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2家航空公司限制飛行員跳槽:流出幅度原則上不超1%

2020-12-21 澎湃新聞
在中國民航業絕大部分提出跳槽申請的飛行員都要經歷仲裁、訴訟等過程,需要等待半年甚至若干年。 新華社資料 圖

       民航飛行員跳槽的難度進一步提高。

       11月26日,在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和中國民航飛行員協會的牽頭下,國航、東航、南航、海航等42家國內航空公司以及4名飛行員代表籤訂了一份名為《航空公司飛行員有序流動公約》(簡稱《公約》)的文件。

       《公約》明確,各公司飛行員流出幅度原則上不超過1%。飛行員的「轉會費」應由上、下家協商確定,儘可能避免和減少勞動爭議仲裁和法院訴訟。

       有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在籤約現場,有與會人士對《公約》的部分內容持有不同意見。

飛行員流動成「敏感問題」        

       飛行員跳槽在中國民航業屬於「敏感問題」。

       絕大部分提出跳槽申請的飛行員都要經歷仲裁、訴訟等過程,需要等待半年甚至若干年。

       「《公約》的出臺醞釀已久,但由於存在諸多矛盾,因此一推再推。」一位民航業內人士透露,工作時間長,收入不及民營及外國航空公司等問題,導致近年來頻繁出現國有大型航空公司飛行員提交辭職信的情況。

       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國內各航空公司申請離職的飛行員超過800人。「這些中,一半以上處於停飛等待狀態,其中很多還是成熟的機長。」該人士提及,飛行員是航空公司最重要的生產資源,停飛意味著公司運營成本的增加和運行效率的下降。如果上述停飛的飛行員可以重新參加正常飛行,那麼其可以創造超過200億元的運輸收益。

       在民航主管部門和大型國有航空公司看來,目前中國民航存在飛行員流動無序的狀況。

       「從飛行學員直到成熟的機長,不僅個人需要付出十餘年的努力,公司也要為此而付出極大的人力和財力成本。」一家國有航空公司相關人士強調,宏觀上看,航空公司未來機隊的規模和飛行員的數量密切相關;微觀上看,飛行計劃也是依據可用飛行員人數確定。如果人員跳槽過於集中,公司的正常運轉便會受到影響。

       民航華東局曾透露,2005年以來在辦理飛行員流動手續過程中,發現航空公司聘用機長的標準各不相同,甚至有飛行員偽造飛行經歷。2010年伊春空難事故中的飛行員,就存在在原單位多次升機長考試不合格、跳槽後升為機長教員的情況。

       但大多數飛行員認為,和其他行業一樣,跳槽是正常的職場行為。如果在現有公司工作得並不如意,選擇一個待遇更好,環境更適合的公司屬於情理之中。

籤約單位航空運輸量超全行業90%        

       參與籤約的,除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和中國民航飛行員協會外,還有42家國內航空公司和4名飛行員代表。

       籤約的航空公司包括了國航、東航、南航、海航四大航空集團及其控股的航空公司以及絕大多數的民營航空公司、新成立的航空公司和貨運航空公司。一位與會人士提及,籤約單位所完成航空運輸量超過全行業的90%。

       《公約》明確,除控股公司之間的內部調動外,流出幅度原則上不超過1%。流出方可以依照流動幅度和有關規則,對要求流動的飛行員進行綜合排序。同時,接收方對流出方的經濟補償,應以國家規定為基礎,考慮價格指數上漲等因素,由雙方協商確定。接收方給予流動飛行員的個人安置費,也應公開透明,便於監督。

       《公約》還明確了設立監督協調委員會,全面監督《公約》施行,協調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並根據各籤約方的需求,對所發生的爭議進行調解,同時,儘可能避免和減少勞動爭議仲裁和法院訴訟,降低調處成本和社會影響。

       對於新組建的航空公司,《公約》中提及,其起步時需求量較大,但隨後應該逐年遞減飛行員的流入,促使其自主培養飛行員。

《公約》部分內容仍存異議        

       對於飛行員流動的問題,民航管理部門在近年陸續出臺頗為的嚴格管理措施。

       例如,2011年,民航華東局曾修訂《民航華東地區飛行員流動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這是從2009年起的三年之內,民航管理部門對流動辦法的第二次修訂。《辦法》規定,不僅航空公司不得錄用5年以內流動過1次以上的飛行員,還特設章節,對因跳槽而引發勞動仲裁或訴訟的飛行員流動程序做出規定:須接受更嚴格的身體和技能考核方可再次上崗。

       「本次的《公約》更加苛刻」。一位國內民營航空公司從業人士表示,1%的流動比例對於大型航空公司而言,幾乎可看作「無人跳槽」。

       上述人士指出,但對新組建的和民營航空公司而言,如此規定意味著,只能通過高薪聘請外籍飛行員和自主培養飛行員兩個渠道引進人才,「培養飛行員需要一個必要的周期,在此之前,引進的飛機誰來駕駛?」

