。大運河滑縣段屬中國大運河的一個重要點段,地處河南省北部,河域流經道口古鎮,由南向北曲穿而過。戰國時期稱清水或清河,是黃河的故道。
  • 你是否還記得那首《北京東路的日子》
    北京東路的日子早上擠公交去上班的時候,和往常一樣,一上車就拿出耳機帶著,打開音樂播放器隨機播放著那些喜歡的歌曲,好讓這40分鐘的車程變得愉快一些沉醉在自己的小宇宙,也讓還睡意朦朧的我趕快清醒過來當耳機裡響起了這首《北京東路的日子》,眼角卻泛起了淚花,真的好久沒有聽到這首歌了,以前讀書的時候經常聽,而且是我高中時候的班歌,真是無比懷念啊。想起以前的同學、老師和學校裡面的好多事情。
  • 你還記得那首《相思》嗎?
    毛阿敏的演唱簡直完美,這把聲音完全符合這首歌的意境,唱出了糾結,不舍,留戀,放下,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種滋味湧上心頭。每次聽都覺得好聽,卻又不敢多聽,因為聽了會傷感,會傷心。紅豆生南國,是很遙遠的事情。相思算什麼,早無人在意。
  • 行走大運河:糧倉、糕乾,筐兒港,這裡竟藏著一座「十四倉」
    聯合策劃推出全媒體新聞行動「行走大運河漕運是修建大運河動因,大運河是漕運的載體。採訪組沿著運河行走,發現兩岸有許多糧倉遺址,有些地名甚至直接來自糧倉,比如北辰區的區委、區政府所在地——北倉鎮。正是通過這些糧倉,我們與大運河達成了穿越時空的對話。
  • 你那該死的溫柔,你還記得歌詞嗎?你還記得演唱者嗎?
    你那該死的溫柔,你還記得歌詞嗎?你還記得演唱者嗎?今天打開微博就看見「馬天宇,秒刪」佔據微博人搜榜第二。點進去一看竟然是馬天宇幫楊紫拉票然後還@了金鷹節官博。然後蒙圈的馬天宇可能意識到自己做錯了,趕緊秒刪。下面一堆馬天宇的粉絲就開始調侃了。
  • 還記得周杰倫的那首七裡香嗎?這次成都的七裡香開了!
    旅行對我而言,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不需要鼓起勇氣,不需要下一個決心,不需要長篇大論的書寫意義,做一枚「不靠譜」青年,我享受著旅途上的每一刻,我是旅途姐兒,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七裡香」還記得周杰倫那首七裡香嗎?這次成都的七裡香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