       有知情人士稱,從2014年初開始,國家民航局指導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和中國民航飛行員協會共同籤署《航空公司飛行員有序流動公約》的商籤工作,期間經過了3輪徵求意見和若干次修改。就在11月26日籤約現場,仍有與會人士對《公約》的部分內容持有不同意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大韓航空飛行員要求提薪37% 部分人員考慮跳槽到中國
    據CNN元月26日報導,因不滿工資待遇,有大韓航空的飛行員準備跳槽來中國。這家韓國最大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已經不是第一次投奔中國了。2015年1至7月,從大韓航空公司離職的飛行員人數為42人,2013年和2014年分別為26人和27人,大多數離職者跳槽的目標是中國航空公司。
  • 航企聯合壓制飛行員跳槽 被指違法恐遭抵制
    上月底,國內38家航空企業在北京籤訂了一份《航空公司飛行員有序流動公約》,儘管文件內容本身並無太多新意,但是,這種結盟式集體宣言還是引發了飛行員群體和部分航空公司的不滿。法律人士認為,這份文件在出臺程序和內容上都同現行法律相牴觸,不具備法律效力。部分飛行員則有意起訴航協,通過法律途徑推翻該文件。
  • 韓媒突然發現韓飛行員跳槽 8成都到了中國航空公司
    原標題:韓媒突然發現:韓國飛行員跳槽,八成到了中國航司!資料顯示,在上述時間段內,大韓航空離職的飛行員達到172人,其他航空公司分別為韓亞航空86人、釜山航空52人、真航空48人、濟州航空44人、易斯達航空40人、德威航空14人和首爾航空4人。
  • 外籍飛行員紛紛跳槽到中國,吸引他們的是高達30萬美元的年薪
    外界對飛行員總是有很多想像和猜測,以此為題材的港劇《衝上雲霄》曾經風靡一時,當時也掀起了一陣行業熱潮。在英國和日本,飛行員的薪資水平在眾多職業裡是名列前茅的,現在這個群體開始紛紛湧往中國。根據CNN的報導,韓國飛行員工會去年就在推進韓國航空公司給飛行員漲工資,大韓航空管理層提議在2015年基礎上增加1.9%,不過這一漲幅遠遠低於工會要求的37%的漲薪幅度,如果飛行員的漲薪需求無法滿足,將導致他們跳槽到亞洲國家。大韓航空的說法是,其飛行員平均年薪為11.6萬美元。而在2015年大約有140位飛行員離開了大韓航空,其中40人都去了中國的航空公司。
  • 待遇豐厚 八成韓國飛行員跳槽至中國航司
    人民網訊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國土交通部16日向國會國土交通委員會所屬共同民主黨籍議員安浩永提交的資料顯示,從2014年至今年7月,8家韓國航空公司的460名飛行員跳槽,其中八成進入中國航空公司。  從各航空公司的情況來看,大韓航空的飛行員流失最多,為172人。
  • 我國飛行員數量不及航班增速 超時工作時有發生
    中廣網北京6月13日消息(記者湯一亮)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中國民航局表示將從6月20日至9月底開展行業安全大檢查,民航局強調:對於超時飛行問題突出的航空公司,堅決削減其飛行總量,限制其運行。  民航局此次將重點檢查思想認識、主體責任、人員資質、規章落實、安全基礎、監督管理6方面內容。
  • 大批韓籍飛行員跳槽中國!韓國方面「慌了」
    近年來,越來越多韓國民用航空飛行員跳槽,其中不少人去了薪水更高、工作環境更好的中國航空企業。韓國《亞洲經濟》7月9日報導稱,近日,韓國政府和國內多家航空公司高層人士召開會議,就培養飛行人才、防止飛行員流失等共商計策。
  • 大韓航空飛行員要求漲薪37% 否則跳槽來中國
    據CNN報導,未來幾周內,前往韓國旅遊的遊客很有可能看到飛行員罷工。  大韓航空兩大飛行員工會將會在1月29日之前投票決定是否接受管理層提出的提議——在2015年工資水平基礎上加薪1.9%。這一漲幅遠低於飛行員工會要求的37%的漲薪幅度。
  • KBS:因待遇優厚,五年來 80% 離職韓國飛行員跳槽至中國航司
    IT之家10月16日消息 據KBS消息,最近5年從韓國航空公司離職的飛行員多達近500名之多,其中大部分都去了中國航空公司。分析認為,之所以選擇去中國航空公司,主要是中國航空公司給出的待遇豐厚,再加上廉價航空公司的大量出現,導致飛行員緊缺,因此飛行員「身價」也開始水漲船高。
  • 韓媒:近5年460名韓國飛行員跳槽,八成因豐厚待遇進入中國航司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16日,韓國國土交通部向國會國土交通委員會所屬共同民主黨籍議員安浩永提交的資料顯示,從2014年至今年7月,8家韓國航空公司的460名飛行員跳槽,其中八成進入中國航空公司。
  • 東航6位飛行員集體跳槽·都市快報
    由於6人飛行技術出色,去年下半年,有家民營航空公司挖他們過去,薪資高出不少。6人集體提出書面辭職,要求公司為他們出具安保評價,並辦理各種人事檔案、社保關係的轉移。  接到辭職報告後,東航曾挽留過6人,但他們去意已決。東航提出,6人都還遠遠未過「必須服務期」,如果跳槽,就要按照相關合約支付違約金、培訓費等,合計3000多萬元。
  • 俄羅斯飛行員紛紛跳槽亞洲 俄航空公司叫苦不迭
    [摘要]中國飛行員的工資幾乎是俄的4倍,每月1.7萬-2.5萬美元,每月工作量80小時,而在俄羅斯則高達90小時;中國飛行員全年休假天數超過96天,而俄僅為70天。該公司承認,主要是「經濟原因」所致,亞洲國家為吸引外籍飛行員,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打破了就業限制,且委託獵頭公司在獨立國協和其他國家展開招募。業內人士稱,目前俄飛行人才主要流向中國、韓國,尤其是那些「技術最嫻熟、英文很熟練的機長及教官」,更是炙手可熱。俄主要的航空公司,如S7、烏拉爾航空、伏爾加-第聶伯航空、VIM等,皆對飛行員流失叫苦不迭。
  • 韓媒:過去5年近500名韓國飛行員跳槽,八成因豐厚待遇去了中國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韓聯社16日援引韓國國土交通部統計數據報導稱,過去5年半內,近500名韓國航空公司飛行員選擇跳槽,且大多跳槽至中國公司。韓國社會擔憂,飛行員大量流失,恐導致韓國航空公司的業務受阻。
  • 港媒稱香港飛行員或大規模跳槽內地:追求更好生活
    新華社記者 黃本強 攝  參考消息網10月24日報導 港媒稱,隨著香港國泰航空公司為降低成本而削減員工薪水和福利,中國內地的航空公司正利用這個機會,尋求讓國泰航空的飛行員跳槽到內地。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23日報導,據消息人士透露,國泰航空的大約200名飛行員正考慮跳槽到內地航空公司。
  • 臺灣飛行員為何集體罷工?除了薪水,關鍵原因是​「想跳槽」
    飛行員發起的有責任、有態度、有原則的飛行員培訓
  • 八成韓國飛行員跳槽至中國航司 大韓航空五年多流失172人
    八成韓國飛行員跳槽至中國航司 大韓航空五年多流失172人  Winnie Lee • 2019-10-16 17:04:52 來源:前瞻網
  • 中國航空公司十餘年自費飛行員招飛史
    由於多種因素限制,我國的飛行員培養體系還是在計劃經濟模式下運作——飛行學生從進入飛行學院那一刻開始,所有費用都是由航空公司支付,自己一分錢學費都不用掏。 因此航空公司培養一名成熟的飛行員往往需要投入數百萬元。高昂的培訓費用和職業特點要求,使國內航空公司的機長長期緊缺且流動困難。
  • 中國航空公司全球「挖"飛行員:免稅月薪2.6萬美元
    幫助中國的航空公司招募外籍飛行員的Wasinc International的總裁戴夫羅斯(Dave Ross)表示,過去10年中,中國給外籍飛行員提供的起薪已經從月薪1萬美元上升至每月2.6萬美元,這些薪酬是免稅的,並且還在上升。
  • 免稅月薪2.6萬美元,中國航空公司全球高薪「挖」飛行員
    大量的人才需求讓中國開始高薪聘請外籍飛行員,尤其是機長。在2011年至2017年間,在華工作的外籍機長和副駕駛數量幾乎增長了一倍。幫助中國的航空公司招募外籍飛行員的Wasinc International的總裁戴夫·羅斯(Dave Ross)表示,過去10年中,中國給外籍飛行員提供的起薪已經從月薪1萬美元上升至每月2.6萬美元,這些薪酬是免稅的,並且還在上升。
  • 空軍飛行員與民航飛行員工資大揭秘
    一名普通飛行員平均每月有幾千元到1萬元以上不等的收入。副駕駛的月薪一般是1萬元,機長的綜合月薪一般在5萬元以上。一個機長每年收入65萬元以上。但各航空公司飛行員的工資不一樣,國航最高。飛國際航線的飛行員補貼是每小時200美元。